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成分分析在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x
《主成分分析在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成分分析在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摘 要根据现代竞争理论,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而物流已经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通过企业物流进行绩效评价,能够帮助企业正确判断实际的经营水平,及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全面监督企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设计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企业物流的财务绩效,客户绩效,市场绩效,业务绩效以及创新学习绩效等五类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将多指标问题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从而给出了较为客观的权重,对企业物流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探讨了主成分分析的不足,提出了加
2、权主成分分析法(WPCA),体现决策者的偏好程度。然后将层次分析法(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类加权主成分分析法(CWPCA)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更加符合客观事实。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评价企业物流绩效,符合客观事实,评价结果全面,合理。关键词:物流绩效;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加权主成分分析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modern competition theory, enterprises get the advantages of competition by consolidating and developi
3、ng their core business. And logistics becomes the third profit fountain besides decrease of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raise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rough integrated evaluation on logistics performance, enterprise could estimate the running level, find the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Also, the pe
4、rformance evaluation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 enterprise resource, enhancing core-competitiveness.This paper designs an indexes system, considering financial affairs, customers, markets, business, and innovation.The evaluation on logistics performance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
5、t Analysis turns Multi-index to Less- index, and a more objective weight is put forward. After find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PCA, 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s presented, which reflects the preferences of decision-makers and reality. Then combin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ith the P
6、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 present Class 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is, a model is created for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An example shows this method can evaluate the logistics performance effectively. Evaluation results are more objective and ra
7、tional.Key words:PCA,WPCA,CWPA,Logistics,Integrated Evaluation58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2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21.2.1 国内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21.2.2 国外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41.3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标51.4 本章小结62.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理论概述72.1 绩效评价概述72.1.1 评价的概念、目标和任务72.1.2 绩效评价的概念72.1.3 绩效评价系统概述82.1.4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概念112.2 评价指标体系基
8、础理论112.2.1 评价指标112.2.2 评价指标体系122.2.3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122.3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132.3.1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132.3.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特殊性152.3.3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内容152.3.4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162.3.5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实施步骤182.4 本章小结193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03.1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方法203.1.1 指标体系的初选203.1.2 指标体系的完善203.2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203.3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213.4
9、财务绩效233.5 顾客绩效243.6 市场绩效243.7 业务绩效253.8 学习绩效253.9 本章小结264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274.1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274.1.1 基本原理274.1.2 基本定义和性质274.1.3 从标准化变量得到主成分284.1.4 样本主成分294.1.5 基本算法和步骤30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324.3 基于PCA方法的物流绩效综合评价324.4 本章小结375 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385.1 问题的提出385.2 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385.3 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的物流绩效综合评价405.4
10、本章小结416 基于类加权主成分分析的物流绩效综合评价方法426.1 类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提出426.2 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426.3 物流绩效评价的类加权主成分分析法446.3.1 指标(类)权重的确定446.3.2 基于类加权主成分分析的评价方法456.4 基于类加权主成分分析法的物流绩效评价476.5 本章小结50结 论51致 谢52参考文献531 绪论1.1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物流作为一种实现经济高效运行的先进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需要。通过对效率和效益的追去获得企业未来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物流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
11、因素,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因素,要想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动态绩效评价和分析,从而正确诊断实际经营水平,全面监督企业资源,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绩效评价已经成为企业计划和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全面合理的绩效评价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联系的更加密切,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与此同时,WTO促使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又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强有力的挑战。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我国能有方便
12、,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经营的服务保障。我国的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物流业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怎样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是现代物流工作者面临的巨大问题。目前物流已引起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1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现代物流培育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2004年5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的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试行方案通过评审,标志着我国物流统计制度的正式出台。相关的社团,院校个研究机构也在深入的开展理论研讨和人才培训,在物流理论和实践
