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第八章ppt课件.pptx
《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第八章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第八章ppt课件.pptx(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阳能光热应用技术第八章,第 8 章 太阳能的建筑应用,在当今全球资源短缺与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生态气候学和可持续发展标准的引入,建筑的结构和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从规划设计到建造成功的过程中,技术的支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太阳能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之一。将太阳能同建筑结合起来,把几千年来房屋只是作为人类居住、遮风挡雨、避寒暑的简单场所,发展成具有独立能源、自我循环的新型建筑,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为了使太阳能建筑尽可能全面、完善地满足使用要求,使技术措施与建筑自身实现优化组合,尽量降低投资和运营管理费用,以达到利用最优化、产出最大化、操作简便化
2、的目的,在太阳能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场地规划、建筑单体设计、技术措施应用以及围护结构选取等多方面要素,以保证太阳能建筑的合理性、实用性、高效性、美观性、耐久性。,8.1 规划设计要求,8.1.1 设计原则太阳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原则简单地说可以分为冬季、夏季和建筑冷热负荷三个部分。1争取冬季多日照从建筑基地的选择到建筑群体布局、朝向、日照间距以及地形的利用等方面,都应遵循争取冬季最大日照的原则,为建筑利用太阳能采暖提供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其他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2改善夏季微气候通过对建筑周边自然环境的改造,尤其是充分利用天然植被和水资源,结合人工植被,效改善建筑周边的微气候,加强夏季通风和遮阳
3、,为建筑提供较为舒适的夏季环境。,3减少建筑冷热负荷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季风风向,合理地进行基地选择和建筑布局,在建筑周边形成良好的风环境,既能为建筑遮挡凛冽的冬季季风也能疏导夏季季风,在夏季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建筑内外表面的温度。,8.1.2 设计要点,1基地选择与场地规划我们知道,地形、地貌与接受阳光照射的情况密切相关。建筑物的基地选择应在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上,以争取尽量多的日照,为建筑单体的热环境设计和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如图 8-1 所示)。建筑物不宜布置在山谷、洼地、沟底等凹形场地中,建筑基地中的沟槽应处理得当。,2正确选择建筑物朝向朝向的选择应把夏季和冬季综合起来考虑。冬
4、季可以利用太阳能采暖并有效防止冷风侵袭,夏季可以利用阴影和空气流动降低建筑物表面和室内的温度。,3合理设计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是指前后两排建筑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在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日照量而保持的一定建筑间距。建筑充分得热的条件就是保持一定的日照间距,但是间距太大又会造成用地的浪费。常规建筑一般按照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确定日照间距,这就会造成冬至前后持续较长时间的日照遮挡。,通常,冬季 9001500 的 6 个小时中,太阳所产生的辐射量占全天辐射总量的 90%左右,若前后各缩短半小时(9301430),则将为 75%左右。因此,太阳能建筑日照间距应保证冬至日正午前后共 5 小时的日照,并且在
5、9001500 之间没有较大遮挡。,4设置防风屏障以减少热能损失冬季防风不仅能够提高户外活动空间的舒适度,同时也能减少建筑由冷风渗透引起的热损失。在冬季风向处,利用地形或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常绿植被为建筑物竖起一道风屏障,避免冷风的直接侵袭,有效减少冬季的热损失。一个单排、高密度的防风林(穿透率为 36%),距 4 倍建筑高度处,风速会降低 90%,同时可以减少被遮挡的建筑物 60%的冷风渗透量,节约常规能源的 15%。适当布置防风林的高度、密度与间距会收到很好的挡风效果。,5利用自然环境有效调节建筑物周围的微气候改造和利用现有地形及自然条件,能够调节场地中的微气候。例如植被在夏季提供阴影,并
6、利用蒸腾作用产生凉爽的空气流;不同的介质、界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或吸收情况不同,据此可改善日照情况。因此应当提高绿化率,减少硬质地面。另外,落叶乔木的冬夏变化、水环境的合理设计,都能改变建筑的外部热环境。,8.2 建筑设计要求,8.2.1 设计原则1合理的建筑平面设计我们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采暖、降温、采光等多方面的要求。既要满足主要房间能在冬季直接获取太阳能量,又要实现夏季的自然通风(最好是对流通风)降温,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降低人工照明的能耗,改善住宅室内光环境,为建筑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2适宜的建筑体形设计建筑平面形状凹凸,形体越复杂,建筑外表面积越大,能耗损失越多。同时
7、也要注意在组团设计中,建筑形体与周边日照的关系,尽量实现冬季向阳、夏季遮阳的效果。,3热工性能良好的围护结构设计加强建筑的保温隔热,这是现代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热环境。改善建筑物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可以达到夏季隔绝室外热量进入室内,冬季防止室内热量泄出室外,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接近舒适温度,以减少通过辅助设备(如采暖、制冷设备)来达到合理舒适室温的负荷,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8.2.2 设计要点,1合理的门窗设计南向窗户在满足夏季遮阳要求的条件下,面积尽量增大,以增加吸收冬季太阳辐射热;北向窗户在满足夏季对流通风要求的条件下,面积尽量减小,以降低冬季的
8、室内热量损失。尽量限制使用东西向门窗。,2外墙保温隔热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应遵守减少失热面和争取朝阳面的基本原则。对于墙体来说,可以降低北向房间层高,或者减少东、西、北墙外侧坡大的斜屋顶的坡度,这样可以减少建筑的失热面,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另外,选用浅色调的外墙饰面,有利于夏季的降温。,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屋面保温层不宜选用松散密度较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以防止屋面质量、厚度过大。同时,也不宜选用吸水率大的材料,以防止屋面湿作业时,保温层吸收大量水分,降低保温效果。,4充分利用日照环境,进行合理构造设计对于向阳部分可结合建筑造型利用垂直绿化进行遮阳,以减少夏季的阳光直射,而且还能够创造丰富的
