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ocx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学 生 姓 名 刘 锴 指 导 教 师 宋国宇 专 业 工商管理 学 院 工商管理学院 2007 年 06月 22日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raduation ThesisResearch on S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AllianceStudent Liu Kai Supervisor Song Guoyu Specialty Business Management SchoolTh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200
2、7-06-22毕业论文任务书姓名: 刘锴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班级:03-1班专业:工商管理毕业论文题目: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立题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让国内企业认识到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性,找到促进战略联盟建立、维护、巩固、发展及保持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我国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面对国内激烈竞争和即将到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工作。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意义:首先,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有利于我国企业逐步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盟合作伙伴关系。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面向长远发展,并以联盟关系连接起来的企
3、业组织形态,由于对其组织成员缺乏建立在合资关系、合并关系之上的强有力的行政和经济控制手段,因而极易发生组织成员背叛其他联盟成员的情况,伙伴关系极易破裂,造成战略联盟的不稳定,甚至联盟的解体。因此,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在这个充斥着激烈竞争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有利于国内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充满更多机会的发展时期,众多的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在我国的业务和业务开展的策略。而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不失为国内企业冲出跨国公司包围,并其在同一平台竞争国际市场与资源的有效途径。最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还有利于我国
4、国内的产业结构的规范、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以及形成和谐、良性的行业竞争,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技术要求:根据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工商管理学院专业毕业论文大纲的要求为依据进行写作。工作计划:1. 查找资料,确定论文选题。2. 完成关于论文的调研,取得相关资料。3. 根据掌握的调研资料,进行系统地分析、整理,找到问题切入点。4. 阅读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方面有关的书刊,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从理性上加以分析。5. 组织、整理相关资料,准备论文撰写。6.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7. 开始论文写作,形成初稿。8. 根据导师提出的论文
5、修改意见,完成论文写作。9. 论文定稿、打印、准备答辩。10.毕业论文答辩。时间安排:2007年02月26日-2007年03月05日 论文立题2007年03月09日-2007年04月09日 收集论文资料2007年04月10日-2007年04月20日 论文提纲初稿2007年04月20日-2007年04月22日 提交并修改开题报告2007年04月23日-2007年05月07日 论文初稿完成2007年05月08日-2007年06月08日 修改论文初稿2007年06月09日-2007年06月15日 论文定稿2007年06月16日-2007年06月20日 论文初审2007年06月21日-2007年06月
6、25日 论文答辩2007年06月26日-2007年06月27日 论文装订指导教师要求:1. 严格按照与导师沟通后确定的论文选题、指导教师提出的技术要求、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独立完成论文写作任务。2. 按照学院的要求,4月20日6月15日为导师对学生面对面的指导时间,为保证写作质量,指导次数不少于5次。3. 论文写作应严格执行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规定。(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院长意见:(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论文审阅评语一、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二、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三、答辩委员会评语:四、毕
7、业论文成绩: 签 字: 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1研究目的11.1.2研究意义11.2研究内容及方法21.2.1研究内容21.2.2研究方法2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21.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21.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3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52.1企业战略联盟52.1.1企业战略联盟的含义52.1.2企业战略联盟的特性52.1.3企业战略联盟的种类62.1.4企业战略联盟的动因72.2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82.2.1企业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82.2.2
8、企业战略联盟的稳定性8第三章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分析103.1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因素分析103.1.1战略伙伴的影响103.1.2联盟模式的影响103.1.3联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113.1.4组织文化和战略目标的兼容性113.1.5竞争地位的失衡113.2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123.2.1博弈分析的前提假设123.2.2企业战略联盟的有限次博弈分析123.2.3企业战略联盟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13第四章 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对策建议164.1联盟合作伙作的选择及管理164.1.1选择合作伙伴的原则164.1.2选择合作伙伴的方法174.1.3合作伙伴的管理174.2信任机制的建立与第
9、三方强制力量的引入184.2.1信任的类型及依据184.2.2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机制194.2.3引入第三方强制力量194.3完善联盟中的收益分配制度21结 论22参考文献23致 谢24附 录25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摘 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充满更多机会的发展时期。面对众多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国内企业需要建立稳定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基于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的现实成果,试图通过多重博弈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实施战略联盟所遇到诸如:合作伙伴的背叛、联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收益分配缺乏公平性等稳定性问题,找出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10、从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及管理、联盟成员之间的信任机制的建立、第三方强制力量的引入以及联盟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措施。从而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稳定的战略联盟关系,使联盟成员保持在所属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又能获得参与战略联盟所带来的协同效应,及其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关键词:战略联盟;稳定性;博弈分析;第三方力量IIAbstractSince the entrance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our Chinese market economy has stepped into a prosperous period, filled with mor
11、e opportunities. Facing the stiff competition of so many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 our domestic corporations should build a stable relationship of strategic alli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ore and more changeabl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 Based on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research achie
