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中科环境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
《115中科环境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5中科环境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案编号版本号签署负责人签署发布日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预案编制单位: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三 年 十 月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编制 王玉玺 审核 朱青峰 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2.1法律法规11.2.2技术规范31.3 适用范围41.4 事件分级41.5 工作原则41.6 应急预案关联说明4第二章 基本情况62.1 企业基本情况62.2 危险源基本情况72.2.1总平布置72.2.2工艺流程9原料预处理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9预酯化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11转酯化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14脱醇工段安全生产
2、工艺流程16甲醇精馏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18成品精制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19工艺流程图123工艺流程图224工艺流程图325工艺流程图426工艺流程图527工艺流程图6282.3 环保工程情况292.3.1污水处理系统292、开机步骤291)将加药桶空气阀门开关打开。293、停机步骤292.3.2工艺流程图322.3.2锅炉除尘系统342.4 周边环境情况352.4.1自然环境352.4.2社会环境362.4.3周围污染源43第三章 环境敏感点443.1 环境敏感点443.2 水环境功能区453.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453.4 生态环境功能区45第四章 环境危险源及其环境风险464.1 环境
3、危险源的确定464.1.1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464.1.2重大危险源辨识494.2 环境危险源的环境风险554.2.1非正常工况风险识别554.2.2物料运输过程风险识别564.2.3物料贮存过程风险识别564.2.4其它因素风险分析574.3 环境风险的后果计算574.3.1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源项分析574.3.2后果计算58第五章 环境风险等级评估665.1环境风险评估程序665.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675.2.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675.2.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685.2.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715.2.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72第六章 应急能力建设746.1 应急处置
4、专业队伍746.2 应急设施(备)和物资746.4 应急和救护设备、器材的管理776.5 事故应急池77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797.1应急组织体系797.1.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职责如下797.1.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797.2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组成807.3应急指挥部职责807.4各应急队伍的确定与职责81第八章 预防与预警838.1 建立健全预案体系838.2 环境危险源监控838.3 监测与预警83第九章 应急响应859.1 响应流程859.2 分级响应879.3 启动条件899.4 信息报告与处置899.4.1应急联系电话899.4.2信息上报内容899.5 应急准备919.5.1车间
5、级突发环境事件919.5.2厂区级突发环境事件919.5.3厂外级突发环境事件919.6 现场处置措施929.6.1污染源控制929.6.2人员紧急撤离和疏散989.6.3应急监测1009.6.4现场洗消1019.7 应急终止1029.7.1应急终止的条件1029.7.2应急终止程序1029.7.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02第十章 后期处置10410.1 受灾人员安置10410.1.1可用急救资源列表10410.1.2应急控制中心10510.1.3 国家中毒急救网络10610.2 环境损害评估10610.3 环境恢复与重建10610.3.1水污染物处理10710.3.2废气处理10710.3.3土
6、壤修复10710.3.4固废处理108第十一章 应急保障10911.1 应急安全保障10911.2 应急交通保障10911.3 应急通信保障11011.4 其他方面保障110第十二章 监督管理11212.1 预案培训11212.2 预案演练11312.3 预案修订11312.4 预案备案113第十三章 附 则11413.1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11413.2 预案的实施114第十四章 附件115附件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名单及联系电话115附件二:应急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116附件三:外部应急救援联单位及相关方等联系电话118附件四:消防设施汇总表119附件五:应急疏散路线图121附件六:厂区总平面布
7、置图122附件七:雨、污管线平面布置图123附件八:企业周边环境敏感点124附件九: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125附件十:BD100岗位处置预案130附件十一:危险废物现场处置1331事故特征1332处置措施1332.1厂区内危废不按规定地点贮存1332.2危废在厂外乱投放1332.3运输过程抛洒、泄漏134第一章 总 则1.1 编制目的本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主要目的如下:1、全面调查了解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类型、危险源以及所造成的环境危害,评估确定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2、加强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管理能力,全面预防突发环境事
8、件;3、提高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处理事故源,控制事故扩大,减小事故损失;4、降低突发环境事件所造成的环境危害,通过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环境应急监测、事故信息的及时发布、受影响人员迅速转移等措施,将事故所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1.2 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中和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6号),2007年8月30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2000年4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
9、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2008年2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1号),2005年4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1989年12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6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8年10月28日;9、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2001年4月;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4月;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
10、号),2011年2月;1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1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14、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15、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5号);16、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18、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第48号);19、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0113号);20、关于印发的通知(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21、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
