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docx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设计指导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设计指导书设计指导书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 商商学院学院 1 第一章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 绪论绪论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是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专业课程。 设施规划是工业工程学科中公认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之一。 设施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工厂设计着重研究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及物料搬运等内容,其目标是通过对工厂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的分析,进行合理布置,得到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 生产不同产品工厂的模式必然存在着差异, 这就给工厂布置设计带来了难题
2、。系统布置设计(SLP)方法提供了一种以作业单位物流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分析为主线的规划设计方法, 采用一套表达力极强的图例符号和简明表格, 通过一套条理清晰的设计程序进行工厂布置设计。 这种方法为设施设计人员与生产管理人员广泛采用, 实践效果良好。 系统布置设计不是一种严密的设计理论, 而是一套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模式和规范的设计程序。学习和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直接参与设计工作。 第二节第二节 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
3、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其目的是: 1)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通过对某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系统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掌握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学会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的学习和生产实习, 对设施的布置、 流水线布置的原理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后,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 2 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
4、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计内容概况二、课程设计内容概况 根据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 本课程设计应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一是问题分析部分;二是给定工厂布置设计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问题分析,完成下列工作: (1)分析产品构成,明确主要产品零部件明细表。 (2)针对 35 种主要产品加工工艺过程绘制详细工艺过程图, 并注明各工序间的物料搬运量。 (3)绘制各生产车间、仓储部门之间的物料流程图。 (4)作业单位调查,针对各种不同的部门编制相应内容的调查表。对于生产车间,主要调查产品,产量,设备类型与台数、物料流动模式、建筑物结构型式与占
5、地面积等;对于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调查职责、人员构成、设备配备、办公室面积等;对于仓储部门,应调查储存物品,储存方式、占地面积大小等;对于辅助服务部门,主要调查工作性质、功能、占地面积大小等。 当上述数据调查有困难时, 可以简单地从工厂平面布置图中直接取得各部门的占地面积的大小。 (5)绘制工厂现有平面布置图。 (6)对现有平面布置进行分析,找出不合理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2、工厂布置设计,针对给定的工厂实例,结合问题分析阶段的成果完成下列工作: (1)产品分析,产品产最分析,确定生产类型。 (2)生产工艺过程分析,绘制工艺过程图。 (3)进行物流分析,得到物流相关表。 (4)进行作业单位相互关系
6、分析,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5)将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与非物流相互关系表加权合并,求出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 (6)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7)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8)参考现场调研的情况,列出影响布置的修正因素与实际限制条件。 (9)产生三套布置方案。 (10)布置方案的自我评价, 从物流效率、 工艺流程要求及生产变化的适应性等方面对各 3 方案进行评价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课程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给指导教师和学生提供设计评价的依据。 第三节第三节 课程设计进度计划课程设计进度计划 本课程设计计划用二周时间完成,进度计划如下。 1)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分析 3 天; 2)绘
7、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和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 天; 3)设计初始方案并优化 2 天; 4)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 CAD 图 3 天。 第四节第四节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记分。 4 第二章第二章 课程设计题目与设计步骤和要求课程设计题目与设计步骤和要求 第一节第一节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 液压转向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二、原始给定条件二、原始给定条件 现有一叉车修理厂,占地面积为 16000M2,厂区南北长为 200M,东西宽为 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 2-1 所示。 该厂职工人数 300 人, 计划改建成年
