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docx
《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黄刚.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刚个人履历黄刚,生于1967年3月,湖北武穴人教育背景:1982年91985年7月,湖北省武穴中学高中学习1985年9月1990年7月,清华大学本科学习;1995年9月2000年 清华大学汽车系研究生;硕士学位。工作经历: 1990年7月1993年4月,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实习生、工艺员、试验员;1993年5月1995年9月,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团委书记,生产科副科长;1996年11月1998年8月,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厂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1998年8月2000年9月,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副厂长;2000年9月2003年6月,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厂长;2003年6月2005年9月,东风有限
2、公司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2005年9月至今,东风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 2010年1月任东风公司商用车总经理。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在2011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黄 刚(1990本、2001硕,汽车系)2011年1月17日尊敬的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作为一名普通的清华毕业生,能够重返母校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体验,我感到非常激动,感谢母校给我这份荣誉!首先我要向圆满完成学业、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同学们表示诚挚的祝贺!我是85级汽车系内燃机专业的学生,1990年经双向选择,我以保留学籍研究生的身份参加工作,分配到地处鄂西北山区的第二
3、汽车制造厂(简称二汽,后来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当时之所以去二汽,我的想法很简单,搞汽车就应当到大企业去才会有发展,那时汽车行业的基础还很差,大企业就几家,我又是湖北农村的孩子,所以就选择了家乡的二汽。二十年来,我一直在二汽工作,经历了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风风雨雨,也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我很庆幸当年选择了二汽,使自己能在一个宽阔的平台上充分锻炼、不断成长、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回顾这二十年,我特别想说的是,我的成长与母校的关心、支持和我所在的企业东风公司的精心培养密不可分。到二汽后我就被分配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发动机厂基层工作,一干就是十三年。我后来才知道,这是母校我尊敬
4、的庄人隽导师和时任二汽厂长的陈清泰校友商定的,这对我后来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我在生产一线从装配作业实习工干起,一年后又陆续在工厂的多个基层岗位上得到锻炼,包括技术科装试工艺员、质量管理科发动机试验员工程师、发动机厂团委书记、生产科副科长等。毕业后的第一个五年,我虽没有突出的业绩和建树,但是基层的锻炼为我后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95年研究生保留资格到期,我回清华读研。当时我对厂里作出承诺,学成后一定回厂工作。在母校修完学位课后我就回到了工厂,没想到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发动机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遇到了难题:一方面厂里因产品老化而面临困境,急需将生
5、产、销售和研发搞上去;另一方面自己又要完成研究生课题论文。怎么办?又是在学校汽车系庄老师的帮助下,最终选择了一条依托学校的技术支持,厂系合作,将研究生课题和工厂发展需要相结合的道路。庄老师和王建昕老师不辞劳苦,亲自来厂里调研,工厂上上下下都认识庄老师。最终和厂里商定,签定厂系协议,共同开发新产品。在历经诸多艰辛之后,我们抢先研制成功了符合国家新排放标准的电喷发动机新机型。这一举措使工厂赢得了市场先机,处于困境当中的发动机厂焕发出新的活力,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丰硕成果。与此同时,我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完成了,并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2001年1月我终于取得了母校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当王大中校长给我
