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培训课件.ppt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培训课件.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 分类: ST段抬高, 非ST段抬高。一个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阶段两者在病史、治疗和预后上有所不同,ST段抬高者常较年轻,危险因素较少,常为首次发生心脏事件,无ST段抬高者较年老,有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常有明确冠心病史。,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ACS的病理生理过程,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血原发性
2、减少或中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ACS的病理生理过程斑块破裂伴有血栓形成和血管收缩,使心肌供,动脉血栓形成 : 进行性过程,斑块破裂/出现裂隙和血栓形成,正常,脂纹,纤维性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下肢缺血,无临床表现,心血管性死亡,年龄逐渐增长,心绞痛一过性缺血发作跛行/PAD,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4,动脉血栓形成 : 进行性过程斑块破裂/正常脂纹纤维性斑块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5,稳定型不稳定型无Q波Q波血管造影显示血栓,稳定斑块:斑块内纤维成份多,皮厚馅少不稳定斑块:中央部位粥样物质多,皮薄馅多破裂部位:斑块纤维帽的肩
3、部。该部位胶原纤维量既少也薄弱,血流也易于渗入并形成血栓。由于中心部位缺少纤维网架支持,血流一旦侵入,斑块体积将迅速增大,并会同新形成的血栓导致管腔阻塞和引起心肌缺血。,冠脉粥样斑块 破裂的病理,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6,稳定斑块:斑块内纤维成份多,皮厚馅少冠脉粥样斑块 破裂的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7,脂质核心管腔中层纤维帽脂质核心“稳定”斑块管腔“不稳定”斑块,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平滑肌细胞的厚纤维帽,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8,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富含平滑肌细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密的巨噬细胞浸润,薄的,破裂
4、的纤维帽及血栓,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9,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致密的巨噬薄的,破裂的纤维帽及血栓急,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0,腔内血栓斑块内血栓脂质池血栓延伸斑块内机化血栓(白箭头)其上,粥样斑块破裂与出血 及血栓形成,斑块纤维帽破裂: 导致管腔内血流灌注到斑块深部,形成内膜夹层出血,使管腔进一步堵塞。血栓形成: 斑块内容物和内皮下物质直接暴露于血液,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凝血酶并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聚集,释放致凝因子,两者共同作用,使纤维蛋白原变成稳定性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致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1,粥样斑块破裂与出血 及血栓形成
5、 斑块纤维帽破裂: 导致管腔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栓常不稳定,在纤溶机制的作用下,血栓很快自溶,有时血栓仅持续1220秒;血管收缩或痉挛 非ST抬高心肌梗死:斑块破坏更严重,血栓阻塞更持久,可达1小时;或IRA完全闭塞,侧枝循环。ST抬高心肌梗死:冠脉管腔完全闭塞,相关动脉又无足够的侧枝循环血流,血栓在短期内又不能被纤溶系统溶解。,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2,不稳定性心绞痛:血栓常不稳定,在纤溶机制的作用下,血栓很快,抗凝系统,在血栓形成的同时,激活内源性纤溶系统,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内源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u-PA)增加,溶解已形成的血栓。限制血栓的继续形成和扩大纤溶酶
6、原激活剂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I)(亦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能降低tPA的活性,活化蛋白C可灭活PAI而增加纤溶活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3,抗凝系统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3,纤溶抑制因子/调节因子PAI-1a2-抗纤溶酶富组织胺糖蛋白(HRGP),凝血抑制因子/调节因子ATIII蛋白C蛋白SHCII,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4,凝血活化血小板纤溶抑制因子/调节因子凝血抑制因子/调节因子纤,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伴随着血栓形成和血栓溶解两个彼此相反的过程,此消彼长,彼消此长。体内
7、凝血与抗凝、凝血与纤溶、纤溶与抗纤溶之间好比阴阳两个方面,只有阴阳平衡,血液才能呈正常流动状态,既不形成血栓,也不发生出血。阴阳的平衡和失衡伴随着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疾病过程,和疾病的稳定与不稳定有关,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转归。有待进一步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5,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伴随着血栓形成和血,诊断与危险性评估,目标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10min内完成临床检查,描记18导联心电图(常规12导联加V7V9、V3RV5R)并进行分析,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在就诊后30min内开始溶栓治疗或90min内开始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
8、CI)。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患者的筛查,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6,诊断与危险性评估目标 急诊科对疑诊AMI的患者应争取在10m,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患者的筛查和处理程序,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7,缺血性胸痛和疑诊AMI患者的筛查和处理程序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8,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8,缺血性胸痛患者可能的临床转归,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19,缺血性胸痛患者可能的临床转归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ACS的抗栓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塞氯吡啶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抗凝:肝素钠,低
9、分子肝素,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0,ACS的抗栓治疗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塞氯吡啶 G,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1,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1,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2,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血栓栓子,血管壁损伤血小板附着血小板激活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栓子的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3,血栓栓子血管壁损伤血小板栓子的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血中浓度 150 - 350 X 109/L特点 无核,多颗粒存活周期 9-11
10、天功能 形成止血栓子 (血栓),血小板的特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4,血中浓度 150 - 350 X 1,粘附的血小板,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5,粘附的血小板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5,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血流中的正常血小板,血小板粘附于损伤的内皮表面并被激活,血小板,内皮细胞内皮下腔,血小板粘附到内皮下腔,血小板血栓,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6,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 血流中的正常血小板 血小板粘附,血小板通道,介质抑制剂ADP氯吡格雷(波立维、泰嘉)凝血酶水蛭素血栓素 A2阿司匹林,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
11、进展,27,血小板通道 介质抑制剂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血小板激活通道,血小板激活,纤维蛋白原,TxA2,纤维蛋白结合位点,ADP,凝血酶,血小板,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8,血小板激活通道血小板激活纤维蛋白原TxA2纤维蛋白结合位点A,ADP:血小板激活的关键介质,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29,ADP:血小板激活的关键介质ADP血小板的补充纤维蛋白原结合,ADP受体激活的作用,纤维蛋白原结合到其受体上,AC,ADP 结合到其受体上,腺苷酸环化酶活性下调,细胞内贮存的钙离子释放,构象改变,激活受体,Ca2+,P2,ADP,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0,ADP受
12、体激活的作用 纤维蛋白原结合到其受体上AC ADP,通过选择性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阻断血小板聚集的进程,波立维阻断ADP受体,ADP,ADP,纤维蛋白原结合位点,波立维,波立维,纤维蛋白原结合减少,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1,通过选择性抑制ADP与其受体结合发挥作用阻断血小板聚集的进程,波立维:疗效的临床证据,CAPRIE1:一项唯一的在19185例患者中进行的大规模研究 波立维75mg/d与阿司匹林325mg/d对照 三种规定的入组疾病:缺血性中风,心肌梗死和外周动脉性疾病 波立维在各组患者中都有显著疗效 在心肌梗死的危险性方面较阿司匹林组降低19.