8、产 6000 套液压转向器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1、 液压转向器结构及有关参数 液压转向器的基本结构如图 2-2 所示,由 22 个零、组件构成,每个零、组件的名称、材料、单件重量及年需求量均列于表 2-1 中。 2、 作业单位划分 根据液压转向器结构及工艺特点,液压转向器厂设立如表 2-2 所示 11 个工作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3、 液压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 由于液压转向器结构比较简单, 因此其生产工艺过程也很简单, 总的工艺过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实验与成品储存等阶段。
9、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 液压转向器上的标准件、异形件如塑料护盖、铝制标牌等都是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 2-3 至表 2-15。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 (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 生产出的零、组件经车间内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4、 自然气象条件 自然气象等条件按学校附近条件加以考虑。 5 图 2-1 待建液压转向器厂厂区图 表 2-1 零件明细表 工厂名称:液压转向器厂 共 1 页 产品名称 液压转向器 产品代号 计划年产量
10、6000(套) 第 1 页 序号 零件名称 零 件代号 自制 外 购 材料 总计划需求量 零 件图号 形状 尺寸 单件重 量(kg) 说明 1 连接块组件 20 6000 0.09 2 前盖 HT250 6000 0.90 3 X 型密封圈 橡胶 6200 0.04 4 挡环 20 6000 0.03 5 滑环 20 6000 0.03 6 弹簧片 65Mn 42000 0.01 7 拔销 65Mn 6200 0.02 8 联动轴 45 6000 0.27 9 网体 HT250 6000 7.00 10 阀芯 45 6000 0.6 11 阀套 20 6000 0.56 12 隔盘 20 60
11、00 0.32 13 限位柱 45 6000 0.01 14 定子 40Cr 6000 1.20 15 转子 45 6000 0.60 16 后盖 20 6000 0.80 17 螺栓 45 36000 0.02 18 O 型密封圈 橡胶 21000 0.01 19 限位螺栓 45 6000 0.02 20 油堵 塑料 28000 0.01 21 标牌 铝 6000 0.01 22 护盖 塑料 6600 0.0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表 2-2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用途 建筑面积 m2 结构型式 备注 1 原材料库 储存钢材、铸锭 20 30 露天 北 公 路 公
12、路 比例:1:2000 6 2 铸造车间 铸造 12 24 3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 12 12 4 机加工车间 车、铣、钻削 18 36 5 精密车间 精镗、磨削 12 36 6 标准件、半成品库 储存外构件、半成品 12 24 7 组装车间 组装转向器 12 36 8 性能试验室 转向器性能检验 12 12 9 成品库 成品储存 12 12 10 办公、服务楼 办公室、食堂等 80 60 11 设备维修车间 机床维修 12 24 表 2-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连接块组件 1 20 0.09 6000 序号
13、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镗、压装 55 3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前盖 2 HT250 0.90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准备铸锭 2 铸造车间 铸造 60 3 机加工车间 粗镗、钻 80 4 精密车间 精镗 95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挡环 4 20 0
14、.03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削 40 3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6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滑环 5 20 0.03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削 40 3 半成品库 暂存 7 表 2-7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联动器 8 45 0.27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15、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铣 40 3 精密车间 精磨 99 4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8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阀体 9 HT250 7.00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准备铸锭 2 铸造车间 铸造 60 3 机加工车间 粗铣、镗 70 4 精密车间 精镗 90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9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阀芯 10 45 0.
16、6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粗车、钻、铣 70 3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 4 精密车间 精磨 99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10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阀套 11 20 0.56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削 80 3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11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隔盘 12
