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docx
《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 角门西站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07标项目经理部2010年08月地铁十号线二期工程 角门西站 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目 录431、 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工程施工设计 第二篇 车站土建工程 第九册 角门西站 第三部分 车站附属结构施工图 第四本 换乘通道结构施工图;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007-200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绿色施工管理规程适用于本工程的
2、标准、规范、规程及国家、部委和北京市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法律、法规文件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资料北京市相关的安全施工规范及章程(10)各换乘通道邻近的交通道路、相邻构筑物、周边环境、穿越各管线和既有结构的风险评估分析(11)我集团公司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1.2编制说明本次编制的角门西站附属结构换乘通道结构暗挖通道施工预案,主要涉及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换乘通道暗挖隧道初期支护及二衬施工;结合施工风险的评估、换乘通道施工存在的风险源,采取相应的施工应急措施。 2、工程概况2.1地理位置、工程组成范围及设计概况2.1.1地理位置及工程组成范围角门西站位于嘉禾路(规划)和马家堡
3、西路交汇路口下,沿嘉禾路东西向设置。角门西站为10号线与既有4号线石榴庄站的换乘车站,10号线呈东西走向,4号线呈南北走向。既有M4线石榴庄站与M10线角门西站均为两端厅、中间段暗挖的形式。车站附属结构共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4个换乘通道,1个消防疏散通道。10号线车站站厅在四个象限共设4个换乘通道接入4号线站厅,4号线站厅已预留接口暗柱。换乘通道采用暗挖施工,结构为复合式衬砌。覆土厚度约3.3m6.4m不等。地面下市政管线较多,主要有雨水、污水、燃气、上水、电信等。同时东南换乘通道临近建工北国地下室,西南换乘通道下穿既有4号线角门西站西南出入口。2号风亭东北换乘通道西北换乘通道4号出入口3
4、号出入口东南换乘通道西南换乘通道1号出入口2号出入口及1号风亭图2.1-1角门西站附属结构总平面图2.1.2设计概况换乘通道共分A型、B型和人防段(人防段二衬设计见人防专业施工图)三种断面形式,施工时需注意各施工断面间的工序转换。人防段采用CRD工法,其他部位采用 CD工法。开挖尺寸分别为:A型断面6.3m*5.1m;B型断面6.3m*5.65m;人防段断面8.8m*7.325m。 4个换乘通道设计参数位置隧道长度(m)涉及断面型式正上方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东南换乘通道34.64A型断面/人防段10kv电缆、300、200污水管线、1550雨水管线东北换乘通道41.14B/A/人防段400燃气、1
5、000污水、700雨水、400上水、1550雨水管线、联通管线西南换乘通道50.33A型断面/人防段800上水、400中水、800污水、1800污水管线、106*122电信西北换乘通道57.91B/A/人防段800上水400燃气、400中水、800污水、1800污水管线、106*122电信换乘通道标准断面结构参照下表:换乘通道标准断面结构参数表项目材料及规格尺寸及间距初期支护上半断面深孔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WSS工法深孔注浆25水煤气管(L=2.5m)环向间距3根/m,纵向每两榀施作一环钢筋网6.5,150mm150mm迎土侧单层布设,搭接150mm喷射混凝土C25早强网喷混凝土0.25m钢格
6、栅主筋HRB335,22统一更改为0.5m锁脚锚管32钢焊管(L=2.0m)每榀布设纵向连钢筋HRB335,20双层、环向间距1m防水防水板2mm厚ECB塑料防水板搭接满足规范要求无纺布400g/搭接满足规范要求二衬C40 P10防水钢筋混凝土0.4m/0.5m(人防段)变形缝、施工缝在距换乘通道与10号线二期角门西车站、4号线角门西站衔接部1.2m、1.7m处分别设置一道变形缝,变形缝的宽度为20mm。施工缝分为环向施工缝和纵向施工缝,延隧道走向平均每69m设置一道环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两条,分别位于两侧墙上、二衬底板以上15cm处。2.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2.2.1周边环境、地形地貌
7、本站位于嘉禾路和马家堡西路交汇路口。该区域原始古地形地貌已人为改造,地表主要为小区住宅及城市道路、绿地。钻孔孔口自然地面标高为39.4840.50m之间。本场地位于北京城区西南平原地区,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属于古漯水河故道。所处地貌类型为平原地貌,第四系厚度大于50m。2.2.2工程地质条件地勘报告中,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45.0m。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和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三大类,并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6个大层及若干亚层。(一)人工填土层(1)杂填土层:杂色,松散,稍湿,含以
