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ppt课件.ppt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看到孩子成绩单上的数学测验成绩为82分,语文测验成绩为70分,父母们将对此做出什么样的评价?一个母亲在30分钟内对她的孩子笑了5次,能说明什么?某个体在一个词汇测验中认识34个单词,能提供什么信息?心理测验上的得分,都是原始分数,如果缺乏另外的解释资料,是毫无意义的。,一、什么是常模心理测验上的分数,通常要参照常模(norm)来解释。常模是根据标准化样本在测试上的测试结果,经过一定统计技术处理后,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试结果评价参照系统。,二、什么是标准化样本常模作为比较的标准,其有效、可靠与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建立标准化的测验,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来自被试总体
2、的足够大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这个“足够大的有代表性的样本”叫做标准化样本。,三、标准化样本的条件1 标准化样本的成员必须给予确切的定义即成员必须都是具有某一研究特征的个体。如测量学前儿童是否具备阅读条件,标准化样本的成员应是还没有实施阅读教学的幼儿园的儿童。,三、标准化样本的条件1 标准化样本的成员必须给予确切的定义在一个全域中,各小团体在一个测验中的作业常有差异。假如这些团体的作业表现出不同水平和范围时,则应对每个团体分别建立常模。经常与测验作业发生关联的变量有性别、年龄、地理区域、经济地位、种族、教育水平等,三、标准化样本的条件2 标准化样本必须是欲测量的全域的一个代表性样本3 取样的过程必
3、须有详细的描述取样的过程、技术、样本的规模、取样的时间、与测验发生联系的变量(性别、年龄、种族、地理地域、家长职业、城市与乡村)以及其它。,三、标准化样本的条件4 标准化样本的规模要有适当的大小一般来说,取样误差与样本大小成反比。从一个较小的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得到的数据比来自较大但定义模糊的团体中得到的分数还要可靠。5 标准化样本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在一定的时空中抽取的标准化样本,只能反映当时当地的情况,随着时空的变更,标准化样本就失去标准化的意义。需修订常模。,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一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四、常模参照测验的定义和任务定义:通过测试将被试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某一特定
4、群体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确定被试心理发展水平在这一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的测验。任务:甄别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区分不同水平的被试;确定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一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五、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和编制原则:首先要有明确的测试目标领域,编制的项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常模参照测验的统计指标要求适中,项目的难度值在0.30.7之间,区分度值应高于0.3;施测过程、计分方式和结果解释应标准化,保证每次测试结果之间的可比性;需提供信度和效度等信息资料。,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一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六、常模参照测验的使用范围:学业成
5、就测验能力水平测验人格测验,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为确定个体的测验得分在标准化样本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就要把原始分数转换成某种相对测量,也就是说,必须将原始分数转换为导出分数。原始分数(raw scores) :实施测验之后,我们依照测验指导书(即测验的记分标准),对照被试的反应所计算出的测验分数。原始分数反映了被试答对项目的个数或作答正确的程度。,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导出分数(derived score):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考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按某种规则将
6、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称为分数的转换。,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设计导出分数有两个目的:(1) 表明了该个体在常模样本中的相对位置,因此参照其他个体,可以评价他或她的成绩。(2) 导出分数提供了一些可比较的量度,对个体在不同测验中的成绩,可以进行直接比较。,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为了实现上述两个目标,有多种转换原始分数的方法,然而,导出分数基本上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纵向转换(发展性常模):即把个体得分与不同年龄的发展水平比较,并转换成相应的等级水平;横向转换(群体内常模):把个体得分与同一群体其他人的分数进行比较,从
7、而确定个体的等级位置。,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如果测验所测量的特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又稳定地变化的,则可以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平均表现制成常模,这一常模就是发展常模。发展常模通常是以各年龄阶段或年级被试的平均水平为参照点,以年(月)为单位,常模组原始分数转化成相应的年龄或年级水平后而得到的量表分数连续体。,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二)比率智商(三)年级当量(四)顺序量表,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比
8、奈-西蒙智力测验中首次以智力年龄表示被试在智力测验上的成绩。比奈认为,可以将一个儿童的行为与各年龄水平的儿童比较,以获得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首先,设计出可区分各年龄儿童智力的题目,每个题目放在大部分儿童都能成功的完成的那个年龄水平。如1908年量表,根据约300名3-13岁的正常儿童的成绩,所有题目都按年龄水平分组,以80%-90%的3岁正常儿童通过的所有题目放入3岁水平组,以此类推,直到13岁水平组。,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
