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
《关于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农林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学 院: 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年级: 06级植物保护 学 号: 060206096 学生姓名: 洪巧珍 指导教师: 刘淑兰 成绩评定: 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前言自从中共中央对关于“三农”问题的四个一号文件一一在海西农村落实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海西大地日新月异,全国上下都惊叹“海西巨变”。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当前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实施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
2、村剩余劳动力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资源,如何尽早安置、有序转移这庞大的农村就业队伍,已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见和省农业厅的有关文件精神,摸清福建省龙岩市才溪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分析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有效的转移对策,从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2007年7月20日24日,福建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概论学习小组为切实地关注和了解“八闽巨变”以及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开展了题为“关注八闽巨变,感受和谐社会”的调查活动。我们 “福建农林大学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小组”,顶着烈日,来到了龙岩市上杭县才溪镇,开始了我们的农村调查访问。一、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的对象1、政府及其相关负责人员(有关乡镇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主管部门的人员)2、当地的乡镇企业3、当地村民(二)调查方法1、座谈交流或访谈:与政府相关人士交流和座谈;与企业相关人士交流和座谈;主要和当地的农民交流和座谈。2、问卷调查:访问相关村民,访问相关企业职工。(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表)3、实地考察:走访相关企业、基地和农户,了解运作流程与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的生活状况、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二、调查结果与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才溪
4、镇是个典型的农业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农村劳动力纷纷跳出农业粗放经营的圈子,加入转移的行列,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镇经济的发展。为了全面掌握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探求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促进劳务经济发展,我们对才溪镇的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经过我们认真、深入地调查,我们获得了一些相关的资料,对我调查的课题有积极的帮助。1、才溪镇现状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才溪镇地处205国道沿线,全镇地域面积116.5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一八0个村民小组,5710户,2.6万余人。才溪是著
5、名的革命老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第一模范乡,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才溪还是名闻遐迩的“建筑之乡”,全镇有建筑企业34家,深圳”锦锈中华”、“世界之窗”浩大的给排水工程、广东最高的东莞彩印厂水塔等均为才溪人承建,全镇有6000多人从事建筑业,占青壮年男子的60以上,2006年,建筑业产值达14亿元。才溪又是远近闻名的“脐橙之乡”,全镇发展了溪北大坪果场、溪东天子地等9个有一定规模的美国纽贺尔脐橙基地,脐橙种植面积8500亩,产量达一五00吨,年实现产值近500万元,产品远销澳门、广东等地。才溪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被确定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及被评为省文明镇和园林式
6、镇。2006年,才溪镇被列为龙岩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镇,溪西、溪东、溪北、才溪、下才、大贵、荣石、下王、岭和等9个村被列为试点村。据调查,才溪镇现有劳动力1一三93人,其中男劳力5740人,女劳动力5653人。溪北、岭和等9个试点村共有劳动力8972人,外出务工劳力6730人,掌握农业技能的有7270人,有二、三产业技能的1796人。转移就业劳动力72一五人。根据才溪发展产业的实际情况,去年至今举办了脐橙、烤烟、毛竹、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等各类培训班9期,参加培训人员一五00多人,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参加农函大培训,抓好同源建筑公司、恒基市政工程公司、金杭大酒店、龙工集团等劳务培训基地建设,进一
7、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1)由中介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通过劳务市场获取信息外出;(3)依靠乡友和亲属联系外出;(4)纯粹的自发转移。2、 才溪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1)转移的行业以建筑业为主体才溪镇是闽、粤赣边区有名的“建筑之乡”。 全镇有6000多人从事建筑业,占青壮年男子的60以上,2006年,建筑业产值达14亿元。才溪历史上就有“三千榔头八百斧”之称。改期开放以后,才溪人民发挥敢闯敢为先的精神,有8000余人外出务工, 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80,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企业家和老板。2006年,才溪镇有建筑企业34家,其中国家建筑资质等级一级企业2家,二级企业3家,建
8、筑从业人员6000余人。建筑产值是才溪镇社会总产值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指标,占全镇社会总产值85,而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是才溪群众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占农民总收入的80。建筑业已成为才溪的支柱产业和最直接的富民产业。建筑产业形成了房建、市政、矿山、钢构四大优势专业,2006年实现建筑业产值36.6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番,被省政府评为“优秀建筑之乡”。(2)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尽管转移的劳动力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农业粗放经营的效益低下,加上来回往返费用高,所以即使在农忙季节,外出劳动力也一般很少回乡投入第一产业的生产,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劳动力一旦外出,在外务工的时间就较长,据抽样调查推算,
