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本章主要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二、国民核算中的流量循环模型,六、国内生产总值调整与局限性,四、五种国民收入总量指标关系式,五、国民收入基本公式,本章主要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三、国内生产总值的,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总供给,总需求,供求(宏观),总产量,一般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总供给总需求供求(宏观)总产量一般价格水,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宏观经济学的产量决定?,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
2、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六要点,国内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照“国民属性”统计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20世纪90年代之前各国家都用GNP来衡量每年的产出水平。,在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要求各国以后一律不用GNP而改用GDP进行统计。,GDP=GNP+外国人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本国人在外国创造的价值,区别:属地(国土)原则与属人(国民
3、)原则,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定义,一、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P32-33),GDP,Q,?,GDP= (Qi* Pi),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P32-33)GDPQ?GDP= ,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Nominal GDP):用生产物品与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的价值。实际GDP (Real GDP):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2001年名义GDP:(1 100)+(2 50)=200美元2001年实际GDP:(1 100)+(2 50)=200美元
4、2002年名义GDP:(2 150)+(3 100)=600美元2002年实际GDP:(1 150)+(2 100)=350美元2003年名义GDP:(3 200)+(4 150)=1200美元2003年实际GDP:(1 200)+(2 150)=500美元,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Nominal GDP):,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2001年 (200/200) 100%=100%2002年 (600/350) 100%=171%2003年 (1200/500)100%=240%,计算GDP平减指数,名义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价
5、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产出=支出,源于记账原则 eg:生产一件上衣卖50元,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付了50元。这50元代表着许多与之有关的生产者(比如棉农、沙厂、织布厂、制衣厂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总产出=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产出=支出,源于记账原则,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P22,存量与流量,存量(stock):在一定的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发生变动的数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概念,衡量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新生产出来的全部最
6、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P22存量与流量流量 存量存量(stoc,总供给和总需求,供需差率=,供需差率=0,AD=AS,总需求=总供给,总供求均衡;供需差率0,ASAD,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规模缩小。,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需求(AD):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全社会所愿意,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3,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注: 表示货币收入流向; 表示实物流向。,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3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2,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实
7、物流程,货币流程,中间产品,注: 表示货币收入流向; 表示实物流向。,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2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5,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中间产品,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5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漏出与注入,未用于消费的收入被喻为漏出;除家庭消费以外对产品进行购买支出的,被喻为注入。储蓄相当于漏出;投资相当于注入。只要漏出=注入,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漏出与注入未用于消费的收入被喻为漏出;除家庭消费以外对产品进,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根据模型,考察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
8、收入均衡条件 总需求=总供给 即 C+I=C+S 或 I=S 当 I=S 国民收入均衡,扩展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根据模型,考察一国国民收入的决定:总,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需求,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供给,中间产品,储蓄,资本市场,投资,漏出,注入,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成本支出要素需求销售收入产品供给产品,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三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7总需求方面:Y=C+I+G消费投,企 业,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P28,家 庭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市场政 府外 国销售收入支出消费,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四部门经济循环模型总需求方面:Y=C+I
9、+G+M消费投资,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支出法2、收入法,企 业,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1、支出法家,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主体居民或家庭,最终产品或劳务,劳务,耐用,非耐用,必须通过市场交易购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P35,支出法是指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来用于测算GDP的方法。,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1.消费支出(C)消费支出:主体居民或家庭最终产品或劳务劳务,2.投资支出(I),私人投资:主体厂商,厂商投资支出,居民个人住
10、房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折旧性固定资产投资,GDP包括折旧,存货投资,存货:材料、产品,存货净值的变化-存货投资。,与一般意义的投资不同,证券、黄金,金融投资,支出法(最终产品法),2.投资支出(I)私人投资:主体厂商厂商投资支出居民个人住房,例: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D、以上都是,例: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3.政府购买(G),政府支出:主体政府,转移支付不属于GDP,政府购买的支出,产品与劳务,政府办公用品购买,政府劳务购买:公务员、开办学校,公共工程建设,属于购买力的转移A-B,属于消费支出的范畴,支出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二 国民收入 核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2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