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实习报告.docx
《工程项目管理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项目管理实习报告.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项目管理模拟实习报告 目录一第一章 总论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规模3第三章 项目选址5第四章 建设方案5第五章 消防15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20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23第八章 组织机构24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26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5第十一章 结论及建议26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 松原市体育馆1.1.2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松原市体育局项目法人:路长青松原市体育局是是松原市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之一,局机关设3个科室。目前有3个直属事业单位,8个体育社会团体组织,开设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速滑、举重、乒乓球、拳击,自行车,跆拳道、摔跤、柔道、台
2、球、武术、网球、田径等项目,现有体育专职人员64人,其中专兼职教练员38人,参加训练人数11 00余人。原有标准400米田径场1处、篮球训练馆1座,室外篮球场3块、举摔柔和乒乓球训练房共计1400平方米。1.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松原市总体规划(2002年初稿)(3)松原市建设事业“十五”计划和到2015年规划(4)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5)松原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松原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告(松发改发2 00775号) (6)松原市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松GJ字第0718号)(7)松原市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松Gz071 4)松原市规
3、划局松原市体育馆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1.4项目提出的理由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松原市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场馆建设。近年来,体育局原有田径训练场及其他训练设施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已不复存在。松原市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币的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全民健身的需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松原市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_巾品位和档次的提高。为此,特提出建设该项目。1.2项目概况1.2.1拟
4、建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松花江南岸的松原市体育中心用地内,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邻规划松花江二桥引桥,南侧为规划城市道路,西侧为广场西路延伸线,用地南侧、西侧均为规划中的新开发商贸、住宅区。1.2.2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松原币体再馆是规划总用地11 64公顷的松原市体再中心主体工程,位于体育中心用地东侧,根据国家、省等部门的有关标准及要求并结合松原币的具体崎况,拟建5 000座位的体百馆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245 00平万米。(2)建设目标 将松原市体育馆建设成为松原市资源配置合理、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体育设施,使其成为松原城市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
5、群众的需要。1.2.3主要建设条件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松原市松花江南岸,南堤北扩形成的新城区东部,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164公顷,用地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南、西三面邻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极为方便、环境条件良好、城市公用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该项目总投资约19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列进一步发展松原币的体育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松原币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为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松原市的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等万面起到积极作用有着显著的往会效益。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设规模2.1开发建设的必
6、要性2.1.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松原体育馆的建设,既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又使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可以推动南堤北扩后城市滨江带其它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这也符合松原市城市建设体现江城特色,抓好松花江两岸开发建设的发展战略。2.1.2松原市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松原市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已远远满足不了体育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制约了松原市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没有专业的体育馆,无法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不利于城市的对外开放和