12、vement, this paper, by means of multiple Game Analysis, studies the problems of stability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alliance, such as, betrayal of partners, distrust of alliance members and unfairnes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n find the key factors that impede stability of strateg
13、ic alliance. Meanwhile, this paper will develop tactics to strengthen stability of strategic alliance through choice and management of alliance partners, construction of trust mechanism among partners, introduction of the third compulsory party force and the mechanis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Therefo
14、re, it can help the corporation build stable and effective strategic alliance and keep the core competitive edge of the alliance members in their own field. And finally gain synergy by joining the strategic alliance, which, furthermore, brings superprofits to all members.Keywords: strategic alliance
15、; stability; Game Analysis; the third-party force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研究目的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本地区、本国的企业,更多的是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要素的飞跃式变革,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力图获得竞争优势的内涵和途径,以及战略发展的方向面临着重大的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继续沿用传统的战略方式已难以适应这种“超竞争”的现实。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强调企业之
16、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战略联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让国内企业认识到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性,找到促进战略联盟建立、维护、巩固、发展及保持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我国企业尤其中小企业面对国内激烈竞争和即将到来的全球化市场竞争做好准备工作。并希望通过此次研究为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提供一个新的角度。1.1.2研究意义首先,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有利于我国企业逐步建立和谐、有序的联盟合作伙伴关系。战略联盟作为一种面向长远发展,并以联盟关系连接起来的企业组织形态,由于对其组织成员缺乏建立在合资关系、合并关系之上的强有力的行政和经济控制手段,
17、因而极易发生组织成员背叛其他联盟成员的情况,伙伴关系极易破裂,造成战略联盟的不稳定,甚至联盟的解体。因此,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在这个充斥着激烈竞争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有利于国内企业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充满更多机会的发展时期,众多的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在我国的业务和业务开展的策略。而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不失为国内企业冲出跨国公司包围,并其在同一平台竞争国际市场与资源的有效途径。最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还有利于我国国内的产业结构的规范、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以及形成和谐、良性的行业竞争,产生协同效应,
18、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2研究内容及方法1.2.1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按照以下思路展开:首先,从实施战略联盟的难点稳定性问题出发,提出战略联盟及其稳定性的相关概念,包括:战略联盟的定义、种类、动因及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定义等;其次,找出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若干因素;再次,着重从博弈分析的角度对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维持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文章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措施。遵循以上的研究思路,论文在结构体系上作如下安排: 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国内外学者关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概况、存在问题和重点发展方向。 第二章,概述战略联盟的
19、定义、分类和动因,重点分析战略联盟不稳定性及稳定性的含义等。 第三章,从包括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因素和多重博弈分析等几个角度对战略联盟稳定性进行研究和剖析。 第四章,讨论加强战略联盟稳定性的若干措施,即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联盟中信任机制的建立、第三方强制机构的引入、联盟中的利润分配制度的完善等。1.2.2研究方法在对战略联盟及其稳定性的研究,从正反两个方面(不稳定性和稳定性)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说明;在对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时,结合有关理论并运用了因素分析、多重博弈分析等方法;而在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和建议过程中,运用了规范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加强企业战略联
20、盟稳定性作出深入研究。1.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1.3.1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Franko于1971年最早对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揭示,然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才引起理论界的关注。一直以来,国外学者对战略联盟的动力、形式和竞争力以及价值创造等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忽视了对联盟过程的管理。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稳定性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获得较为系统的成果,也没有建立起针对性较强的一般性分析框架3。不过,很多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查都已经开始注意并着手揭示导致战略联盟不稳定性的原因。关于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现有研究主要是围绕不稳定性的实证调查和原因分析展开的
21、,而对稳定联盟构建问题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战略联盟稳定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截止于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跟踪调查和统计分析为主,缺乏针对联盟不稳定性或稳定性的深入研究。其中,Bleeke和Ernst对全球战略联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成功的战略联盟只有少数(普遍的认识是这一比例只占30%左右),而失败的联盟大多以并购或解体而告终。第二阶段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之间,以探询导致联盟不稳定的原因为主要特征。而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较为系统的联盟稳定性研究成果和框架。1998年,Spekman、Isabella和Macavoy对战略联盟研究进行了经典的综述,并且指出联盟稳定
22、性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自此,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进入了第三阶段,联盟稳定性问题才真正开始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战略联盟稳定性研究的最新成果,是由Zeng和Chen(2003)基于社会困境理论构建的较为完善的社会学分析框架,他们强调了信任等社会因素的重要性3。1.3.2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我国对战略联盟的研究是基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而展开的,是对国外的理论进行概括并结合我国国情,指导我国企业实践的。其中,单汐源、彭忆在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分析中通过分析四种博弈模型的盈利结构,评价了战略联盟的稳定性问题。李国津在战略联盟中对战略联盟形成的环境、动因和本质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介绍了战略联盟的形成过程、运行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战略 联盟 稳定性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4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