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docx
《福建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省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6R0052推进福建自主创新进程的财税激励政策问题研究研究报告福州大学推进福建自主创新进程的财税激励政策问题研究课题组2007年1月课题组人员名单课题承担单位:福州大学软科学研究所协作单位:福建省科技厅政策体改处课题负责人:陈雅兰课题组成员:陈雅兰、吴立增、林继扬、郭守尧、林坚强、陈聪文、刘立菁、张妍、杨广青、陈建华、包久辉、易辉、杨静主要执笔人员:陈雅兰、林坚强、陈聪文、刘立菁、张妍、杨广青、陈建华、包久辉、易辉目 录引 言5第1章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惠政策研究71.1税惠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71.1.1税惠政策在微观层面的调控作用71.1.2税惠政
2、策在激励自主创新中的宏观调控功能101.2激励自主创新的主要税惠政策措施及效用101.2.1用于降低研究开发成本的税惠政策111.2.2用于降低创新投资风险的税惠政策121.2.3促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税惠政策121.2.4鼓励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税惠政策131.3自主创新税惠政策的国际经验分析141.3.1美国经验141.3.2韩国经验161.4自主创新税惠政策的国内经验分析181.4.1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扣除力度的税惠政策181.4.2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的税惠政策181.4.3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惠政策191.4.4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税惠政策1
3、91.4.5完善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191.4.6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201.4.7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201.5对我省的启示201.5.1重视研发投入环节201.5.2针对企业发展环节采取措施211.5.3强调税收政策的配合使用211.5.4鼓励产学研合作211.5.5扶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211.5.6税惠政策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211.5.7注重政府导向和市场机制的结合22第2章激励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研究242.1财政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242.1.1弥补自主创新的高投入性242.1.2抑制自主创新的外溢性252.1.3降低自主创新的高风险性262.2主要的财税政
4、策措施及其效用评价272.2.1财政补贴272.2.2优惠贷款282.2.3政府采购282.3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的国际经验分析292.3.1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比较292.3.2政府采购政策方面342.4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的国内经验分析372.4.1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的财政政策382.4.2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382.4.3保障重大专项顺利实施的财政政策382.4.4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财政政策392.4.5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作用的财政政策392.5对我省的启示392.5.1政府科技投入稳步增长392.5.2强调与国家制度背景、需求目标相适应402.5.3注重与国家发
5、展战略及目标紧密结合402.5.4管理模式倾向“顶层设计、统一规划”402.5.5运用政府采购保护本国自主创新41第3章我省自主创新状况的典型实证调研443.1省委、省政府2007年重点调研课题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福建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课题研究方案中子课题经济持续向上的三大重点之一自主创新的调研结果443.1.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福建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向上发展的迫切要求.443.1.2福建省自主创新的现状473.1.3福建省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513.1.4对策与措施543.2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破解当前社会发展难题调研的子课题之一破解自主创新难题的课题调研结果613.2.