7、其他文化交流活动。松原市体育馆的建设,还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东北地区开展冰雪项目的优势,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形成冰雪项目的室内训练比赛基地。 2.1.3推动松原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松原市体育馆的建设,可提高松原市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文娱、商贸活动等,可吸;】大量的外地人员来松原参观、游览,从而带动交通、商业、旅游、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口,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松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松原市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2.1.4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体育场馆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它不但体现
8、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衡量城市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水平的标志之一松原市体育馆建设地点临近规划中的宏伟的松花江二桥,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滨江城市带一个重要景观,一个亮点,对于体现新时期松原市的城市建设水平、树立松原市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完善城市功能以及提高我市的知名度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体育馆周边设施绿化用地较多,还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2.2建设规模 根据国家、省有关建设标准的规定及松原币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内同等规模城市体育馆规模现状,城市松原市体育馆设计规模为5000座,包含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比赛馆主体建筑为地上三层,综合训练馆主体地上二层、局部四层,总建筑面积24
9、500平方米。2.3建设规模方案2.3.1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拟定建设的体育馆建筑由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组成,比赛馆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儿6米,东西宽96米,建筑主体为地上三层,地下局部一层,布置设备用房。训练馆(全民健身中心)位于比赛馆南侧,底层与比赛馆连通,主体地上二层,局部四层,椭球形屋面顶点最高处34.5米,总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其中,地上23360平方米。2.3.2使用功能 松原市体育馆由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两部分组成。比赛馆中心场地尺寸为7 3米x 42米,可满足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冰上运动比赛需要,也可开展篮球、手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比赛馆首层建筑平面布局
10、为贵宾用房、运动员用房、赛会组织办公用房、新司中心以及各种辅助用房、训练房、设备用房、后勤管理用房等;二层为观众入口大厅、休息廊和存衣、小卖、卫生间等服务设施,观众入口大厅、休息厅与位于一层屋顶上的室外环形大平台相连通成整体,通过室外大台阶,可将观众人流疏散到各方向疏散广场。三层为观众观光、休息廊及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训练馆(全民健身中心)首层与比赛馆首层室内相通,设有门厅、接待、更衣淋浴设施及举重、健身、乒乓球、台球等训练用房,二层为综合训练馆,布置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训练场地及其他群众文体用房,局部三、四层为群众文体用房。观众通过二层室外平台也能进入比
11、赛馆观众厅。体育馆局部地下一层,设冷冻机房、空调机房、水泵房、配电室等设备用房。第三章项目选址 3.1选址与地理位置 根据松原币滨江城市风貌带总体规划及城市规划建设总体要求,本项目场址选择于松花江南岸,南堤北扩后新形成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北面为新修松花江防洪大堤,东临松花江二桥5l桥,南面为规划城市干道,西侧为广场西街。松原市为新华夏地带,普遍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堆积不良级配中砂、不良级配含细粒土中砂及冲积堆积不良级配中砂、不良级配合细粒土中砂。松原市主要土壤类型有四种: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河淤土。还有部分草炭土、盐碱土和风沙土。本项目用地范围以河淤土为主。 3.2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
12、占地面积 该场址土地属国有土地,项目单位通过征地获得土地使用权,场址用地面积1164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9 5公顷,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第四章建设方案 4.1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 松原市体育馆建设应满足城市整体规划和滨江风景带建设的要求,并与周围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一个现代化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滨江新城风貌。 体育馆的建设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从现实出发,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具有较长期的先进性,建筑设计依照重用!丝盗!差理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设计出具有标志性和时代气息的建筑。 体育馆作为城市大型公益性建筑,应以人为本,从不同人群的不同层面需求出发,汞人、为人设计良好的训练比赛、健
13、身休闲、交流发展的现代化设施、环境。 该项目属大型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应使物流、人流通畅,交通便利,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 设计应充分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尊重地域文化,利用特定的符号、特征,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通过有机组织,体现地方特色,延续和创新历史文脉。4.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4.2.1项目概况松原市体育馆是规划总用地_164公顷松原市体育中心的主体建筑,位于建设用地东侧,南临规划城市干道,西临广场西路,东邻规划第=松花江大桥引桥,用地北面为新修建的城市防洪大堤和规划道路。体育馆总建筑面积24 500平方米。 4.2.2总体布局 根据体育中心总体规划方案,体育馆位
14、于用地东部,建筑主体边沿距松花江=桥1 00米,主入口位于南侧,正对南北向规划道路,便于组织观众人流的集散。建筑主体结合用地西侧400米标准田径训练场及体育学校其他训练设施、健身场地、绿化系统,形成一个开放性的、规整而又有变化的城市体育公园。 体育馆在北侧和南侧规划道路分别设置主要机动车主入口,并在体育馆周边形成1 5米宽环形道路,建筑物南侧、西侧形成疏散广场,解决大量观众人流的疏散问题。观众机动车集中停放在体育中心南部主入口两侧的专用停车场内,自行车停放在入口西侧临街的绿化停车场中,遇大型比赛或其他大型文体活动时,也可利用建筑周边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地。观众也可以经过向东的景观步行道,通过松花
