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pptx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pptx(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一、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一致与冲突二、米德冲突1951年英国经济学家米德提出。他指出,在汇率固定时,政府主要运用需求管理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一、开放经济,内部经济状况外部状况1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2经济衰,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一、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的一致与冲突二、米德冲突三、丁伯根原则1952年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他指出,要实现N种独立的政策
2、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这一结论对经济政策理论具有深远意义。丁伯根原则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过各种工具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丁伯根原则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某一目标的实现。这两个特点不尽与实际情况符合。,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一、开放经济,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四、斯旺曲线1955年澳大利亚经济学家斯旺提出。,A,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四、斯旺曲线,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四、斯旺曲线斯旺曲线明确说明了仅用一种政策工具,要想同时解决内部
3、和外部均衡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对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难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给出深入分析,甚至没有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调节的不同方式。,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四、斯旺曲,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理1968年由蒙代尔指出。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并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进行决策的话,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政策目标。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
4、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理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并进而区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效果,提出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确定的,而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有两方面:收入和利率效应,假如净结果是负相关的:,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理
5、,A,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的政策分派原理?考虑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净结果是正的情况,第一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目标、工具和调控原理五、蒙代尔,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分析一个小型开放经济,在不同的资本流动程度下,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ISLMBP模型的建立商品市场均衡IS曲线:斜率为负,
6、政府支出增加及汇率贬值都会使其右移;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斜率为正,货币供应量增加,曲线右移;外汇市场均衡均衡条件为:BPCAKAX(e)M(Y)KA(i,i*)=0,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一、ISLMBP模型的建立BP曲线斜率的形状取决于:1、边际进口倾向(m越大,BP越陡);2、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资本流动程度越高,BP曲线越平缓)。简单模型中,假定m为常数;本币贬值,BP右移BP曲线左上方的点为国际收支顺差,右下方的点为国际收支逆差,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i,Y,LM,B
7、P,IS,O,iYLMBPISO,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二、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Ms增加为例)货币政策无效。(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例)财政政策有效,资本流动程度越高,效果越好。,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货币政策,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货币政策 Y0(,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不流动),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不流动,i,Y,LM,BP,IS,O,固
8、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度低),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BP,LM,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度高),iYBPLM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LMBPISO固定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三、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以Ms增加为例)货币政
9、策有效。(二)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增加财政支出为例)财政政策基本有效,资本流动程度越低,效果越好。,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货币政策,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货币政策,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 (资本流动程度低),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BP,LM,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度高),iYBPLMISO浮动汇
10、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资本流动程,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iYLMBPISO浮动汇率制下,扩张的财政政策 Y0(,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三元悖论(不可能三角),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五、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1994年以来)第一阶段(1994-1996):升值压力和通胀、过热的冲突第二阶段( 1998-1999):贬值压力和衰退的冲突第三阶段(2002至今):升值压力与
11、潜在的过热、通胀的冲突,第二节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五、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冲突(1994年以来),1994-2000主要指标运行情况,1994-2000主要指标运行情况年份GDP增长率()消费,错误与遗漏项,错误与遗漏项,贸易项下结售汇顺差和贸易顺差的比较,贸易项下结售汇顺差和贸易顺差的比较,国际收支基本盈余结汇率,国际收支基本盈余结汇率,实际信贷增长,实际信贷增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实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开放经济
12、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一、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分析二、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三、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扩展,第三节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一、经常账户的跨时均衡分析第三节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的发,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 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一)汇率制度的类型按照汇率变动方式,汇率制度被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是典型的固定汇率制,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是人为规定的,在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时,这一汇率可以进行调整,实际是可调整的钉住汇率
