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的动机概念组织行为学课件.ppt
《基本的动机概念组织行为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的动机概念组织行为学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机概念,第5章,动机概念第5章,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概述动机的过程区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区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列举高成就需要者喜欢的工作特征概括哪些类型的目标能够提高工作绩效说出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方法陈述当员工感到报酬过低时,对他们有哪些影响明确期望理论中的几个关键关系揭示当代各动机理论之间是如何相互补充的,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概述动机的过程,动机定义的三个关键因素强度:个体试图付出多大的努力方向:指向有利于组织的目标坚持性:个体的努力可能维持多长时间,动机(Motivation)体现了个体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强度、方向和坚持性。动机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每个个体基本的动
2、机驱动力有差异。动机水平因人而异,对同一个体还因时而异,一、什么是动机?,动机定义的三个关键因素动机(Motivation)一、什么是,What Is Motivation?,Persistence,Intensity,What Is Motivation?DirectionPe,二、早期的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Maslow)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双因素理论(Herzberg),二、早期的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Maslow),1、需要层次理论 (Maslow),需要层次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
3、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个体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图6-1虽然没有一种需要会得到完全、彻底的满足,但只要它大体上获得满足,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了了解激励对象目前的需要层次,重点满足其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Self-Actualization)使个体成为他可以成为的人的内驱力。,1、需要层次理论 (Maslow)需要层次理论(Hierar,图6-1 需要层次理论,E X H I B I T 61,较低级的需要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较高级的需要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即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图
4、6-1 需要层次理论E X H I B I T 61较,需求层次理论的假设:沿金字塔向上移动只有当前较低层次的所有需求得到满足,个体才会上升到下一个更高层次需求因此,个体必须按层级顺序往上升,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应用: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不可能去沉思!,1、需要层次理论 (Maslow),需求层次理论评价:直观逻辑性,易于理解总体上缺乏研究证据的检验,需求层次理论的假设:沿金字塔向上移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应用:1,McGregor:管理者关于人性的观点建立在一组具体的假设之上,他倾向于根据这些假设形成对待下级的行为模式X理论,基于四种假设:员工生来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机会逃避工作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
5、此必须采取强制和控制措施,或采用惩罚威胁员工从而实现目标只要有可能,员工就会逃避承担责任,并寻求正式的指令大多数员工把安全视为高于其他所有工作相关的因素,并且没有雄心壮志,2、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McGregor:2、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Y理论,基于四种假设:员工视工作如同休息、娱乐那样自然如果员工承诺完成某个目标,他会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通常人们都能学会承担责任,甚至会主动寻求责任人们普遍具有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并不仅仅是管理者才具备这种能力McGregor:Y理论比X理论更实用也更有效。建议:让员工参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责任感和挑战性功工作、建立融洽的
6、群体关系等评:X理论和Y理论同样缺乏实证的支持;也无证据表明那一类假设更有效,2、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Y理论,基于四种假设:2、X理论和Y理论(McGregor),X理论不喜欢工作逃避责任没有雄心壮志享受工作承担责任自我引导,3、双因素理论(Herzberg),调查: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人们对工作满意的回答与不满意的回答大相径庭与工作满意有关的因素内部因素/激励因素获得进步、受到认可、责任大小、取得的成就与工作不满意有关的因素外部因素/保健因素公司政策、监督管理、薪酬水平、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3、双因素理论(Herzberg)调查:人们想从工作中得到什,3、双因素理论(H
7、erzberg),外部因素 与不满意有关,保健因素:薪金水平工作条件公司政策,激励因素:取得的成就责任大小获得进步,内部因素 与工作满意有关,3、双因素理论(Herzberg)外部因素 保健因素:激励因,图6-2 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比较,导致极端不满意的因素,导致极端满意的因素,图6-2 满意因素与不满意因素比较导致极端不满意的因素导致极,3、双因素理论(Herzberg),基本论点:满意与不满意并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极端!二位连续体的存在(图6-3)“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3、双因素理论(Herzberg)基本论点:满意与不满意并不,图6-3 满意
8、与不满意观点比较,E X H I B I T 63,图6-3 满意与不满意观点比较E X H I B I T,3、双因素理论(Herzberg),双因素理轮的启示: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与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并且截然不同努力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只能给工作场所带来和平,却未必具有激励作用。保健因素充分时,员工没有了不满意感,但也不会因此而感到满意要激励人们积极从事工作,必须重视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或可以直接带来结果的因素。激励因素具有内在的奖赏性双因素理轮的评论双因素理论缺乏很好的文献支持,也有很多的批评,3、双因素理论(Herzberg)双因素理轮的启示:,三、当代动机理论,麦
