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ppt
《培训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2014-07-02,2022/12/15,1,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2022/10/21,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Part 1,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Part 1,超级细菌,超级细菌,政协委员称中国或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局面 2011-3-11中国青年报,钟南山: 第一,医生的理念、医生的医疗学术水平不高; 第二,医生为了保护自己而滥用抗生素,也就是说我都用了,到时候不行,我能做的都做了; 第三,用药多收入多。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抗菌药物应用专项治理行动” :飞行突击检查。全国通报,医院领导和当事医师诫勉谈话或行政
2、处分。,政协委员称中国或将面临无有效抗生素可用局面,培训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课件,5,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特点: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品种多,如喹诺酮类药物,美国仅批准6种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而我国已经批准近20种临床应用,其中多数在美国和欧洲被严重风险警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申批上市抗菌药物共计,1800多个品种,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5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特点:如喹诺酮类药物,美国仅,6,2.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偏高,用量偏大,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8.9%,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37.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80.1DDD.,门诊患者抗菌使用率为2
3、1.8%,单张抗菌药物处,方平均金额158.2元., DDD: 日协议处方量,80.1DDD即平均100个患者1天,消耗80.1人份的抗菌药物。,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62.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偏高,用量偏大住院患者抗菌药,7,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3.用药水平偏低,药物应用结构和用药方法不合理.5年来我国抗菌药物使用总量的前三位:喹诺酮,类、三代头孢菌素和二代头孢菌素;,类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正确率不足30%。,欧洲国家主要品种为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等。新型抗菌药物使用量与应用频率非常低。,7我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3.用药水平偏低,药物应
4、用结构,长桥人民医院2014年1-5月抗菌药物有关指标,2022/12/15,9,长桥人民医院2014年1-5月抗菌药物有关指标门诊处方抗菌药,2013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要合理,2022/12/15,10,2013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5、要求综合医院住,我院2014年1-6月处方抗菌药使用主要问题,一张处方中开具2种规格的同一类抗菌药(罗红霉素分散片、红霉素肠溶胶囊)诊断“胃炎”,使用抗生素,若为抗幽门螺杆菌,剂量不规范(阿莫西林0.5 tid)诊断“颈椎病”“胸痛”“痛风”“腰痛”“头晕”“妊娠状态”“乏力”等,无指征口服、静脉使用抗生素诊断“发热、不明原因”,较多使用二联抗生素,2014-6-30,11,我院2014年1-6月处方抗菌药使用主要问题一张处方中开具,病原体,导致治疗失败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给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联合用药无指证、使用新的昂贵的抗菌药不重视病原学检测结果,选用对病原体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抗菌药未充分
6、重视药物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率逐年增加,导致治疗失败、病死率上升无效/临床疗效不佳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致残或致死,使患者承受极大痛苦,临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现状病原体尚未明确时选药不当,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所选抗菌药物未能广谱覆盖常见,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众多危害,同时也使当前治疗策略面临巨大挑战,我国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表现与危害,病原体,导致治疗失败给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细菌耐药率逐年增,诱导细菌耐药产生、导致抗菌药物失效;,导致大量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产生药源性,疾病,危及生命安全;,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的负担。,诱导细菌耐药产生、导致抗菌药物失效;导致大量药物相关的
7、不,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逐年降低,青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等抗菌活性不足过去的20。头孢菌素:不同种类头孢菌素的抗菌活性明显降低,与上,市初相比,已降低了2080%;三代头孢降低了40以上,在世界范围颇为罕见。,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耐药现状非常突出,,其疗效仅为上市初的3040%。,常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逐年降低青霉素类、磺胺类、红霉素等抗,抗菌药物的发现与发展,2022/12/15,15,抗菌药物的发现与发展1929Alexander Flemin,2022/12/15,16,60年代半合成青霉素迅速发展,头孢菌素萌芽70年代头孢菌素迅,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8、(PRSP)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葡菌(MRS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杆菌,2022/12/15,17,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2022,滥用误区,抗菌药消炎退热药抗菌药预防所有感染以广谱抗菌药对付常见感染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老、廉品种个人老经验就是真理,2022/12/15,18,滥用误区抗菌药消炎退热药2022/10/218,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法规与规范,2004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颁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6年江苏省下发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05年苏州市卫生