9、力年龄)就每个年龄水平制定一组适当的题目,可以得到评价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年龄量表,一个儿童在年龄量表上所得的分数,就是最能代表他的智力水平的年龄,这种分数叫做智力年龄,简称智龄。,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智龄是年龄量表上度量智力的单位,其求法是将儿童在测验上的分数与各年龄组的一般儿童比较,便可给予一个年龄分数。,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若实际中被试在某个低年龄水平的题目上失败,但通过了更高年龄水平的题目,应先算基础年龄(全部题目都被通过的那组题目所
10、代表的年龄),在所有更高年龄水平上通过的题目,用月份计算,加在基础年龄上,儿童的智龄就是基础年龄与在较高年龄水平的题目上获得的附加月份之和。,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例:吴天敏修订的比奈西蒙量表中,每个年龄都有6个测题,答对每题则得智龄2个月。假如某儿童6岁组的题目全部通过,7岁组通过4题,8岁组通过3题,9岁组通过2道题,其智龄为?6(岁)+42(月)+32(月)+22(月)= 6(岁)+18月=7岁6个月,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智力年龄常模也
11、适用于不划分年龄水平的测验。首先确定被试的原始分数,即被试在一套测验中正确通过的题目数或完成所需的时间。标准化样本中每一年龄组的儿童所获得的平均原始分数,构成这类测验的年龄常模。将被试原始分数与年龄常模对比,求得被试的智力年龄。如某个儿童的原始分数等于8岁组的平均分数,则其智龄就是8岁。,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年龄量表的基本要素有:一套能区分不同年龄组的题目一个由各个年龄的被试组成的代表性团体(即常模团体)一个表明答对哪些题或得多少分该归入哪个年龄的对照表(常模表),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
12、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优点:智力年龄的概念符合人们的日常观念,用一个人的智力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相比,就可以知道一个人与同龄人相比是聪明还是愚笨。,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一)心理年龄(智力年龄)未解决的问题:一个测验题目归于哪一年龄组的标准不易确定年龄量表的单位不是等距的,因为智力发展的速度在各年龄阶段不等。智力单位随着年龄而减小。如一个4岁的小孩智力迟滞一年将相当于一个12岁的小孩智力迟滞3岁,34岁间的智力增长等于912随见的增长。智力年龄的概念不适用于成人,成人到一定阶段后智力发展相对稳定。,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
13、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二)比率智商比奈西蒙量表传入美国后,斯坦福大学推孟于1916年对其修订而成斯坦福比奈量表。它在心理年龄的基础上,以智商表示测验结果,即比率智商,意为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之比,为避免小数,将商数乘以100.,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二)比率智商比率智商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智力发展速率或聪明程度。比起心理年龄,比率智商可以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的相对水平。比率智商的提出较智力年龄前进了一步。,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二)比率智商存在问题智力增长的终止
14、年龄难以确定,在计算高年龄组儿童的智商时应该用何实际年龄作为除数,尚无一定的结论。智力发展是不等速的,由于智力增长越来越慢,除数却越来越大,就会出现智商越来越低的现象。若各年龄组智商的标准差不同,不同年龄阶段计算出的智商,不能进行比较,使同一智商在不同年龄组具有不同的意义。,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二)比率智商,当10岁儿童所处的地位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时,其智商为86,11岁儿童所处地位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时,IQ为80.但二者的百分位都一样。,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二)比率智商当一个10岁
15、儿童,其IQ为86,在11岁时,如果他的相对等级不变,则他的IQ就将为80.这样,IQ的数值在各个年龄组的意义就不同了,这个因素给智商的稳定性的解释带来了麻烦。,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三)年级当量教育成就测验上的分数经常用年级当量来解释。指被试在某个心理测验上的得分所对应的标准样本群体的年级。年级常模指以年级为评价指标,它是从计算各年级学生在某份测验上的平均原始分数而得。,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三)年级当量将被试的测验成绩与某一年级的学生的平均分数作比较,而说成相当于某一年级水平。如某一标准
16、化常模样本中四年级学生正确解答某一数学测验的问题数目平均为23,那么原始分数23便相当于4年级的年级当量。,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三)年级当量经常使用的与年级当量常模有关的概念是教育商数,即教育年龄(EA)与实际年龄(CA)之比。,教育年龄是与其有相同年级当量的学生的生理年龄。,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四)发展顺序量表常模个体的行为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时间,只有前一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通过年龄和典型行为特征的对应关系建立起来的评价参照标准,用于评价个体的行为发展特点和水平。,第五章 常模
17、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四)发展顺序量表常模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是最早的发展顺序量表。它告诉人们多大的儿童具备什么能力或行为表明其发育正常,相应能力或行为早于某年龄出现,说明发育超前,否则为发育滞后。其方法是观察典型行为与量表相应年龄段的典型行为的拟合程度。,第五章 常模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第二节 常模参照测验概述,一、发展性常模(四)发展顺序量表常模格塞尔发展顺序量表按月份显示了儿童在动作行为、适应性行为、语言行为、个人-社会行为等4种主要行为领域中所达到的大致发展水平。将儿童的行为和从四周到36个月的8个关键年龄的典型行为相比较,就得出这些水平。儿童在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模 参照 测验 设计 编制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8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