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意大利信托资金项目(项目编号TF054326).docx
《世界银行意大利信托资金项目(项目编号TF0543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银行意大利信托资金项目(项目编号TF054326).docx(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界银行-意大利信托资金项目(项目编号:TF054326)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分报告之四项目主持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世界银行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本报告由中国环境规划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执笔报告负责人:王金南 高敏雪报告执笔人:於 方 曹 东 蒋洪强 赵 越 高树婷 严 刚 周景博 潘 文报告技术顾问:过孝民 傅德黔2006年12月前言世界银行为了切实推进绿色国民核算体系在中国的实际应用进程,2005年利用意大利信托资金为中国设立了建立中国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研究项目,期望通过世界银行在该领域的广泛经验,帮助中国建立既符合国际上普遍被认可接受的SEEA理论体系、又适应中国国情的绿色国
2、民经济核算体系,实现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增长的粗放式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于2004年决定联合开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中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为了开展这项研究,两个部门决定在2005年开展全国试点省市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评估调查工作,为建立全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中国环境规划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和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
3、等单位参与了世行建立中国绿色国民核算体系研究项目的投标,并成功竞标。同时,中国环境规划院、中国人民大学和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也是中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研究的主要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是研究单位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的重要工作成果,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框架,介绍了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的目标、核算框架与内容以及核算技术路线;第二章,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详细介绍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实物量核算目标、内容和方法;第三章,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治理成本法,论述了利用污染治理成本核算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造成
4、的虚拟治理成本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第四章,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污染损失成本法,对污染经济损失成本法以及水、大气和固废污染造成的各项污染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参数选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五章,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利用清晰的表式结构对环境价值量核算体系、计算方法以及核算结果的评价与分析方法做了系统的阐述和解释;第六章,导则,明确定义了全国和地方省市进行环境经济核算的内容、步骤、技术方法和报告编制大纲。环境经济核算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本指南的主要目的在于初步确定环境经济核算的框架、技术方法和技术规范。目前,课题组已经利用指南完成了2004年全国及31个省、自
5、治区和直辖市的环境污染实物量以及治理成本法和污染损失法的价值量核算核算,试点地方也在指南的指导下完成了各省和地级市的环境经济核算。指南将随着核算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核算方法的不断改进而逐步完善。目录前言1目录i主要术语1第1章 环境经济核算框架11.1 核算目标11.2 主要内容21.2.1 总体框架21.2.2 近期核算框架21.2.3 近期核算内容21.3 技术路线41.4 核算方法61.4.1实物量核算61.4.2 价值量核算91.4.3 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14第2章 环境污染实物量核算162.1水污染实物量核算162.1.2种植业废水污染实物量核算方法162.1.3畜禽养殖废水污染
6、实物量核算方法182.1.4工业废水实物量核算方法222.1.5农村生活废水污染实物量核算方法242.1.6第三产业和生活废水污染实物量核算方法262.2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282.2.1按行业工业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282.2.2按地区工业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302.2.3分行业生活及其他行业的废气实物量核算312.2.4按地区生活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322.2.5有关数据和参数来源332.3固体废弃物实物量核算342.3.1工业固体废物实物量核算方法342.3.2生活垃圾实物量核算方法35第3章 价值量核算治理成本法373.1水污染价值量核算373.1.1畜禽养殖废水污染价值量核算方法373.1.
7、2工业废水污染价值量核算方法383.1.3农村生活废水污染价值量核算方法403.1.4城市生活废水污染价值量核算方法413.2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423.2.1按地区工业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423.2.2按地区生活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423.2.3按行业工业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433.2.4按行业生活及其他部门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443.2.5单位治理成本的选取453.3固体废物价值量核算463.3.1工业固体废物的价值量核算方法463.3.2生活垃圾的价值量核算方法47第4章 价值量核算污染损失法504.1水污染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504.1.1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504.1.2健康终端和水污染因子的确定
8、514.1.3水污染健康损失的估算554.1.4水健康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不确定性574.2污染型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584.2.1中国的水资源状况584.2.2污染型缺水的基本概念594.2.3污染型缺水经济损失的估算594.2.4污染型缺水经济损失估算的不确定性624.3水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634.4水污染造成的工业用水额外治理成本644.5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经济损失654.5.1水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活用水额外治理成本654.5.2水污染造成的家庭替代洁净水防护成本654.6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经济损失674.6.1健康终端的选取674.6.2影响健康的空气污染因子及其阈值的确定684.6.