9、局编制了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文件汇编2011年开展“全国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22/12/15,19,有关抗菌药物使用的法规与规范2004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2022/12/15,20,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 品种选择:菌种及药敏 2. 给药剂量:治疗剂量范围内3. 给药途径:
10、口服、肌注或静脉;局部应用4. 给药次数:按药代/药动学 5. 疗程: 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h6. 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有效则不联 合原则 摘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宜避免!,2022/12/15,21,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目的: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提高疗效。对混合感染或未作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延缓或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2022/12/15,22,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指征目的:2022/10/222,联合用药的适应症: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感染特殊感染:如细菌
11、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骨髓炎需长期用药,但细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可降低药物毒性及可减少药物剂量的联用,2022/12/15,23,联合用药的适应症:2022/10/223,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二、氨基糖苷类三、大环内酯类四、氟喹诺酮类五、四环素类六、酰胺醇类七、磺胺类八、硝咪唑类九、抗真菌药十、抗结核菌药,2022/12/15,24,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一、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一、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窄谱、广谱、耐酶、抗酮绿、抗G头孢菌素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其它内酰胺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单环-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202
12、2/12/15,25,一、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2022/10/225,青霉素类:作用细菌细胞壁,杀菌剂,1.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V 作用于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引起的各种感染对白喉、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鼠咬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脑、梅毒等由杆菌、螺旋体等所致的疾病亦有很好的疗效。,2022/12/15,26,青霉素类:作用细菌细胞壁,杀菌剂1.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2.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等,甲氧西林不用于临床,仅实验用。 耐青霉素酶,用于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感染,这类药物的抗
13、菌效果较差。3. 广谱青霉素:1)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对革兰阳性球菌:上述各类球菌部分G杆菌:流感杆菌、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耐药株85%)2)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替卡西林 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细菌、G+球菌,2022/12/15,27,2.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等,甲氧西林,头孢菌素类,1、第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乙晴、头孢硫脒等对青霉素酶稳定,因而对G球菌(除外MRS、肠球菌)有良好作用,对大肠、奇异变形、肺炎、伤寒、志贺等杆菌属亦有较好作用,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肝胆系、妇科感染、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总有效率达90
14、%;但为许多G杆菌产生的内酰胺酶所破坏,因此一般不用于G杆菌感染,如其它肠杆菌科、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等,2022/12/15,28,头孢菌素类1、第一代头孢: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对革兰阳性球菌同第一代;对肠杆菌科细菌优于第一代,逊于第三代;对-内酰胺酶稳定性增加;头孢呋辛可透过血脑屏障,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用于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肾毒性低;,2022/12/15,29,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头孢克洛、头孢丙烯等,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等
15、对G球菌作用较第一、二代头孢弱;对G杆菌(肠杆菌科与非发酵菌)作用强大;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良好作用对-内酰胺酶稳定;部分透过血脑屏障;无肾毒性。,2022/12/15,30,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唑肟、头孢他啶、,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定、头孢噻利抗菌谱和适应症同第三代,但明显优于第三代;对G+和G菌均有较强的作用,对酶稳定。对肠杆菌科中的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沙雷菌属及不动杆菌属的作用增强;对超广谱酶(ESBLs)具有低亲和性;可透过血脑屏障(头孢匹罗),2022/12/15,31,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克
16、定、头孢噻利2,其他内酰胺类,1、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等抗菌谱与抗菌作用与第二代头孢同;对肠杆菌科产ESBLs株有效;对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适宜于外科,妇产科手术预防用药;,2022/12/15,32,其他内酰胺类1、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坦等,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抗菌谱极广: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均有较强作用。最大特点为适用于多重耐药或产ESBLs菌株引起的严重感染、多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混合菌感染;病原菌未明的免疫缺陷者感染。有一定肾毒性;可 诱发癫痫 发作;,2022/12/15,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训 临床 抗菌 药物 合理 应用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0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