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阳光世纪苑项目市场报告.docx
《徐州阳光世纪苑项目市场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州阳光世纪苑项目市场报告.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徐州阳光世纪苑项目市场报告ARUN上海安瑞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4年3月目 录第一部分 徐州市场宏观环境第二部分 徐州住宅市场总论第三部分 徐州住宅区域市场分析(一)市 中 心 区(二)二/三环线以内区(三)二/三环线以外(四)南 区第四部分 风华南园项目第五部分 贾汪阳光世纪苑项目第一部分 徐州市场宏观环境 一、地理环境徐州位于东经11622,北纬3343-3458。在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内陆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西宽约210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皆为300余公里。素有
2、南国门户,北国锁钥,中原屏障之称。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大部分为平原,少数丘陵山地,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徐州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年气温14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石灰岩、石膏、岩盐、富钾矿页岩、硅石、粘土等。二、行政区划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
3、%,其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其规模为江苏省五个特大城市之一。徐州下辖五区、四县以及两个县级市;五区是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九里区、贾汪区;四县是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两个县级市是新沂市和邳州市。市区主要部分为各所辖县级市和县包围,位于中心地段;但贾汪区位于徐州的东北部由铜山县与市中心区相隔开。三、经济环境1、 徐州市国民经济在过去几年中持续稳定增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虽然与自身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整体经济水平在江苏省也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尚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九五”以来,全市经济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突破600亿元、700亿元,正向80
4、0亿元的新台阶迈进,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91.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财政收入完成6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68亿元,比上年增长34.9%。徐州经济虽然与自身比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同省的各城市比较,许多经济指标明显处于劣势,整体经济水平在江苏省也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尚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2、三次产业全面发展。2002年三大产业全面增长,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完成增加值134.05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完成增加值367.31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趋
5、强,完成增加值290.08亿元,增长11.4%。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随着工业、城市化的加快推进,第二、第三产业增长加快,所占份额继续增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比例有2001年的17.6:45.8:36.6调整为16.9:46.4:36.7。3、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发展较为缓慢。徐州房地产业在1999年取得了较快的增长,随后稳步增长,但发展速度较慢.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房地产业还没有成为徐州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在房地产业成为各大城市支柱产业的今天,徐州的房地产业发展程度较为不足,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住房需求增加,
6、徐州的房地产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四、人文环境1、历史沿革“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徐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大彭国,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这里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封地,汉代开国皇帝 刘邦的故里,西楚霸王项羽的旧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大彭国彭伯寿与西河武观在彭城兵戎相见开始,到楚汉相争、三国交兵,再到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和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规模较大的战役有400余起,产生了大量的军事家和经典战例,使徐州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2、人口状况截止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904.44万,其中非农业人
7、口250.30万,占人口总数的27.7%。徐州人口以汉族为主。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汉族人口比重为99.82%,另外还有回、苗、布依、满、蒙古、土家等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0.18,其中尤以回族人口居多。五、交通环境1、徐州外部交通环境优越,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徐州铁路运输占有重要位置,陇海、津浦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始发上海、 北京、青岛、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客运列车16对,徐州铁路货运编组站是全路第二大枢纽,有调作业量居全路首位。徐州境内有国道5条,省道20条,通车公路总里
