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ppt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ppt(1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科护理学,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学习目标,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熟悉本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3. 了解常用护理专科技术,包括胸腔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闭式胸部引流等的操作配合。,(自主学习),学习目标掌握呼吸系统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自主学习),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诊疗技术与护理,3,授课内容,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2呼吸系统疾,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鼻 上呼吸道 咽
2、喉呼吸道 气管 下呼吸道 支气管 肺内分支,结构,环状软骨,鼻结构环状软骨,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净化,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够成,上呼吸道加温、湿化、净化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甲状软骨和环,1:气管2:右主支气管3:左主支气管,左 2 右 3,气管切开术,1:气管左 2 右 3气管切开术,功能:气体交换作用:肺泡周围环绕毛细血管。新鲜空气抵达肺泡提供O2给毛细血管中的红细胞,而CO2则从毛细血管中排至肺泡(即气体交换)。,构成:肺分为左、右两肺;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叶分为段,段再分为小叶,与末梢支气管相连的是肺泡。,肺,功能:气体交换作用:肺泡周围环绕毛细血管。新
3、鲜空气抵,主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左2、右3) 肺段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细支气管 肺泡,肺实质,肺实质,肺泡通过气体交换把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通过气体交换把静脉血转变成动脉血,肺泡:肺泡上皮细胞有型细胞、型细胞,其中型细胞占肺泡表面积的95%,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型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而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以防止肺萎缩。,肺,肺泡:肺泡上皮细胞有型细胞、型细胞,其中型细胞占肺泡表,1、降低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2、调节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内压;3、减少肺泡液生成,防止肺水肿。 (负压, 抽吸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肺,重点,1、降低表面张力
4、,减少吸气阻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作用:,肺间质,即肺内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肺间质在肺内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某些疾病可因累及肺间质而导致永久性肺纤维化,肺间质即肺内结缔组织及其中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肺的血液供应包括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胸膜腔简称胸腔,是由脏、壁层胸膜形成的密闭的潜在腔隙。在生理状况下维持负压。,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一)肺的呼吸功能,1、肺通气:,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一)肺的呼吸功能1、肺通气:(1)定义:,2、肺换气,二、呼吸系统的功能,2、肺换气(1)定义: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
5、换二、呼吸系统的,三、呼吸的调节,(一)中枢性调节,1、基本节律中枢延髓2、呼吸调整中枢脑桥3、呼吸随意控制,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三、呼吸的调节 (一)中枢性调节1、基本节律中枢延髓二、,(二)反射性调节,1、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 吸气肺扩张肺牵张感受器迷走 神经呼吸中枢吸气转为呼气,3、防御性呼吸反射 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肌肉被拉长或肌肉两端固定而肌肉主 动收缩时,感受器受刺激,反射性地 引起肌肉收缩,使呼吸道阻力加,呼 吸运动加强。,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二)反射性调节1、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3、防御性呼吸反,(三)化学性调节,1、中枢性化学感受器:延髓的
6、腹外侧浅表部位2、周围性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二、呼吸系统的功能,(三)化学性调节1、中枢性化学感受器:延髓的腹外侧浅表部位二,C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 PaC02刺激外周和中枢的化学感受器,呼吸加深加快,严重时可引起肌肉强直,甚至惊厥,引起C02 麻醉导致呼吸停止,维持呼吸兴奋最主要的生理因素,重点,难点,维持呼吸兴奋最主要的生理因素重点难点,Pa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 Pa02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强; Pa02 过低,抑制呼吸,呼吸减弱甚至停止。H+对呼吸的作用:H+ 呼吸增强,Pa0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练习题,1.下列关于左、右主支气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7、.气管在隆凸处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B.右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粗、短、直C.进行气管插管时,若插人过深时易误插人右主支气管D.异物易吸入左主支气管E.支气管扩张好发于左下肺,与左主支气管的结构特点有关,D,练习题1.下列关于左、右主支气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2.调节呼吸运动,主要依赖血液中哪种化学物质的变化A.一氧化碳B.碳酸氢根离子C.氢离子D.二氧化碳E.氧气,D,2.调节呼吸运动,主要依赖血液中哪种化学物质的变化D,3.下列关于肺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A.肺有双重血流供应,即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 B.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C.支气管、肺和胸膜的营养主要由支气管循环供应D.肺循环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
8、体交换E.肺动脉携带静脉血,肺静脉输送动脉血,D,3.下列关于肺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D,4.关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肺通气和肺换气B.肺内气体交换主要在肺泡内通过气-血屏障进行C.呼气运动是主动运动D.呼吸膜面积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E.肺通气血流比例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D,4.关于呼吸系统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第一节 概 述,组成: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膜、胸廓及膈。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并具有防御、免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 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其它致病因素有大气污染、吸烟、变态反应、创伤及肿瘤等。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咯血、
