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大连某牛业有限公司千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
《XXXX年大连某牛业有限公司千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大连某牛业有限公司千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背景21.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61.4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8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142.1 国内市场分析与预测142.2 国际市场分析与预测182.3 价格走势分析182.4 市场前景分析252.5 市场竞争分析28第三章 建设规模、内容和产品方案273.1 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273.2 产品方案34第四章 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54.1 选址原则354.2 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354.3 项目建设条件35第五章 工艺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375.1 工艺技术方案375.2 设备选型38第六章 项目总体布局、公用
2、工程建设及运输376.1 项目总体布局376.2 公用辅助工程386.3 产品运输43第七章 原材料、燃料及动力供应457.1 育肥牛供应457.2 饲草料供应467.3 动力供应47第八章 节水及节能措施488.1 节水措施488.2 节能措施48第九章 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479.1 设计依据479.2 环境保护479.3 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53第十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进度5810.1 组织机构5810.2 劳动定员5810.3 人员培训5710.4 项目实施进度57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5911.1 投资构成和估算5911.2 资金筹措63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6412.1 经济效益
3、分析6412.2 社会效益分析6712.3 生态效益分析6712.4 风险分析68第十三章 招标内容6713.1 招标依据6713.2 招标范围6713.3 项目招标组织形式6713.4 项目招标方式6813.5 招标程序6813.6 项目招标内容一览表68第十四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6914.1 可行性研究结论6914.2 建议73附表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74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75附表3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73附表4无形及递延资产摊销估算表74附表5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75附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6附表7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77附表8损益表78附表9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79附表
4、10敏感性分析表80附图1总平面布置图81附件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82附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83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牛业有限公司千头肉牛育肥基地建设项目1.1.2 建设性质:新建1.1.3 项目拟建地点:*市崆峒区1.1.4 项目承办单位:*牛业有限公司1.1.5 项目负责人:胡家驽、赵顺义、杨琦1.1.6 项目目标:本项目利用*市崆峒区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采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技术,建设年出栏千头的高档肉牛育肥基地,配合已有的屠宰加工与产品销售体系,形成肉牛的产业化发展。项目目标为:肉牛存栏1000头。1.1.7 项目规模:建设牛舍容量为1000头的肉
5、牛育肥场1座及配套的饲草料贮存和加工等辅助生产设施。1.1.8 建设期限:1年1.1.9 资金估算:项目总投资1202.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98.24万元,流动资产投资503.95万元。1.1.10 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1202.19万元。其中,申请中央和地方专项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120万元;企业自筹582.19万元。1.1.11 收益分析:本项目充分利用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紧抓牛肉市场快速增长的契机,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整合东北地区的畜牧资源,挟资本优势,以国际视野对我国西北部传统畜产品进行观念革新和产业组织创新,构建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草饲畜牧业草饲畜产品加工业国际贸易一
6、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我国探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效结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出示范与表率。1.1.11.1 经济效益本项目正常年可实现产值2700万元,年利润137.5万元,并计算了所得税前、税后的两套指标,税后财务净现值23.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9.39%,税后静态投资回报期9.64年,动态回收投资期10.93年,借款偿还期1.7年,盈亏平衡点为34.51%。本项目从整个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高于贷款利率,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高于贷款利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从财务评价结果看,本项目是可行的。1.1.11.2 社会效益本项目带动发展饲料玉米种植户500户,每户平均种
7、植面积5亩,户均新增纯年收入2700元;项目带动发展养殖户500户,每户2头牛,户均新增年纯收入4000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利税112万元,为地方的财政税收培植财源,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明显。1.1.11.3 生态效益 项目利用玉米秸秆作为养牛饲料,减少了秸秆腐烂或人为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1.2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近年来,政府不断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对农业和农村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中,畜牧业是农村经济链条上的重要一
8、环,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粮食转化增值问题,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十五”以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肉、蛋、奶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畜牧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进入了一个生产不断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新阶段。但我国畜牧业发展中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优良种畜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针对我国畜牧业实际发展情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发展现