6、颁发学位证书的时候,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可以说我毕业后的第二个五年是边学习、边实践的五年,重要的是经历了把理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完整过程。接下来的十年,我开始走上公司的高层管理岗位,担负起越来越重的责任。2009年底我被任命为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商用车公司的前身就是原“二汽”的班底,拥有3万5千名员工、7个工厂和分布在全国各地11个子公司。近八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合资伙伴的资源,导入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使得东风商用车的管理从传统国企水平迈上现代化国际化的台阶;我们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成功地开发了全新的重卡平台“东风天龙”和新一代的中卡平台“东风天锦”等产品,它们在市场上成为行业标
7、杆。我们成功地应对了严峻的市场挑战和和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东风在中重卡行业国内领先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去年我们东风公司的中重卡实现了55%的增长,超过28万台,全球排名位居前三。今天,我们正在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进军海外市场,致力于把民族的东风品牌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回顾毕业20年来的历程,我有几点体会,与同学们分享:第一,清华人都有高远的志向和抱负,我们需要仰望星空,但更要脚踏实地。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清华学生,在班上成绩只是中等偏上,到企业后,周围也不乏优秀人才,至今我的身上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但是今天东风却让我担负起管理商用车业务的重要责任。我想组织对我的信任,正是因为我始终如一的脚踏实
8、地的工作作风和我在基层得到的充分历练。回想当年我刚到车间里,厂里安排我们毕业生下车间劳动实习,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用600毫米长的力矩扳手拧螺栓,一台发动机有7组14个螺栓,每天要装300多台,我干了7个月,成了一名熟练的工人。我拧的螺栓扭矩很标准,控制得恰到好处。赶上前一道工序的工人生病,我就干两个人的活。周围的师傅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很喜欢我这个能吃苦的清华毕业生,把我当做他们的朋友。久而久之,我成了车间里备受瞩目人物,什么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都找我,使我在厂里小有名气。车间工人把我看成衡量大学生的标杆。对后面分配到车间的大学生,工人们动不动就说:“你看人家清华大学来的黄刚。”就这样我
9、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所以脚踏实地,特别是迈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非常重要。第二,承受压力意味着成长进步。有人说我的路走得很顺,我说自己只是一步一步,少走弯路,其实我曾经历过几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而且随着管理责任的加大,每一天我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人生非坦途,挑战和压力应当视为常态。特别是作为清华人,面对压力,我们需要保持阳光心态,以坚定的意志,正面接受挑战。事实上,每经受住一次考验,我们就会多增一份成熟和自信。第三,社会责任。富有社会责任感是我们清华人的传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或者在什么岗位上,我们都不应当忘记这一点。职位意味着责任,而不是权力,也不仅仅意味着成就和荣誉。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10、越需要奉献和牺牲,还要忍受孤独和不被理解。譬如说,我自己的工作其实很辛苦,但一想到它关系到3万余名员工的发展、关系到上下游产业链十万人之众的和谐,我丝毫不敢懈怠。虽然个人付出很多,但我们个人的价值会在为社会尽责的过程中得以加倍放大。最后我再次深深地感谢母校清华,她不仅教我们以知识和能力,而且教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清华的品牌,更让我们在人群中备受关注。同学们,在迎接母校百年华诞之际,请接受我作为学兄的祝愿,祝大家设计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管进入什么行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像顾校长勉励我们那样“做第一等的事业、做中国的脊梁”!谢谢大家!黄刚校友,1990年毕业于清
11、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内燃机专业,2001年获汽车工程系工学硕士学位。曾任东风汽车公司发动机厂厂长,东风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兼常务副总经理,现任东风商用车公司总经理。曾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在十堰大山里一干就是16年。文章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黄刚是一个诚信务实、自信果断、内心充满钢铁般力量的人。正如笔者所说,“他的智慧与坦诚,都在向我们展示着东风的未来。”编 者访东风有限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黄刚开篇话十二三年前,社会上盛行“孔雀东南飞的时候,分配到东风公司(当时叫二汽)的清华学子,一下子走了10个人,其中一些人后来去了大洋彼岸。 留在湖北十堰大山