9、胸痛和呼吸困难。,第一节 概 述组成: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第二节 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的评估,第二节,一、咳嗽与咳痰,概念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咳痰是借助咳嗽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一、咳嗽与咳痰概念,【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详细询问 ?有无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癌、肺炎及肺结核等病史 ?有无吸烟、过敏因素、异物、刺激性气体、过冷或过热空气刺激及相关的职业和环境因素 ?有无胸膜炎及自发性气胸等 ?有无风湿性心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等 ?有无食管反流性疾病、脑炎、脑膜炎、精神性咳嗽或服用血管紧张素
10、转换酶抑制剂等,【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详细询问,【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咳嗽的性质 干性咳嗽:咳嗽无痰或痰量很少。多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及肺结核初期。 湿性咳嗽:咳嗽伴有痰液。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及空洞性肺结核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咳嗽的性质,【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咳嗽的时间 突然发作的咳嗽:多见于刺激性气体所致的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及气管、支气管异物。 长期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脓肿等。 夜间或晨起时咳嗽加剧: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及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左心衰
11、竭常于夜间出现阵发性咳嗽。,【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咳嗽的时间,【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3咳嗽的音色 金属音的咳嗽:见于支气管腔狭窄或受压的情况,如支气管肺癌、纵隔肿瘤。 咳嗽声音嘶哑:见于喉炎、喉癌等。 犬吠样咳嗽:见于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3咳嗽的音色,【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4痰的性状 痰的性状可分为黏液性、浆液性、脓性、黏液脓性及血性等。 白色黏痰: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脓性痰:提示呼吸道化脓性感染。如支扩、肺脓肿(分层痰) 血丝痰或血痰:见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肺梗死等;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红棕色胶冻样痰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杆菌肺炎)
12、 粉红色泡沫状痰:见于肺水肿。 恶臭痰:提示肺部厌氧菌感染。 果酱样痰(烂桃样):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引起,肺吸虫病可见到 咖啡色痰(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肺脓肿、肺淤血时 黑色痰:由于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4痰的性状,【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5伴随症状 咳嗽伴呼吸困难:喉水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及气胸等。 咳嗽伴发热: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胸膜炎等。 咳嗽伴咯血:支扩、肺结核、肺癌及二狭等。 咳嗽伴大量脓性痰:常见于肺脓肿、支扩等。 咳嗽伴胸痛:肺炎、肺结核、胸膜炎及气胸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三)心理-社
13、会状况,频繁、剧烈的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或大量咳痰者,常出现烦躁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及抑郁等,影响生活和工作;痰中带血时病人可出现紧张,甚至恐惧。,【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血常规、痰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等各项检查,有助于病因诊断及病情判断。,【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血常规、痰液检查、胸部X线,血常规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提示存在过敏因素,慢性缺氧可使红细胞总数增加,【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呼吸系统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痰液检查,是简单而有效
14、的检查方法,可协助明确病因、观察疗效及预后。其检查内容包括痰的一般性状检査、显微镜检查、痰菌培养等。,【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痰液检查是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方法,【护理评估】-(四)辅助,肺功能测定,通过测定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i)、用力肺活量(FVC)等可了解肺疾病对呼吸功能损害的程度,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价值。,【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肺功能测定通过测定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总量(T,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CT检查、MRI及介入放射诊断。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
15、据。 CT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及气道的畅通程度,【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 主要包括胸部X线检查、【护理评估】-,动脉血气分析,抽取动脉血检查 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用以判断是否存在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评价其程度,以明确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分型并指导治疗。,【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抽取动脉血检查【护理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诊断肺疾病并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取出气管、支气管内异物,观察气道黏膜病变,明确咯血部位、原因并予以治疗,夹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肿瘤并分期。,【护理评估】-(四)辅助
16、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明确诊断肺疾病并进行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纤,胸腔积液检查,用于区别胸腔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胸腔积液检查 用于区别胸腔积液的性质,对疾病的诊断、,【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胸痛、意识障碍导致咳嗽无效等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 潜在并发症,【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安静,温度在1822,湿度在50%60% 2. 体位 尽可能让病人取高枕卧位或采取舒适坐位,保证病人充分休息。2饮食护理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保证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以