9、建筑形象,创造宜人的建筑光影环境。对于背阴部分,则应该有效降低能耗,改善环境。,8.2.3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设计,所谓建筑与太阳能技术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通过“相加”整合出一个崭新的答案。也就是说建筑应该从设计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将太阳能系统包含的所有内容作为建筑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加以考虑,巧妙地将太阳能系统的各个部件融入建筑之中“相加”设计,使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太阳能系统成为建筑的附加构件。真正的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是指太阳能产品及构件在建筑上的应用,并做到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1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结合的要求太阳能系统与建筑的结合需要做到同步设
10、计、同步施工。一体化结合至少要做到外观、结构、管路布置、系统运行 4 个方面的要求。,(1)在外观上,合理摆放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无论是在屋顶还是在立面墙上,应实现两者的协调与统一。(2)在结构上,要妥善解决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的安装问题,确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响,还要充分考虑光伏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抵御强风、暴雪、冰雹等的能力。(3)在管路布置上,建筑物中都要事先留出所有管路的通口,合理布置太阳能循环管路以及冷热水供应管路,尽量减少在管路上电量和热量的损失。(4)在系统运行上,要求系统可靠、稳定、安全,易于安装、检修、维护,合理解决太阳能与辅助能源的匹配以及与公共电网的并
11、网问题,尽可能实现系统的智能化全自动控制。,2太阳能集热板、光电板、与建筑结合有如下几种形式(1)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安装在倾斜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之上,如图 8-4(a)所示;(2)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斜屋顶上,如图 8-4(b)所示;(3)采用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安装在平屋顶原来的建筑材料之上,如图8-4(c)所示;(4)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建筑材料安装在平屋顶上,如图 8-4(d)所示;,(5)采用普通或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幕墙安装在南立面上,如图8-4(e)所示;(6)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
12、为建筑幕墙镶嵌在南立面上,如图 8-4(f)所示;(7)采用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天窗材料安装在屋顶上,如图 8-4(g)所示;(8)采用普通或特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或集热器,作为遮阳板安装在建筑上,如图8-4(h)所示。,8.3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8.3.1 太阳能建筑采暖技术设计在建筑能耗中,生活热水、供暖能耗占了相当的比例,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生活热水、供暖这些低品位能耗的要求具有巨大的节能效益。因此,太阳能采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采暖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方式。被动式太阳能采暖通过建筑的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
13、造的恰当选择,使建筑物在冬季能充分收集、存储和分配太阳辐射热。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系统、蓄热系统、末端供热采暖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集合构成,相比于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其供热状况更加稳定,但同时投资费用也增大,系统更加复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动式太阳能采暖开始大规模应用。,8.3.1.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太阳能集、蓄热构件设计是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的核心,它包括直接得热系统和间接得热系统。直接得热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冬季让太阳辐射热直接从南面窗射入房间内部,用楼板层、墙及家具设备等作为吸热和储热体。,按照太阳能在建筑中的获取方式,可以将被动式太阳能系统
14、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直接得热式和间接得热式。1直接得热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直接得热式系统如图 8-5 所示。在这个过程中,房间本身就是一个能量收集、贮存和分配的系统。无论从设计和构造来讲,直接得热式都是最简单的被动式采暖措施。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房间升温快、构造简单,不需增设特殊的集热装置,与一般建筑的外形无多大差异,建筑的艺术处理也比较灵活。同时这种太阳能建筑的投资较小,管理也较方便,是最易推广的被动式采暖措施。直接得热式最大的问题是升温快,但是降温也快。因此为了减少房间热损失,夜间必须用保温窗帘或窗户盖板将窗户覆盖。,2间接得热式太阳能采暖系统间接得热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基本形式有集热蓄热墙、附加阳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能 光热 应用技术 第八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2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