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煤矿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
《云庄煤矿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庄煤矿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安县三板桥镇云庄煤矿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编制单位:普安县三板桥镇云庄煤矿颁布日期:2013年3月2日 目 录1. 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32. 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33井下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274井下气体中毒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495矿井通风系统破坏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626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757矿井提升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948矿井供电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029爆炸物品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1110地面火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2311抗洪抢险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3112抢险救灾设备物资材料保障预案 13613事故应急通讯保障预案
2、13914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预案 146顶板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我矿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矿井,顶板事故是矿井煤炭生产的灾害之一。顶板事故主要是在从事煤矿井下掘进、采煤等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有缺陷、顶板支护工程质量差、空顶作业、违章指挥作业等造成。顶板事故发生会造成埋人、堵人等人身伤亡事故,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顶板事故在夏季雨季多发。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2.2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2.3坚持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2.4坚持抢救先活人后死人的原则2.5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3、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矿成立重大顶板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总 指 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成员:副矿长、各副总工程师及安全科、技术科、机电科、调度室、兼职救护队、财务科、供销科、政工科、党政办公室、保卫科、工会、团委、食堂、普安县医院、各生产单位等主要负责人。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指挥部职责3.2.1.1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2.1.2决定成立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3.2.1.3批准或调整现场抢救方案3.2.1.4负责组织矿井重大顶板事件的应急救援演练,督查各采掘区队的应急救援演练;3.2.1.5根据事态的发展
4、,决定是否请求救助;3.2.1.6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信、后勤等工作。3.2.2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及其成员职责3.2.2.1抢险救灾现场总指挥部职责及时到达事故单位统一部署协调事故抢险救灾和人员抢救工作。总指挥部下设现场抢险及督察、抢险救护、抢险救灾设施供应、抢险救灾顶板灾情分析、抢险救灾调度、抢险救灾保卫、抢险救灾医疗、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九个专业组。3.2.2.2现场抢险及督察组(由各安全生产科室人员组成)3.2.2.2.1 24小时跟班督察抢险救灾工作落实;3.2.2.2.2 保证现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3.2.2.2.3 及时向抢险调度室汇报现场进展情况。3.2.2.3抢险救护组(兼
5、职救护队、技术科、通防科等)负责按照抢救方案组织现场的探险、紧急抢险和救援行动;对各抢险路线、工作地点围岩及支护状况、气体进行监测与分析;协调通风部门为抢救事故地点提供通风保障;按照总指挥命令负责向普安县救护大队求援联络。3.2.2.4抢险救灾设施供应(由财务科、供销科、仓库、机电科等人员组成)3.2.2.4.1负责处理组织冒顶物资的储备,为事故单位提供应急救援所需材料、工具和设备;3.2.2.4.2协助事故单位制定处理冒顶抢救方案;3.2.2.4.3根据需要负责矿内部冒顶事故所需的材料、工具及人员的协调。3.2.2.5抢险救灾顶板灾情分析组(由总工程师及技术科等人员组成)3.2.2.5.1负
6、责进行顶板灾害原因分析;3.2.2.5.2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顶板冒落地点的相关资料;3.2.2.5.3协助事故单位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技术指导工作;3.2.2.5.4及时进行顶板观测,排矸(煤)及架棚等工作量的统计;3.2.2.5.5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抢险各条线路;3.2.2.5.6对照图纸和现场分析查找人员可能避难地点;3.2.2.5.7根据现场情况提出处理冒顶的方案和建议。3.2.2.6抢险救灾调度组(由技术科人员组成)3.2.2.6.1根据总指挥部安排协助编制、发布现场抢险救灾方案和调整方案;3.2.2.6.2制定并发布抢险救灾各项制度;3.2.2.6.3落实并调度指挥部碰头会、调度会
