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培训课件.ppt
《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培训课件.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上,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AMIST段抬高型AMI,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上,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概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主要包括UA、NSTEMI、STEMI,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例基础。血小板激活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概念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是一组由急
2、性心肌缺血引起,临床分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NSTEMI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表面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远端血管栓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合称为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UA/NSTEMI的病因和临床表象相似但程度不同,主要不同表现在缺血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导致心肌损害。,4,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分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NS,三种临床表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 发作于休息时,持续时间通常20分钟,初发型心绞痛 通常在首发症状1-2个月内、很轻的体力活动可诱发,恶化型心绞痛 在相对稳定
3、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逐渐增强(疼痛更剧烈,时间更长或更频繁),5,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三种临床表现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 发作于休息时,,病因和发病机制,UA/NSTEMI病例特点为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收缩、微血管栓塞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供氧的减少和缺血加重。虽然也可因劳力负荷诱发,但劳力负荷中止后胸痛并不能缓解。其中,NSTEMI常因心肌严重的持续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病理上出现灶性或心内膜下心肌坏死。,6,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病因和发病机制UA/NSTEMI病例特点为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临床表现,一
4、。症状UA患者胸痛不适的性质与典型的稳定性心绞痛相似,通常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休息时也可发作,如:心绞痛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增加;出现静息或夜间心绞痛;胸痛放射至附近或新的部位;发作时伴有新的相关症状,如出汗、恶心、呕吐、心悸或呼吸困难;常规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只能暂时甚至不能完全缓解。但症状不典型者也不少见,尤其在老年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中多见。,7,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表现一。症状7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表现,二。体征体检时发现一过性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以及由于二尖瓣反流引起的一过性收缩期杂音,这些非特异性体征也可出现在稳
5、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中,但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发现潜在的家中心肌缺血的因素,并成为判断预后非常重要的依据。,8,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临床表现二。体征8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护,冠脉造影,心脏标志物检查,其他:胸部X线、心脏超声、放射性核素检查,实验室和辅助检查,9,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连续心电监护冠脉造影心脏标志物检查其他:胸部X线、心脏,心电图,大多数患者胸痛发作时有一过性ST段(抬高或压低)和T波(地平或倒置)改变,其中ST段的动态改变(0.1mV收的抬高或压低)是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表现,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
6、死。不常规的心电图表现为U波的倒置。通常心电图的动态改变可随着心绞痛的缓解而完全或部分消失。若心电图改变持续12消失以上,测提示NSTMI的可能。若患者具有稳定性心绞痛的典型病史或冠心病的诊断明确,即使没有心电图改变,也可以根据临床表现作出UA的诊断。,10,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大多数患者胸痛发作时有一过性ST段(抬高或压低)和T波,危险分层,11,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危险分层11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危险分层,1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危险分层1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
7、,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通常原因为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破裂、糜烂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脉血管持续、完全闭塞,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3,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STEMI是指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大多是在冠脉病变的基础,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官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持久的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4,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官
8、腔狭窄和心,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饱餐重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或用力大便时休克、脱水、出血等AMI可发生在无心绞痛病史的患者。,15,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时,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一、冠状动脉病变 左冠脉主干:左前降之:前壁、心尖、下侧壁、前间膈 左回旋支:高侧壁、膈面(左优型) 、左心房 右冠状动脉(RCA):膈面(右优型)、后间隔、右心 室、窦房结和房室结。,16,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一、冠状动脉病变16急性冠脉综合,二、心肌病变
9、,冠状动脉闭塞后:,17,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二、心肌病变冠状动脉闭塞后:20-30分被供血的心肌少数坏死,临床表现,先兆: 以新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为最突出 症状: 1. 疼痛:程度重、时间长、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无效 2.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 3.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 心律失常:最多见,尤其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 5. 低血压和休克:在疼痛期间未必是休克。休克约20%,主要为心肌广泛坏死40%,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 6.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32%48%。严重者可发 生肺水肿,18,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
10、步专题宣讲,临床表现先兆:18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力衰竭按血流动力学分级法分为:, 级 无明显心衰 级 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级 有急性肺水肿,全肺大、小、干、湿罗音 级 有心源性休克,19,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力衰竭按血流动力学分级法分为: 级 无明显心衰,体征:,1.心率增快、心脏正常或扩大2.心尖区S1低钝,出现S3、S43.10-20%病人在起病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心尖部粗糙收缩期杂音4.血压降低,20,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体征:1.心率增快、心脏正常或扩大20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心电图及实验室检
11、查,(一)特征性改变ST段增高呈弓背向上型宽而深的病理性Q波:面向心肌坏死区导联T波倒置,21,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一)特征性改变21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二)、动态性改变超急性期:起病后数小时内;无异常/高尖T波。急性期:数小时后,ST段明显提高,弓背向上,成单向曲线;R波降低,出现病理性Q波。亚急性期:数日至2周。ST回到基线,T平坦或倒置。陈旧期:数周至数月后。T波对称倒置。,2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二)、动态性改变22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二、实验室检查WBC,ES
12、R增快血清酶升高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23,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二、实验室检查23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心肌酶学改变,24,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心肌酶学改变心肌酶升高时间高峰时间持续时间CK6 hr24,诊断,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TnT / I ) 并且具有下述一项即可诊断 1) 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 2) ST-T动态改变 3) 典型胸痛症状 4) 心脏冠脉介入治疗后,25,急性冠脉综合征第八版教材同步专题宣讲,诊断心肌损伤标记物显著增高(CK-MB、TnT / I ),鉴别诊断,一、心绞痛二、主动脉夹层三、急性肺动脉栓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综合征 第八 教材 同步 专题 宣讲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