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ppt
《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 土石方工程预算的编制,1.1 土石方工程预算编制要点1.2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1.3土石方工程预算编制习题,1 土石方工程预算的编制,定额基本要点,有关计算公式,1.1 土石方工程基本要点及有关公式,1 土壤类别2 土壤干湿3 挖土深度4 挖土类型5 放坡6,1.1.1 定额基本要点,土壤类别,不同类别土壤的地坑预算单价比较表 单位:元/m3,土壤岩石预算定额分类与工程分类的对应关系,1.1.1 定额基本要点土壤类别不同类别土壤的地坑预算单价,土壤的干湿,注意:土壤干湿的划分,应该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按地下常水位划分,地下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施工中采用人工降水的方法使地下水位降
2、低,干湿土的划分仍以原地下常水位为准。,例:人工挖地槽,根据 现行的预算定额: 人工挖地槽(干土,坚硬土,深度2m以内)单价:1475.32元/100m3 人工挖地槽(湿土,坚硬土,深度2m以内)单价:1740.13元/100m3,土壤的干湿 注意: 例:人工挖地,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是以设计室外地坪以下的挖土深度计算的。,挖土深度,挖土深度挖土深度是以设计室外地坪以下的挖土深度计算的。挖土深,挖土类型(工民建类),指厚度在0.3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挖土类型(工民建类) 槽 长:3倍的宽,水利定额土方开挖分类1、一般土方开挖,适用于一般明挖土方工程和上口宽超
3、过16m的渠道及上口面积大于80m2柱坑土方工程。 2、渠道土方开挖,适用于上口宽16m的梯形断面、长条形、底边需要修整的渠道土方工程。 3、沟槽土方开挖,适用于上口宽4m的矩形断面或边坡陡于10.5的梯形断面,L3倍宽的长条形,只修底不修边坡的土方工程,如截水墙、齿墙等各类墙基和电缆沟等。 4、柱坑土方开挖,适用于上口面积80m2、长度2.5m2的各型隧洞洞挖工程。 6、斜井土方开挖,适用于水平夹角为6至75,断面积2.5m2的洞挖工程。 7、竖井土方开挖,适用于水平夹角大于75,断面积2.5m2,深度大于上口短边长度或直径的洞挖工程,如抽水井、闸门井、交通井、通风井等。,水利定额土方开挖分
4、类,放坡,(1)土壤的类别和挖土的深度决定是否放坡;(2)土壤的类别和施工方法决定放坡坡度的大小;,放坡(1)土壤的类别和挖土的深度决定是否放坡;1:0.3,人工挖普硬土:H:B=1:0.37B=0.37H,放坡系数(K)的使用:,(3)放坡起点位置:,BH人工挖普硬土:放坡系数(K)的使用:(3)放坡起点位置:,工作面:指工人在施工中所需的工作空间。砖基础每边增加200mm;浆砌毛石、条石基础每边加150mm;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每边加300mm;混凝土基础需支模板的每边加300mm;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每边增加800mm。,工作面:指工人在施工中所需的工作空间。放坡起点示意1 无垫,无垫层的
5、放坡起点位置,无垫层的放坡起点位置加宽工作面,有垫层,且垫层宽出基础的部分大于或等于工作面的规定尺寸,有垫层,且垫层宽出基础的部分大于或等于工作面的规定尺寸垫层宽,有垫层,且垫层宽出基础的尺寸小于规定的工作面宽度,有垫层,且垫层宽出基础的尺寸小于规定的工作面宽度加宽工作面垫,挡土板由于场地等因素的原因不能放坡时,可采用支档土板的方式保护土方边坡。挡土板的厚度一般为10cm。,槽长的确定,外槽:按外墙中心线长度内槽:(河北省03)按内槽净长(河北省98、有些地区)按内墙中心线长度,挡土板槽长的确定外槽:按外墙中心线长度,断面形式图 S断,断面形式图 S断,图示地槽的底宽=a2c0.2,支档土板地
6、槽示意图100100Hcca图示地槽的底宽,内槽的净长,内槽的净长墙的中心线墙中心线,1.1.2 有关计算公式,地槽,式中:a基础底宽 c工作面宽度k放坡系数 h挖土深度L地槽长度,内外槽都按中心线长度计算。,C=0,0.15m,0.2m,0.3m,0.8m,1.1.2 有关计算公式地槽V=(a+2c+a+2c+2,1、挖地槽(沟槽)的计算,1、挖地槽(沟槽)的计算槽长槽宽3倍槽底宽3m,地坑及土方工程量计算, 规则形状,式中:a地坑或土方底面长度 b地坑或土方底面宽度c工作面宽度k放坡系数 h挖土深度,地坑及土方工程量计算 规则形状式中:V=(a+2c+kh),四棱台工程量=(a+2c+KH
7、) (b+2c+KH) H+13K2H3,圆台工程量=13H(r2+rR+R2),HRr四棱台工程量=(a+2c+KH) (b+2,(2) 放坡地坑的计算公式长方形(方形)V=(A+KH)(B+KH)H+1/3K2H3,A,放坡系数为K,1/3*KH*KH*H,(2) 放坡地坑的计算公式A放坡系数为K1/3*KH*KH*,圆 形 式中:A、B基础或垫层(包括加宽工作面在内)的双向尺寸; K放坡系数; H地坑开挖深度; R1坑底半径(包括加宽工作面在内); R2坑上口半径; 圆周率。,圆 形,R2,R1,H,R2=R1+KH,R2R1HR2=R1+KH, 不规则形状,式中:S上地坑或土方顶面面积