9、克里兰的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自我效能感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三、当代动机理论麦克里兰的需要理论,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功的内驱力。权力需要(Need for Power)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归属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 愿望。,基本论点(Bottom Line):个体在这每一个领域里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层级,这些需求成为他们行为的内驱力。,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Need for Ach,成就需要
10、高成就者与其他人的区别在于:总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他们寻求以下特点的工作环境:个人有权力自己做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迅速获得绩效反馈,从中判断自己是否获得进步;工作目标具有适度挑战性。他们不喜欢偶然性过高的赌博,因为偶然性的成功得不到任何成就满足感;他们也不喜欢偶然性过低的任务,因为没有挑战性当高成就需要者感觉到一项任务的成功可能性为0.5时,他们的工作绩效最好。,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权力需要控制和影响他人的欲望。高权力需要者热衷于“掌管”,努力对他人施加影响喜欢处于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情境中他们倾向于更关注威望和赢得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是有效的绩效归属需
11、要受研究者的关注最少。高归属需要者热衷于追求友爱,喜欢合作性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相互理解程度很高的关系,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权力需要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如图6-4,高成就需要者更喜欢具有个人责任感、可获得工作反馈和中等冒险程度的工作环境。如果环境中具备这些特征,高成就需要者的工作积极性就会极高高成就需要者未必是优秀的管理者,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的组织。他们感兴趣的是自己如何做得更好,而不是如何影响他人做好工作归属需要与权力需要与管理的成功密切相关。最优秀的管理者拥有高权力需要和低归属需要。高权力动机可能是管理效果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培训可以激发员工的成就需
12、要。也可以通过招聘来挑选高成就需要者,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1、戴维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图6-4 高成就者与工作的匹配,E X H I B I T 64,图6-4 高成就者与工作的匹配E X H I B I T,2、认知评价理,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tion Theory)对工作内容本身的乐趣,使得以前对工作努力的奖励是内在的。随着对工作努力进行外部奖励(如工资)的推行,则可能会降低个体动机的整体水平。主要意义:人们在组织中如何获得报酬,如强化理论,提示: 对于这一理论, 想一想在暑假阅读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但是一旦给你分配阅读是为了获
13、得一项成绩,你就不想去读了!,2、认知评价理认知评价理论(Cognitive Evalua,2、认知评价理,主要观点长期以来,动机理论家普遍假定,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相互独立的。但是认知评价理论却认为,当组织采用外部奖励作为对良好工作绩效的回报时,则内部奖励(即个人由于喜爱而从事工作的动力)就会降低解释:因为个体丧失了对自我行为的控制力,所以原有的内部动机就会消失,该理论可能只与既不是极其枯燥又不是极其使人感兴趣的工作相关。,2、认知评价理主要观点该理论可能只与既不是极其枯燥又不是极其,2、认知评价理,问题分析薪酬专家认为要想使工资或其他外部奖励成为有效的激励物,它们必须与个体的绩效水平保持一
14、致。但是,认知评价理论认为,这样做只能降低个体从工作中获得的内部满足。为了避免降低内部动机,似乎应该使个体的工资水平不随工作绩效的变化而变化言语式的外部奖励使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而有形奖励(金钱)会使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奖励上,2、认知评价理问题分析,E X H I B I T 65,What Would Herzberg Say? What Would Maslow Say?,E X H I B I T 65What Would H,2、认知评价理,最新成果:自我一致性理论探讨人们追求目标的理由与其兴趣和核心价值的一致性程度如果人们追求目标的理由是其内在的兴趣,则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更大,即使目
15、标未实现,他们也会很高兴,因为努力的过程本身充满乐趣。相反,因为外部原因(金钱、地位等)而追求目标则成功的可能性更小。即使成功,幸福感也不高,因为目标对他们没有太多意义。OB研究表明,因内部原因而追求工作目标的人对工作更为满意,感到自己与组织能更好地匹配,表现也更好,2、认知评价理最新成果:自我一致性理论,2、认知评价理,启示:个体:选择工作要慎重,除了外部奖励还要有其他理由去做某项工作组织:除了外部奖励之外,管理人员还要提供内在的奖励。即,让工作充满乐趣,提供认可,支持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有控制感且可以自由选择的员工,更容易被工作激励,对雇主也更忠诚,2、认知评价理启示:,、目
16、标设置理论,Edwin Locke:为了达到目标而工作是工作动机的主要激励源之一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 )是一种认知观点,认为个体的目标引导着他们的活动基本假设(Basic Premise):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能够提高工作绩效困难的目标,一旦被人们接受,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有反馈比无反馈能够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目标设置理论Edwin Locke:为了达到目标而工作是,、目标设置理论,讨论:参与目标设定与接受指定目标谁更具优势?没有一致的证据,两者都能带来更高绩效参与目标设置的优势:提高了目标本身的可接受性,使人们愿意为达到目标而付出努力,、目标设置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 动机 概念 组织 行为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