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保健方法课件.ppt
《常用中医保健方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中医保健方法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中医保健方法,常用中医保健方法,第一节 灸 法 学,第一节 灸 法 学,灸法概述: 灸法-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灸法-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疗法。 常用的有艾条灸、艾柱灸及隔姜灸,隔蒜灸等。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也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均说明灸法可以弥补针刺之不足。,灸法概述:,灸法的起源: 灸法可能是在热熨法的基础上产生的。 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或篝火防兽时,会被迸出的火星烧灼烫伤皮肤,这种局部的烧灼也可以减轻某些疾
2、病的症状。 人们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对局部进行温热刺激。 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灸法的起源:,一、材料的制作方法,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艾绒 选用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叶,风干后在室内放置1年后使用,此称为陈年熟艾。熟艾取白纤丝再行碾轧成绒。 1艾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置于平底磁盘内,用食、中、拇指捏成圆柱状即为艾炷。艾绒捏压越实越好,根据需要,艾炷可制成拇指大、蚕豆大、麦粒大3种,称为大、中、小艾炷。,一、材料的制作方法 艾灸疗法的主要材料-艾,2. 艾卷的制作 将适量艾绒用双手捏压成长条状,软硬要适度,以
3、利炭燃为宜,然后将其置于宽约5.5厘米、长约25厘米的桑皮纸或纯棉纸上,再搓卷成圆柱形,制成长约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的艾卷。3间隔物的制作 鲜姜、蒜洗净后切成约2-3毫米厚的薄片,并在姜片、蒜片中间用毫针或细针刺成筛孔状 。 蒜泥、葱泥、蚯蚓泥等均应将其洗净后捣烂成泥。 药物则应选出相应药物捣碎碾轧成粉末后,用黄酒、姜汁或蜂蜜等调和后塑成薄饼状,需在中间刺出筛孔后应用。,2. 艾卷的制作,二、施灸方法,千金方指出“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临床操作一般先灸上部、痛部、后灸下部、腹部; 先灸头身,后灸四肢。 但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拘泥。,二、施灸方法,1、直接灸,-又称艾柱灸
4、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 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1、直接灸,(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 施灸时先将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 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继续再灸,待规定壮数灸完为止。 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借以缓解疼痛。 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痴脱落后而留下瘢痕。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1)瘢痕灸 -又名化脓灸,(2)无瘢痕灸 施灸时先在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
5、,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点燃施灸。 当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时,即可易炷再灸。 按规定壮数灸完为止。一般应灸至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灸后不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此法。,(2)无瘢痕灸,施灸步骤,(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火柴、镊子、弯盘。(2)操作方法: 将艾绒根据病情,制成大小适宜之艾柱。 将艾柱置于应灸穴位上,点燃艾柱顶端。 等艾柱燃至病人感发烫时,即用镊子取下放入弯盘,另换一艾柱,继续点燃。 一般每次灸35壮(每个艾柱谓一壮)。,施灸步骤,2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1)隔姜灸 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
6、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2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
7、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3)隔盐灸 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施灸步骤,(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火柴、镊子、弯盘,根据需要准备切成0.20.3cm厘米薄,直径约2cm的鲜姜片或鲜大蒜头横切成片数片(或用大蒜捣泥,取0.3cm厚的大蒜泥敷于穴位皮肤)。(2)操作方法:暴露应灸部位。取鲜姜片或蒜片(或蒜泥),放于穴位,上置艾柱。点燃后待病人感灼热时即更换艾柱,连灸35壮。 脐部也可敷食盐后,置艾柱灸之,称隔盐灸,或在穴位放其它药物如附子片等,统称间
8、接灸法。,施灸步骤(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绒、火柴、镊子、弯盘,,3艾卷灸,(1)艾条灸 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施灸的方法分温和灸和雀啄灸。,3艾卷灸,(2)艾条灸分类 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
9、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 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2)艾条灸分类,施灸步骤,(1)物品准备: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必要时备艾灸盒。(2)操作方法: A、点燃艾条一端,燃端距应灸穴位或局部24cm处熏灸,使局部有温热感,以不感烧灼为度。 B、每次灸1530分钟,使局部皮肤红润、灼热。 C、中途艾绒烧灰较多时,应将绒灰置于弯盘中,避免脱落在病
10、人身上。 D、腹部、背部较平坦处行艾灸时,可用艾灸盒。即病人取平卧或俯卧位,将点燃之艾条放于盒内,灸盒放在应灸穴位的部位,加盖后可使其自行燃烧艾条,达到艾灸的目的。,施灸步骤,4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4温针灸,5. 温灸器灸,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内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
11、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5. 温灸器灸 是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四、灸法的作用,本章正指出“艾叶,能通十二经,善于温中,逐冷,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因此,艾灸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及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为适宜。 1艾灸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可用来治疗风寒湿邪为患的病证及气血虚引起眩晕、盆血、乳少、闭经等证。 2艾灸有温补中气,回阳固脱的作用。可用治久泄、久痢、遗尿、崩漏、脱肛、阴挺及寒厥等。 3艾灸有消瘀散结的作用。对于乳痈初起、瘰疠、疗肿未化脓者,有一定疗效。,四、灸法的作用