13、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后由于我国长期忽视物流,导致我国物流企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不完备,企业对物流认识不足,整体发展水平不齐等问题。如何解决物流存在的问题,怎样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企业物流进行分析和评价,已经成为一项亟待解决重要的课题。在我国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都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全方位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企业绩效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代物流作为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生产率之后的第三方利润源泉,全面,公正,客观地评价企业物流发展绩效,有利于企业投资者调整投资方向和力
14、度,提高投资者决策的质量,有利于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和制约机制,有利于企业本身发现问题,加强管理,改善经营,提高核心竞争力。因为,研究企业物流绩效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之,建立现代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对评价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通过物流绩效评价系统,对物流作业进行监督,控制,指挥,以达到物流资源(人力,设施,装备)的有效的,合理的配置。(2)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能够发现并改正物流服务上的问题,向客户提供达标或超标的有效服务。(3)可以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进一步为整个物流行业提供积极指导。(4)能够正确的评价和选择联盟成员,保证物流联盟的稳
15、定交易关系,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提高联盟的整体发展水平。1.2 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绩效评价体系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体系合理性的关键之一,国内外学着专家对物流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也有很多显著成果。1.2.1 国内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王娟、黄培清(2000)1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了四个方面的指标:与商流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与资金流相结合的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财务评价指标;物流、商流与资金流综合的财务评价指标,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即:净值报酬率。甘红云2从物流功能的角度定义了物流企业绩效,即指物流企业行使包装、运输、配送、仓储、信
16、息等功能的能力;并围绕这些相关能力为物流企业选取评价指标,主要从包装功能、配送功能、库存功能、信息水平、市场实力、顾客服务水平、财务水平等方面来构建指标。孙宏岭等人从物流活动方面对物流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物流顾客服务、运输、存货、物流成本控制等。其中运输绩效从费用效益等方面进行考察,其评价指标有:运输费用效益、货损货差率、车船满载率、准时运输率、安全间隔里程等。存货绩效评价从仓储资源利用程度、服务水平、储存能力与质量三方面进行了评价,其量化指标有:设备利用率、投资费用比、库存周转率、顾客满意程度、货损货差偿费率、仓储吨成本。顾客服务绩效从对顾客价值重视程度、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价。物流
17、成本绩效考核指标有:单位成本、销售量百分比成本。黄福华(2002)3对零售业物流绩效进行了专门研究,他认为,零售企业物流绩效的选取应注意几个平衡:外部评价指标和内部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成果评价指标与行为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直接评价指标与间接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黄福华提出的这几个平衡为今后我们在物流绩效指标的选取上提供了原则上和方法上的指导,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王焰(2001)4针对物流服务方面进行了绩效评价。他认为物流服务绩效应包括准时装运率、准时交货率、拣选准确率、订货完成率、品类完成率、存货准确率、差错损失率等。王成(2001)认为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下
18、列指标:订货周期、配送频率、配送可靠性(及时配送率)、送货完好性、订货状况信息、单据质量、配送差错率、货物残损率、信息准确率、库存周转率、存货可获性、订单完整性等。郎会成、蔡连侨(2001)认为物流绩效指标体系主要由物流工作成果指标、物流工作消耗指标、物流工作效率指标三项子指标体系构成。程国平等人认为物流的本质特点在于物流的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了客户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也反映了物流企业内部物流运作的整体情况。骆温平(2002)5从仓库成本、自营车队作业成本、运输作业成本、库存成本和客户服务五个方面来考虑物流活动的绩效。周涛(2002)6等人在建立物流企业绩效指标时,选取的指标主要
19、是那些直接包含或间接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功能相关的指标,如采购功能、库存功能、配送功能、市场实力、客户满意水平及企业凝聚力等。魏新军6认为,现代物流绩效的衡量实质是现代企业物流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的衡量,并且选择了七个一级指标,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其指标的涉及面还是比较全面的。黄锋权7从内部和外部角度研究了集成化食品冷链物流体系的绩效评价体系,内部绩效主要从运营成本、资产投入、信息共享、物流流程、组织与制度、收益与发展能力的角度进行构建;外部绩效则主要从顾客服务水平、物流服务的柔性与物流服务的继承性的角度进行构建。以上冷
20、链物流的绩效指标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冷链物流体系的整体水平,然而随着对资源、环保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对于污染排放强度较高的冷链物流业,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在绩效评价中,也应重视起绿色环保的因素。马红艳(2003)8等人将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 4 个方面:内部绩效;服务满意度;财务盈利;发展潜力。刘秉镰、王鹏姬(2003)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将物流绩效分为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四个方面。尤建新、林正平9提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c砰绩效管理思路。结合KPI基本思想,从顾客需求出发,抓企业内部的关键业务,从物流质量、运营成本、运
21、作周期以及系统柔性四个方面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潘文荣10主要考虑企业内部物流,从运输、库存、订单处理、包装、财务、信息六个方面来建立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其仅仅从内部考虑,而未考虑外部因素对企业物流绩效的影响。刘源11提出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物流系统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是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的,但是DEA方法的应用需要的复杂的数学工具,因此目前该方法在物流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还不普遍。曹坤12认为由于物流企业绩效不仅包含物流企业行使采购、运输、仓储等功能,还应包括体现物流企业未来发展指数(如人才结构)、企业目前成本、规模等多方面的内容,所以为了尽可能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物流企业,应该从成
22、本、企业规模、人才结构、企业效益和企业运行状况5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陈子侠13等人(2007)通过研究现代物流企业运营特点,对传统的平衡计分卡分析框架进行改进,除了从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指标设计之外,还创新性的提出从营运安全角度对企业物流绩效评价进行指标设计,其下面又包含了运输安全指标、运输损耗指标、仓储安全指标、仓储损耗指标等二级指标。从而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1.2.2 国外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现状层次分析法14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著名运筹学家T. L. Saaty提出的,是一种将评价者的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有效结合起来的物流绩效评价方法。其基本原理
23、是根据物流系统具有多层次特点,用相对量的比较,确定多个判断矩阵,取其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作为权重,最后综合出总权重,按此进行优先程度排序,得到各物流单元的绩效排序。模糊数学评价方法15是20世纪60年代由Zaded LA首先提出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模糊集和隶属度函数等概念,应用模糊变换原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方面对事物隶属度进行整体评价。由于模糊综合法可以较好地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因此,该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中。平衡计分卡模型16,简称BSC模型,最早于1992年由 RobertKaplan与DavidNorton共同提出,并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分 分析 企业 物流 绩效评价 中的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