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1,.,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1.,定量研究的定义,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是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相对的概念,也称量化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基本研究范式,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定量研究方法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模型的构建问题。,2,.,定量研究的定义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建模,建模就是建立模型,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就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用模型描述的因果关系或相互关系的过程都属于建模。通常指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个系统。数学模型也用在社会科学(如经济
2、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科学)上。因描述的关系各异,所以实现这一过程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对系统本身规律的分析,根据事物的机理来建模;也可以通过对实验或统计数据的处理,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建模。还可以同时使用几种方法。,3,.,建模建模就是建立模型,是对事物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就是为,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1、克朗依据决策类型的不同把定量分析技术分为两类:确定型的分析技术和随机型的分析技术。 2、那格尔和米尔斯把系统分析方法分为:数学最优化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准实验方法,行为过程方法,多元标准决策方法等。3、教科书的分类方法。谭跃进主编的定量分析方法一书中的分类方法。分为
3、: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预测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最优化方法,对策与决策方法,管理系统模拟方法,网络计划方法。,4,.,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1、克朗依据决策类型的不同把定量分析技术,不同定量方法的大概描述,1、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运用于抽样调查方法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统计描述可分为单变量统计描述和多变量统计描述。统计推论方法是概率分析法。2、预测分析方法 可分为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中又可分为时间序列法和因果关系分析法。,5,.,不同定量方法的大概描述 1、统计分析方法 主要运用于抽样,3、投入产出分析法 就是对经济系统的生产与消耗的依存关系进
4、行综合考察和数量分析。 4、评价方法 由于公共决策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多方群体的利益,因而在评价时有两个问题,指标难以数量化,不同方案难以取舍。所以先要评价指标数量化,方法有:专家打分法,两两比较法等。接着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加权平均法,功效系数法等。 5、层次分析法 简称AHP,是萨泰教授开发的一种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模拟人的决策思维过程,以解决多因素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描述的社会系统的分析方法。AHP适用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的公共问题。,6,.,3、投入产出分析法 就是对经济系统的生产与消耗的依存关系进,6、最优化方法 也称做运筹学方法,主要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各种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决策
5、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最优化方法的目的在于针对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发挥和提高系统的效能和效益,最终达到系统的最优目标。最优化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建立和使用模型。需要一个目标函数和一些约束条件公共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很难量化提炼,7,.,7.,最优化方法几种常见的问题和模型1 )线性规划问题及其数学模型:单纯形解法和运输问题2 )动态规划: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3 )资源分配问题:将数量一定的资源恰当的分配给若干个使用者,使总的目标函数最优,8,.,8.,7、对策与对策方法 1) 矩阵对策问题 (团体赛中的排阵问题)2)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矩阵法,决策树
6、法,贝叶斯决策方法(情报的价值)3)多目标决策方法:化多为少法,分层序列法 多目标规划 多层规划,9,.,9.,8、管理系统模拟方法 (仿真方法) 模拟就是利用模型对实际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模拟运行过程的观察和统计,得到被模拟系统的模拟输出参数和基本特征,从而来估计和推断实际系统的真实参数和真实性能,为真实系统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有专门的软件 水晶球等 1)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能力的随机实验方法。 交通流量问题 2)排队模型:单服务台排队模型,多服务台排队模型,排队系统模拟 排队论 3)系统动力学模拟(SD),是研究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7、,10,.,8、管理系统模拟方法 (仿真方法)10.,9、网络计划方法(甘特图) 主要应用于大型复杂系统和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时间的有效控制,对于一次性或重复较少的工程项目有明显的优越性。主要有:用于时间的计划管理,用于成本的计划管理,用于资源的调配,用于生产的调度。 1 网络图的绘制 2 作业时间的确定 3 网络图的参数与计算 4 任务按期完成的概率分析与计算 5 网络图的调整与优化,11,.,9、网络计划方法(甘特图)11.,课程归属,本课程是有关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属于工具性知识体系。这门课将告诉你如何展开社会科学中的定量化的研究。,12,.,课程归属本课程是有关社会研究的方法论的
