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在设备维修讲课教案ppt课件.ppt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在设备维修讲课教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在设备维修讲课教案ppt课件.ppt(1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在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顾煜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Tel:010-80798560 Mob:13701250809 Fax:010-51963906 Email:,背景(1),在过去的30多年里,由于需要维护的有形资产(设施、设备、建筑物等)的数量和种类大为增加,再加上设计的更加复杂化、维修技术的推陈出新以及对维修体制和维修职责的观念不断更新,维修已成为一门学科,它发生了比其它管理学科更为巨大的变革。随着人们对设备故障对安全性和环境的影响程度的深入认识,对维修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联的深入认识,以及为获得较高的设备可用度并要控制成本所带来的压力不
2、断增加,所有生产行业中对维修的观念和技能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一样,维修人员不得不彻底更新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过去的维修方式,无论怎么使之计算机化,其局限性正变得日益明显。,背景(2),面对这种蜂拥而至的变化,各国的维修管理人员都正在试图寻求一种新的维修方法,他们要避免总是与重大变革相伴的起步错误和误入歧途。为此,他们要寻求一种战略性框架系统,使之能将新的发展结果并入一种相关联的模型中,以便对新的发展结果加以合理评估,并且采用其中对自己和企业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本报告从维修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介绍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
3、enance,简称RCM),目的是为维修管理人员提供一种科学的维修管理战略性框架系统,以期改变企业、企业现有的有形资产和使用这些资产的人员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能使新的设施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把握和更高的精度投入更加有效的应用。,一、RCM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二、RCM的数学分析三、RCM理论的八项基本原理四、RCM的工作程序五、RCM实施的策略六、如何掌握RCM技巧七、RCM应能达到的效果八、RCM的特点和精神实质九、RCM的应用实例十、发电设备SRCM分析,目 录,一、RCM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一)维修的演变(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一直延续到二次世界大战,当时工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停机时间无
4、足轻重。这意味着在大多数管理人员的头脑里,预防设备的故障并非头等大事。同时,大部分设备都比较简单,而且其中大多数的设计余量很大,这就使设备比较可靠且易于修复。因此,除了简单的清洁、维护和润滑等日常维修工作外,不需要进行什么系统的维修,对维修人员技能的要求也比较低。,2、第二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战争带来的压力增加了对各种物品的需求,而产业劳动力却锐减,这导致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到了50年代,各种设备的数量更多且更复杂,生产开始依赖于这些设备。随着这种依赖性的增长,停机时间就成为很突出的问题。这使人们想到可能并且应该预防设备故障,进而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在60年代,预防
5、性维修主要表现为定期对设备进行大修。与运行费用相比,维修费用也开始急剧增加,这使维修计划与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维修成本得到了控制,而且迄今仍然是维修实践中的既定组成部分。随着固定资产占用的资本数量以及该资本成本的急剧增长,促使人们开始寻求最大限度延长资产寿命的方法。,3、第三阶段自70年代中叶,工业领域发生了异常迅猛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新期望值、新研究和新技术三个方面。 - 新期望值,新研究第三阶段的研究揭示,实际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模型,不是一种、两种,而是六种。,- 新技术 决策支持手段:危害度分析,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专家系统; 新的维修技术: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更加