8、粉土、砖块为主,含灰渣,不连续;(2)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素填土1:黄褐色,松散,稍湿,以砂质粉土、粘质粉土为主,含少量砖渣、灰渣,不连续;(3)细砂素填土3:褐黄色,松散,稍湿,含少量圆砾及砖砖渣,不连续。(二)新近沉积层(1)砂质粉土、粘质粉土层:褐黄色,稍密中密,湿,中低,含云母、氧化铁,不连续;(2)粉细砂1层:褐黄色,稍密中密,湿,中低,含云母,局部夹薄层粉土及少量卵石、圆砾,不连续;(3)卵石、圆砾层:卵石、圆砾,杂色,中密,湿,低,亚圆形为主,一般粒径为24,最大粒径约8,细砂充填约2540%,局部夹薄层粉土,连续分布;(4)细中砂2层:褐黄色,中密密实,湿,中低,含氧化铁,局部夹
9、粘性土薄层及少量卵石、圆砾,透镜体分布;(5)砂质粉土、粘质粉土3层:黄褐色,中密,湿,中低,含氧化铁,透镜体分布。(三)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1)卵石层:杂色,密实,湿饱和,低,亚圆形,级配连续,磨圆度中等,一般粒径26,最大粒径大于10,细中砂充填2540%,局部及细砂薄层,连续分布。(2)粘质粉土、粉质粘土1层:褐黄色,可塑,中密,湿饱和,中低,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不连续。(3)细中砂2层:褐黄色,密实,湿,低,含云母及少量卵石、圆砾,透镜体分布;(4)卵石层:杂色,密实,饱和,低,亚圆形,级配连续,磨圆度中等,一般粒径26,最大粒径大于10,细中砂充填约2535%
10、,连续分布;(5)粘质粉土、粉质粘土1层:褐黄色,可塑,密实,湿饱和,中低,含云母、氧化换,土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不连续;(6)细中砂2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含云母及少量卵石、圆砾,不连续;(7)卵石层:杂色,密实,饱和,低,亚圆形,级配连续,磨圆度中等,一般粒径为26,最大粒径大于10细中砂充填约3035%,未全揭露;(8)粘质粉土、粉质粘土1层:褐黄色,可塑,密实,湿饱和,中低,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不连续;(9)细中砂2层:褐黄色,密实,饱和,低,含云母及少量圆砾,不连续。换乘通道隧道开挖范围内,主要分布土层为:第层卵石层中。2.2.3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设计
11、文件,第一层地下水主要分布在第层卵石层中。该层地下水静止埋深22.124.5m,静止水位标高约15.6217.80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经与隧道埋深资料对比,该层地下位于隧道底板以下,对本工程影响较小。由管线渗漏、降水等原因形成的上层滞水对工程影响较大。2.3 主要风险源分布情况本工程四个换乘通道,其中三级自身风险工程4个,一级环境风险工程4个。2.3.1自身风险工程序号风险工程位置、范围风险点基本状况描述设计风险源等级1东北换乘通道暗挖施工位于车站东北象限,连接四号线与十号线二期角门西站各换乘通道暗挖施工,标准段通道净宽5m,开挖宽度6.3m,开挖高度5.1m,覆土厚度约3.36.4m不等。
12、设计保护措施:土体注浆加固,加强监测三级2东南换乘通道暗挖施工位于车站东南象限,连接四号线与十号线二期角门西站三级3西南换乘通道暗挖施工位于车站西南象限,连接四号线与十号线二期角门西站三级4西北换乘通道暗挖施工位于车站西北象限,连接四号线与十号线二期角门西站三级2.3.2环境风险工程东北换乘通道序号风险工程位置、范围风险点基本状况描述(含风险工程状况、风险工程与轨道工程关系状况等)设计风险源等级1下穿1550雨水管距四号线接口1.2米处管内底标高36.80m,位于人防段初衬变截面部位侧上方。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一级220X20电信距四号线接口3.2m处
13、管块顶标高38.570m,位于人防段上方。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3400燃气与隧道顺行管顶标高38.410,与隧道顺行。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东南换乘通道序号风险工程位置、范围风险点基本状况描述(含风险工程状况、风险工程与轨道工程关系状况等)设计风险源等级1下穿1550雨水管距四号线接口1.2米处管内底标高36.80m,位于人防段初衬变截面部位侧上方。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一级220X20电信距四号线接口3.2m处管块顶标高38.570m,位于人防段上方。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
14、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3侧穿建工北国住宅楼位于东南出入口东南位置建工北国大厦为14层楼房,两层地下室,埋深7.64m。该部位隧道覆土5.7m,拱顶在楼房基础以上1.94m,隧道初衬与楼房水平间距3.65m。隧道顶部为细砂,中部以下为卵石、砾石。侧向注浆加固。二级西南换乘通道序号风险工程位置、范围风险点基本状况描述(含风险工程状况、风险工程与轨道工程关系状况等)设计风险源等级1下穿1800雨水管距四号线接口2.5米处隧道上方管内底标高36.80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一级2800污水管线隧道标准段上方管内底标高35.4m。设计保护措施