13、制。,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 (一)汇率制度的类型按照政府是否干预,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或清洁浮动)和管理浮动(肮脏浮动);按照浮动形式,浮动汇率制分为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二)1999年3月以前的汇率制度安排自1982年起,IMF根据汇率变动的灵活程度将成员国的汇率安排分为三类:钉住制;有限浮动;较自由的浮动。据此标准,世界汇率制度安排在时间上的演进为:,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1981-1998年间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1981-1998年间各国汇率制度的选择8182838485,第四节开放经济下
14、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三)1999年3月以后的汇率制度安排根据汇率的形成机制和政策目标的差异, IMF在1999年对汇率制度进行了重新分类,分为八大类:,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1999年IMF新的汇率制度分类,1999年IMF新的汇率制度分类国家数目1999.1.119,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结论:汇率制度演化有两个趋势:从相对固定向更加灵活的安排转化;从中间制度向两极制度转化。,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一、汇率制度的类型,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1、单一性以本国
15、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为例(PeP*),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只需听任汇率e调整,调整的时间快、成本低;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必需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调整本国价格体系,牵涉到许多变量,尤其是价格调整存在粘性时,浮动汇率的优势更为明显。,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1、单一性以本国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为例(PeP*),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对本国价格体系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完全通过汇率变动调整是不合理的。例如,本国产品国际价格竞争力下降是由于
16、出口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导致成本过高造成时,货币贬值只能在短期内增加出口,而在固定汇率制下,相关产业被迫主动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技术水平,这一价格调整往往是不可回避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2、自发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只要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货币就会自动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自发调节;而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一般都需要政府制定出特定的政策组合来加以解决,这一过程中存在的时滞等问题使其效率较低。,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
17、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2、自发性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1)导致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汇率未必能按照平衡国际收支所需要的方向进行调整。例如,一国经常账户出现较大赤字时,如果存在大规模资本流入,本币升值;(2)汇率只能通过价格因素影响到国际收支,而国际收支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在一国产品由于其高质量而很少有其他国家产品能替代时,汇率变动并不能改变对其的需求;(3)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需要国内政策的支持,如贬值刺激出口时,必须有国内相应的紧缩政策才能避免通胀抵消贬值作用。,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
18、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3、微调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可以根据一国国际收支的变动情况进行连续的微调而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而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对国际收支的调整往往是问题积累到相当程度时才进行的,这一调整一般幅度较大,对经济的震荡比较剧烈。,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3、微调性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并不否认固定汇率制下的调整较为僵硬,但是可以避免
19、许多无谓的汇率调整,尤其是当这些调整是货币性干扰所造成的时候。在资本流动对汇率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时,浮动汇率的无谓调整是很剧烈的,对经济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4、稳定性浮动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主要是一种稳定性投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是稳定性的,倾向于降低市场价格波幅。其次,投机性资金不易找到汇率明显高估/低估的机会,而固定汇率制下,政府较少调整汇率,所以给投机性资金找到汇率错误定值的时机;在政府承诺对汇率水平进行支持时,投
20、机性资金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投机,从而不稳定。,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一)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比较4、稳定性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首先,由于投机者心理往往非理性,浮动汇率制下盛行的是非稳定性投机,扩大了市场价格波幅,而固定汇率制下,由于投机者预期汇率将向固定水平调整,在现实汇率水平与平价存在差异时通过缩小差异获利。其次,固定汇率制下政府的介入至少使市场交易者心理上存在名义锚,可以通过改变投机者预期对汇率稳定施加影响,消除不确定性。而浮动汇率制下对未来汇率预期的不确定性使外汇市场完全成
21、为投机者的乐园。,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比较1、政策自主性要求实行浮动汇率制的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货币政策可以从对汇率政策的依附中解脱出来,让汇率自发调节实现外部均衡。并且,浮动汇率制下一国可以将外国通货膨胀隔绝在外,独立制定本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政策。因为如果PPP成立(PeP*),汇率不变时,P*上升必然带来P上升,一国无法控制本国的通货膨胀。,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二)实现内外均
22、衡的政策利益比较1、政策自主性固定汇率的支持者指出,首先,完全利用汇率政策解决外部均衡,就意味着政府准备接受任何的汇率水平,显然不可能;其次,汇率调整必须有相应的国内其他政策的配合才能发挥效力;再次,浮动汇率制不可能真正隔绝外国通胀对本国的影响,本国货币的贬值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国内物价水平产生影响。,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比较2、政策纪律性浮动汇率制的拥护者指出,浮动汇率可以防止货币当局对汇率政策的滥用(如故意高估或低估)。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固定汇率制可以防止对货币政策
23、的滥用(如扩张的货币政策会对固定汇率制构成威胁)。,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比较3、政策放大性浮动汇率制下货币财政政策对收入等实际变量的影响比固定汇率制下的效应一般要大,因为汇率的调整增强了原有政策的效果。固定汇率制的支持者认为,政府在对固定汇率制的维系中,会获得执行政策始终一致的声誉,这样在政府的政策实施过程中,会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而受到额外的效果。,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第四节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开放 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