8、S下地坑或土方底面面积h挖土深度,地坑底(顶)面形状,注意:此公式对规则形地坑仍然适用。, 不规则形状式中:地坑底(顶)面形状注意:此公式对规则形地,场地平整(我国目前有两种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面积等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底面积(河北省03定额) 建筑物的外边线尺寸外扩2m计算场平面积,场地平整(我国目前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组重要的基本转换,内周长:L内=2(ab),内面积:S内=ab外面积: S外=(a2c)(b2c) =abc(2a2b)4c2=S内cL内4c2,外周长:L外=2(a2cb2c) =2(ab)8c =L内8c,中心线长:L中=L内4c,上述两个基本转换对于不规则的多边形同样
9、适用。,一组重要的基本转换内周长:L内=2(ab)内面积:S内=a,工程量计算举例,计算本例土方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施工说明:土壤类别为普硬土,人工挖土、双轮车运土,余土的运输距离为100m,无地下水。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基础平面图,墙体剖面图,工程量计算举例计算本例土方分部工程的工程量。施工说明:土壤类,240240480018004800240114009900,200200-1.40-1.4010005604404504,24024048001800480024099002,解:,1 基数计算(三线一面),2 工程量的计算,图,L中,公式换算,图,S1,L内,= L外 -8c=
10、L外 -8 (0.3652)= L外 -4 0.365=43.06 m,=(4.8-0.12 2)4+(9.9-0.12 2)2=37.56 m,L外 =(11.4+0.48)+(9.9+0.48) 2=44.52 m,=(11.4+0.48)(9.9+0.48)=123.31 m2,底层建筑面积 S1 外墙中心线 L中 外墙外边线 L外 内墙净长线 L内,L内槽净=(4.8-0.44-0.45)4+(9.9-0.442)2=33.68 m,解:1 基数计算(三线一面) 2 工程量的计算 (1)场地平,V地槽=1.7643.06+1.6533.68=131.36 m3,(3)地槽回填土, 埋设
11、在室外地坪以下的砖基础体积 V砖基,S,图,L内槽净=33.68 m,定额有关说明,=(a+2c)h=(1+20.3)1.1=1.76 m2,V地槽=SL中+SL内槽净,S=(a+2c)h=(0.9+20.3)1.1=1.65 m2,L中 = 43.06 m,34,V地槽=1.7643.06+1.6533.68=131.,V砖基=V外砖基+V内砖基=18.214+11.662=29.876 m3,外墙基础垫层截面积 S外垫层,外墙基础垫层长度按L中计,图,图,=10.2=0.2 m2, 埋设在室外地坪以下的垫层体积 V垫层,法二,35,10,室外地坪以下的内墙砖基础体积 V内砖基V内砖基=S内
12、砖基,内墙基础垫层净长度(第二种方法),L内垫=L内-(NT ),NT表示内墙与外墙的T型接脚,以及内墙与内墙的T型接脚。,式中:,L内垫=37.56- ( 8 + 4),=33.68 m,36,图,内墙基础垫层净长度(第二种方法)L内垫=L内-(NT,(4)余土外运,余土外运工程量=地槽总挖方量-回填土总体积, 回填土总体积 =V地槽回填+房心回填土,V房心回填=S净h房心回填,V回填土=96.41+21.19=117.6 m3, 余土外运,V余土外运= V地槽- V回填土=131.36-117.6=13.76m3,图,定额有关说明,37, 地槽回填土 V地槽回填V地槽回填= V地槽- V砖
13、基-V,补充1:,若本题中的基础底面标高改为-2.000,则挖地槽的工程量应如何求解?(施工方法:人工开挖),解:,普硬土 挖土深度h=1.7m,普硬土 人工开挖,应该放坡,放坡坡度系数 k=0.37,38,补充1:若本题中的基础底面标高改为-2.000,则挖地槽的工,代入求解 V地槽= V外槽+ V内槽,39,V外槽=(a+2c+kh)hL其中:a=1m c=0,解:,普硬土 ,挖土深度h=1.7m,人工开挖, 若垫层宽出基础的部分 c200mm,放坡形式如下:,k=0.37,40,解:普硬土 ,挖土深度h=1.7m,人工开挖 若垫层宽出基,41,cchha200其中:a外+2c=1 m,
14、若垫层宽出基础的部分 c200mm,放坡形式如下:,42, 若垫层宽出基础的部分 c200mm,放坡形式如下:-0,43,19,achhc200200V外槽=10.2L中+1+(2,定额.回填土按夯填或松填分别以立方米计算。回填土工程量可按下列方法计算:地槽、地坑回填土体积等于挖土体积减去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埋设的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等)的外形体积。在计算管道沟回填土时,管道直径在500mm以上(包括500毫米),需减去其体积。每米管道应减去的体积,可按下表规定计算。,房心回填土,按主墙间面积乘以回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44,定额.回填土按夯填或松填分别以立方米计算。回填土工程量可,大孔性土壤