11、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4号);22、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88号);23、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24、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2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7、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6年3月29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8、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号),2009年1月;29、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12、第十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2003年9月;30、关于加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通知(浙环固函201341号),2013年7月。1.2.2技术规范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8、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的通知国家
1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9、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全本),2012年10月;10、浙江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企业版 简本),2012年10月;11、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浙环办函2013165号),2013年7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产相关活动发生的以下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1、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和大面积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2、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非正常工况或污染物处理装置非正常运转条件下向外环境
14、排放污染物造成突发环境事件;3、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泄漏等事故向外界排放污染物造成突发环境事件;4、由于自然条件(台风、暴雨、大潮水、地震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1.4 事件分级针对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控制事态的能力以及需要调动的应急资源,将突发环境事件划分三级。车间级:事故出现在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某个生产单元,影响到局部地区,但限制在单独的装置区域。厂区级:事故限制在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内的现场周边地区,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厂外级:事故超出了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范围,临近的企业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事故现场之外的周围地
15、区。1.5 工作原则企业实施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工作时,应遵循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属地管理,整合资源、联动处置等原则。1.6 应急预案关联说明应急预案涉及企业多个组织与部门,特别是突发环保事故的不可能完全确定属性,使应急救援行动充满变数,很多情况下,应急救援行动都必须寻求外部力量的资源。因此,企业与各相关救援单位、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预案确定联动机制如下:1、与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保持联系,安排和落实专门值班人员,并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一旦发生厂区级、厂外级突发环境事件,密切联系各应急救援联动单位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2、建立通讯联络手册
16、,加强与应急救援联动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合作。3、企业应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并请相关部门和单位参与演练或者指导,提高应急联动的融合度和战斗力,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环境事故。4、企业各部门根据应急处置流程和职责的要求,熟悉企业突发环境事故应急预案。5、事故应急联动机制图:温州中科新能源环保部门消防部门附近医院当地政府安监部门当地派出所第二章 基本情况2.1 企业基本情况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滨海园区A03地块,主要品种有生物柴油BD100、植物沥青、植物甘油表2.1-1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温州中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鹏机构代码66518803-6企业地址温州
17、龙湾滨海园区明珠路555号地理位置(经纬度)N:275151E:1204913邮编325700行业类别医药原料 医药中间体 染料 其他联系人王玉玺联系电话15851727268经济性质股份制工业产值(万元)58043销售额(万元)32000占地面积(m2)53280员工人员管理人员(人数)12技术人员(人数)10普通人员(人数)81产品名称产量(万t/a)产值(万元)BD100321600生产时间年工作天数300日工作时间24生产时段全天2.2 危险源基本情况序号物料名称基本情况1油品易燃2甲醇(CH4)易燃易爆3硫酸(H2SO4)易燃易腐蚀4氢氧化钾(KHO)易腐蚀2.2.1总平布置中科新能
18、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注册资金9008万元,占地80亩,坐落于中国浙江温州市龙温州湾滨海工业园,瓯江口入海处。风光秀丽、交通便捷,面临碧波滚滚的东海,背依浙南、闽北及赣东广袤的腹地;临近温州港状元岙深水港区;距温州永强国际机场仅5公里;金温、甬温福铁路,甬台温温福高速公路、104国道,均在20分钟车程内。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植物甘油、植物沥青生产销售;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研发、技术输出;废弃动植物油脂的收购。2007年8月与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就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及后续产品的研发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公司年产10万吨生物柴油能源高科技项目,系
19、2008年浙江省重大工业项目和省重点建设项目,2012年9月获得省经信委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证,并于2013年4月取得温州市餐饮废油收购资格许可,同年8月取得温州市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局颁发的餐厨废油回收特许经营许可证。目前,我公司一期3万吨生物柴油生产线已建成投用,总占地80亩,已投入2亿余元,二期项目也已进入优化设计阶段。我司主要是通过回收废弃动植物油脂和餐厨地沟油,经综合处置提炼为生物柴油,成为可供应用的绿色环保清洁再生能源。生物柴油的有效推广利用不仅能够减少有毒物质排出,对目前的雾霾天气能够起到局部改善作用;验论证的COD零排放事实也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认可,对地方的节能、减排起到不可
20、抹灭的作用。2013年9月获得温州地区首家废弃动植物油收购、餐厨垃圾处理权(全市仅此一家)具体见总平面布置图。2.2.2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工段安全生产工艺流程1.操作流程2.安全操作规范2.1车辆进入公司厂区后,行驶速度不得高于20km/h,且车辆排气口必须佩带阻火罩。2.2原料进厂经过磅后,由预处理班组人员指挥行驶至指定原料循环卸车处。外来车辆不得在车间内随意行驶。2.3车辆停稳后,通入蒸汽进行加热,10分钟后开启原料泵进行循环。2.4原料泵开启循环前,先检查原料泵附属的管道及其阀门,确保沉降罐进料管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循环管道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原料泵进口管道阀门处于打开状态。确认无误后
21、,方可开启循环泵进行循环。2.5循环1小时后,关闭机泵循环进出口阀门,由岗位操作人员取样送至化验室进行化验分析(岗位操作人员送样时认真填写送检记录)。经分析后化验结果通知相关人员(发展部、生产部、岗位操作人员),若在标准范围之内,岗位操作人员自行安排卸车,若超出标准,则由生产部人员和发展部人员共同协商确认后,通知岗位操作人员下步处理工序。2.6原料卸车时,先检查原料泵管道阀门及所需泵入沉降罐附属阀门,确保原料泵进出口阀门处于打开状态、循环管道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沉降罐出料阀门、排渣阀门及取样口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确认无误后,启动机泵向沉降罐内补入原料。2.7在确保原料量充足的前提下,在补入原料时,
22、当液位高于加热盘管10cm时,即可开启加热;否则,在原料补入充足后方可开启加热。2.8原料补充完毕后,先关闭机泵进口阀门,再关闭机泵出口阀门,最后停止机泵。2.9当沉降罐内物料加热到50后,关闭蒸汽升温,启动离心过滤系统,脱除原料内的杂质。2.9.1离心过滤系统启动前,先确认系统内无残存的物料和杂质,否则先清理干净后,方可启动。然后检查物料泵回沉降罐机泵能否正常运转,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2.9.2启动离心过滤泵前,先检查过滤机滤板间是否压紧,张紧压力是否满足要求(10MPa),接油槽是否清洁,滤油嘴考克是否全部打开。确认无误后,打开沉降罐底部排渣阀门,及机泵的进出口管道阀门,启动机泵向过滤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5 环境 应急 预案 最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0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