9、代农业提到了重要位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其中,肉牛养殖是国家大力提倡、扶持发展的重点发展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加强品种改良,符合国家农业政策。配合我国种植业结构逐步调整为“粮、经、饲”三元结构,增产饲料的潜力巨大,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保障。1992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增加了对畜牧养殖项目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其中,仅中央财政对“秸秆养牛”项目的资金投入量,就从1992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了1998年的5400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2.5%。截止1998年底,我国在26个省和自治区建立了141个商品牛基地县,并在海南、安徽、山东等省建立了212个“秸秆养牛示范县”,有力地促进
10、了中国肉牛业特别是广大农区肉牛养殖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国家又积极出台多项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和有利于肉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2007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提出“加快推进健康养殖,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创新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规模养殖和畜禽养殖小区,抓好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基础工作,改变人畜混居、畜禽混养的落后状况,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按照市场需求,加快建立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全面推行草畜平衡,实施天然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制度,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推广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增强草原畜牧业的发
11、展能力”,并进一步完善了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完善畜牧业基础设施、扩大对畜牧业的财税支持、加大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运用贴息等,以此来加强对畜牧养殖业的政策支持力度。2009年国家财政部发文的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是为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而出台的,该文件的颁发将对中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再一次锁定“三农”,政府继续提出2010年要进一步加
12、大农业的政策倾斜和结构调整的力度,反映出我国在发展战略及政策思路方面的持续深化,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具体措施,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落实“三农”政策。此外,农业部也先后启动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无规定疫病出口基地的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等,鼓励畜牧业龙头企业和协会组织发展,加大品种改良和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肉牛优势区域建设,加快科技进步,提高畜牧业的科技贡献率,促进肉牛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增强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整体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肉牛产业在甘肃省是具有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一个产业,是比较适宜产业经营、增值环节较多的产业,既
13、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又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突破口。甘肃省委、省政府已将发展草食畜牧业作为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的重要内容之一,列为实现全省农民收入五年内翻番的重要支柱产业,制定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并整合全省项目资金1.5亿元,重点支持养牛小区、良种繁育体系、基础母牛保护、秸秆综合开发利用、养牛大县补贴、贷款贴息等草食畜牧业发展。2009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扶持*市草食畜牧发展资金达到1800万元,*红牛产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与前景非常广阔。但是与肉牛产业息息相关的牛肉加工业却发展相对滞后,存在不少问题。如:手工屠宰的落后生产方式依然存在,私屠滥宰现象没
14、有得到有效控制,工艺落后的中小型屠宰加工厂仍大量存在,市场肉类供应中机械化屠宰率较低等。这些问题已引起国家及省内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牛肉加工业的发展。*历届党委政府也非常重视以牛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并将其列为全市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市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牛产业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重点用于品种改良、小区建设补贴、市场开发及品牌培育等方面,并将呈逐年扩大趋势。农户养牛积极性高涨,党委政府亲自抓、农牧部门全力抓、相关部门协作抓的牛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正在逐步形成,加快发展牛产业已成为社会共识,为畜牧生产及其产品的加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地区已被农业部列入全国肉
15、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今后获得重点扶持的机会将进一步加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同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食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具体体现在牛肉的消费需求逐步上升,特别是对高档牛肉的需求增长快速,此外我国旅游业及涉外宾馆、饭店的迅猛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高档优质牛肉的需求,从而促进了高档牛肉的生产。但另一方面,由于市场主体是小型养殖户和个体屠宰者,大型养殖场和屠宰企业市场份额极低导致绝大多数产品是室温鲜牛肉,而冷鲜牛肉、冻牛肉和牛肉制品极少。同时,受母牛养殖效益差影响,近年来中国能繁母牛存栏持续下降,导致中国牛肉产量从2008年开始下降,至2012年方能恢复。受肉
16、牛存栏下降影响,大型肉牛屠宰企业活牛收购困难,产能利用率严重受限,因此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自己的育肥场已势在必行。 1.3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3.1 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需要土地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资源,而土壤有机质的增加,主要靠种草养畜以积肥,种草做绿肥,种草留根瘤肥田。据统计,目前农区每年生产的农作物秸秆中,能够直接利用的部分仅占1/4,其余3/4的秸秆、秕壳等副产品,需要通过养殖业加以利用,以过腹还田的形式,增加土壤肥力,这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增产粮食,减少农药化肥对土地的污染,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而且还可减轻由于燃烧秸秆产生的烟雾对大气的污染,进而保证种植业生产和养殖业生产的