8、一门学科,属于工具性知,课程核心,应用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基本统计学方法加多元统计方法入门)统计模型的构建以计算机统计分析软件为工具,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批量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和探索处理的过程,用于揭示数据背后的因素,诠释社会经济现象,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预测或判断。与简单地分析变量间的两两关系相比,建模的目的在于构建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或者中介变量或者控制变量直接的整体模型。,13,.,课程核心应用统计方法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基本统计学方法加,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当你的研究对象是某个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时,调查对象为持不同意见和想法的人,因此研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随机性
9、),因此运用更多的是统计学理论和知识。统计学与社会调查方法的结合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式。统计学的应用十分广泛。统计学课程已经安排在许多互不相干的学科专业中,如医学、农业、社会学、经济管理、教育学等等。,14,.,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当你的研究对象是某个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时,开课原因,作为研究生,需要展开各种研究,项目的研究,论文的研究,因此需要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如何进行研究设计,如何将研究的问题操作化,如何收集数据,如何建模,如何分析数据,进行定量化的实证研究。这门课都会教给你一些科学的做法。,15,.,开课原因作为研究生,需要展开各种研究,项目的研究,论文的研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0、,与理论课程理论课程提供研究假设,本课程帮助你验证其假设与定性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相辅相成,16,.,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理论课程16.,本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社会调查方法无基础者请慎入,17,.,本课程需要的基础知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17.,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18610669826Email :,18,.,联系方式联系电话 1861066982618.,本课程对你可能的帮助,帮助你掌握社会科学中最基本的量化研究方法(研究项目和毕业论文)对你以后的工作实践提供帮助趋势:学院的毕业论文在向定量研究放学发展,量化类论文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对有志于进行博士研读,需要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11、的同学来说,量化方法可以帮你打开一扇大门。,19,.,本课程对你可能的帮助帮助你掌握社会科学中最基本的量化研究方法,教学要求与考核,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与讲解) 10分论文写作 90分 选择社会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题可大可小,尽量深入些),进行调查或通过查询有关文献中的统计数据(第一手数据和第二手数据均可),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后写出研究析报告。 交论文的时间:进入考期前,20,.,教学要求与考核出勤率及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与讲解) 10,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简介)研究设计抽样方法数据收
12、集方法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统计 数据分布特征2 推断统计 3 双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列联表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4 时间序列分析5 结构方程分析方法,21,.,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简介)21.,第一章 绪论,22,.,第一章 绪论22.,本章内容,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科学第二节定量研究方法概述,23,.,本章内容第一节 科学与社会科学23.,第一节科学与社会科学,1.科学的基础2.科学研究的三大层面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24,.,第一节科学与社会科学1.科学的基础24.,1、科学的基础,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言之成理并且符合我们的观察
13、科学的两大支柱是逻辑和观察逻辑要严密(因果,正反,关联),观察要全面准确科学家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有理有据?,25,.,1、科学的基础科学对世界的理解必须言之成理并且符合我们的观察,2、科学研究的三大层面,理论 (theory) 逻辑层面资料收集(data collection) 观察层面资料分析 (data analysis) 比较逻辑预期和实际观察,本课程主要讲述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模型构建与验证,26,.,2、科学研究的三大层面理论 (theory) 逻,理论,所谓科学理论,是对某种经验现象或事实的科学界说和系统解释。它是由一系列特定的概念、原理(命题)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命题)的严密论
14、证组成的知识体系。社会科学家的兴趣不在于单纯地考察某一时刻发生了什么事件,而在于构筑一个反映人们社会行为的总体框架或模型,以此来分析和解释表层现象这才是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换言之,理论虽然包含着对事实的描述(是什么),但它主要地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解释事实。,27,.,理论所谓科学理论,是对某种经验现象或事实的科学界说和系统解释,理论的三个层次,根据理论的抽象-具体程度,可以将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28,.,理论的三个层次 根据理论的抽象-具体程度,可以将理论划分为三,宏观理论(grand theory;total theory;paradigm),宏观理论(或