15、应根据实验室的资料,确定余土和取土工程量。,定额.,余土(或取土)外运体积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计算结果为正值时为余土外运体积,负值时为取土体积。土、石方运输工程量,按整个单位工程中外运和内运的土方量一并考虑。,挖出的土如部分用于灰土垫层时,这部分土的体积在余土外运工程量中不予扣除。,45,大孔性土壤应根据实验室的资料,确定余土和取土工程量。定额,46,管径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例:某铸铁排水管,管径为800 mm,长度为1000 m,埋深为1.2 m,普硬土。 求土方分部工程的工程量。,解:,挖土体积 V挖,定额说明,V挖=1.61.21000=1920 m3,余土外运 V余,定额说
16、明,V余=0.491000=490 m3,回填土 V回填,V回填= V挖- V余=1920-490=1430 m3,47,例:某铸铁排水管,管径为800 mm,长度为1000 m,埋,大面积土方开挖计算方法,一、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二、方格网法,大面积土方开挖计算方法一、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1划分横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检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AB、EF,使截面尽量垂直等高线或建筑物边长;截面间距可不等,一般取10 m或20 m,但最大不大于100 m.,横截面计算步骤及方法1划分横截面 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2划横截面 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
17、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 3计算横截面面积 按表格中面积计算分式,计算每个横截面的挖方或填方截面积. 4计算土方工程量 根据横截面面积计算土方工程量 式中 V:相邻两截面间土方量,m3; :相邻两截面的挖方(+)或填方(-)的截面积,m2 L:相邻两截面间的间距。 5汇总 按汇总表格式汇总全部土方工程量。,2划横截面 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AB,EF,ABEF,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二、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适于地形较平坦地区采用,计算精度较横截面高,计算步骤如下,读识方格网图方格网图由
18、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和设计标高(Hn),如图1-3所示.图1-3方格网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二、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格网法)适于地形较平坦地区采用,计算精,工程量计算之土石方量计算课件,二、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1)考虑的因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场地设计标高一般在设计文件上规定,如无规定:A.小型场地挖填平衡法;B.大型场地最佳平面设计法(用最小二乘法,使挖填
19、平衡且总土方量最小)。,二、 场地平整土方计算(1)考虑的因素:,(2)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场地初步标高:,(2)初步标高(按挖填平衡)场地初步标高:,(3)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等调整.按泄水坡度调整各角点设计标高 :单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 Hn = H0 Li双向排水时,各方格角点设计标高为:Hn = H0 Lx ix L yi y,(3)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按泄水坡度、土的可松性、就近借弃土,3.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量 计算 土石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7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