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docx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docx(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研究一、前言(一)研究背景举重冠军邹春兰因为生活拮据到长春市一家浴池给客人搓澡,马拉松冠军艾冬梅为了生计不得不摆起了地摊和上网开卖奖牌,退役运动员的尴尬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表明,在湖南等8个省区,处于待业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8.9%,占运动员编制总数的24.2%。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困境,已带有普遍性的意义。据了解,虽然我国为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在30万退役运动员中,有近80%的退役运动员正面临失业、伤病、贫困的困扰,急需社会的关助
2、。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运动员退役后遭遇的再就业困境已经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全面而有效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是每一位有识之士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职业运动员退役后遭遇的再就业困境,至少产生了两个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相比于国外,运动员的运动生命缩短。羽坛陈宏退役(27岁)风波刚过,就又传出来泳坛“女蛙王”罗雪娟退役(23岁)的消息。这些优秀运
3、动员在黄金年龄退役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提早为将来的就业打算;第二、运动员队伍的后备力量缺乏。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也已经影响到了体育后备力量的发展。北京市政协在北京市海淀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没有家长支持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运动。艾冬梅、邢慧娜、郭萍等中长跑运动员就相约不让孩子练长跑。而一些有体育特长、有培养前景的体育苗子参加业余训练,也仅仅是为了争取特长生升学加分或者争取进入自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名牌大学。造成我国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运动训练体制内部缺陷,还有运动员的个人因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我国体制的局限性;第二、保护运动员权益的法
4、律不健全;第三、我国体育经纪事业发展滞后;第四、我国体育保险业务的范围狭窄;第五、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工作不到位;第六、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下;第七、绝大多数运动员退役时身体、心理伤残情形不容乐观;第八、运动员普遍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意识。在造成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境的众多因素中,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和保护不到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二)研究意义为了充分调动我国职业运动员的爱岗敬业精神,保证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事业的顺利发展,我们特地开展“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产权界定和保护研究”课题的研究。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地界定和保护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使职业运动员的劳动付出获得相应
5、得报酬,同时为国家妥善解决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难题提供政策建议。(三)研究方法和内容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搜集、阅览中外有关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退役安置方面的资料书籍;第二、专家访谈法。向体育主管部门、体育院校、运动队的专家进行访谈;第三、比较分析法。分析中外在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界定和退役问题上的做法,取长补短;第四、数据统计法。对调研数据、体育年鉴、华奥星空网站和报纸杂志上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第五、演绎推理法。通过对数据统计、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的信息进行逻辑分析和演绎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第六、实证分析法。采用实地调研取证方式,并将报告的结论
6、向运动队推广和试点,做前期和后续研究。本课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问题的提出。主要介绍我国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不景气的现状,提出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第二、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文献综述。介绍相关文献中关于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计量、归属和保护方面的主要观点;第三、我国职业运动员从业及退役现状。介绍我国职业运动员退役后去向的主要形式;第四、职业运动员职业生涯阶段划分。通过把职业运动员职业生涯进行阶段性划分,以便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对职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产权进行有效地界定和保护;第五、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例,分析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位、定价和定性
7、;第六、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保护,以职业足球运动员为例,重点介绍在职业生涯早期、中期、晚期各阶段如何有效保护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产权;第七、政策建议。为国家相关的行业主管机关有效界定和保护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提出供参考的政策建议。二、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国内外研究现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所阐述的“人力资本理论”标志着它的诞生。舒尔茨的理论主要包含以下主要观点: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熟练程度,一句话,表现为人的素质。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的经济价值共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的成本价值;二是人的投资价值。人之所以具有经济价值,一是因为人
8、的成长和劳动能力的形成与维持需要花费成本,二是因为凝聚在人体之中的知识、技能等因素具有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一)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阐述1、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含义根据原劳动部1992 年5 月8 日颁布的关于界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艺徒概念的通知,运动员是指专门从事某项体育运动训练和参加比赛的人员。在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运动员被明确定性为一种社会职业,归第二大类,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类别。运动员人力资本的形成是指运动员所具有的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的投资过程。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是指在整个运动生涯和全部生活空间上能够带来现期和未来收益的,