15、一般性理论)往往以广泛的经验现象为对象,提供一种高度概括的、一般性的解释框架。换言之,宏观理论一般不用于直接解释具体的经验现象,或直接为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或具体的技术,而是更多地作为研究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理论视角或理论背景。,29,.,宏观理论(grand theory;total theory,宏观理论,例如,包括诸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等在内的人性理论,为人性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一事实提供了一种系统的解释。这一理论在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影响,为这些学科领域中关于个体的行为分析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它不单单是为解释管理领域的现象而被发现和存在
16、的,而且人性理论或其中的某个人性假设也不能为管理激励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30,.,宏观理论例如,包括诸如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等在内的人性理论,中观理论,中观理论基于宏观理论并以某一类现象或某一方面的现象为研究对象,提供一种相对具体的分析框架。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就以人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需要层次分析模型,较具体地解释了个体行为的多样化现象和个体行为的决定。双因素理论则在马斯洛研究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解释了个体行为的持续性问题。从需要层次理论到双因素理论以及其他代表性激励理论,是一个理论的抽象色彩逐步减弱、具体色彩逐渐增强的演化过程。,31,.,中观理论中观理论基于宏观理论并以某一类现象或某一
17、方面的现象为,微观理论(conceptual/analytical framework),用于解释具体的经验现象或直接用于指导具体问题的解决的是微观理论。在最简单、最为典型的意义上,一个陈述经验现象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命题就是一个微观理论。例如,“良好的工作环境导致较高的生产率”“高满意度导致较高的生产率”。,32,.,微观理论(conceptual/analytical fra,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现象具有国别性,地域性,而自然科学的研究共性更多一些。研究的普适性越大,研究价值越高
18、。社会科学中存在很多比较性研究,谨慎对待,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33,.,3、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社会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而自然科学的任务是帮助人类认识自然规律,为人类正确改造自然开辟道路;研究社会问题(人)比研究如何种土豆要困难的多?互相影响,共同支撑社会的发展研究天气预测和研究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34,.,社会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而自然科,社会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更多地表现在理性功能方面,而自然科学更多地表现在技术功能方面。,35,.,社会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更多地表现在理性功能方面,而自然
19、科,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规律的科学。这些现象不依赖人类的主观认识而存在。而社会科学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是与人有关的。它的规律由人来决定。所以,我们不能影响自然规律,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影响和改造“社会规律”,因为这是由人类自己决定的。“学习社会科学一定要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抱负,不要只想着怎么样理解和利用现有的系统,从中渔利。”,36,.,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规律的科学。这些现象不依赖人类的主观认识,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1)社会规律(2)总体而非个体,37,.,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1)社会规律37.,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大量的正式的社会规范造就了高度的规
20、律性。交通规则部分社会规范在无形中让社会行为产生规律性。早高峰 晚高峰9月,北京的拥堵月节假日旅游扎堆现象(为什么?),38,.,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社会规律社会规律38.,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社会规律,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科学理论的终极目的,在于寻求社会生活的规律性。乍看之下,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比社会科学更有规律。松手后重物总会落地达到一定温度时冰总会融化 看似忠厚老实的人有时候却是窃贼事实上,很多社会事物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39,.,4、社会科学中的两个基本观念-社会规律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有关社会规律的三种论点,()微不足道譬如共和党的人肯定投共和党的票可有时显而易见
21、的说法得不到数据支持例晋升影响士气假设晋升越快的人认为制度越公平观察结果与假设不符为什么?其他变量起作用?用其他理论解释群体理论很多不言自明的事常常会被证明是错误的(研究时多考虑可能出现的不一致性),40,.,有关社会规律的三种论点()微不足道40.,()例外exception 任何社会规律都有例外这条规则适用于自然科学,也适用于社会科学。所有的规律都有例外,所有的例外都有规律。下结论时要严谨!统计学从不百分之百地说明某事。一些很少的例外不影响社会规律。公共政策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只能让大多数人满意。,41,.,()例外exception 41.,()人为干扰已有的社会规律会被某些人有意识地颠