17、利于痰液的排出。,【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安,【护理措施】-对症护理,促进排痰的护理(1)指导病人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尚能咳嗽者。病人取坐位或立位,先行56次深而慢的呼吸,然后在1次深吸气后屏住呼吸35s并保持张口状,先咳嗽数次将痰咳到咽喉部附近,再迅速用力咳嗽将痰咳出。,【护理措施】-对症护理 促进排痰的护理,3促进排痰的护理(2)湿化气道: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有超声雾化吸入法和蒸气吸入法。临床上常在湿化的同时加入痰溶解剂、抗生素及平喘药等,达到祛痰、抗炎、止咳及平喘作用。,【护理措施】-对症护理,3促进排痰的护理【护理措施】-对症护理,超声雾化吸入湿
18、化温度:3537湿化时间:1020分钟定期消毒,超声雾化吸入,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概述课件,3促进排痰的护理(3)胸部叩击: 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无力咳嗽者。 病人取侧卧位,护士将手的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呈空心掌状,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病人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至3分钟,每分钟120至180次,同时鼓励病人咳嗽。每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餐后2h至餐前30min进行,以免诱发呕吐。,【护理措施】-对症护理,3促进排痰的护理【护理措施】-对症护理,排痰振动器,排痰振动器,3促进排痰的护理(4)体位引流:适用于痰液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者,如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病人。(
19、5)机械排痰:适用于痰液黏稠而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可用吸痰器吸痰。,【护理措施】-对症护理,3促进排痰的护理【护理措施】-对症护理,体位引流,体位引流,轻度咳嗽痰量较少无需用药严重咳嗽痰量较多禁用强镇咳药老年人慎用强镇咳药,【护理措施】-用药护理,镇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祛痰药:溴己新,氨溴索,轻度咳嗽痰量较少无需用药【护理措施】-用药护理镇咳药:,【护理措施】-病情观察,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特点,详细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注意有无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及窒息等。正确收集痰液标本,及时送检。,【护理措施】-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特点,【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了解咳嗽
20、、咳痰的相关知识,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病人家属理解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护理措施】-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了解咳嗽、咳痰的相,【护理评价】,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痰量是否逐渐减少。,【护理评价】 病人能否进行有效咳嗽,痰量是,二、咯血,咯血: 指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咯出。,二、咯血 咯血:,【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及肺炎等病史。?有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肺梗死、急性肺水肿等病史。?有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流行性出血热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病史。 在我国,肺结核是引起咯血的最常见原因。,【护理
21、评估】(一)健康史,【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1咯血程度小量咯血:24h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中等量咯血: 24h咯血量100500ml。大咯血: 24h咯血量达500ml以上或一次咯血量达300ml以上,或不论咯血量多少,只要出现窒息者。,【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2伴随症状伴发热、脓痰:肺结核、肺炎、肺脓肿及支扩等。伴呼吸困难、胸痛:肺炎、肺结核、肺癌、肺梗死及二狭等。伴皮肤黏膜出血: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及血液病等。伴杵状指:支扩、肺脓肿及肺癌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3窒息表现 大咯血时,病人出现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
22、闷及咯血不畅为窒息的先兆,应予警惕。一旦出现表情恐怖、张口瞪目、双手乱抓、大汗淋漓、唇指发绀及大小便失禁,甚至意识丧失提示窒息,应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 大量咯血常引起病人紧张、烦躁和恐慌,一旦窒息发生,病人及家属可产生极度恐惧心理。,【护理评估】(三)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 明确咯血的病因,需做X线、CT、ECG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有无贫血。,【护理评估】(四)辅助检查,【护理诊断】,1恐惧与突然咯血或咯血反复发作有关。2有窒息的危险与大咯血引起气道阻塞有关。,【护理诊断】1恐惧与突然咯血或咯血反复发作有
23、关。,【护理目标】,病人咯血量、次数减少或咯血停止,情绪稳定。,【护理目标】 病人咯血量、次数减少或咯血停止,情,【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休息与体位 病室内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以减少肺活动度。小量咯血者应静卧休息。大咯血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翻动。协助病人取患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健侧肺通气或防止窒息,对肺结核病人可防止病灶扩散。,【护理措施】-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护理措施】-一般护理,2饮食护理大咯血者暂禁食8-24小时,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护理措施】-一般护理2饮食护理大咯血者暂禁食8-
24、2,观察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情况检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意识状态等变化。密切观察窒息的发生,【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观察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情况【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对证护理,(一)恐惧 大咯血病人异常紧张,护士应守在病人床旁,安慰病人,说明情绪放松有利于止血,嘱病人大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护理措施】-对证护理(一)恐惧,【护理措施】-对证护理,4窒息的抢救配合 立即置病人头低足高45俯卧位,头偏一侧,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血块,或迅速用鼻导管接吸引器插入气管内抽吸,以清除呼吸道内的积血,必
25、要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镜直视下吸取血块。血块清除后病人呼吸仍未恢复者,应行人工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或遵医嘱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气分析,警惕再窒息的发生。(首要:清理呼吸道血块,保持呼吸道通畅。),【护理措施】-对证护理 4窒息的抢救配合,【护理措施】-用药护理,使用垂体后叶素(垂体加压素)时要控制滴数,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和妊娠者禁用。观察有无恶心、排便感、面色苍白、心悸、腹痛及腹泻等不良反应。烦躁不安者,适当选用镇静剂如地西泮510mg肌注,禁用吗啡、哌替啶,以免抑制呼吸。剧烈咳嗽者,遵医嘱予以小剂量止咳剂,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慎用,以免抑制咳嗽反射,使血块不能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系统 疾病 病人 护理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