7、议安排的全部工作;3.2.2.6.4传达指挥部下达的各项命令,通知抢险救灾人员赶赴事故现场;3.2.2.6.5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协调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3.2.2.6.6按时调度现场出煤(矸)、清理、运输、顶板维护等抢险工作进展情况;3.2.2.6.7根据抢险工作不同阶段及时调整调度内容和各类调度记录表格;3.2.2.6.8及时填绘抢险救灾工作形象进度图表;3.2.2.6.9安排抢险救灾具体工作,并保证责任落实;3.2.2.6.10及时统计汇总各项工作进展情况;3.2.2.6.11统计、汇总人员出勤、设备材料投入、灾情分析等资料;3.2.2.6.12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3
8、.2.2.6.13按照“快、准、靠、灵”的要求,实行精细化快捷调度;3.2.2.6.14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调度工作效率,建立调度工作电子档案;3.2.2.6.15落实上级有关指示和批示,对内通报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3.2.2.6.16组织分析任务不落实的原因;3.2.2.6.17及时安排落实抢险地点的电话安装工作;3.2.2.6.18及时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其他工作。3.2.2.7抢险救灾保卫组(由办公室和保卫科人员组成):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救护车等路线交通畅通和矿区治安。3.2.2.8抢险救灾医疗组(普安县医院、三板桥卫生院等):负责调集药品和医护人员等,并指
9、导组织现场抢救人员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现场急救;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与治疗。3.2.2.9事故调查组(安全科等):组织或协调对事故的调查工作。3.2.2.10善后处理组(工会等):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3.3现场指挥部成立现场抢救指挥部,一旦灾害发生,由专业部门负责人任现场抢救总指挥部总指挥,负责现场制定抢救方案,指挥现场抢救和对井上的联系工作。3.4矿各科室、各专业要积极协助现场指挥部开展现场抢救工作4 预防与预警4.1预警行动4.1.1顶板事故征兆4.1.1.1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的预兆4.1.1.1.1响声4.1.1.1.2掉渣4.1.1.1.3片帮
10、4.1.1.1.4裂缝4.1.1.1.5离层4.1.1.1.6漏顶4.1.1.1.7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4.1.1.1.8顶板的淋水量增大。4.1.1.2工作面大面积冒顶的预兆4.1.1.2.1顶板的预兆:顶板连续发出断裂声、掉渣,顶板的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并产生大量的下沉。4.1.1.2.2煤帮的预兆: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变酥,片帮增多,使用电钻打眼时,钻眼省力。4.1.1.2.3支架的预兆:使用金属支柱时,耳朵贴在柱体上,可听见支柱受压后发出的声响,支架“破顶”、“钻底”,当顶板压力继续增加时,活柱迅速下缩,连续发出“咯咯”的声响;或工作面支柱整体向一侧倾斜。工作面使用铰接顶梁时,在顶板冲击
11、压力的作用下,顶板楔子有时弹出或挤出。4.1.1.2.4瓦斯、积水的预兆:含瓦斯煤层,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加,有淋水的顶板,淋水增加。4.1.2预警责任4.1.2.1根据采掘区队的工作特点及我矿目前的具体情况,各区队具体责任范围:4.1.2.1.1各采煤区队负责从开门点到工作面的顶板管理。4.1.2.1.2各掘进区队负责本单位正在施工的巷道或没有办理移交的巷道的顶板管理。4.1.2.1.3修护工区负责修复地点与责任区域的顶板管理工作。4.1.2.2技术科牵头组织,负责每周一次的专项顶板检查,每月20日前组织一次全矿范围内的顶板排查,对顶板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方案和措施,并限期整改,督促落实并实行
12、闭合跟踪管理。4.2预警行动信息发布程序4.2.1一旦施工地点发现重大顶板事故,工作面跟班副队长、安监员、班组长必须及时把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单位和个人在第一时间向矿调度汇报,调度室立即向矿领导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发生预兆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及预兆简况、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已采取的措施,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协助预防及处理的有关事宜等,同时向本单位汇报,由区队长、工程师执行顶板处理措施。4.2.2矿调度室接到发生重大顶板事故预警汇报后,应立即向调度室主任汇报。4.2.3调度室根据预警汇报情况,立即向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汇报。4.2.4矿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现场会诊,采取措施。5 信息报告程
13、序5.1一旦施工地点发生重大顶板事故,单位和个人都必须在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立即向矿领导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人员事故的简要经过,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性质的初步判断,抢救处理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还需要有关部门和协助抢救及处理的有关事宜等。同时向本单位汇报,由区队长启动应急救援预案。5.2事故汇报电话。施工地点设有电话,可24小时和调度室联系,现场人员按“809”、“806”、“808”号键直接向调度室、矿长汇报。6 应急处置6.1.1响应级别:遇难3人以下启动本预案,遇难3人以上(含3人)启动矿预案。6.1.2矿井发生顶板事故后,矿长应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