15、: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3106X112电信隧道标准段上方管顶标高35.82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4400中水管线隧道人防段上方管顶标高37.85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5800上水管线隧道人防段上方管顶标高37.91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6400燃气管线隧道人防段上方管顶标高37.17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7下穿四号线出入口下穿四号线出入口站亭西南换乘通道下穿4号线既有出入口,最小距离2.97米
16、。采用管棚支护。西北换乘通道序号风险工程位置、范围风险点基本状况描述(含风险工程状况、风险工程与轨道工程关系状况等)设计风险源等级1下穿1800雨水管距四号线接口2.5米处隧道上方管内底标高36.80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一级2800污水管线隧道标准段上方管内底标高35.4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3106X112电信隧道标准段上方管顶标高35.82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4400中水管线隧道标准段上方管顶标高37.85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
17、固,并加强监测。5800上水管线隧道标准段上方管顶标高37.91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6400燃气管线隧道人防段上方管顶标高37.17m。设计保护措施: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掌子面注浆加固,并加强监测。2.4工程特点及重点2.4.1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马家堡西路与嘉禾路交叉路口下,地面交通量大。隧道覆土较浅,上方管线分布复杂,隧道距离周边高层建筑较近,无施工竖井,自站内向外开挖,施工难度较大,土方及材料的垂直运输效率将制约工程进度。特别是西北换乘通道位于十字交叉路口低洼地带,雨季施工风险较大。2.4.2工程重点、难点2.4.2.1 根据地质详勘资料以及主
18、体结构基坑开挖土体柱状图显示,4个换乘通道拱顶部位位于细砂、粉细砂层、卵石层,雨季施工地表水、地下管线对其影响较大,开挖后土体自稳性差,易引起较大的地层变形,甚至造成拱顶塌方。2.4.2.2 隧道正上方带压燃气管线、自来水管线,以及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管线众多。隧道施工时保证隧道自身及地下管线安全施工本工程的重点、难点。2.4.2.3 东南换乘通道侧穿建工北国、西南换乘通道下穿四号线角门西站西南出入口,保证建筑物变形、沉降施工本工程的重点、难点。2.4.2.4 西北换乘通道下穿嘉禾路,并且位于马家堡西路与嘉禾路交叉路口低洼地带正下方,雨季路面积水非常严重,雨季施工对隧道开挖带来很大的影响,保
19、证隧道安全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难点。2.4.2.5 东北换乘通道B型断面向A型断面转换时,B型断面二衬环框梁底与A型断面初期支护第一榀格栅顶部高差1.3米,渐变角度达30,再加上其正上方有100上水、400燃气管线,因此保证该处马头门开挖及正上方管线安全施工该隧道施工的重点、难点。2.4.2.6 隧道通道施工作业面多,施工组织协调工作量大,与车站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专业施工之间如何统筹安排,精心组织,优化配置,减少矛盾,使得每个工作面协调推进,每道工序衔接紧凑,安全、保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是本工程的重点。2.5主要风险部位施工2.5.1 雨污水管线防渗处理根据专家意见第4条“雨污水管线尽量做防
20、渗处理”。针对隧道正上方雨、污水管线采用以下处理措施: 四个换乘通道分别下穿1000污水管线、700雨水管线、1550雨水管线、1800雨水管线,并且施工正处于雨季施工,因此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对于渗漏严重的管线,可采用施做防水内衬的方法,降低环境风险与隧道施工自身风险的相互影响程度。 内衬管道的构成采用加强复合膜软管可以满足临时排水的要求。该复合膜软管由加强聚酯纤维布与高抗磨聚脲组成。聚脲与聚酯机织布经特殊喷涂处理后形成镶嵌式结构具有高抗磨和不渗漏特点。 内衬软管的制作根据排水管道的内径确定内衬的尺寸,由专业工程师定制符合要求的聚脲喷涂软管,在软管的两端加装特定的固定卡环。每一段软管的长度应比
21、要防渗的井段长4米。 内衬软管的安装首先对原管道高压水清理,将管道内的污物进行冲洗与清除。对管道内的杂物与沉淀物进行清理和疏通后,再进行二次清理,以确保流通截面积以及内衬不被杂物损伤。将复合膜软管在地上进行翻转,然后在护壁膜的保护下由牵引机牵引进入排水管道内。上游管口与下游管口均用固定卡环固定并用不锈钢膨胀圈进行锁定胀牢。确保不会有外界水渗入和管内水渗出。2.5.2车站马头门围护桩破除施工通道与主体车站结构相交叉。通道土方开挖前需破除原车站围护桩,连立三榀拱架支护。在破除围护桩前,由测量人员将通道洞口尺寸轮廓线划出并标出超前小导管的位置,在车站围护桩桩间土上打设超前小导管注浆。拱部小导管采用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换乘 通道 施工 应急 预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9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