15、江二桥桥洞,经由桥东体育休闲公园疏散至东侧规划道路。体育馆建筑主体西侧设置主要集散广场,便于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开幕式室外人员集散并有利于将体育馆建筑体量与松花江二桥结合,形成独特的城市标志性景观。 观众由大台阶经二层平台进入观众席。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安保、消防等特殊车辆,按照不同出入口设置停放在体育馆周边的指定停车位内。贵宾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西面,运动员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东面工作人员由比赛馆首层北侧进入体育馆,新闻记者入口位于首层西北面。同时,在训练馆首层南侧及二层平台训练馆北侧,设置有日常训练及全民健身出入口,便于市民平时参与体育馆内各项冰上运动、球类、健身、训
16、练活动。不同人流互不干扰,形成松原体育馆有序的交通组织体系。 体育馆总图设计强调环境景观,建筑、广场、绿化相结合,共同构成体育中心优美宜人的环境,形成沿松花江城市建设的亮点。4.3建筑方案4.3.1设计依据l、松原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松原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告(松发改发200 775号) 2、松原市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松GJ字第071 8号) 3、松原市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松GZ071 4) 4、“松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年初稿) 5、业主单位设计任务书 6、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35 035 2 2005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17、】35 00l 62006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3501 8920054.3.2建筑方案描绘松原市体育馆设计规模为5000座,由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两部分组成,为乙级多功能综合体育场馆,耐火等级二级,建成后能满足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羽毛球及体操、击剑、武术等比赛、训练需要和举办集会、文艺演出等大型综合文体活动。 比赛馆平面采用长方形内场和椭圆形观众席的基本形式,主馆建筑平面呈椭圆形,南北长约11 6米,东西宽96米,比赛场地尺寸7 3x42米,净高约20米;综合训练馆通过底层与比赛馆连通,主体地上=层,局部四层;比
18、赛馆和训练馆连接处局部设地下一层,建筑最高点高度345米。总建筑面积24500平方米,其中,地上2 3 360平方米,地下11 40平方米。 4.3.3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比赛馆建筑平面布局首层为贵宾用房、运动员用房、赛会组织办公用房以及各种辅助用房、训练房、设备用房、后勤管理用房等;二层为观众入口大厅、门廊和休息厅,观众入口大厅、休息厅与位于一层屋顶上的室外环形大平台相连通成整体,通过室外大台阶,可将观众人流疏散到各方向疏散广场。_层休息厅设存衣、小卖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通过休息厅,观众可以直接进入比赛大厅观众席。体育馆共设观众席5 00()座(包括4000个固定座席、1 000个活动坐席)
19、,环绕比赛场地布置。观众席后部三层设有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观众厅南北端设有两块12x48米的全彩记分牌。观众席后部三层设有电声、灯光、记时计分等控制用房、转播用房和部分设备用房。观众亦可通过三层后部休息廊进入休息环廊,欣赏体育中心景色和滨江城市风光。 训练馆首层为接待、检录处、台球、乒乓球、健身房等设施,并与主馆首层连通。二层为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训练场地及棋牌活动室等群众活动用房,场地平面尺寸为38x32米,可布置一块标准篮球场地+两块羽毛球场地,j争高1 4米。 根据城市道路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体育馆首层各主要出入口均设计残疾人坡道,并就近
20、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残疾人通过内部专用残疾人电梯上至=层观众休息厅,进入比赛厅。观众厅内东西看台结合入口设置7共计24个残疾人观众席位,观众休息厅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间。 比赛馆主体结构由基础、看台,屋盖三部分组成,训练馆则为底层设施用房和二层训练大厅组成,基础和看台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隔墙采用3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加保温层,内隔墙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屋面采用轻钢网壳结构形式和银灰色复合压形钢板系统,将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连成一体,形成一种轻灵浮动的外观效果。 体育馆立面处理强调体育建筑的鲜明个性,采用大尺度的金属屋面与精巧的幕墙系统及石材墙面形成强烈对比,显示清晰的结构逻辑,展现
21、体育建筑力量与技巧结合的特征,充满现代感。建成后,将成为松原市城市重要标志性建筑物。4.4结构设计4.4.1设计依据 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设单位暂未提供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已向建设单位提出进行地质勘察的要求,要求提供的工程地质报告满足施工图设计的需要。 4.4.1.3采用的设计荷载(标准值) 1、基本风压: 0 5 0 kNm。 2、基本雪压: 045 kNm 3、主要楼面使用荷载: 看台: 3O kNm。; 办公室: 2 0 kNm。; 门厅: 35 kNm。; 走廊: 35 kNm。; 楼梯间: 3 5 kNm。; 卫生问: 25 kNm。; 挑台: 3 5 kNm。; 设
22、备用房: 7 0 kNm。 4、主要屋面荷载: 室外平台:40 kNm。; 屋顶: 035 kNm。 4.4.2设计说明 1、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 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 2 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地基及基础形式:由于缺乏地质资料,暂定本工程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丙级,采用天然地基,柱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局部地下室采用筏形基础。 3、上部结构选型:主体结构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级。楼板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屋面采用钢网壳结 4、结构缝的设置:本工程在比赛馆和综合训练馆连接部位结构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项目 管理 实习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7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