12、里的清华学子黄刚却没有走。如今,回忆起当年那段日子,黄刚坦然地对我说:“那时,我的确有过迷惘,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留下来是正确的选择。”这就是他做人的诚实一面。黄刚,今年39岁,个子不高,长相英俊。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在大山里一蹲就是16年,这也是我和读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做人是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在回顾“孔雀东南飞往事的时候,我和黄刚都不认为当年离开东风的那些人的选择是错的,因为改革开放的年代,本身就是一个让人进行多种选择的年代。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每一个人的自我设计、选择与追求提供了无数的可能。人生价值观的多样性需求,则为人才的丰富展示与自由流动开辟了一条条宽阔的通途。然而,16年
13、前的东风,并非像今天这般被人称之为中国最大的“合资航母”,而是处在事业的低迷时期。23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黄刚却偏偏留了下来,而且是从他1990年走进东风大门之后,再也没有离开过那片大山,这一干就是16年。是什么原因使黄刚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坦率地回答:“是我的性格让我留了下来。”他的坦诚让人信服。黄刚把他在东风的16年经历分成了三个阶段:“前5年我是在踏踏实实做人。因此,在这5年里几乎看不到我在工作上的业绩,但在群众中间留下了好的口碑;接下来的5年是我进步的5年,我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一步一步干;第三个阶段是在担任发动机厂厂长之后,我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判断比过去要求更高了,同时面临着很多的
14、压力。相对于我的一些同学在其他岗位上的优厚待遇,我这个厂长每个月不过两千来块钱,虽然在厂里算是高的了,但在与社会的横向比较中却是不多的。因此,曾经有人问我,这样艰苦的环境,值得你坚守吗?”“是啊。”我赞同地说,“你觉得这样做值吗?那时,你是否想到了今天的成功?”“没有!”黄刚肯定地回答。“我对很多事并没有想得太远,物欲也不强烈。过去确实没有想过今天会坐到这个办公室来。我的一步步升迁,完全是组织培养的,不是我刻意争取来的。因此,我对东风公司很有感情。”黄刚就是这么坦率。黄刚的妻子毕业于吉林工大,比他晚一年进的东风,两人曾在一个办公室工作,1993年喜结连理。为了共同的事业,他们互相鼓励着一直坚守
15、在大山里,终日忙于工作,直到2003年才有了一个宝贝女儿。黄刚还谈到了他留下来的第二个原因,也是他的做人准则。他说:“做人是要有一些基本准则的,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首先一条就要学会做人,而且是做一个好人,然后再去做事,做一个好人的底线则是诚信务实。”黄刚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在黄刚坦诚的叙述中可以发现,他身上的优秀品质,有一多半来自这个平凡而普通家庭的传统教育,而清华大学的校训,则使这种质朴之美得到了提升。清华的校训是“严谨、勤奋、务实、创新”。黄刚认为,其中“务实”是最重要的,他说:“我进清华好像有某种天意,因为它所要求的严谨,与我的性格是一致的,平时我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16、如今也是一直不敢忘记清华的校训;不敢忘记做事先要做人的道理。”黄刚曾经回到母校与在校生做过交流。在讲到十几年的社会经验时,他告诫年轻的清华学子,学校可以用学分论高低,在社会上就行不通了。因此,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就要学会做人。此外,对于每年新进厂的大学生们他也经常讲这些。因为“做人是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他说得真是棒极了,一项事业的成功如果确有捷径的话,那么,做人就是惟一的捷径。黄刚告诉我,公司里的大学毕业生越是工作时间长的越是赞成他的观点,这与他们的人生体会更深有关。他还解释说:“正因为我把做人看得很重,所以我最讨厌不诚信的人。学有所用是我最大的快乐当然,从我的角度看,黄刚的去留,除了他
17、个人的原因之外,还应该看到东风公司的用人机制,因为一个健康的用人机制,必然会加倍地爱惜人才。对此,黄刚深表赞同。他坦言,东风公司的用人机制的确是健康的。对于他的使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我问黄刚:“什么是你人生的最大快乐?”“我从走进东风公司之后就一直在不停地忙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工作狂,只要能够让自己所学派上用场,能够与一群诚实守信的人在一起工作,能够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某项事业的圆满成功,就是我人生的最大快乐!”毫无疑问,拥有这样一个快乐人生观的人,是很容易知足的。但是,人是立体的,多元的。我觉得,促使黄刚在工作上“发狂”的深层原因应该不止这些,一定还有别的因素。果然,通过进一步交谈,