9、外出劳动力的年均务工时间为8.9个月。(3)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土地,从事二、三产业生产。根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才溪镇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的人数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且拥有二、三产业技能证书的有179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亮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4) 农村劳动力转移结构不断优化,转移规模较大,并呈不断增长势头,转移地域向外扩张,就地转移与向外转移同步增长目前,才溪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在年龄结构、文化素质、性别比例逐年优化。据资料显示,才溪镇现有劳动力1一三93人,其中男劳力5740人,女劳动力5653人,外出
10、务工者男女比例逐渐趋于平衡。务工者以青壮者居多占6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大约占79.82%,女性比例开始上升。从加强领导、搞好培训、增加投入、强化管理、抓农民维权等方面入手,才溪镇发挥农业抓农业,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自主转移与政府牵头转移步伐不断加快。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尽管才溪镇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通过认真细致走访调查和从其他方面了解到,才溪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部分农民对劳动力转移的认识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
11、面传统守旧的思想观念深深阻碍了劳动力的转移,农民之所以穷,客观上“穷”在自然环境上,主观上“穷”在思想观念上。俗话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大约有50%左右的农民恋乡情结、安于现状、传统理念、依赖思想尤为严重,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这些观念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部分经商人员风险大、收入低,外出打工人员干的是苦活、累活、脏活,得到的是低收入,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认为不如靠经营土地的收入稳定。(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市场竞争力差据调查,大多数农民素质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11%,还有一部分是文盲;缺乏市场竞争力及专业技能,这是影响他们向二
12、、三产业顺利转移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已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情况来看,也存在专业技术水平低、综合素质较差等问题,拥有技术证书的才占一三.16%,而且这些农民工从事的工种大多是一些科技含量不高、体力型、劳动密集型的岗位。工资待遇低,自身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他农民转移的积极性。因此,提高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十分必要。(3)相关政策制度不健全,管理服务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一项新举措,现有的政策法规还无法解决进城务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一,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明确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因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13、,强制性措施和手段差,刚性不足。有些用人单位不为农民工办理招工手续、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农民进城经商,但因无房或房屋面积小不能落户,户口常住地仍在原籍,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既非市民,又非农民”的阶层。他们的户口在原籍,就业、日常生活、子女上学却在城镇,一方面继续承担着原籍户口和所在地的摊派、义务等,另一方面又无法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身份待遇,最后导致很多务工经商的农民被迫重新回农村务农。其二,农业宏观调控政策缺乏力度,政府没有高度重视。(4)农民外出打工待遇的制约用工单位不能给打工者创造宽松的环境,对农民工采取歧视态度,甚至采取哄骗手段,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4、得不到切实保障,严重挫伤了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据调查,在外出劳动力中90以上没有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更谈不上享受社会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5)劳务中介服务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规范调查发现,才溪镇虽建立了一些劳动力市场,但对农村劳动力只是提供简单的劳务信息,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更没有在劳动力维权和劳动纠纷的调处方面有所作为。调查中农民通过中介组织推荐外出务工的竟占不到20%,外出务工者有70%以上是靠朋友亲戚介绍,广告信息引导或自发性结伴外出的。很多农户外出务工的愿望非常强烈,但苦于没有门路,“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影响了劳动力转
15、移。依靠亲属、同乡等关系仍然是劳务输出的主要渠道,中介组织不完善、不规范。(6)一些农民外出劳务影响子女教育在深入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就不能为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自然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三、 建议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切合实际,因势利导,创新劳动力转移机制,拓宽劳动力转移渠道,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一)破除陈旧观念,变要我转移为我要转移才溪镇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仍然居多,增加农民收入,要从
16、农业以外去想办法,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民必须破除安于现状、守摊吃饭的观念,要有创新意识,盯住市场,走向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自觉地寻找适于自己发展的空间。(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开展转移培训,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变盲目转移为特长转移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准备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才溪镇政府引导下,利用各级技工校、农广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办学资源,加强对自身技能的学习,才溪镇政府也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一是把培训与就业挂钩。建立起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二是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挂钩。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才溪镇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情况 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