13、2%(相对危险降低19.2%,P=0.008) 2,1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 Lancet 1996;348:1329-1339.2 Gent M. Circulation 1997;96(suppl):I-467.,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2,波立维:疗效的临床证据 CAPRIE1:一项唯一的在1918,波立维:疗效的临床证据,波立维预防的缺血性事件*比阿司匹林*多26%,25,阿司匹林1,2 波立维1,2,26%,0,5,10,15,20,24,19,减少心血管事件例数/年/1000名患者,* 心梗、缺血性中风、血管性死亡*根据CAPRIE研究和
14、抗血小板研究协作组(APTC)荟萃分析的结果,预计每年每1000名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病人可预防19次缺血性事件。相比之下,预计每年每1000名接受波立维治疗的病人可预防24次缺血性事件,与阿司匹林相比有26%的差异。,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3,波立维:疗效的临床证据 波立维预防的缺血性事件*比阿司匹林*,CURE主要疗效结果 主要终点,20% RRRp=0.00009n=12,562,获益在用药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并在12月内持续增加,0,1,2,3,4,5,6,7,8,9,10,11,12,随访月数,复发缺血事件的病例% *,0,10,14,12,4,8,6,2,标准治疗波立维
15、+ 标准治疗,The CURE Investigators. N Eng J Med August 2001Data on file,包括阿司匹林*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中风,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4,CURE主要疗效结果,氯吡格雷:安全性的临床证据,与阿司匹林相比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胃肠道出血减少,相关住院率降低 2更好的胃肠道安全性,提高胃肠道耐受性更低的ACS患者的死亡率和主要血管事件发生率 无需特殊的监测或剂量调节 CAPRIECURE CLARITY COMMIT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5,氯吡格雷:安全性的临床证据 与阿司匹林相比有良好的安全
16、性和有,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阿司匹林:300mg嚼服,以后75150mg/d,终生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口服,以后75mgd,负荷量:300mg! 600mg!? 900mg? ALBION研究表明900mg氯吡格雷能更快、更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2005EUR PCR),安全性无差异。巴黎的Giles Montalescot教授说900mg并不是极限剂量 时间:1个月 半年 9个月 12个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6,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阿司匹林:300mg嚼服,以后7515,P 0.05 vs. 300 mg LD,氯吡格雷负荷量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时间 (小时),(%)
17、抑制率,Montalescot 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931-938.,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起效更快,血小板抑制水平更高,600mg负荷剂量达到300mg所能达到的血小板最大抑制的时间缩短,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7,P 0.05 vs. 300 mg LD 氯吡格雷负荷量,ARMYDA-2 研究:高剂量负荷量能减少事件的发生吗?,拟行PCI患者*,n=329,R,600mg氯吡格雷,300mg氯吡格雷,4-8小时,30 天,PCI,氯吡格雷75mg/天,氯吡格雷75mg/天,Patti G. et al, Circulation.
18、2005; 111:2099-2106,*: 包括非ST段抬高心梗和有冠脉造影指征的患者,最后共有255例行PCI,造影,n=126,n=129,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8,ARMYDA-2 研究:高剂量负荷量能减少事件的发生吗?n,ARMYDA-2 研究显示: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率,死亡、心梗及靶血管血运重建%,Patti G. et al, Circulation. 2005; 111:2099-2106,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39,ARMYDA-2 研究显示: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明显降低主要,ESC指南:氯吡格雷应及早使用、负荷剂量,2007 ES
19、C NSTE-ACS 指南,2005 ESC PCI 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40,ESC指南:氯吡格雷应及早使用、负荷剂量适用指征起始 & 持,氯吡格雷不同负荷剂量的安全性比较,*按 GUSTO 分级定义,Montalescot G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06; 48:931-938.,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和溶栓治疗进展,41,氯吡格雷不同负荷剂量的安全性比较300 mg 600 mg9,早期停用氯吡格雷,患者死亡率增加,停用氯吡格雷,持续使用氯吡格雷,P0.01,死亡率,月,PREMIER登记研究显示:,Spertus JA et al. C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综合征 治疗 进展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