18、证实了我的判断。“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哎呀,目前来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跟女儿共度周末。”“女儿多大了?”“两岁半。”“那你是晚育呀。”“对呀,早婚晚育。我女儿很可爱,可惜我没有更多的时间跟她在一起。”“你还有其他爱好吗?”“我喜欢学点儿东西,看点儿书。”“都喜欢看什么书呢?”“嗯,过去主要是看技术方面的书,现在嘛,杂一些,读得最多的是管理方面的书刊,经典的或热销的管理书籍,像蓝海战略呀、名家的著作等都喜欢看。有时出国的时候还要买些英文管理原著,一方面补充新知,另一方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我喜欢静。”说到这里,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5年前黄刚在东风发动机厂当厂长时,我去厂里采访他,他用流利的
19、英语向外方介绍情况时的情景“你是A型血吗?”“我是O型血。”“好像O型血的人喜欢静的不多。”“我的确喜欢静,我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我曾做过性格测试,像我的性格有许多复杂的成分在里边。我是很严谨的,追求完美,办事有条理,理性的东西比较多,感性的东西少一些。但追求完美就会对别人挑剔,不过测试的结果,说我是一个能够自我控制和调整的人。”“除了你的女儿,还有什么事情是你最高兴的?”“跟我的团队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从发动机厂的厂长到商用车公司负责营销工作,对您来讲应该是新的领域,能告诉我您上任时的最初感受吗?”“说实话,当时我的确感到压力很大。首先,我过去的主要经历在制造领域,切换到
20、一个很少涉足的营销领域,无论怎么说,都是具有挑战意义的。二是市场环境,也就是说,我们销售本身就面临很大挑战,宏观环境正在发生着结构性变化,而我们正处在产品结构的战略调整期。这两方面的挑战确实给我的压力不小。在制造领域,从工厂厂长到全面负责公司的制造工作,对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花了两年多时间,刚刚适应了,一下子告诉我,要当商用车公司党委书记兼销售副总,这个压力确实很大。现在来看,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规律,虽然隔行如隔山,但却是隔行不隔理。(这就是黄刚的过人之处,因为他能够站得比山高笔者)。做事情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譬如我吧,虽然缺乏一线营销经验,却有技术背景,有在制造领域长期工作的经验,包括
21、我对公司内部运作流程的熟悉和资源的运用,这是我的优势。因此,我对市场和客户的认识是:要找到感觉。(可以说,这是黄刚能够尽快进入角色的又一个过人之处,因为找到感觉是应对各种事物的第一要素笔者)。现在市场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这个我要了解。我虽然不必要到市场一线去做营销,但在了解市场需求之后,却可以把现有的内部资源调动起来充分满足这种需求。因此,我的这种优势对于销售也能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另外,经了解我也看到,我们现有的营销团队还是比较职业化的。我跟他们接触后发现,我不了解的东西并不意味整个东风商用车公司对此不了解。我在东风16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使我对于如何接受新事物也有了较快的适应能力。”黄刚介绍说
22、,由于他兼了较多的职务,没有太多的时间到市场上去,一般是利用周四或周五的时间到市场去,周一或周二就回到公司里来。虽然时间很短,去过几次以后感觉就会比原来好多了,很快就能够了解到市场是怎么回事。这个了解的过程,也是他增加信心的过程。“总之,东风商用车公司营销团队素质是不错的。他们对业务的理解,对客户和市场的理解以及营销方法,都是比较专业的。(能够发现下属之长,是一个领导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事实上,黄刚的侃侃而谈,已经显示出他的胸有成竹笔者)。东风商用车的销售网络很强大,网络成员与东风长期荣辱与共的关系十分融洽。我还看到了我们产品的优势和弱势。基于这些认识,我觉得我更应当做的是改进和完善公司全业务
23、链的业务流程,使之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从流程上保证公司具有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和响应速度,使员工的作用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如今,东风天龙的上市,使这个流程显得更加重要,产品商品化一定要有好的流程来保证。”从上述文字中不难看出,一个“理”字,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把“隔行如隔山”的古训超越了。当然,这也是黄刚的才干过人所在。中国发动机开发须立足长远据有关资料显示,爱立信的选人标准是注重选择有潜能的人,而不一定是一个完全理想的人。这一点,与美国微软公司“宁缺毋滥”的做法大相径庭。值得注意的是,爱立信与微软做得都很成功,说明不同企业的人才战略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路走。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把注意力尽可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风 商用 公司总经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4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