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课件.ppt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定义:AMI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了冠状动脉血流的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的急性缺血达1小时以上,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一.定义:,二.病理:1.血管病变*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斑块纤维帽破裂*脂质进入血流*激活血小板释放促凝血因子和缩血管因子(TXA2,ADP等)*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形成。2.心肌病变:,二.病理:,2。心肌病变冠脉闭塞时间 心 肌 病 变 临床症状及并发症20-30分钟 心肌少量坏死 胸痛伴出汗1-2小时 大部分心肌凝固性坏死 心电不稳定,心律失常, 晕厥, 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侵润 原发性室颤。24小时 心肌透壁坏死 心律失常,休克心衰 ,
2、 下壁AM 缓慢性心律失常,休克,右心AMI 前壁AMI 快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衰1周左右 坏死的心肌溶解并开始吸收 心脏破裂。诱因:便秘、高血压、 剧烈咳嗽。4周左右 心室重构 坏死区肉芽组织 室壁瘤形成。ECG:持续性的ST段弓背 增生 间质纤维化 抬高达 四周. UCG:室壁反常运动6-8周 心肌瘢痕形成,痊愈 无症状,2。心肌病变,心室重构的概念: .梗塞区心肌坏死,室壁变薄膨出,心肌收缩力下降。 .非梗死区心肌反应性肥厚,伸长,呈离心性肥厚。组织学改变为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间质增生充填坏死区。心肌排列紊乱,无协调收缩功能。早期肥厚的心肌收缩时有一定的代偿作用,晚期心肌产生严重的间
3、质纤维化,舒张功能障碍,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受损害时,可产生心力衰竭。,心室重构的概念:,三.AMI诊断的3个条件: 1.持续性的胸痛,性质同心绞痛,但更严重,每次疼痛持续时间30分钟至数小时,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下壁心梗常有腹痛伴恶心呕吐.2.ECG演变表现为坏死性Q波,ST段弓背样抬高,T波倒置。ECG可反映AMI的程度及梗塞的部位和范围.3.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I或T(InI,InT)升高:,三.AMI诊断的3个条件:,AMI的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注:*应同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ASTALT方有意义;CK:肌酸激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M
4、I的血清心肌标记物及其检测时间项目肌红蛋白CTnICTn,心肌酶的意义:酶升高2倍支持心肌坏死。酶升高的程度和梗塞面积成正比。CPK及CPK-MB酶峰提前(16小时)提示溶栓后血管再通。酶峰的走向与病情发展相同。肌钙蛋白阳性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特异性100%。 以上胸痛、ECG、肌钙蛋白及酶学改变3个条件中 任两项阳性 均支持AMI的诊断。,心肌酶的意义:,四.鉴别诊断: 1.急性肺栓塞: 突发性的胸痛伴呼吸困难,急性右心负荷增加的表现.如:P2亢进,颈静脉充盈。ECG新出现SI、 QIII、 TIII。胸导过渡区右移。D二聚体(-)可除外。确诊依赖于核素肺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或肺核磁共振。 2
5、. 主动脉夹层: 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管壁中层,使动脉壁撕裂成夹层。病人多有高血压病史,起病急骤,突发的持续性胸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可随病变受累的部位放射至背、肋、腰、腹和下肢。心脏听诊主动脉瓣区新出现关闭不全的杂音,无ECG及酶学的改变。,四.鉴别诊断:,五.治疗: 治疗原则:保护存活的心肌,挽救损伤心肌,缩 小梗死面积. 治疗步骤:尽快作出诊断,并给予再灌注治疗: 10-20分钟完成病史采集,体检。记录一份18导联ECG。30分钟内收入CCU开始静脉溶栓。如有心脏介入手术条件,90分钟后直接开始PTCA.,五.治疗:,再灌注心肌药物溶栓、急诊PTCA、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一般治疗:
6、 制动, 心电血压监护, 吸氧, 止痛 ,镇静, 清淡饮食、二便通畅。. 时间就是心肌,愈早愈好. 溶栓药物 有非特异性(尿激酶、链激酶)和特异性(组织型纤溶酶元激活剂 rt-PA)两类。均为纤维蛋白溶解酶元激活剂,其作用是使纤溶酶激活,溶解纤维蛋白,,血栓溶解。,一、药物 溶栓,一、药物 溶栓,尿激酶:最常用,从人尿中提取无抗原性,价廉,半衰期16分钟,剂量2.2万u/kg。常用量150u+0.9% NS 100ml 30分钟滴完. 溶栓时间与再通率的关系溶栓时间0-1小时2-3小时4小时再 通 率87.5%75%65-70% 溶栓时间窗 12小时,可用溶栓药的时间范围24小时。,尿激酶:最
7、常用,从人尿中提取无抗原性,价廉,半衰期1,溶栓禁忌症: 1.两周内有活动性出血(胃肠道溃疡、咯血等),做过心脏手术、活体组织检查,有创伤性心肺复苏术,不能实施压迫的血管穿刺以及有外伤史者。 2.高血压病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仍21.3/13.3kpa(160/100mmHg)。 3.高度怀疑有夹层动脉瘤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课件,4.有脑出血或珠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半年内有缺血性脑卒中(包括TIA)史。 5.有出血性视网膜病史。 6.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 7.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或恶性肿瘤等患者。,4.有脑出血或珠网膜下腔出血史,6小时至,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直
8、接指征:冠状动脉造影观察血管再通情况,依据TIMI分级,达到II、III级者表明血管再通。,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征,间接指征: 1心电图上ST段抬高最显著的导联,在灌注溶栓剂开始后2小时,ST段迅速回降50%。 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后2-3个小时内基本消失。 3在灌注性心律失常:输入溶栓剂后2-3个小时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或束支阻滞突然改善或消失、或者下壁梗塞患者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伴有或不伴有低血压。 4血清CK-MB酶峰提前在发病后14个小时以内或CK 16小时以内。,间接指征:,再灌注心律失常 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血栓溶解后,血管再通,血液灌注损伤和缺血的心肌
9、后,氧自由基产生,心肌细胞内钙超载,使心肌的复极不均匀易形成折返环路,自律性增加,导致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进展课件,抗凝:溶栓后残存的血栓激活了内源性凝血系统,产生强烈的促凝作用,易发生再梗塞。肝素抑制凝血酶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加强抗凝血酶III灭活凝血因子的作用,因此在溶栓后应尽快使用。,抗凝:,普通肝素 12500u+GS 500ml 静点 ,一日一次或分两次静点,3-5天 。 用药期间注意检测凝血时间使其延长1-2倍。 低分子肝素:250mg bid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为肝素片段,抗因子Xa的作用为普通肝素的2-4倍) 华法令2-3mg qd po 15天。,普通肝素 1
10、2500u+GS 500ml 静点 ,一,抗血小板治疗: 1、肠溶阿斯匹林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合成,达到抑制血栓素A2生成的目的。用法:肠溶阿斯匹林300Mg,立即嚼服,QD,连服三天后改为40-80Mg/日,长期服用。 2、噻氯匹定(抵克力得):250mg bid po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拮抗剂)。 3、GP2b/3a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治疗:,(3)其他药物治疗:1 .极化液(G I K):10%GS500ml+KCL15ml+门冬氨酸钾镁液50ml。抑制循环中自由脂肪酸(FFAS)水平及心脏对FFAS的摄取,降低AMI病死率。AMI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中FFAS水平升高,导致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心肌梗死 诊治 进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