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调查报告.docx
《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调查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港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一、2006年以来全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迅速2006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精力,使“十一五”期间全区劳动保障事业得到迅猛发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劳动关系逐步和谐,为大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劳动就业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我区以实现社会充分就业和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再就业优惠政策,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加强就业载体建设,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努力扩大就业规模,使全区的就业总量不断扩大,就业环境日益宽松。2006年
2、以来,共创岗安置4万余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历史积存的下岗失业人员基本上全部得到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安置总量正不断扩大,当期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3%。在劳动就业工作中,我区采取了八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区再就业工作委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将再就业工作任务以区委目标责任状的形式进行分解,形成了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自2002年起,我区就已开始设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区财政已投入2000余万元,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加强就业载体建设。几年来,共创办扶持各类享受优惠政策
3、载体58家,其中公益性再就业公司16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万余人;四是充分发挥职介平台作用。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公益性免费招聘活动,促进市场配置就业。几年间,共举办公益性免费招聘专场301场,成功推荐就业1.2万人;五是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2006年至今,共为6737人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并成功组织1000余名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SYB创业培训,为一三0人办理了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他们走上了创业之路,贷款金额321万元。2006年以来,共争取市级再就业资金逾2亿元,有效促进了全区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六是加强再就业培训。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60期,免费培训各类下岗失业人员8500人,
4、涉及专业37个。对推动就业再就业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社会保障工作中,我区以满足各类人员保障需求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受益人群,全力打造“社会保障网”,以实现应保尽保,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目前,全区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6%以上。截至目前,全区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单位一三00户,参保14.1万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单位1737户,参保17.7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95559人,参合率100%;纳入工伤保险统筹单位一五00户,参保17.5万人;纳入生育保险统筹单位1448户,参保人
5、数4.7万人;纳入工伤综合险统筹单位263户,参保1.5万人;纳入失业保险统筹单位1478个,参保人数为一三.89万人。组织五街三镇保障服务中心及一五0多个居委会和行政村对全区本市户籍在2009年12月31日前达到60周岁、70周岁、80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填表登录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系统,并将填写的26717份材料报市局进行身份及相关信息的核对,确认了25485名城乡居民老年人符合享受老年人生活费补贴。截至目前,我区城乡居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已全部发放完毕,共发放生活补助费1600余万元。我区已有9620名城乡居民参加了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已有一五83名城乡老年人享受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
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共有22735人实现参保,其中学生21702人,其他1033人,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区已初步建立。3、劳动关系保持和谐与稳定在协调劳动关系方面,我区以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为目标,扎实推进以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保障信访、劳动争议仲裁为内容的“三位一体”维权服务工作,积极推行劳动合同管理,加大“三步式”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妥善处理劳动纠纷,保持了全区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局面。全区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下降,2006年与2005年同比下降了一八个百分点。几年来,共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上百次,检查企业达5000余户(次),追讨并补发拖欠工资867万余元,督促企业为职工补缴社会保险60
7、0余万元;劳动合同签订率97%以上;5年间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和劳动争议案件2096件,法定实效内结案率100%。二、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推进当前各项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劳动保障工作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一是受当前经济环境的制约,群众就业观念还需转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能力不强,劳动就业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全区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力量薄弱,办公条件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监察工作的开展;三是业主法制观念淡薄,多数企业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自觉性不强;四是农民工主动维权意识较差,积极与劳动保障部门沟通反应不够,较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劳动保障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困难。三、今
8、后五年劳动保障工作的思路和主要任务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在劳动保障领域,解决了诸多遗留的历史问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十二五”期间,我区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面对现实,全力以赴做好工作。指导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保障工作内容和方式都面临转变,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劳动保障工作者必须以创新的思维审时度势,把各项工作做得更为精细、更为科学,要以崭新的思路完善劳动保障各项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奋斗目标:在就业方面,以扩大就业为出发点,通过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统筹城
9、乡就业。在社会保障方面,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劳动关系方面,以加大实施劳动合同法力度为依托,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主要举措:“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前提下,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进一步加大各项促进就业政策的落实力度,着力贯彻落实天津市关于转发的通知(津党办发【2008】30号)和区政府批转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大港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意见的通知(大港政发【2009】一八号)文件精神,让符合条件的创业人员切实享受政策实惠;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突出抓好困难群体就业的援助工作,特别要将优惠扶持政策覆盖到特
10、困职工家庭,重点扶持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人员,动态清除“零就业家庭”,实施跟踪服务,确保“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稳定一户”,帮助更多的困难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积极鼓励创业、扶持创业,以创业来带动就业,为我区的创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2010年新增就业岗位1.8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创业成功900人;带动就业5400人;培育创业孵化基地 2 个。2010年完成再就业培训2800人次,其中技能培训2000人次。2、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通知(津政发【2009】21号)、关于印发天津市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 十二 规划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