14、立即组织救援。6.2响应程序6.2.1矿调度室接到矿井重大顶板事故汇报后,应立即向技术矿长或科长汇报。6.2.2、调度室主任根据事故汇报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汇报。6.2.3总指挥决定启动矿井重大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后,立即向调度室下达启动预案命令。6.3处置措施6.3.1调度室接到总指挥命令后,按照云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中“安全生产事故电话通知顺序”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集合。6.3.2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室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专业组,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6.3.3抢救事故前,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
15、技术措施。6.3.4抢救遇险人员时,首先应通过电话、喊话或敲打管子等物体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系,探明冒顶范围和被埋压人数及位置。6.3.5处理冒顶前,必须先恢复冒顶区域的正常通风,如暂不能恢复时,可利用水管、压风管等向被堵压人员处输送新鲜空气,并把后路和顶板清理维护好,保证后路畅通、安全。6.3.6处理冒顶前,必须坚持由外向里、逐步进行的原则,要排查冒顶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地进行加固,确保在抢救中不会再次冒落;另外要对后路进行找顶加固,保障退出时的安全。6.3.7处理冒顶区的方法要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如冒顶严重无法通过时,可采取打绕道的方法抢救人员。若遇险者被碎煤矸所埋,清理时要小心
16、地使用工具,不可用镐刨的方法扒人;若遇险者被煤岩块压住,应用千斤顶或液压起重器等工具把煤、岩块抬起,绝不可用锤砸的方法破岩(煤),使遇险人员近一步受到伤害。抢救被埋压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用木棍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6.3.8营救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进行施工,行动中必须保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防止灾情扩大,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6.3.9事故单位在抢救过程有困难时,指挥部可抽调其他单位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力量,进行紧急增援。6.3.10医疗救护组要安排到达井下事故现场附近,对抢救出的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或护送重伤人员上井救治。6.3.11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性的轻重,人
17、员较多时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并按照 “三先三后”的原则,即(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伤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6.3.12扩大应急如事故不能达到及时控制或有扩大趋势时,由总指挥部决定请求外援(普安县救护大队及兴义救护大队)。6.3.13应急恢复在全部被埋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救人员撤离事故现场。6.3.14应急结束6.3.15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救人员返回原单位。6.3.16矿分管副矿长和相关科室协助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汇报。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要求全矿各采掘单位按照矿井灾
18、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要求在井下指定地点存放一定数量应急救灾工具和材料。如圆木、顶梁、扒手、手镐、千斤顶、撬棍、铁锨等,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随用随取。163水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 水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 矿井主要水害类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5m3/h,最大涌水量为40m3/h,2012年平均涌水量约为20m3/h。现将2013年度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1.1.1地表水害雨季汛期受大气降雨的影响,在地表形成径流及时排出,矿井开采煤层距地表较近,尽管开采煤层薄,下沉量少,且无较大断层出露形成补给通道,但地表水仍通过裂隙导入井下,对采矿有一定的影响。1.1.2断层水害F40断层为本矿
19、井的主干断层,也是井田中东部断层,断层带宽度不详,破碎带的岩性主要有泥岩、砂泥岩、砂岩、石灰岩、断层泥等物质组成。断裂破碎带胶结良好,结构致密,具有稳定的隔水性。1.1.3底板水害目前我矿井属于联合布置矿井,最底层17号煤层底板为粉砂泥岩及泥岩,无大的断层构造连通,隔水条件好,无补给通道,正常情况下不会受底板底鼓水的威胁。正常情况下底板压力较小不受底鼓水影响。目前在1号煤层内活动,有老窑和采空区,距离较近,应加以注意。1.1.4钻孔水害本井田共有3个钻孔。根据本矿及周边矿井开采证实,钻孔提供的煤层厚度、埋深等状况真实可靠。钻孔封孔情况不祥,在开采过程中,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采”的原则。1.
