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MW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MW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MW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限公司湖南衡南县洪山镇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一期:20MWP)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建设单位:*有限公司日期:二0一五年十一月目 录1.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湖南衡南县洪山镇20MWp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1.1.2 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1.1.4 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扬名村,地理坐标为北纬N26.82东经E112.91。衡阳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地处南岳衡山之南。1.1.5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一期总装机容量为20MWp,全部采用260W多晶硅太阳能组件,场址范围内总面积为800亩,其中光伏阵列区占地面积为790亩,管理区占地面积为 10亩。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
2、下: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1所需电池板数量块7.92万2标准直流输出功率kWp198003电池板面积m2128848.94年理论有效发电利用小时数h1234.0 5年理论发电量kWh2443.3万1.1.6建设期限本项目建设期为10个月。 1.1.7 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7630.29万元,其中:土建工程费用1460万元,设备购置与安装工程费用1423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77.55万元,基本预备费838.9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2.29万元。1.1.8 资金来源本项目共需资金17630.29万元,全部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1.1.9 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 该项目
3、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发电上网收入,该项目平均每年发电量1714万kWh,电站额定寿命为25年。前10年平均每年可创造经济效益为2077.07万元,除去项目每年所需的各种费用外,9-10年可收回投资。可以看出项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是可行的。2、环境效益 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直接消耗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与其它传统火力发电方式相比。本项目,年平均上网电量约1714万kWh,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减轻排放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CO2) 17091.92吨;
4、每年减少排放大气污染气体SO2约514.3吨、粉尘约4662.99吨;每年节省燃煤6000.17吨,整个25年经济运行寿命期间将节煤150004.297吨。此外还可节约用水,减少相应的废水和温排水等对水环境的污染。由此可见,光伏发电有明显的环境效益。3、社会效益 光伏电站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开发利用太阳能可节约大量化石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早开发早受益。虽然目前光伏电站的投资偏高,但建成后不需消耗燃料,比常规能源电厂在运行、维护和燃料等方面的投资成本要低,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概况1.2.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5、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6)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7)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发改价格20067号)(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示范电站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发改办能源20072898号)(9)太阳能光伏电站有关设计规范标准号标准名称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
6、术要求GB/Z 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0046-2006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 2297-1989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Q/GDW617-2011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GB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DL/T 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10)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12)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及法规;(13
7、)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项目的基本资料;(14)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1.2.2 编制范围(1)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光伏发电的意义及前景;(3)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4)项目规划方案;(5)节能分析;(6)环境影响评价;(7)劳动安全卫生与消费(8)项目建设管理;(9)项目实施进度;(10)项目组织机构设置(11)项目招标方案;(12)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3)社会评价;(14)结论及建议。1.3 项目简要结论通过对湖南衡南县洪山镇20MWp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对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经过论证、比较,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单元选择和光伏电站主接线方案等
8、进行了优化,并从施工角度推荐了使工程早见成效的施工方法。经过工程投资概算和财务分析,测算并评价了该工程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 兴建本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本项目的提出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项目选址合适,建设条件好,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适宜,采用的规划方式合理、节能环保、对自然环境无不良影响,项目的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基于项目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建议国家及地方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使项目早日建成并发挥效益,造福于社会。2.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 光伏项目背景光伏发电,其
9、基本原理就是“光伏效应”。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硅原子有4个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当太阳光照射到PN结后,空穴由N极区往P极区移动,电子由P极区向N极区移动,形成电流。多晶硅经过铸锭、破锭、切片等程序后,制作成待加工的硅片。在硅片上掺杂和扩散微量的硼、磷等,就形成PN结。然后采用丝
10、网印刷,将精配好的银浆印在硅片上做成栅线,经过烧结,同时制成背电极,并在有栅线的面涂一层防反射涂层,电池片就至此制成。电池片排列组合成电池组件,就组成了大的电路板。一般在组件四周包铝框,正面覆盖玻璃,反面安装电极。有了电池组件和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组成发电系统。为了将直流电转化交流电,需要安装电流转换器。发电后可用蓄电池存储,也可输入公共电网。发电系统成本中,电池组件约占50%,电流转换器、安装费、其他辅助部件以及其他费用占另外 50%。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同时全球约有20亿人得不到
11、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之中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能源。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时,假如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世界上能耗的40倍。正是由于太阳能的这些独特优势,20世纪80年代后,太阳能电池的种类不断增多、应用范围日益广阔、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20世纪90年代后,光伏发电快速发展,到2006年,世界上已经建成了
12、10多座兆瓦级光伏发电系统,6个兆瓦级的联网光伏电站。美国是最早制定光伏发电的发展规划的国家。1997年又提出“百万屋顶”计划。日本1992年启动了新阳光计划,到2003年日本光伏组件生产占世界的50%,世界前10大厂商有4家在日本。而德国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大大推动了光伏市场和产业发展,使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光伏发电发展最快的国家。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发展计划,并投巨资进行技术开发和加速工业化进程。世界光伏组件在1990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约15%。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展更加迅速,1999年光伏组件生产达到200兆瓦。商品化电池效率
13、从10%13%提高到13%15%,生产规模从15兆瓦/年发展到525兆瓦/年,并正在向50兆瓦甚至100兆瓦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降到3美元/瓦以下。2006年的光伏行业调查表明,到2010年,光伏产业的年发展速度将保持在30%以上。年销售额将从2004年的70亿美金增加到2010年的300亿美金。许多老牌的光伏制造公司也从原来的亏本转为盈利。201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为27.5GW,较上年的18.1GW相比,涨幅高达52%,全球累计安装量超过67GW。全球近28GW的总装机量中,有将近20GW的系统安装于欧洲,但增速相对放缓,其中意大利和德国市场占全球装机增长量的55%,分别为7.
