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ppt课件.ppt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市 场 配 置 资 源,(一)市场调节(二)市场秩序(三)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3、市场经济的含义4、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5、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1、市场规则:形式、主要内容2、诚实守信:必要性3、如何规范?【国家、企业、个人】,(1)不是万能的 (2)市场调节的弊端 (3)市场调节的危害,宏观调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基本特征、优点,重点知识背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基本特征,加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必要性,课前回顾,市场经济_在资源配置中起_作用的经济,基础性,市场,1.社会主义市场
2、经济:_在_下对资源配置起_作用的经济,市场,基础性,国家宏观调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 )的主体地位,实现( ),实行强有力的( ),基本标志,根本目标,内在要求,共同富裕,公有制,宏观调控,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税收和货币),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经济立法+经济司法),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3、: 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和不足;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现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区别,自主学习阅读8587页,1、小康的提出2、总体小康(1)实现(2)总体小康的表现(3)总体小康的特点3、全面小康(1)特点(2)全面小康的目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4、小康社会的建设特点和要求,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提出,“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4、”。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古代思想家眼里,“大同”是天下为公、路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理想社会模式。“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尽管“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状态。 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建设进程,“小康”概念的内涵也开始发生变化,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深化和充实,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战略
5、蓝图。从邓小平于上世纪70年代末首先用“小康”来概括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党中央提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再到“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小康”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现阶段,“小康”实现程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反映我们国家历史进步的一把标尺,成为衡量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小康”的由来,这十六个
6、指标把小康的基本标准设定为:(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4)城镇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6)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9)恩格尔系数50%;(10)成人识字率85%;(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12)婴儿死亡率31%;(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14)电视机普及率100%;(15)森林覆盖率15%;(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
7、100%。,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十六个指标进行测算,根据其结果我们可以豪迈地向世界宣布:一个12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我们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包括了这样十个方面: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 八是大学入学率20%。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率95%以上,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社会党副总书记、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19811990,实现GNP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199120世纪末,使GNP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N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个人的衣、食、住、行的变化等方面讨论),(1)我国现在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几步?(2)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和过去的生活相比,现在有些什么样
9、的变化?,过去的交通工具,2、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表1:20012010年我国GDP的情况(万亿人民币),注:1978年我国GDP为3645亿元,表2:20052009年我国GDP世界排名,1、总体小康的成就(表现):,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微观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从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A. 解决温饱问题 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D基本实
10、现现代化,表1:2010年世界GDP排名,表2:2010年世界人均GDP排名,注:世界平均水平31799,材料2:世界银行将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按收入分为四组,材料1:,2、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低水平,这是他们的课堂,资源、环境、生态,2009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到37%和43%(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3550万人,农民工人数为2647万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万人); 我国目前的小康还处于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屡见不鲜。
11、,2、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不全面,1、图片反映了什么?,城乡收入逐年增长,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扩大,2、收入差距还表现在哪些方面?,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3、这说明了我国总体小康的什么特点?,“十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2、总体小康的不足(特点),发展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2010年人均GDP已达到12700元,远远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区。目前,人均GDP最高为上海市,为19833元,最低的贵州安徽省却只有3757元。,发展很不平衡,低水平,就是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 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
12、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 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总体小康,低水平 不全面 不平衡,全面小康,高水平 全面的 平衡的,党的十七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成为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内市场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 人民生活富裕、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 民主权利更加充分、具有更高文明素质 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 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 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 对外更加开放、更具有亲和力的国家,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现 全面 建成 小康社会 经济 目标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3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