9、存在于人自身的知识、技能和体能的投入存量。(何世权,2004;于天艳,2005)2、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性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和运动员个人:国家保证运动训练的一切能够正常运作,向运动员免费提供吃、住、运动服装、器械和场馆,并配备教练员的指导,还有每月的岗位津贴;运动员在他们的竞技体育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投资了他们的天赋、健康、时间、精力、及为运动员这个职业选择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机会成本。(邹国防,2004)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高风险性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也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性。除了要承担与物质资本一样的市场价格风险外,人
10、力资本投资还要承担生命因素风险。作为生物体的人有因病、因伤、因死亡而导致投资沉没的可能,这种风险比前一种风险更难把握。而竞技体育的投资风险,尤其是后一种风险比多数其它领域的投资风险更大,这是为数不少的竞技体育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无法收回的主要原因之一。(邹国防,2004)由于职业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成功率和成才率很小而淘汰率很大,优秀运动员或体育明星较少;运动伤害比较容易发生。这些因素也导致了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高风险性。(李万来,2002)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高机会成本竞技体育既是一个投资风险高,又是一个机会成本大的投资。在我国现行竞技体育体制下,对职业运动员来说,最大的机会成
11、本是为专业训练而放弃读书的成本,这种机会成本的产生严重影响着运动员未来一生的发展机会。由于过早的放弃了系统的文化学习,运动员未来的再就业与其它人群相比存在着明显的比较劣势。(邹国防,2004)职业运动员还承担着统计性歧视的机会成本(邹国防,2004)。统计性歧视是指,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在通常情况是以他或她所属的群体特征为依据的,而不是以他或她的个人特征为依据。从事过竞技体育的职业运动员,大多体会过被人评价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痛苦。这是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安排的结果,它不但给运动员的再就业形成障碍,也给职业运动员人群打上了被歧视的烙印。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性和连续性要把一个人从天然状态
12、培养训练成为优秀的职业运动员,往往需要接受十年左右或更长的训练时间;而且受训练者自身特点的制约,这种投资应保持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否则将不利于受训练者运动技能的开发。(李万来,2002)3、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的特点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相对性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具有很大的相对性:第一、它只是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的现时体现,不能准确反映运动员的内在经济价值:第二、同等级别的运动员在不同国家、地区或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体育组织(或运动项目)其收入水平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别;第三、由于受运动生命年限的制约,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的受益期具有相对性。(李万来,2002)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
13、值的条件性首先,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经济价值收益的获得,往往需要较长的过程,且具有一定的间接性。只有运动员运动技能形成,并能向社会提供劳务后,才能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发挥其功能,而在运动训练领域不能直接创造出相应的经济价值及收益;其次,从对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发挥作用的条件看,运动员经济价值的实现还必须与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结合,如运动员经纪等,才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充分表现其经济属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李万来,2002)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多样性从投资的效果看,对职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多样性。在现实的体育产业和经营市场上,表现为职业运动员的参加商业比赛的收入,转会收入,电视新闻媒体转
14、播,广告赞助,无形资产收入等。(李万来,2002)在众多的收入中,职业运动员参加商业比赛的收入是直接收入,其他收入是间接收入。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特殊性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李万来,2002):首先,职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价值与运动生命过程相结合。一般而言,一个运动员经济价值的存量,将会随着运动年限的增长,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影响力的扩大而增加,但最终会达到某一运动年龄段,其运动员经济价值存量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逐渐减少。导致这种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运动员的经济价值投资边际产出率开始下降。其次,职业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价值与竞赛和提供劳务过程相结合。一方面
15、运动员在运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参加各种类型竞赛活动。随着竞赛活动的增加,运动技术日臻成熟;同时,他们向社会提供的各种精神形态的劳务服务,也日益得到社会承认,使其社会影响力愈加扩大,从而形成运动员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运动员所在的运动队对运动员的包装所产生的宣传效应,又进一步扩大了他们的社会知名度。这样,凝聚在运动员人体之中的经济价值量也愈益扩大。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短暂性奥运会参赛选手标准都在18岁之上(体操除外,14岁既可参赛),而奥运每4年才办一次,一般运动员到了30几岁就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样一算,运动年龄才维持在20年左右,再加上一些伤病耽误的时间,可以说职业运动员的运动时间
16、是很宝贵而又短暂的。(二)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1、主要观点杜漪认为(2004年),人力资本产权是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对投资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所拥有的一系列具有经济价值的权利总称, 包括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权利,是制约人们行使这些权利的规则, 本质上是人们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这个定义反映了人力资本产权的基本含义: 第一, 人力资本产权是由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组成的一组权利束; 第二, 人力资本产权必须与交易相联系, 并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得以体现; 第三, 人力资本产权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范畴, 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益关系进行界定和调整的制度规范。目前我国关