6、1当前自主创新需要破解的难题613.2.2破解自主创新难题的对策与措施633.3泉州市及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调研结果653.3.1泉州自主创新总体情况与成效653.3.2存在的主要问题663.3.3改进建议673.4龙岩市及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调研结果693.4.1龙岩市加快自主创新企业建设的政府配套工作情况693.4.2龙岩市部分自主创新企业发展情况713.4.3改进建议73第4章增强福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建议754.1强化政府科技投入、管理及引导作用754.1.1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754.1.2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结构754.1.3强化政府科技投入对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764.1
7、.4完善政府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764.2制定针对性强的政府采购政策764.2.1将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764.2.2设立一个专门的高新技术产品采购组774.2.3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订购制度774.2.4提高我省高新技术产品的采购比例774.2.5设定针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评标方法774.2.6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产品采购监督和使用意见反馈机制784.3采取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784.3.1调整和改革现行增值税制度784.3.2规范现行企业所得税制度794.3.3完善鼓励人力资本投资和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税收优惠804.3.4进一步完善营业税制度81第5章激励自主创
8、新的其他政策问题探讨人才政策问题825.1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人文因素分析825.1.1价值追求825.1.2创新精神835.1.3人文知识845.1.4人文方法845.1.5创新氛围855.2完善原创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和制度的建议865.2.1原创人才的培养造就875.2.2原创人才的引进和稳定905.2.3原创人才的德才兼修92第6章福建省关于60条配套改革实施细则建议稿956.1福建省关于60条配套改革实施细则建议稿1956.1.1科技投入956.1.2税收激励966.1.3金融支持976.1.4政府采购1006.1.5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016.1.6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1026.1.7人才队
9、伍1036.2福建省关于60条配套改革实施细则建议稿21046.2.1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1046.2.2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1056.2.3建立有利于激励自主创新的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105引 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左右着国际竞争的格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实现从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的战略转变。虽然企业对自主创新越来越重视
10、,但自主创新总体水平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加之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深层次问题,企业快速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愈加突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发展的迫切要求,如何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十六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制定了一系列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政策文件,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200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指出,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国家中长期
11、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随后国务院又发布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以下简称配套政策),指出:为了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实施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分别是科技投入、税收
12、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教育与科普、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加强统筹协调。可见,政府高度重视引导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注重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诸多政策措施中,财政、税收政策是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发达国家,尤其一些创新型国家(如美国、芬兰和韩国等)非常重视运用财税政策来提升本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如通过实施所得税、增值税、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行为;加大财政对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重点支持R&D支出;利用政府采购政策,向特定领域倾斜,优化高科技产业结构。它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可供我们在制定财税政策
13、时借鉴参考。目前,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出建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创新性省份”的目标要求。在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省份,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水平进入国家先进行列。然而,同国内广东、浙江等创新能力强的省份相比、以及同建设创新性省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以提高。因此,根据国务院刚刚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规划(2006-2020)纲要中长期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中的要求,加快制定我省关于纲要配套政策中财政等政策的
14、实施细则,是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章 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惠政策研究1.1 税惠政策激励自主创新的理论依据1.1.1 税惠政策在微观层面的调控作用税惠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激励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层面主要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等;微观层面主要调控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市场失灵现象。由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因此,税惠政策在微观层面的调控作用显得大为重要。针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税惠政策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1)分摊企业自主创新的风险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衡量标准是能否取得自主知识产权,而在我国专利法中明确规定申请专