12、 本章正指出“艾叶,,4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防病保健的作用。千金方说:“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毒气不能着人”。5隔姜灸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可用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泡泻、腹痛等。6隔蒜灸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可用于疗肿疮疡、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疠等也有一定疗效。,4常灸大信、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精、阳痿、早泄等。 8隔盐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的作用。可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虚脱、产后血晕等。 9温针灸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
13、作用,一般针刺和艾灸的共同适应证均可运用。,7隔附子饼灸有温肾壮阳作用。可用于命门火衰而致,五、灸法作用机理,1灸法的药性作用(化学作用) 1.1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 1.2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2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3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五、灸法作用机理 1灸法的药性作用(化学作用),六、灸量与灸效的关系,实验证明,灸量与灸效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用底面积6mm2、高8mm2的艾柱灸,平均19.6壮出现循经感传,随着壮数的增加,感传逐渐由线状加宽呈带状,速度也逐渐加快。 艾灸命门可以纠正阳虚动物的虚损症状,但从脱
14、氧核糖核酸合成率的水平来看,采用五壮要比三壮为好。,六、灸量与灸效的关系 实验证明,灸量与灸,灸量与灸的关系,并非都是灸量越大疗效越好。例如,艾灸至阴穴纠正胎位不正的效果,一般都以第1、2次艾灸较明显,第3次以后效果则较差。因此,临证时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灸量。,灸量与灸的关系,并非都是灸量越大疗效越好。例,常见病证,(1)脾胃虚寒性胃痛:灸中脘(隔姜灸)、内关、足三里。(2)脾虚型腹泻:灸天枢(隔姜灸)、神阙(隔盐灸)、足三里、肾俞、脾俞。(3)虚脱、四肢厥逆:灸百会、神阙(隔盐灸)、涌泉(4)虚寒型痛经:灸关元、中极、三阴交、足三里(5)虚寒性腰痛:肾区放灸盒(6)风寒湿痹:局部关节
15、临近穴位(7)恶心、呕吐、急性腹痛:脐部隔盐灸(8)未溃破之疖肿处隔蒜灸,常见病证 (1)脾胃虚寒性胃痛:灸中脘(隔姜灸),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一)禁忌证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宜施瘢痕炎。,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二)注意事项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
16、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二)注意事项,第二节 拔 罐 疗 法,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
17、,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第二节 拔 罐 疗 法 所谓角法,是用,一、罐的种类,()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留节作底,罐口直径分、公分三种,长短约公分。口径大的,用于面积较大的腰背及臀部。口径小的,用于四肢关节部位。至于日久不常用的竹火罐,过于干燥,容易透进空气。临用前,可用温水浸泡几分钟,使竹罐质地紧密不漏空气然后再用。()陶瓷火罐:使用陶土,作成口圆肚大,再涂上黑釉或黄釉,经窑里烧制的叫陶瓷火罐。有大、中、小和特小的几种,陶瓷罐,里外光滑,吸拔力大,经济实用,北方农村多喜用之。,一、罐的种类()竹筒火罐:取坚实成熟的竹筒,一头开口,一头,()玻璃火罐:玻璃
18、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肚大口小,罐口边缘略突向外,分、种号型,清晰透明,便于观察,罐口光滑吸拔力好,因此,玻璃火罐,已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起来了。 ()抽气罐: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将瓶底切去磨平,切口须光洁,瓶口的橡皮塞须保留完整,便于抽气时应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不易破碎。上置活塞,便于抽气。,()玻璃火罐:玻璃火罐,是用耐热硬质玻璃烧制的。形似笆斗,,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1. 负压作用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体在火罐负压吸拔的时候,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通过检查,也观察到:负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和毛细血管破裂,少量血液进入
19、组织间隙,从而产生瘀血,红细胞受到破坏,血红蛋白释出,出现自家溶血现象。在机体自我调整中产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 起到一种良性刺激,促其恢复正常功能的作用。,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2. 温热作用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药罐最明显。温热刺激能使血管扩张,促进以局部为主的血液循环,改善充血状态,加强新陈代谢,使体内的废物、毒素加速排出,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和网状细胞的吞噬活力,增强局部耐受性和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温经散寒、清热解毒等作用,从而达到促使疾病好转的目的,2. 温热作用,3. 调节作用 拔罐法的调节作用是建
20、立在负压或温热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由于自家溶血等给予机体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达到大脑皮层; 拔罐法对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发生反射性兴奋,借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 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4. 不同罐法不同作用,3. 调节作用,三、吸拔方法与运用,(一)吸拔的方法 : 1、火罐法 :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有下列几种方法: (1)投火法: 将薄纸卷成纸卷,或裁成薄纸条,燃着到1/3时,投入罐里,将火罐迅速叩在选定的部位上。投火
21、时,不论使用纸卷和纸条,都必须高出罐口一寸多,等到燃烧一寸左右后,纸卷和纸条,都能斜立罐里一边,火焰不会烧着皮肤。初学投火法,还可在被拔地方,放一层湿纸,或涂点水,让其吸收热力,可以保护皮肤。,三、吸拔方法与运用(一)吸拔的方法 :,()闪火法: 用号粗铁丝,一头缠绕石棉绳或线带,作好酒精捧。使用前,将酒精棒稍蘸酒精,用酒精灯或蜡烛燃着,将带有火焰的酒精棒一头,往罐底一闪,迅速撤出,马上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此时罐内已成负压即可吸住。 (3)滴酒法: 向罐子内壁中部,少滴滴酒精,将罐子转动一周,使酒精均匀地附着于罐子的内壁上(不要沾罐口),然后用火柴将酒精燃着,将罐口朝下,迅速将罐子叩在选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中医 保健 方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1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