20、1.5相邻矿井水害A、西部为鸿吉煤矿已关闭,在西部边界外,对我矿不受影响。B、矿井东部在边界内有一断层相隔,无水害影响。C、矿井北部边界区是村庄和山地,没有采动影响,不受水害影响.矿区边界各留30m矿井边界保护煤柱。1.1.6老空区水害矿井1号煤层是我矿的开采煤层,2防水措施2.1.1回采工作面接近钻孔时,严格检查封孔质量,防止通过钻孔导水,涌入井下。2.1.2对落差大的断层,开采时留有足够的防水煤柱,当掘进工作面接近断层时,必须打超前钻孔探水,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2.1.3在井下水泵房和变电所硐室通道内设密闭门。2.1.4建立完善的井下水文观测系统,进一步摸清水文地质条件,做到有针对性的
21、防治井下水。2.2、地表水的防治措施2.2.1定期观测井田内是否出现新的古井、老窑及地面的突然沉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2.2及时清淤、疏通排洪沟局部地段堵塞,确保水流畅通。2.2.3及时调查报废的井口,发现再次沉降,立即采取填打等措施,确保地表水不溃入井下。2.2.4雨季对塌陷坑、取土坑、低洼地等地点每天进行巡查,如雨大时加密巡查次数,防止大雨后地表水溃入井下,并做好雨季观测地面防洪沟的记录,掌握分析第一手资料,以便采取治理措施。2.2.5及时观测地面降雨量,并上报县局调度室。2.2.6因煤层埋藏较浅,开采后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有可能达到上覆各含水层,应严格开采上限(13层煤开采上限+
22、13.6m),防止地表水通过导水裂隙带渗透到井下。2.2.7应加强雨季地面降雨、井下涌水量的观测,并对地表积水及时疏通、泄洪,对开采范围内有可能产生低洼区等提前填平夯实,以防大气降雨溃入井下而影响生产安全; 2.2.8坚持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原则:在24小时连续降雨量超过50mm以及恶劣天气条件时,应立即停产撤人;与相邻矿井建立信息通报制度。2.3老空水治理措施2.3.1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不探不掘”的探放水原则,制订探放水计划,落实探放水措施。2.3.2开展好水文地质调查,观测分析预报工作,完善水文地质资料及图件,做到资料齐全,正确及时,随时掌握,矿井涌水动态,防治水害发生。2.3.
23、3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健全并完善矿井排水系统,各排水设备设施,确保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按设计规定进行配置排水泵,管路、水仓容量符合规定要求。2.3.4应定期对周边的煤矿进行水情调查,特别是加强对历史老窑及断层的水情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研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方案和针对性的措施。2.3.5预防1#采空区存在老空水突出,特别是对存在断层处的老空水加强探放和预留足够煤柱做安全防护工作,对于采面形成后放顶时注意观察顶板淋水情况。3、组织机构及职责为搞好矿井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矿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及防治水办公室,指挥部设在矿调度议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专项 应急 救援 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3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