6、注重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设计; 维修组织中的主要方法朝参与、合作、灵活的方向转变。,(二)维修所面临的挑战1、选择最合适的技术;2、研究每一种故障过程;3、以满足设备拥有者、使用者和全社会的期望值为目的;4、经济效益最佳和最持久的形式;5、拥有相关人员的合作与积极支持。 RCM提供了一种能使用户迅速而简单地应付这些挑战的框架系统。RCM从对各设施在其使用环境下的维修需求进行一个全面的零基审查入手,进行单位结构的改进、资源的配置和系统的实现,从而达到显著改观维修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维修理论是研究设备维修的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包括维修设计理论、维修技术理论和维修管理理
7、论。维修理论是建立在概率统计、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断裂力学、模糊数学、故障物理、故障诊断理论和管理理论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应用理论,用于指导设备全寿命的维修优化,以获得最佳维修效益,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认为,一切维修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保持、恢复设备的可靠性。根据设备及其构件的可靠性状况,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法来制订设备的维修大纲,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和合理的维修类型、适当的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等,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进行设备维修,既能提高质量和可用率,保证使用安全,又能节约费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不仅适用于军事装备,也
8、适用于民用设备,它在30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地得到了完善、发展和广泛应用。,(四)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产生 定时维修理论认为,每个机件的可靠性与使用时间有直接的关系,都有一个可以找到的并且在使用中不得超越的寿命定时拆修间隔期,即“到寿”必须拆修,以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并且认为,拆修得越彻底,分解得越细,防止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大;定时维修工作做得越多,则可靠性越高。但实际发现,不管怎样缩短拆修间隔期,或加大拆修范围及拆修的深度,无论维修活动进行得多么充分,很多故障仍然不能防止和有效减少,有时故障率反而增加。频繁的维修,不仅限制了设备的使用,降低了可用率,而且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加了
9、维修费用。 从1960年起,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民航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设备(飞机)维修的基本规律做了探索,到60年代后期形成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产生了MSG-1和MSG-2法,并据此改革了传统的定时维修,经实践检验获得了成功。这就是维修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的重要标志,维修理论学科从此产生了。正如1977年美国维修工程手册主编希金斯在该书序言中写的:“在四分之一世纪稍多一些时间里,维修已经从纵然给以技艺的称号、也不怎么光彩的活动,成长为一门严谨的工程技术性学科。”,(五)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发展 1978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诺兰等人受国防部的委托,发表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专著,
10、使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此,人们把制订预防性维修大纲的逻辑决断分析方法统称为RCM(Reliability-Centered Maintenance)。 1980年,西方民航界吸收了RCM方法的优点,将“MSG-2”修改为“MSG-3”,1988年又修改为“MSG-3修改1”,1993年再次修改为“MSG-3修改2”。 1990年9月,英国阿兰德公司莫布雷在RCM和“MSG-3修改1”的基础上,结合民用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RCM2”,到1997年底已在许多国家的钢铁、电力、铁路、汽车、地铁、海洋石油、核工业、建筑、供水、食品、造纸、卷烟、药品等行业广泛应用。 自从6
11、0年代美国民航界首先创立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以来,经历了怀疑、试验、肯定、推广和制订标准的过程,近40年来在指导维修实践的过程中,该理论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今天,这一理论已成为指导机械、机电、电器、电子等各类设备维修的共性基础理论。目前,RCM的国际标准正在拟制之中。,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数学分析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目的是通过预防性维修工作,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保持设备可靠性的固有水平。也就是说,在保证设备R(t)K(K是某个可以接受的最低可靠性水平)的约束条件下寻求实现费用最少的途径。 由于组成设备的大量零部件、机件、组合件及各系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的,而且制定预防性维修