15、利必须具备三性,即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中,新颖性是基本条件。而自主创新成果要达到新颖性的要求,也就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意味着自主创新较一般的技术创新而言,应是有更高的风险性。这种风险性包括技术风险(来自创新方向、速度以及创新结果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来自市场前景、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不确定性)等,但是技术风险是主要风险。并且,由于自主创新项目多需高投入,回收期又长,因此,在利益驱动机制影响下,企业不愿或不敢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和研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因素,更不敢介入。因此,政府需要利用税惠政策进行干预,通过财政利益的让渡,1减少企业创新研发支出的风险、利润收益的风险,等等。鼓励企业进行
16、自主创新投入和研发活动。(见下图)如图:相对于正常征税条件下的风险-收益机会线P1,政府财税优惠政策(减免税等)将使得其向右移至P2,这是企业承担的风险F1,下降为F2.P机会线U2FF1风险(F)收益(M)图1.1 财税优惠政策与风险收益组合点的变化(2)注重企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独创性是企业自主创新成果的核心要素,也是专利申请中最关键的条件。对创新成果的独创性要求,无疑大大增加了自主创新的难度,这令许多企业望而生畏,缺乏雄厚研发力量的中小企业更是不敢问津。而要激励这种高难度的创新,关键在于研发环节,国此政府的税惠政策重点应偏重研发环节,激励企业克服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艰难困境。除此之外,要注重
17、过程激励,与研发相关的环节也应配套税惠政策,例如研发所需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研发仪器设备,支持创新研发的风险机构、科技中介,包括企业所得税等方方面面。要对创新研发的全过程进行税惠激励,避免某个中间环节出差错,全面提升社会总体的创新积极性。(3)补偿企业自主创新的正溢出由于技术的使用会促进相关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或工艺水平的更新,因此,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是不可避免的。资料表明,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社会收益率至少比私人收益率高出2/3,而且其投入成本较大,这抑制了私人投资R&D的积极性。2而自主创新的创新程度更高,则其创新正外溢效应更显著,企业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差距更大。但是市场机制只能实现既
18、定收入分配格局下的帕累托最优,却不能改变原有的收入分配格局,即市场均衡时创新成果的产量和价格不是有效率的产量和价格。因此,为了补偿企业的外溢利益,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政府可以通过税惠政策,间接地给予企业一部分补贴,使企业创新开发的一部外部效应内部化,3形成创新成果有效率的产量和价格。(见下图)S=MPC=MSC D=MPBQ1Q2D=MSP=MPB+MEBI2I1 P如图,政府的财税优惠政策似的从事科技开发的企业获得一笔相当MEB的补贴,这时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均衡产量Q2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图1.2 外部效应的矫正(4)降低企业自主创新的投资成本为了达到创新成果的新颖性、独
19、创性,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开发期也较长,因此为了鼓励企业的创新投入,政府应该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增强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而实行税惠激励政策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通过税惠政策,允许某些资本成本的扣除,降低了资本的使用成本,提高了资本边际收益率。同时,通过定性分析,税惠激励措施能使企业的实际利润变大,4有利于激励企业对自主创新的投入。而这早在霍尔科技研发税收支持的经济学原理中得到了证实。(见下图)。5CS成本线c1社会效益线x1私人效益线x2RsRc研发水平(或研发强度)研发的回报或成本 图1.3 科技研发的社会效益与私人效益简化图应该看到,税收支持较直接财政投入效果更佳。税收杠
20、杆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调节控制主要通过企业的税收减免增加企业的留存收益,提高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税收优惠是一种隐性的财政支出形式,是国家的间接投资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投资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所存在的投资效率低、投资方向难以控制以及干预企业微观决策等问题。因此,在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中,税惠政策有利于鼓励企业长期创新活动。1.1.2 税惠政策在激励自主创新中的宏观调控功能税惠政策在激励自主创新中的宏观调控功能也不可忽略,它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产业结构政府根据国家发展的需要,对某些急需发展和扶持的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活动给予减免税、优惠税率、退税等税惠政策扶持,势必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这些产
21、业领域的自主创新活动中,从而使这些产业领域优先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促进技术进步政府的税惠政策不仅可以减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成本,而且可以增加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收益,补偿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溢出效应,必然会促进更多的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从而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3)改善投资环境国内外实践的经验证实,适度的税惠优惠制度是改善投资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家制定的自主创新税惠政策,改善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大环境,而各省(市)在贯彻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60条配套政策中制定的实施细则,是对区域投资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必然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自主创新活动,这对于推进区域自主
22、创新进程具有重要作用。1.2 激励自主创新的主要税惠政策措施及效用税收优惠一般包括税收豁免、税收抵免、纳税扣除、延期纳税、加速折旧、盈亏相抵、特定准备金等税基式减免;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等税率式减免;税收减免、免税期等税额式减免等三类。根据这些具体税收优惠措施的特点,又可将税收优惠归纳为税收豁免、税收抵免、纳税扣除、税收减免、盈亏相抵、优惠税率、优惠退税等直接税收优惠方式和延期纳税、加速折旧特定准备金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直接税收优惠方式是对企业税负的直接减轻,间接优惠方式是指属于课税递延性质的财政资金的无息融资。税收优惠具有明显的政策性和导向性,可以将纳税人的行为有效地规范到符合税收优惠的方向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软科学 计划 资助 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5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