8、程1.2万公里,其中一级公路 500余公里,二级公路714公里。公路通车里程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一级航空干线大型民航空港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沈阳、大连、哈尔滨、成都、昆明等航线,并积极发展海外专、包机业务;大郭庄联航机场也可起降大中型客机,已开通至北京、惠州航线徐州内河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航大运河傍城而过,沿线有邳州、万寨等4 个内河大港,年吞吐量2000多万吨。2、徐州市区交通状况得到相当大的改善。淮海路、黄河南路、建国路、湖北路、中山路、西安路、复兴路以及二环线、三环线等主干道纵横交错,构成了徐州市区的交通网络,这些道路基本都已完成改造,路况
9、较好,行车方便。中心地段和主干道路况较好,但主干道的绿化做得不够,市区次干道道路陈旧,交通环境欠佳。需要改造的力度较大。城市公共汽车营运线路较多,基本能抵达市区各重要地点。但营运公交车还需改善,行车路线和车次规划需优化设置。六、消费环境 1、市区居民收入与消费分析2002年市区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居住环境有所改善。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37元,增长5.5%,人均消费性支出5922元,增长5.6%。2、市区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恩格尔系数较低,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变化不大,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结构有待欲于改善,吃穿住等基本消费所占的比重较大。但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
10、对住房、娱乐的有更强的消费需求,特别是住房两年间增长了6.5%,但与发达城市比较,平均住房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的比例还有较多的上升空间。住房需求潜力较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住宅市场将长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宏观环境研判:徐州的经济发展具有北方工业城市的显著特点:持续、稳定增长,但活力较为缺乏,发展的速度较为缓慢。由于徐州的人文历史久远,发展的束缚较多,质变的酝酿需更长的时间;但徐州已具备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学习交流机会较多,经济基础较好,同时教育科技力量雄厚,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环境下,随着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带动,徐州优越的交通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活力以及政
11、府积极、开放的政策,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徐州的经济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徐州经济作出重大的贡献,这些都将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很好的外部环境。第二部分徐州住宅市场总论一、徐州住宅市场总体分析1、徐州住宅市场总体发展论近几年,徐州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宏观经济形势看好。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住房货币化政策的进一步到位,以及住宅消费信贷制度的逐步完善,各类住房消费持续增长,新旧住房全面动销,已基本形成以存量带动增量,住宅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联动的良性循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住房需求增长迅速。进入“八五”,中国经济一路走强,居民生活水平
12、不断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迅速,居住逐渐成为国民的主要消费支出,国家一系列利好政策促进了中国住宅市场的迅猛发展。 “九五”期间徐州房地产开发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时期,住宅产业发展迅速,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同时房地产开发也蓬勃发展。 城市平均居住面积保持增长势头,尤其在1997年后,居民平均居住面积增幅较大,至2000年末已经达8.91/人,居民住宅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的居住水平还有差距,还有很大市场需求空间。由于2001年的市场供应量和市场需求增长较大,居住水平出现了阶段性的顶点,这也是对房地产市场的一次试探。但由于供应量巨大,消化较慢,同时徐州房地产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其他因素的影
13、响也较大, 致使2002年的市场有所回落。2、 徐州住宅市场供应状况分析房地产投资额在1993年开始迅速发展, 90年代的前中期呈稳定上升趋势,在1998年以后,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一直到2001年的22.9亿元,完成了第一拨快速发展,从2002年稍有回落后,房地产投资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中。从中可以看出徐州的房地产在稳定、持续、有续的发展。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徐州房地产市场供应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1986、1999年和2001年经过几次大的飞跃,虽然其中存在部分的泡沫成分,但从徐州近几年的稳定供应情况可以看出,徐州房地产业已经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从1997年开始,徐州的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
14、,但发展过程高低起伏,呈现出波浪式的走势。住宅市场供应分析图 (单位:万平方米)房屋施工面积整体升呈增长趋势,2001年的增长数量较大,2002年出现了回落但与2000年相比较还是有一定量的发展。住宅供应量占施工房屋面积的比例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48.7%和49.5%,但2002年的比例下降为40.4%;说明供应量仍呈增长趋势,市场更趋多元化发展。3、徐州住宅市场交易状况分析房地产交易额创新高,存量房交易十分活跃。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市房地产交易实现20711宗,建筑面积185.2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22.16亿元,其中交易额比去年增长8%,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商品房和房改房上