17、于运动员人力资本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对运动员人力资本管理研究更是缺乏。散见于国内学界的耿力中、梭伦、张智翔、张忠元、李健等要么是从资产、资源角度进行分析,要么是从营销策略角度研究问题。李万来的从人力资本理论看运动员的经济价值以及罗民生和胡利军的青少年运动员人力资源的成本等文中对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做了较有价值的探讨。2、述评关于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有以下2个问题尚待解决:第一、杜漪提出了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由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组成的一组权利束,那么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产权是否也是有这些内容构成;第二、随着我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的推进,运动员分成了职业运动员和非职业运动员两大类,他们的
18、人力资本产权的内容相同还是有所不一样。(三)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计量1、主要观点国外为了测定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率以及对组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推出了不少人力资本价值的测定方法,比较典型的有成本法、存量与流量的综合分析法、投资收益率法等。张文贤教授认为(2000),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可以采用成本计量和价值计量两种模式:第一、成本计量模式。人力资本的成本计量可以从对人力资本价值的投入的角度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本成本包括原始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和边际成本等4个部分;第二、价值计量模式。人力资本的价值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一是按人力资本价值的外在表现分为补偿价值(或交换价值)和剩余价值两部分,
19、二是分为基本价值部分和变动价值部分,三是分为个体价值和群体价值。人力资本价值会计既要反映人力资本的群体价值,也要反映人力资本的个体价值。许多人的个体价值是相当高的。于天艳认为(2005年),人力资本价值评价中的成本计量模式主要有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 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计量和评估是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配的前提和依据。关于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价值的计量,国内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成本评价方法我国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评价中主要有6种成本投入:第一、人力要素投入,主要是指受训对象(运动员)与施训者(教练员)及医务监督、后勤保障人员三方所需要的人力;第二、财力要素投入,主要包
20、括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直接投入是指直接用于运动员的工资、饮食、营养、医疗卫生、运动服装等生活消费品以及运动员参赛所需的差旅费等开支。间接投入是指为运动员提供与技术指导(教练员)及行政管理人员所需的工资及有关经费开支;第三、物力要素投入,主要包括运动员训练所必需的运场馆、设施、运动器材等训练消费品;第四、技术投入,主要是指教练员科学训练的手段与方法、电子及高科技产品在运动训练领域里的推广运用、运动器材的科技含量、运动训练中的医务监督、合理的营养、科学的休息等;第五、身心素质要素投入,主要是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它既与先天的遗传因素有关,又与后天的科学训练相联;第六、时间要素投入。运动员运
21、动技能的形成与稳定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运动技术的娴熟是运动训练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据有关体育文献资料介绍,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时间,一般需8至10 年左右。(陈玉清和韩湘平,2003)未来收益评价方法周进强认为(2004),运动员的人力资本产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应该采用未来收益法进行评估。汤起宇和贺光伟认为(2005),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的计量模式分为群体价值计量模式和个体价值计量模式。群体价值计量模式有经济价值法和技术型无形资产评估法,个体价值计量模式有未来薪酬折现调整法和随机报酬法。群体价值计量模式中的经济价值法是指,将职业体育俱乐部未来各期的盈余折算为现值, 然后按照运动员人力资源投
22、资所带来的盈余占俱乐部全部盈余额的比例(人力资本的投资贡献率) , 将盈余现值总额的一部分计为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源价值。个体价值计量模式中的未来薪酬折现调整法是指,按照俱乐部未来支付给职业运动员的工资报酬的现值总额作为运动员的经济价值。我国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价值评价中主要有5种收益:运动员转会收入、运动员参赛费、新闻媒体转播收入、体育赞助费和运动员无形资产的利用与开发等。(李万来,2002;陈玉清和韩湘平,2003)权变评价方法吴晓阳和盛泉林认为(2004),在职业竞赛表演市场, 职业运动员作为特殊的“产品”, 其“产品”的开发期、成长期、巅峰期和衰退期的年数是随着其运动项目的特性而决定的,
23、 不同的运动项目,“产品”的开发期、成长期、巅峰期和衰退期的年数不相同, 而且职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不同的运动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人力资本价格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 在测算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格时, 不同运动时期的职业运动员应根据在不同的时期所表现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形式,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算。以上国内学者通过分析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价值, 提出了一套或几套较为简便、科学、合理的评价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 为今后评价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提供一些参考的依据。2、述评 成本评价法以投入的成本作为评价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考虑到了运动员的实际付出,但是忽略了运动
24、员的未来收益,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价值。比如说,一个行将退役的体坛老将和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相比,尽管投入的成本上前者比后者要多很多,但绝不会比后者具有很高的转会价值。 未来收益评价方法以未来收益的现值作为评价职业运动员人力资本价值的基础,考虑到了运动员可能产生的价值,但是忽略了运动员为此付出的成本,也不能真实和全面地反映运动员人力资本的价值。而且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确定运动员的价值,以此作为支付运动员报酬的依据。因此,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权变评价方法根据运动员不同职业生命周期提出不同的价值评价方法,能够兼顾获奖运动员和没有获奖运动员的情形。但是这种方法比较繁琐,在操作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 社会科学 软科学 研究 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6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