12、大纲的统计信息总是先天不足,因此按照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建立模型、进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数学分析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应用集合的知识进行数学分析,即将设备划分为与功能相关的机件集,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数学分析。这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数学分析,有利于进一步理解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大纲的制订原理及其实质。,1、可靠性分析技术优化维修周期的基本思路,设备的故障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一般呈递增规律或浴盆曲线规律。若预防维修周期太短,则材料费用增加;若预防维修周期太长,则系统故障停运率增加。存在最佳的维修周期,使设备维修的成本/效益最佳。评价设备维修的成本/效益的指标:维修/故障费用。,2、系统维修/故障总费用
13、构成图,3、建立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优化目标 分析单位维修效果的评价 考察区间 可靠性统计方法 定期预防维修的方式,(1)优化目标,最大可用率最小维修/故障费用,(2)分析单位,设备部件检修单元 检修单元的优点: 可靠性模型:假设“修旧如新”更合理,寻找大于一个大修周期的观察个体;故障维修时间的计算:简化为确定量;维修材料、人工费用的计算。,(3)维修效果的评价,修复如新。功能恢复,故障率不变,最小维修。功能恢复,役龄回退。,(4)考察区间,无限区间有限区间机会区间,(5)定期预防维修的方式,对象视为孤立设备,定期维修;对象视为系统中设备,单独定期维修;对象视为系统中设备,主设备维修时
14、陪修。,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八项基本原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认为,一切维修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保持和恢复设备的固有可靠性。具体地说,要求根据设备及其机件的可靠性状况,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方法来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维修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订出预防维修大纲,从而达到优化维修的目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的内容可分解为八项基本原理,简称为RCM原理,它与传统维修的观念有较大的差别。,1、RCM 原理之一:定时拆修的作用RCM原理之一认为,定时拆修对复杂设备的故障预防几乎不起作用,但对简单设备的故障预防有作用。,2、RCM原理之二:潜在故障与功能故障RCM原
15、理之二在于提出了潜在故障的概念,可使设备在不发生功能故障的前提下得到充分的利用,以达到安全、经济的使用目的。,3、RCM 原理之三:隐蔽功能故障与多重故障RCM 原理之三认为,检查并排除隐蔽功能故障是预防多重故障严重后果的必要措施。,4、RCM原理之四:预防性维护的作用RCM原理之四认为,有效的预防维修工作能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保持设备的固有可靠性水平,但不可能超过这个水平;要想超过这个水平,只有重新设计设备。,5、RCM原理之五:故障后果的改变RCM原理之五认为,预防性维修能降低故障发生的频率,但不能改变故障的后果,只有通过设计才能改变故障的后果。,6、RCM 原理之六:预防性维修工作的确定
16、RCM 原理之六认为,预防性维修工作是根据故障的后果和所做的维修工作既要技术可行又要有效果来确定的,否则不做预防性维修工作,而是要考虑更改设计方案。,7、RCM原理之七:初始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制订RCM原理之七认为,设备使用前的初始预防性维修大纲制订后,需要在使用期间收集使用数据资料,不断修订,逐步完善。,8、RCM原理之八:预防性维修大纲的完善RCM原理之八认为,预防性维修大纲只有通过使用维修部门和研制部门长期共同协作才能逐步完善。,四、RCM的工作程序第一阶段:完成设备维修需求的综合性审查;第二阶段:完成每一选定设备的RCM审查。,RCM工作的第一阶段RCM需求的综合性审查第一步:制订一份合
17、适的设备登记表;第二步:确定对哪些设备进行审查和审查等级。,第一步:制订一份合适的设备登记表1、何为设备登记表? 设备登记表是一张关于单位拥有或者使用的且需进行各类维修(即使某些维修是分包出去的)的所有装置、设备和建筑物的明细表。 2、确定“机器”的构成(1)三级结构的设备登记表 三级结构常用于大型或复杂的设备登记表,它把工厂分为成本中心、装置和设备。 (2)两级结构的设备登记表两级结构常用于比较小且简单的设备登记表。此时,工厂被分成成本中心和设备,而没有装置。,3、如何对设备编号? (1)对三级设备登记表编号 对一个三级设备登记表而言,设备编号包括三组数字:第一组是成本中心编号,第二组是装置