9、3剂量反应关系704.6.4大气污染健康经济损失的估算744.6.5大气污染健康经济损失估算的不确定性804.7大气污染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814.7.1基本思路与危害终端814.7.2影响农业生产的空气污染因子814.7.3剂量反应关系824.7.4计算模型与参数来源834.7.5大气污染农业经济损失估算的不确定性844.8大气污染造成的材料经济损失844.8.1污染因子、计算范围与危害终端844.8.2计算程序和计算模型864.8.3剂量反应关系874.8.4暴露材料存量和其他系数884.8.5大气污染材料损害经济损失估算的不确定性894.9大气污染造成的清洁成本904.9.1污染因子与危害
10、终端904.9.2家庭清洁费用增加的核算924.9.3社会清洁费用和劳务成本934.10固废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954.10.1固体废物污染特征954.10.2固体废物占地污染损失核算964.10.3固体废物污染损失核算不确定性因素分析97第5章 GDP核算的调整985.1 有关概念985.2 汇总核算内容1005.2.1 污染治理成本1005.2.2 污染损失成本1005.3 经环境污染调整的绿色GDP核算101第6章 技术导则1056.1 核算目标和基本原则1056.2 核算内容和范围1056.3 实物量核算1066.3.1 水污染实物量核算1066.3.2 大气污染实物量核算1076.3.
11、3 固体废物污染实物量核算1076.4 价值量核算治理成本法1076.4.1 水污染价值量核算1086.4.2 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1086.4.3 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1096.5 价值量核算污染损失法1106.5.1 水污染损失核算1106.5.2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1116.5.3 固废污染损失核算1126.5.4 环境污染事故核算1126.6 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1136.7 核算报告的编制114附表:中国环境经济核算试用表115附录A国民经济行业分类135参考文献136主要术语1、实物量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实物量核算,一是价值量核算。所谓实物量核算,是在国民经济
12、核算框架基础上,运用实物单位(物理量单位)建立不同层次的实物量账户,描述与经济活动对应的各类污染物的产生量、去除量(处理量)、排放量等。2、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是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估算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退化价值或生态破坏造成的生态破坏价值。在价值量核算中,也包括对现存经济核算中有关环境的货币流量予以核算,如污染治理成本(或环境保护成本)的核算。对于环境污染价值量核算而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各地区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各部门的水污染价值量核算、大气污染价值量核算、工业固体废物污染价值量核算和污
13、染事故经济损失核算。3、治理成本法污染治理成本法与污染损失法是计算环境价值量的两种方法。在SEEA框架中,治理成本法是指基于成本的估价方法,从“防护”的角度,计算为避免环境污染所支付的成本,它默认了治理污染物所耗费的成本与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危害相等。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环境价值量的思路很简单,即如果所有污染物都得到治理,则环境退化不会发生,因此,已经发生的环境退化的经济价值应为治理所有污染物所需的成本。从数值上看,污染治理成本是环境退化价值的下限。污染治理成本法的特点在于其价值核算过程的简洁、容易理解和核算基础(以污染实物量为基础,乘以单位污染物的治理成本)的客观性,因此,更容易为环保部门和统计
14、部门所操作使用。污染治理成本法核算的环境价值包括两部分,一是环境污染实际治理成本,二是环境污染虚拟治理成本。4、污染损失法在SEEA框架中,污染损失法是指基于损害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这种方法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污染损失调查,计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种种损害,如:对农产品产量、人体健康、生态服务功能等的影响,采用一定的定价技术,进行污染经济损失评估。目前定价方法主要有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支付意愿法等。与治理成本法相比,基于损害的估价方法(污染损失法)更具合理性,体现了污染的危害性。但由于污染危害的复杂性,这些方法本身还有一些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此,这种方法更容易为环境经济学家所理解和接受,统计
15、学家更偏爱污染治理成本法。5、实际治理成本污染实际治理成本是指目前已经发生的治理成本,包括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折旧、药剂费、人工费、电费等运行费用。对于缺乏统计来源的畜禽废水、工业固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的实际治理成本也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6、虚拟治理成本虚拟治理成本是指目前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按照现行的治理技术和水平全部治理所需要的支出。虚拟治理成本不同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是当年环境保护支出(运行费用)的概念,可以从GDP中扣减。采用治理成本法计算获得。7、环境退化成本本报告中将通过污染损失法核算的环境退化价值称为环境退化成本,它是指在目前的治理水平下,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
16、境功能、人体健康、作物产量等造成的种种损害。环境退化成本又被称为污染损失成本,指南中共介绍了十种污染损失的计算方法,每种污染损失的涵义见13页。8、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通常所说的绿色GDP核算,旨在以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基础,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通过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系统的核算数据,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依据。9、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所谓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又称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整套理论方法。为了能将环境标准并入经济分析,联合国在SNA-93中心