14、6GW和7.5GW。2011年以中日印为代表的亚太地区光伏产业市场需求同比增长129%,其装机量分别为2.2GW,1.1GW和350MW。此外,在日趋成熟的北美市场,新增安装量约2.1GW,增幅高达84%。其中中国是全球光伏发电安装量增长最快的国家,2011年的光伏发电安装量比2010年增长了约5倍,2011年电池产量达到20GW,约占全球的65%。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有电池企业约115家,总产能为36.5GW左右。其中产能1GW以上的企业共14家,占总产能的53%;在100MW和1GW之间的企业共63家,占总产能的43%;剩余的38家产能皆在100MW以内,仅占全国总产能的4%。规模、技
15、术、成本的差异化竞争格局逐渐明晰。国内前十家组件生产商的出货量占到电池总产量的60%。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来看,常规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国的一次能源储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约只有世界总储量的10%。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却具有高污染、高能耗的特点,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国内自己使用的电池板还说的过去,不过大量出口等于污染中国,造福世界了,据统计,生产一块1m1.5m的太阳能板必须燃烧超过40公斤煤,但即使中国最没
16、有效率的火力发电厂也能够用这些煤生产130千瓦时的电这足够让2.2瓦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泡按照每天工作12小时计算发光30年。而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寿命只有25年。在今后的十几年中,中国光伏发电的市场将会由独立发电系统转向并网发电系统,包括沙漠电站和城市屋顶发电系统。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潜力巨大,配合积极稳定的政策扶持,到2030年光伏装机容量将达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30多个大型煤电厂。国家未来三年将投资200亿补贴光伏业,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吸引了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融入到这个行业中来。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符合国家产
17、业政策本项目为湖南衡南县洪山镇20MWp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本)中“鼓励类”,第五项“新能源”,第1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2.2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1)充分认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18、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光伏电池制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位居世界前列,光伏电池制造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多晶硅冶炼技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包括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的完整制造产业体系。光伏发电国内应用市场逐步扩大,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当前,在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减缓、产品出口阻力增大、光伏产业发展不协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光伏企业普遍经营困难。同时,我国光伏产业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品市场过度依赖外需、国内应用市场开发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发展缓慢,财政资金支持需要加强、补贴机制有待完善,行业管理比较薄弱
19、、应用市场环境亟待改善等突出问题,光伏产业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既是对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特别是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为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激发国内市场有效需求,努力巩固国际市场;健全标准体系,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20、着力推进产业重组和转型升级;完善市场机制,加快技术进步,着力提高光伏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提升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作出贡献。基本原则。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在扩大光伏发电应用的同时,控制光伏制造总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市场为主,重点扶持。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对不同光伏企业实行区别对待,重点支持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优势企业发展,淘汰劣质企业。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加强政策的协调配
21、合和行业自律,支持地方创新发展方式,调动地方、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发展。发展目标。把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立足点,建立适应国内市场的光伏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和市场环境。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多晶硅等原材料自给能力和光伏电池制造技术水平,显著
22、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保持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合理份额,对外贸易和投融资合作取得新进展。(3)积极开拓光伏应用市场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鼓励各类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优先支持在用电价格较高的工商业企业、工业园区建设规模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支持在学校、医院、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居民社区建筑和构筑物等推广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太阳能,结合建筑节能加强光伏发电应用,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光伏发电应用。依托新能源示范城市、绿色能源示范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县),扩大分布
23、式光伏发电应用,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1000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开展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特点和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探索相应的电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适应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建设、运行和消费新体系。支持偏远地区及海岛利用光伏发电解决无电和缺电问题。鼓励在城市路灯照明、城市景观以及通讯基站、交通信号灯等领域推广分布式光伏电源。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加强对话协商,推动全球产业合作,规范光伏产品进出口秩序。鼓励光伏企业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在境外开展投资生产合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MW 地面 分布式 电站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0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