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汀的合成与生产课件.ppt
《巴马汀的合成与生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马汀的合成与生产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 发现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创新药物研究的前提,也是影响创新药物周期的决定性因素,先导化合物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活性的化合物作先导物创制新药是世界药学工作者公认的有效途径之一l1。 天然药物中得到的活性成分,经过进一步的结构修饰或者结构改造,可以获得活性更强,作用特异性强,药代动力学性质理想等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常常可以直接药用,疗效更好。与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相比,以天然药物分子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以获得更高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更大的可能性。,90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巴马汀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类活性化合物,且其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例如,抑菌lz、抗炎和提高免疫s、抗
2、血压作用I、镇痛ls1等,因此深入研究药理活性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 随着以巴马汀为原料合成药物的增多,巴马汀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此外巴马汀本身也有抗菌抗炎、镇静安定、镇痛抗心率失常、抗高血压、抗白血病、抗肿瘤等作用,这些都大大增加马汀的市场需求。而巴马汀的合成提取的研究也不断得到人们重视。 我们团队正是以此为契机,通过巴马汀的合成设计,力求可以高效.快速合成巴马汀。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设计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产率不高,生产发法不适合工业大生产,但随着不断完善,我们会不断改善方法!设计中如有不足,还望各位同仁(同学)给予指出,并且多多包涵. 谢谢! 2019年12月3日,90
3、年代以来,研究者发现巴马汀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类活性化合物,一 概 述1 药物简介 巴马汀 是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生物碱成分,系由防己科植物掌叶防己(非洲防己 )根 黄叶地不容 根,黄藤种子;芸香科植物黄皮树 毛莫科植物黄连 根茎;小栗科植物日本十大功劳.叶.中提取得到的生物碱精制而成。又名盐酸巴马汀,盐酸掌叶防己碱,氯化巴马汀,黄藤素等。 黄藤素具有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抗真菌作用佳。对柯氏表皮癣菌等12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白色念珠菌浅部或深部感染,均有良好疗效。另外,实验证明黄藤素腹腔注射,能增强大鼠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4、表明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提高有作用。,一 概 述,巴马汀的物理化学性质 巴马汀属异哇琳类生物碱,其母体结构由一个氮原子的两个异喳琳环稠合而 成。 化学名(2,3,9,10一Tetramethoxy一5,6一dihydro一isoquino【3,2一aisoquinolinylium),分子量352,分子式:C2lH22N04。在热水中易溶,在水中略溶,在乙醇或氯仿中微溶,在乙醚中几乎不溶。,巴马汀的物理化学性质,2 工艺现状 巴马汀的提取有化学法和物理法法,化学法多采用mulle1966年出制备方法。该方法理论可行,但实际过程中原料昂贵,产率不高,故使用较少。 近年来的研究以在黄藤、金果榄、黄连
5、等植物中提取巴马汀较多.黄藤的藤茎中主要含有巴马汀、药根碱、伪非洲防己碱等生物碱从黄藤、黄连等植物中提取巴马汀,其工业生产多以酸水提取该类生物碱成分,向所得的酸水提取液经适当调节PH值后加入食盐进行析,利用生物碱的盐溶解度的差异,使其从水液中析出分离,得到巴马汀粗碱;粗碱再经结晶法精制,得到巴马汀.,2 工艺现状,此外.为了提高收率,降低成本,许多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来优化此工艺。;张举成等,研究了超声提取最优工艺为:时超声时间为3Omin,料剂比为1:6,H2504的质量分数为2%,认为此法优于热提法和冷浸法;黄祖良等,提取液用NaoH调pH为10,静置沉淀除杂,滤液加7%Naex(碘
6、盐)盐析,静置一昼夜,过滤,沉淀晒干得粗碱,粗碱粉碎后按1:5用80%酒精提取3次,提取液用Hcl调pH为2,冷却结晶精品;郑云花等,研究的结果是以2oml/L冰醋酸水溶液,浸渍24h,碱化PH值10,使用11%氯化钠为宜;李晓莹等,认为在pH在3时进行盐析,有利于提高收率。金果榄为防己科植物青牛胆的干燥块根。主产于,此外.为了提高收率,降低成本,许多科研工作者进,3 工艺选择 黄藤中巴马汀(掌叶防己碱,Palmatine)的含量为4%,是季铵型生物碱,可溶于水、醇中,盐酸盐的溶解度低,有机酸盐的溶解度高,因此,用1%的醋酸溶液渗漉提取巴马汀。用盐析的法,使巴马汀在水中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故
7、选择采用唐爱莲煎煮法进行提取。煎煮法和冷浸法对黄藤中巴马丁成分提取的比较研中,通过研究黄藤中巴马丁化学成分提取工艺。分别用酸水煎煮法和酸水冷浸法对黄藤中的巴马丁成分提取进行比较。用酸水煎煮法提取巴马丁的得率要比冷浸法高15倍。 其工艺为:植物药材酸水提取-酸水液经盐析沉淀-结晶得巴马汀。,3 工艺选择,二 生产规模及质量控制1 .生产规模500吨/年巴马汀工艺生产设计2.产品质量要求优级纯(含量=99%)3.主要成分.相对分子质量成分C2lH22N04 相对分子量352.454.外观白色或微黄色粉末,二 生产规模及质量控制,三 技术路线1生产方法 采用酸水煎煮法分别对野生大黄藤根.茎.表皮及叶
8、片中的化学成分盐酸巴马汀进行提取。同时与传统的酸液浸泡法进行比较,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而且收率高。对于同一批次不同部位的大黄藤来说,根中含有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多,其次是表皮。藤,叶。所以,该方法是提取巴马汀的有效方法。2工艺指标(2)酸液(冰醋酸20ml/L)(2)PH312PH=3时沉淀析出的少,但含量高,有利于精制PH=9或PH=12时沉淀多,可杂质也多 实验表明,在pH=3时进行盐析,粗品中杂质量少,含量高,有利于精制,精制所需的乙醇量少,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而在pH-9或pH=12时进行盐析,粗品杂质多,颜色差,精制困难大,乙醇消耗量大。同时从黄藤中用酸提取巴马汀,在p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马 合成 生产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