18、编号,第三组是设备编号。 (2)对两级设备登记表编号 对一个两级结构的设备登记表而言,设备编号由两组数字组成:第一组是成本中心编号,第二组是设备编号。 (3)其它设备编号系统 顺序编号;部件编号;对车辆进行编号;功能码;组合码;实体编号。,4、设备登记表上应该记录的信息 (1)设备编号;(2)设备是什么和做什么用的说明书;(3)产品说明,如商标、型号、型号序数及出厂号;(4)当地供货部门和/或代理商,包括地址和电话号码;(5)技术资料,如额定速度、额定功率、生产能力、结构尺寸、质量等;(6)购买价格和日期;(7)手册和图纸,特别是操作手册、备件清单和技术手册。,5、如何编拟设备登记表?(1)为
19、工厂每一区域画一个流程图。标明每一设备的位置,应包括车间里的设备、备用设备和已定购的设备;指明哪些设备是活动的,哪些设备是静止的,哪些设备是相互影响的和可互换的。 (2)如果准备采用三级结构,决定如何把每一成本中心之内的设备分成装置和设备。(3)对具体的装置和设备进行编号,一定要允许扩充编号。(4)如果还要包括固定数据记录信息,就要进行收集。,第二步:确定对哪些设备进行审查和审查等级在进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分析时,没有必要对所有的设备逐一进行分析,只分析重要功能设备。重要功能设备是指其故障会有下列后果之一的设备: 1、安全性或环境性后果; 2、隐蔽性后果; 3、使用性后果或有重大的经济损失。
20、,RCM工作的第二阶段设备的RCM审查一旦完成了以上第一阶段的工作,RCM分析员便可根据设备的使用范围对其进行RCM审查,审查时需要对每一选出的设备提出以下七个问题:1、在现行的使用环境下,设施的功能及相关的性能标准是什么?此即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标准问题。2、什么情况下设施无法实现其功能?此即设备的功能故障问题。3、引起各功能故障的原因是什么?此即设备的故障模式问题。4、各故障发生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此即设备的故障影响问题。5、什么情况下各故障至关重要?此即设备的故障后果问题。6、做什么工作才能预防各故障?此即设备的预防维修问题。7、找不到适当的预防性工作应怎么办?此即设备的暂定维修工作。,实际
21、上,维修人员本身无法完全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这是因为许多(甚至很多)答案只能由生产或操作人员提供,对涉及到功能、期望性能、故障影响和故障后果的问题更是如此。因此,对任何设备维修需求的审查应该由一个小组来实施,小组中至少要包含一名负责维修和一名运行的人员。在审查中,小组成员的资历并不比他们对应审查的设备的全面了解程度更为重要,每位小组成员还应受过RCM培训。 采用小组工作,不仅可使管理部门有机会系统地利用各小组成员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小组成员本身可大大提高对处于运行环境下的设备的了解程度。,五、RCM实施的策略(一)短期方法1、特别工作组法 如果设备或系统具有棘手的难题,而难题又有比较严重的后果,一
22、般需要培训一个特别工作组,对受影响的系统实施全面的RCM分析,常常可以很快获得最大的利润。这种小组的人员通常应专职从事评审项目,直到完成评审工作后才可解散该小组。2、选择法 如果不存在适合用特别工作组法解决的严重问题,那么迅速获得利润的次佳方法是在RCM分析过程中对最有可能受益的设备实施RCM分析。具体做法可分为三步:(1)确定“无足轻重”的设备,这些设备可能从RCM中获益不大;(2)按重要性递减的次序排列重要设备;(3)决定对非常相似的设备是否采取“样板”方法。,(二)长期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一短期、深入的项目中对所有的现场设备进行分析,在大多数现场,这种项目通常要持续六个月到一年。 第二种
23、方法:仍然要对现场的所有设备进行评审,但要分步去做。在一、二个专职促进者的指导下,也许同时也启用四五个小组。 RCM实施项目能带来很大的收益,但这种收益的大小因单位而异。因此,任何一个单位决定采用哪种方法的最佳时机应该在示范项目完成后、自己能判断出根据所投入的RCM工作能带来什么收益之后。,六、如何掌握RCM技巧 RCM提供了一种通用的体制,它可使各种背景的人对范围很广、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达成共识,保证很多人能很快学到有关RCM技能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适当的培训。适合于不同层次人员的最佳课程组合如下: (1)工人和操作员:2天的RCM基本原理课程,这种课程配有各种实例研究和实际运用,这可使参加人了解
24、到理论在实际中如何运用。 (2)工程师、运行管理员、监督员和高级技术员:包括与2天课程内容相同的3天课程,还要解释管理RCM的实施必须要做什么。 (3)协调员:应进行类似上述3天课程的RCM入门培训,在开始与小组工作之前,还应进行10天深入的实习,这种实习后期应包括对具有实际寿命的设备应用RCM。,七、 RCM应能达到的效果 (一)RCM分析的成果 1、对设备功能的认识:对设备的这种了解,大多数发生在评审小组在信息工作单的第一栏列出设备功能和性能标准的时候。 2、对设备为什么会发生故障以及各故障的根本原因有较好的了解:这将把维修力量集中在设法解决名副其实的问题上,不仅有助于预防自然发生的故障,
25、而且还使人们停止做引发故障的事情。此方面的大多数认识产生在评审小组对设备的故障模式和影响进行分析的时候,分析结果记录在RCM信息工作单的第三四栏中。 3、用于确保设备处于按规定性能水平运行的状态建议工作清单。工作选择过程分预防性工作和暂定措施,选出的工作列在RCM决断工作单中。 4、极大地提高了配合。参加RCM评审会议的人能很好地了解到小组各成员应做什么,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应设法达到什么目的,各小组成员如何才能在达到这一目的中发挥作用,这一过程将大多数小组由非常分散的个人集中转变为一个整体。,(二) RCM的效益1、改善安全性和环境完整性 (1)安全性和环境完整性变成头等大事,跟踪安全性和环境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靠性 中心 维修 及其 设备 讲课 教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