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课件.ppt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2,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理论主要讨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这类现象的研究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光的本性,另一方面可得到许多有关物质结构的信息。,3,定性讨论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及其经典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严格理论由量子力学与量子电动力学讨论。,电偶极子模型,振子在振动时,发射次级电磁波。,此模型是粗略的,却有一定的实验基础(如高温低压气体会发射或吸收特定频率的光波),也能定性解释一些现象,并为用量子理论解释作准备。,一 吸收的线性规律,1.朗伯定律,实验表明,在相当广阔的光强范围,即:,光通过,若光通过厚度为 的媒质,朗伯定律(J.H.Lambert,
2、1729),亦称为布格尔定律(P.Bouguer,1729),2.比尔定律,实验证明:当光被透明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所吸收时, 与浓度 成正比。,是一个与浓度无关的常数。(表征吸收物质的分子特性),比尔定律,它适用于浓度不太大的情况。这是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3.说明,二 光的吸收与波长的关系,1.普遍吸收(一般吸收):某物质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几乎相等,即 与 无关(如空气,纯水,无色玻璃等在可见光范围内),2.选择吸收:物质对某些波长的光的吸收特别强烈。,绝大部分物体呈现颜色,都是其表面或体内对可见光的选择吸收的结果。,选择吸收是光与物质作用的普遍规律,对广阔的电磁波谱而言,普遍吸收的媒质
3、不存在。,三 吸收光谱,1.光谱实验:观测物质对光的选择吸收。,13,2.吸收光谱,同一物质的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之间有对应关系。,物质的发射和吸收光谱有三种:线光谱(原子气体),带光谱(分子气体,液体,固体)和连续光谱。,历史上靠这种方法发现了铯,铷,铊,铟,镓 等新元素。,3.应用,He元素的发现:1868(法)严森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一些不知来源的暗线(吸收线),英国天文学家洛克厄把这一现象解释为存在一种未知元素,取名为氦(源于希腊文太阳之意)。此元素直到1894年才被英国化学家莱姆赛从钇铀矿物蜕变出的气体中发现,说明地球上也存在He。,一 色散现象,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即物
4、质的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而折射率取决于真空中光速与物质中光速之比。,(1672年 牛顿),二 色散与经典电磁理论,色散现象也是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可用分子电偶极子模型的受迫振动来解释,但Maxwell理论无法解释。,根据Maxwell理论:,(非铁磁质),与频率无关,因为此理论中,没有有关物质特性的引入,后来洛仑兹的经典电子论找到了电磁场频率与 的关系,由此得到与 的关系,阐明了色散现象。,三 色散的特点,棱镜色散(色散光谱) 非匀排,光栅色散(光栅光谱) 匀排,棱镜色散:角色散率,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区的 不同,各种物质的色散没有简单的关系。研究此问题关键是找出各波长区 之值,或 函数。
5、,四 正交棱镜观察法,阅P196 图6-2,五 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分析色散曲线P197图6-3 的几个特点,小 大,不同物质的色散曲线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1.正常色散: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 反常色散:反之。,例1:鲁氏在1862年用充满碘蒸气的三棱柱形容器观察光通过它的折射,发现青色光比红光折射小。,例2:光通过品红溶液,紫光偏转比红光小。,2.孔脱定律:反常色散总是与光的吸收有 密切联系,“反常”的含义:并不反常,很普遍。,“反常”色散和“正常”色散仅是历史上的名词沿用下来的。,任何物质在红外或紫外光谱中只要有选择吸收存在,在这些区域中总表现出反常色散(普遍的孔脱定律)。只有当波长在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收 色散 散射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