22、覆例如,选民可能突然转向,投票给居于劣势的候选人,让民意调查专家大跌眼镜(关键时间点上的新闻事件)。上班的人可以早点出门,或是留在家里避开高峰交通时间一般情况下,这些情形的发生不足以威胁到社会规律的观察。,42,.,()人为干扰42.,4、社会科学中的基本观念-总体而非个体,总体而非个体社会规律反应的是集体行为和状况。社会规律确实存在,也值得进行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社会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是社会模式而不是个体行为。有时候集体规律相当惊人。每个孩子出生的理由不同,但整个社会的出生率相当稳定。如果美国连续五年的出生率是15.9%o, 35.6%o,7.9%o, 28.9%o,16.2%o,那么人口统计学
23、家会非常慌张。,43,.,4、社会科学中的基本观念-总体而非个体总体而非个体43.,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的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个人的行为随着时间变化,集体行为的模式却如此有规律。集体规律表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和渐变性。即使是个案研究也是为了搞清楚集体规律的深层次表现及其背后的原因。,44,.,社会科学理论处理的是集体的而非个体的行为,目的在于解释为什么,第二节定量研究方法概述,45,.,第二节定量研究方法概述45.,1.学习定量研究方法与建模的目的,掌握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寻求整合研究理论与数据处理的最优途径,46,.,1.学习定量研究方法与建
24、模的目的掌握社会科学中的定量研究过程,2、定量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分为演绎法(deduction)和归纳法(induction)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即从(1)逻辑或理论上预测的模式到(2)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换言之,演绎法是从“为什么”推延到“是否”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时间的秩序两种途径的结合可以寻求人们对事物更有力、更完整的理解,47,.,2、定量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社会科学中的实证研究方法分为演绎法(,假设,观察,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结论,寻找模式,观察,演绎方法的逻辑,归纳方法的逻辑,联结理论与经
25、验的基本途径引自: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50页,难度较大,难度较大,48,.,假设观察接受或拒绝假设获得结论寻找模式观察演绎方法的逻辑归纳,3、定量研究的过程,定量研究包含下面的几个步骤研究设计概念化,操作化,建立研究假设,做好收集资料的准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发现,49,.,3、定量研究的过程定量研究包含下面的几个步骤49.,兴趣,想法,理论,概念化,总体和抽样,选择研究方法,操作化,观察,报告与评估,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演绎式实证研究的通用程序 引自: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6页,50,.,兴趣想法理论概念化总体和抽样选择操作化观察报告与评估资料分析,参考书目1,艾尔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
26、版),华夏出版社,2005年1月社会研究方法是美国大学的通用社会学教材,同时它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一本具有世界声誉的经典之作二1975年本书初版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现已出至第10版。本书讨论范围广泛,论述严密,从社会理论基本范式到学科报告撰写,从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到各种复杂技术方法,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适合专门研究人员,也是其他相关学科研究人员的必备参考书。本书包含大量图表和鲜活案例,同时吸纳社会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丰富的网络链接,为师生教学和学者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51,.,参考书目1艾尔 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华夏出版社,,参考书目2,纽曼,社会研究方
27、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月本书在美国高校中广受好评,是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中关于研究方法的必读书。本书的最大特点在于,对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均衡论述,不存在偏差,有利于初学者完整掌握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各种研究方法。正如作者所说,读完本书之后,读者将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及其意义、研究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以及研究在较大社会中的角色都有所了解。本书共分五个部分、16章,既有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计划和准备,也有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还有最终研究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要遵循的道德和政治规范。本书中文版译文严格准确,行文流畅,是国内社会学及相关专业学生了解、学习社会研究方法的重要工具书。,52,.,参考书目2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人民大学出,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高级篇),北京希望出版社王惠文,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3范柏乃、蓝志勇,高级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2014,53,.,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高级篇),北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4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