17、框架基础上建立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称SEEA)作为SNA的附属帐户(又称卫星帐户),1993年公布了SEEA临时版本,2000年公布了SEEA操作手册,目前SEEA-2003版本也已正式公布。SEEA-2003是在SEEA-1993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也是对SEEA-1993实践应用的经验总结。它对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行了全面阐述,详细说明了将资源耗减、环境保护和环境退化等问题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方法、分类和基本准则,构建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其宗旨在于以环境调整的国民财富、
18、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净产出和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指标支持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决策,是衡量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持的基本手段。10、环境污染核算环境污染核算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部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包括自然资源核算与环境核算,其中环境核算又包括环境污染核算和生态破坏核算。环境污染核算,主要包括废水及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污染的实物量核算与价值量核算。11、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进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客观上需要开发出功能上类似GDP的指标,即绿色GDP。所以,经环境调整的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包括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并进行调整
19、,从而得出一组以“经环境因素调整的国内产出(Adjusted Environmentally Domestic Product,EDP)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对于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两个部门正在开展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试点工作来说,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最后核算出来的“经环境污染调整后的绿色GDP”,是一个局部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绿色GDP,是一个仅考虑环境污染扣减的GDP,用虚拟治理成本去调整的GDP,不包括生态破坏损失的扣减。完全意义上的绿色GDP只能由国家统计局组织有关资源部门和环保部门经过长期的努力核算得到,是一个理想化的核算目标。12、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市场价
20、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13、绿色GDP绿色GDP概念的正式提出,可以追溯到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该手册首次正式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出的绿色
21、GDP的概念和核算方法,在理论上,绿色GDP与GDP的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NDP-资源环境成本。其中,NDP是国内生产净值。从上式可看出,绿色GDP是与NDP相对应,而不是与GDP相对应。在本课题中,考虑到在实际应用方面,国内生产总值远比国内生产净值更为普及,因此采用了绿色GDP与GDP相对应的总值概念,而没有采用净值的概念,即绿色GDP=GDP-环境成本。绿色GDP是一种大众性的提法,它是与传统GDP的概念相对应的,比较适合被政府官员、公众和媒体接受。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传统GDP扣减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以后的GDP。正如传统GDP
22、是传统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样,绿色GDP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者说是一个被公众广泛接受的指标。14、疾病成本法对于污染造成的健康损失的患病成本计算可以采用疾病成本法。疾病成本是指患者患病期间所有的与患病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包括住院的直接诊疗费和药费,未就诊患者的自我诊疗和药费,患者休工引起的收入损失(按日人均GDP折算),以及交通和陪护费用等间接费用。15、修正的人力资本法在经济学中,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主要包括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健康状况。在人力资本法中,个人被视为经济资本单位,个人的收入被视为是人力投资的一种回报。环境经济学在应用人力资
23、本法时,主要注重污染导致环境生命支持能力降低,对生命健康造成损害,表现为生病或过早死亡造成的收入损失。在估算环境污染引起早死的经济损失时,往往应用人均GDP作为一个统计生命年对GDP贡献的价值,这里称为修正的人力资本法。这种方法与人力资本法的区别在于,从整个社会而不是从个体(不存在人力是健康的劳动力还是老人和残疾人的问题)角度,来考察人力生产要素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第1章 环境经济核算框架1.1 核算目标总体目标:结合国际经验和中国实际,建立环境核算体系的总体框架,阐明核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确定基本核算内容,定义基本核算表式,为具体的、局部的环境核算提供总体框架指南。具体目标:(1)环境实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银行 意大利 信托 资金 项目 项目编号 TF05432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3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