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06课件.pptx
《多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06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06课件.ppt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方法,经典频域设计方法 用于解决单输入单输出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是卓有成效的,具有清晰明确的物理概念。它们不仅能定性地指导设计的方向,而且设计过程有着十分直观的物理意义解释,计算与作图都很简单易行。,基于状态空间理论时域设计方法,(1)基于被控对象精确的状态空间模型描述,(2)高阶系统由状态空间方法得到的控制方案往往过于复杂,难以为工业应用所接受。,(3) 对系统设计问题的提法往往较为间接和过于抽象,控制目标缺乏明确的物理依据。,第6章 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方法经典频域设计方法 用于解决,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 (Interaction),是多变量系
2、统所特有的一种效应,G(s)的非对角线元素gij(s)(ij)的存在即反映了这种关联性。当G(s)为对角阵时,称为无关联系统,或者称为解耦系统decoupled system)。,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 (Interactio,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消除闭环系统关联,H(s)为对角阵,则必须且只须使开环传递函数矩阵解耦。,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消除闭环系统关联,H(s)为对角阵,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实际上,除了某些特殊的场合外,理论上得出的控制器K(s)通常十分复杂,甚至于物理上不能实现。例如如下的被控对象;,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实际上,除了某些特殊的场合外
3、,理论上,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方法中,一般都不要求完全消除系统的关联,而是采用将闭环系统的关联性减小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的做法,以此来换取控制器的简单结构。,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多变量系统的频域设计方法中,一般都不,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Rosenbrock的INA设计方法 反馈矩阵F(s)取为实对角阵,而控制器K(s)是分成两部分来设计的:,达到对角优势,近似解耦,则当Di(s)1时, 为行对角优势阵,则当Di(s)1时, 为列对角优势阵,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Rosenbrock的INA设计方法,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MacFarlane特征轨迹设计方法
4、,因此在控制器K(s)中引入积分作用1/s可减小系统在低频段的关联。,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MacFarlane特征轨迹设计方法,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即闭环系统与开环系统具有相近程度的关联性,中频段,系统也将达到近似解耦,“增益平衡原则”,通过设计控制器K(s)使开环系统Q(s)的m个特征值大致平衡。,多变量系统的关联性(续)即闭环系统与开环系统具有相近程度的关,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1) 稳定性,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最为基本的一项性能要求。设计时必须首先保证系统的稳定性,然后再考虑其它各项性能指标。通常我们不仅要求闭环系统稳定而且还要求它具有充分的稳定裕度。,(2) 关联性,对于多变量
5、控制系统来说,总是要求闭环系统具有弱关联性。在系统设计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开环与闭环的关联性,针对具体的问题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减小闭环系统的关联性。,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1) 稳定性稳定性是控制系统最为基本的,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续),(3) 整体性,整体性指闭环系统当其中某些部件发生了故障,致使若干回路断开时仍保持稳定性的一种性能。对于多变量反馈系统,可能涉及的部件故障主要包括:误差检测器故障、执行器故障以及传感器故障。,(4) 暂态和稳态响应特性,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续)(3) 整体性整体性指闭环系统当其,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续),系统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H(0)Im,或
6、等价地,H-1(0)Im,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K-1(0)0,亦即控制器K(s)中包含积分环节。,多变量系统的性能指标(续)系统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H,第二节 增益空间,为了具体考察反馈增益对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反馈矩阵中包含的m个反馈增益视为m维实数空间中的一个点,这个m维空间即称为“增益空间”(gain space)。,第二节 增益空间为了具体考察反馈增益对稳定性的影响,我们,完全解耦系统的增益空间,完全解耦系统的增益空间,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举例1),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举例1),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举例2),关联系统的增益空间
7、(举例2),第三节 INA设计方法,第三节 INA设计方法,INA设计方法基本原理,INA设计方法基本原理,对角优势化预补偿器的设计,(1)初等变换设计方法,【解】,(A) 不是对角阵,通过行互换,对角优势化预补偿器的设计(1)初等变换设计方法【解】(A,对角优势化(续),(B) 不是对角阵,对角优势化(续)(B) 不是对角阵,对角优势化(续),(C),对角优势化(续)(C),对角优势化(续),(2)分频段补偿法,(A) 低频段预补偿,对角优势化(续)(2)分频段补偿法(A) 低频段预补偿,对角优势化(续),(B) 高频段预补偿,矩阵逆是不存在的,对角优势化(续)(B) 高频段预补偿矩阵逆是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变 控制系统 分析 设计 06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