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1章概述ppt课件.ppt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1章概述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1章概述ppt课件.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孔起英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程内容概况,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的发展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 第四章 学前儿童欣赏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五章 学前儿童绘画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六章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实施指导 第七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参考书目,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屠美如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幼儿园美术教学法,庞丽娟编,北师大出版社,1990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4、艺术与人的发展,加登纳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5、艺术与视知觉,阿恩海姆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美、美术、学
2、前儿童的美术第二节 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学前 儿童美术教育,第一节 美、美术、学前儿童的美术,一、美二、美术三、学前儿童的美术,(一)美的内涵一、美 (二)审美对象的分类和特征 (三)美感 (一)艺术二、美术 (二)美术及各类型的审美特征 (一)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三、学前儿童 (二)与其整体智慧的发展相一致 的美术 (三)他们进行情感表达与交流的工具 (四)他们个性的表现,一、美 (一)美的内涵 1、三种观点:客观论(只重审美属性、重物)、主观论(只重审美需要和态度)和主客观统一论(人情与物理相统一) 2、本书观点倾向于主客观统一论 3、如何理解美是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1)
3、客观论【重审美属性,重物】 美是物质的形式规律或自然属性。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培根等。 美是事物各部分的适当比例,加 上颜色的悦目西塞罗 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 明确亚里士多德 美的精华在于文雅的动作 培根,(2)主观论【重审美需要和态度 】 美是观念,是直觉表现,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代表人物有黑格尔等。,(3)主客观统一论【重人又重物】 美既在人心,又在事物。典型代表有里普斯的“移情”说,阿恩海姆的“同构”说。 里普斯的“移情”说 移情说的主要代表是里普斯。在他看来,审美情感并非审美客体所固有的,而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使对象呈现
4、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阿恩海姆的“同构”说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物理性(非表现性),一种是表现性。在格式塔心理学派看来,审美体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同的力的结构(内在世界)的同型契合。,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异质同构”说力图要证明的是以下两点:第一,物理世界所具有的某种力的结构和表现性,是对象本身的客观物性,既不是人们靠“联想”赋予的,也不是凭“移情”而获得的。第二,物理世界与心理世界的力的结构是不同质的,但可以相互对应、沟通、同一,从而达到内外两个
5、世界的同型合一,并从这种同构关系中产生诗与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孔子雍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 陆机文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清秋望不极,迢递起层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沉。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 杜甫野望,一、美 (一)美的内涵 1、三种观点:客观论(只重审美属性、重物)、主观论(只重审美需要和态度)和主客观统一论(人情与物理相统一) 2、本书观点倾向于主客观统一论 3、如何理解美是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美既不
6、是外在客观物质对象所固有的某种特质或属性,也不是审美主体纯主观的某种观念或意识。美产生于审美对象与审美感官的契合点上。 美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是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的愉悦价值。,一、美 (一)美的内涵 1、三种观点:客观论(只重审美属性、重物)、主观论(只重审美需要和态度)和主客观统一论(人情与物理相统一) 2、本书观点倾向于主客观统一论 3、如何理解美是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1)审美需要是人所特有的需要,它是美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人有审美的需要。(2)美的产生需要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某些客体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当以上两个条件具备时,美就产生了。所以说,美是审
7、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一、美 (一)美的内涵 1、三种观点:客观论(只重审美属性、重物)、主观论(只重审美需要和态度)和主客观统一论(人情与物理相统一) 2、本书观点倾向于主客观统一论 3、如何理解美是审美对象对主体的审美需要的满足?,(二)审美对象的分类及其特征(分析客体审美对象) 1、自然美(分人化自然美和原始自然美,重形式) 2、社会美(重内容) 3、艺术美(重内容重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的统一),插花 自然景色,(二)审美对象的分类及其特征(分析客体审美对象) 1、自然美(分人化自然美和原始自然美,重形式) 2、社会美(重内容) 3、艺术美(重内容重形式,是有意味的
8、形式和深刻的内涵的统一),(三)美感(分析审美主体) 1、广义与狭义的定义(P6) 2、美感的特征(P6-7) 3、美的形态(静态与动态P8),(三)美感(分析审美主体) 1、广义与狭义的定义(P6) 2、美感的特征(P6-7) 3、美的形态(静态与动态P8),二、美术 (一)艺术 1、艺术的发展演变 起初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工匠、技艺、技术有古典美标准的艺术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 2、从4个层面来理解艺术(1)从艺术的社会属性上看,艺术是一种 社会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 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 (2)从艺术的认识属性来看,艺术以特有 的方式把握世界。,(3)从艺术的活动过程来看,艺术是艺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美术教育 概述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