17、健康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市有大量的秸秆、棉籽、菜籽饼等农副产品以及青绿饲料,为发展肉牛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农区发展育肥牛业可收获多重效益,对保护林木草地,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3.2 是加强科学技术,提高养牛水平,加快农民致富步伐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充分利用本地适宜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饲草料资源及丰富的养牛经验,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本地肉牛品种改良、秸秆养殖、塑料暖棚饲养快速育肥和防疫灭病等技术推广应用,提高肉牛养殖业的水平,把肉牛养殖列为支柱产业,使养牛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本项目的实施,对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渠道
18、,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3.3 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肉牛育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在充分利用*市市场相对发达,玉米、豆类、农作物秸秆等饲草料相对丰富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集约化养殖肉牛,进一步扩张养殖规模,保证了对肉牛加工所需原料的有效供给,提升和带动项目区内肉牛产业链种、养、加、贸等相关行业水平,促进提高畜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实现畜产品的大幅度增值。1.3.4 是增加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充分利用多渠道资金,引导本地区农村闲置劳动力、返乡农民工以农村现有条件进行简单改造,建立起饲养成本较低的家庭牧场,育成400KG以上的
19、架子牛,由*安格斯牛业公司的*育肥场收购,进行集中育肥。以每户养架子牛5-10头计,该项目建成后可使每户每年增收1-2万元以上,是传统养牛的3倍多。如果一个乡、镇能养1万头牛,其产值可达70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建设通过肉牛集约化养殖、不仅带动农民以种植和养殖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有效利用了粮食秸秆等中间产物,成为增加项目区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手段。此外,本项目的建成还可带动草料种植业、牛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促进相关企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拓宽就业渠道,从而使地方财政收入渠道拓宽且实现稳步增长。1.3.5 是提高牛肉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市场是商品生产的先决条件,中国肉牛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20、开拓市场。牛肉的国内外市场很广阔,潜力也很大,但目前国内市场却时有滞销情况,国外市场也很狭窄,只局限于部分低档牛肉的销售,问题根源在于质量制约。长期以来,国产牛肉中优质牛肉所占比重太小,国内大宾馆、饭店及外资餐厅等所需的牛肉,国内无力供应,只好高价进口。对于一般大众所需的牛肉,也由于质老、烹饪费时而食用单调,限制了国人消费。在国际市场上,之所以不能打入西方国家牛肉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牛肉质量不符合要求。由此可见,提高肉牛质量是中国肉牛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本项目旨在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科学的育肥方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牛肉质量,这对开拓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尤为必要。1.3.6 是控制
21、优质牛源,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肉牛经过育肥,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饲养成本,减少草场载畜量,还可以改善肉质,满足市场对高档牛肉的需求。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扩大产能,尤其是养殖出栏能力的增强成为公司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建立育肥基地不仅可以确保自己的优质牛源供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地应对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1.4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1.4.1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2、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0852号);3、关于积极开展合作共同
2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通知财发200934号;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关政策及规定;5、*市崆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6、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7、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30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开发规划;8、有关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法规和设计标准;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4.2 研究工作范围依据建设单位委托要求及国家有关部门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的规定,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当前市场情况进行调研与预测;2、对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进行调研与论证;3、对项目外部环境、场址方案、建设条件、交通运输及主要资源情况进行可行性调研;4、对技术、
23、设备方案的设计;5、对场区总布局及公用工程方案进行设计;6、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及环保措施的设计;7、对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生产的设计;8、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进度的设计;9、对建设项目作可行性深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投资估算、财务评价及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10、对招标内容的设计;11、对建设项目的可行与否做出结论及建议。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1所示。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 号名 称单 位数 量备 注1总投资万元1202.19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698.241.1.1其中:价格变动增加额万元0.001.1.2投资方向调节税万元0.001.1.3建设期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大连 某牛业 有限公司 肉牛 育肥 基地 建设项目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