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112苏教版课件.ppt
《寡人之于国也112苏教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寡人之于国也112苏教版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公元前335年,也即梁惠王三十五年,孟子被梁惠王邀请到魏国宣讲治国之道,本文所选的这段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就体现了孟子“仁政”“民本”的治国思想。,高密一中 李芹,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公元前335年,也即梁惠王三十五,(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孟子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公元前372孟子简介,孟子的思想,宋
2、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b、理想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的思想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此时,正是儒家学派又一个代表人物孟子的生活年代。亚圣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衍生出自己的“仁政”、“民本”观。,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争于力,
3、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1、落实重点文言知识 2、翻译背诵全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关于孟子,该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其中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提问,设问,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关于孟子 该书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全面反映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1)弃甲曳( )兵(2)涂( )有饿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4)
4、 数( )罟( )不入w(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t( )之义,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1)弃甲曳( )兵(2)涂( )有饿莩 ( ) (3) 鸡豚( )狗彘( )之畜( ) (4) 数( )罟( )不入w( )池 (5) 无( )失其时 (6) 谨庠( )序之教 (7) 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 申之以孝t( )之义,y,t,同“途”,tn,zh,c,g,w,通毋,xing,bn,同“斑”,pio,x,洿,悌,根据拼音写出
5、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y,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啦。河内地方遭遇荒年,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转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执政者,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6、,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2、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咚咚地击鼓,兵器锋刃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3、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2、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4、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
7、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4、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池塘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为王之道的开端了。,4、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数Sh(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数目、数量(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几,几个(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命运C(4)数罟不入洿池 密,与
8、“疏”相对Sh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计算Shu(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屡次,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院,把桑树种植在那里,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的饲养,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耽误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地方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在
9、路上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七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衣服吃肉了,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现在梁国,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开仓赈救。老百姓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兵器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
10、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1、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啦。河内地方遭遇荒年,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转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执政者,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2、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咚咚地击鼓,兵器锋刃一经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11、 3、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1、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费尽心力啦。河内地方遭遇荒年,4、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池塘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为王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院,把桑树种植在那里,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饲养鸡狗和猪等家畜,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那么,七十
12、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耽误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4、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指望百姓比邻国多,认真地办好地方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地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就能穿丝绸衣服吃肉了,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现在梁国,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开仓赈救。老百姓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兵器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寡人 112 苏教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