17、 20 0.32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铣、钻 80 3 半成品库 暂存 8 表 2-12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限位柱 13 45 0.01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镗 70 3 热处理车间 热处理 4 精密车间 端磨 99 5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13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18、) 定子 14 40Cr 1.20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热处理车间 退火 3 机加工车间 车、钻、插、铣 50 4 热处理车间 调质 5 精密车间 研磨 99 6 半成品库 暂存 表 2-14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转子 15 45 0.60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热处理车间 正火 3 机加工车间 车、铣、钻 70 4 热处理车间 淬火 5 精密车间 研磨 99 6 半成品库 暂存
19、表 2-15 液压转向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 产品名称 件号 材料 单件重量(kg) 计划年产量(套) 年总产量(kg) 后盖 16 20 0.80 6000 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 工序内容 工序材料利用率(%) 1 原材料库 备料 2 机加工车间 车、钻 80 3 半成品库 暂存 9 第二节第二节 课程设计的步骤课程设计的步骤 良好的设计程序是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成功的关键, 可保证设计质量, 减少设计中的反复。总平面布置设计步骤如下: 一、一、 建立方案前的准备;建立方案前的准备; 1、 整理资料形成产品零件明细表 2、 整理资料形成建筑物一览表 3、 整理资料形成工艺表 4、 整理资料并作分析
20、形成(含物流和非物流)相关表,并给出物流非物流比重 二、二、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 1、 分析、绘制面积相关图 2、 分析、绘制位置相关图 3、 制作布置图作业单位块 三、三、 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1、 构建一个初始布置方案 2、 根据面积相关图进行分析调整 3、 根据位置相关图进行分析调整 4、 优化布置图,并依据位置相关土、计算结果和工艺的分析作调整 四、四、 图形绘制;图形绘制; 1、 运用 CAD 软件详细绘制面积相关图和位置相关图 2、 运用 CAD 软件详细绘制布置图(3 个,需反映优化过程) 3、 完成图形输出 10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布置设计系统布置设计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21、述述 一、工厂设计研究范围一、工厂设计研究范围 设施规划与设计是一种对企业的设备、 物料以及人员所需空间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组合的技术,其研究对象相当广泛, 不仅涉及到工矿企业,还包括学校、 医院、 商店等各行各业。就工厂设计而言,主要包括厂址选择,工厂平面布置,物料搬运与仓储、能源管理和办公室布置等研究内容。 1、厂址选择 新建与扩建工厂时,首先要对未来的厂址进行选择,一是要确定工厂坐落的地区,二是要确定工厂在该地区的具体位置。 关于地区的选择,一般受当地工业布局的限制及社会宏观经济的约束。 影响工厂位置的因素很多, 可分为定量的成本因素和定性的非成本因素。 重要的成本因素包括:运输成本;原材
22、料的供应成本;动力能源和水的供应量及成本;:土地成本和建筑成本;劳动力资源的供应量、素质及成本;其他各类社会服务成本等。 定性的非成本因素包括: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政策法规、社会因素及科技发展水平等。其中包括环境保护、防止污染等。 建设新厂时,工厂的位置应尽量适应工厂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于改、扩建工厂,应充分考虑原有厂房的利用。 2、工厂布置 工厂布置主要包括工厂总平面布置和车间布置两个方面。 工厂总平面布置要对工厂的生产车间、 物料储运部门、 管理部门和生产服务部门的建筑物、场地和道路等,按照各部门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做出合理的安排。车间布置主要是考虑工艺过程、物流量等因素,对机器设备,运
23、输通道等做出合理的布局。 工厂布置是工厂设计的核心内容。 3、物料搬运 工厂内的物料搬运涉及到全厂工艺过程、搬运作业、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现代物料搬运的重要特征是把物料搬运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包括运输、装卸,储存,加工,装配和包装等),当作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来考虑,并与工厂布置密切结合,使工厂物料流动与转移更趋合理, 减少物料和能源消耗, 缩短物料流动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节省劳动力,最终实现系统总体效益最优化。 二、工厂布置的目标二、工厂布置的目标 11 任何一种系统的设计工作必须具备 4 个目标,即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和柔性。一家工厂就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 因此, 工厂设计当
24、然应追求这 4 个目标。 对于工厂布置来说,主要表现在: (1)必须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需要(可行性)。 (2)减少物料搬运(经济性)。 (3)减少设备投资(经济性)。 (4)提高在制品的周转率(经济性)。 (5)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经济性)。 (6)有效发挥人力及设备的生产能力(经济性)。 (7)生产系统必须具备较大的加工范围,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当产品品种变化时,生产系统调整要简便(柔性) 。 (8)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操作人员舒适安全地工作(安全性)。 三、工厂布置的基本设计原则三、工厂布置的基本设计原则 为了达到上述的工厂布置目标, 在根据当地规划要求确定适当的厂址位置的前提下, 应根
25、据下列原则进行工厂布置。 1、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原则 (1)满足生产要求,工艺流程合理。 工厂总体布局应满足生产要求,符合工艺过程,减少物流量,同时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具体布置模式有两种: 按功能划分厂区,即将工厂的各部门按生产性质、卫生,防火与运输要求的相似性,将工厂划分为若干功能区段。如中、大型机械工厂的厂区,可划分为加工装配区,备料(热加工)区,动力区、仓库设施区及厂前区等。这种布置模式的优点是各区域功能明确,相互干扰少, 环境条件好, 但是, 这种布置模式难以完全满足工艺流程和物流合理化的要求。 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模式, 即按各部门之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系统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 设施 规划 物流 分析 课程设计 设计 指导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4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