15、市,成为2001年房地产市场的两个消费增长点。二手房市场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房地产二级市场的开放,二、三级市场的联动作用已经愈发明显。逐步实现了高收入者住上商品房、中低收入者住上经济适用房和安居房、特困户住上廉租房的梯级住房消费。三、徐州住宅市场需求分析A、市场需求影响因素调查1、 收入阶层与购房支出关系平均住房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12.8%,住房支出还没有成为居民消费重点,说明需求潜力巨大。低收入阶层实际生活消费支出高出可支配收入18%,住房支出达219元;中等收入阶层住房支出仅845元,比平均支出(760元)11%;高收入阶层住房支出最高,为1179元,这与其高收入有关。最低收入阶层住房支
16、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6%;中等收入阶层占15%;最高收入阶层占9.5%。由此可以得出,徐州市住房支出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市场潜力巨大。低等收入阶层将在一定时期内为购房主流,成为徐州住宅市场最具潜力的生力军,目前市场的购房主力是中等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住房支出还有较大潜力。2、政策因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购房按揭贷款制度推动市场需求。福利分房的逐渐取消和单位购房制度的变化使得住宅需求更加分散,需求市场更趣多元化。但还有部分单位住房市场化不够。3、产品因素徐州市住宅产品单一,多层绝对的主流,小高层接受度不高,主要受小高层价格、物业和安全方面的担忧阻碍了市场对小高层的需求,同时开发商对小高层在营销
17、上的引导缺乏专业水准,也是小高层不被普遍接受的一大因素。房型需求受市场供应单一影响,关注程度不高,但对于现有房型普遍感到不足,正处于等待房型变革的出现的状态。B、购房动机分析自用为主流,投资性购房集中在商业用房上,住宅投资比例较小。首次置业和二次置业换房同样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原有居住以单位公房为主,单位宿舍充斥整个徐州居住市场,居住质量已经落后于时代,居民二次置业的需求空间相当大。C、购买行为调查1.区域选择分析传统住房消费以区域客为主,形成相对封闭的区域市场。环线建设规划打破城乡的隔阂,城郊结合部受到重视,市场需求向外围扩展,需求区域空间扩大。城市规划重心南移影响客户对地段选择。南部逐渐受
18、到重视,随之产生的交通、生活配套等问题成为影响客户购房心理的重要因素。价格因素驱使市场需求向外围二、三环沿线尤其集中。区域的生活习惯与工作居住同一区域的概念对购房者影响较大,同时交通和升值潜力也是购房者比较关注因素。2.主力需求房型分析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复式房型均有需求,呈多元化特征。二房三房仍为主流,客户存在对二、三房的紧凑房型的有较强的需求,适当比例的大房型能满足那些二次换房、追求宽敞舒适的购房者的需求。市场上普通住宅以三进深为主,缺乏充分考虑通风、采光、动线的房型,客户选择面窄,满意度不高,从而形成较大换房市场。经济型为主的需求态势,面积适中房型为发展趋势。3、对工程进度的要求期
19、房接受度逐渐升高,期房交易量增长迅速,期房已经成为住宅市场交易的主流产品。购房者对价格的敏感,是期房具有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期房更受购房者青睐。 4、物业服务期望分析徐州楼盘物业管理普遍缺乏专业水准。购房者对物业的要求逐渐提高,已不满足于仅有保安、保洁等服务,物业服务的全面性已经成为楼盘竞争的卖点之一。5、 购房者对开发商实力的敏感度购房者非常看中开发商品牌,品牌竞争将在徐州市场愈演愈烈,传统开发商将受到具有创新意识的开发商的挑战。开发商的实力如何体现在楼盘上成为品牌竞争的重点,承诺的实现程度将是购房者更关注的实质问题。四、徐州住宅市场发展趋势房地产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在积极的政策环境下,徐州
20、市房地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房地产市场供应将稳中有升。房地产供给“短缺”和“过剩”并存现象仍将存在。需求畅旺与供给过剩的矛盾反映了住宅市场的结构性失衡,表明商品房供应在品类与价位上不适应需求,住宅市场的不成熟和住宅开发的非理性,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但市场需求是多层次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 近几年徐州的住宅市场发展较快,居民的住房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居民的住房要求在逐渐提高,要求有人性化的住房环境和房型布局,安全、高效的物业管理等等。性价比较高的楼盘有较强的市场需求。大部分开发商提供的产品整体品质较低,小区的整体规划、房型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创新,开发观念较为落后,还停留在“造住房”的阶段
21、,同时物业管理队伍素质较低,与市场需求脱节。但由于外地代理商的介入给徐州房地产带来了较多新的变化,并逐渐在市场上开始体现,也确实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房地产价格将继续缓坡上扬。一方面开发商的建筑成本在增加,另一方面居民借助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可以实现购房愿望。房地产企业竞争加剧,品牌意识增强。未来几年内徐州房地产业将会重新洗牌,房地产业将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以实现规模经营。为吸引更多的居民消费,房地产开发商不但注重对住宅价格的把握,还在住宅品质的提高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数字小区将倍受中产以上阶层青睐。家庭内部将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管理平台,百姓通过家庭信息网络,不仅可以获得视频点播、网上娱乐、收发信件
22、、远程教育、医疗、购物等各种信息服务,而且能对家庭报警、安全防护、水电计量、紧急呼叫等多种功能实现统一控制,尽享高科技带来的安全、高效和便捷。第三部分 徐州住宅区域市场分析一、住宅市场分区根据徐州历史发展和区域上的特色,结合整个徐州市房地产发展的现状,可以将徐州市区住宅市场进行合理的区片划分,便于对徐州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我们将徐州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市中心区;南区;二、三环线以内区和二、三环线以外区。二、各区域住宅市场分析(一)市 中 心 区1、 区域环境分析A、区域范围:区域主要是指徐州市城区内,南到云龙湖、市民广场及和平路,西至二环西路,向北向东皆以黄河故道为界,即故道以内的区域。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徐州 阳光 世纪 项目 市场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