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法条文学习课件.ppt
《城乡规划法条文学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规划法条文学习课件.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条文学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条文学习,2,目录 第一章总则(11条)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16条)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18条)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5条新增) 第五章监督检查(7条新增)第六章法律责任(12条)第七章附则(1条)共条,2目录,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一条释疑立法目的,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4,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
2、、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第二条释疑适用范围城乡规划体系的建立规划区定义及划定程序,4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5,第一章总则,第三条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
3、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第三条释疑法律授权三种区域区别对待规划编制,5第一章总则 第三条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6,第一章总则,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
4、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第四条释疑城乡规划基本原则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体现,6第一章总则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7,第一章总则,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五条释疑城乡规划与相关重要规划的关系,7第一章总则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8,第一章总则,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5、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释疑城乡规划的经费保障,8第一章总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9,第一章总则,第七条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七条释疑城乡规划作用法定性修改程序性,9第一章总则 第七条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10,第一章总则,第八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公布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八条释疑城乡规划的公开性(公民享有知情权保密性,10第一章总则 第八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11,第一章总则,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依法批准并公布的城乡规
6、划,服从规划管理,并有权就涉及其利害关系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规划的要求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查询。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者控告违反城乡规划的行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对举报或者控告,应当及时受理并组织核查、处理。 第九条释疑执行城乡规划的权利与义务 公众监督,11第一章总则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经,12,第一章总则,第十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 第十条释疑用科技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科技创新,12第一章总则第十条国家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13,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国务院城
7、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释疑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管理的行政主体划分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规划,13第一章总则第十一条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全,14,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二条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用于指导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 第十二条释疑全国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审批主体程序,14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二条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15,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三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8、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镇空间布局和规模控制,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第十三条释疑省域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审批主体编制内容,15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三条省、自治区人,16,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第十四条释疑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审批主体,16第二章
9、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四条城市人民政府,17,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五条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第十五条释疑镇规划组织编制主体审批主体,17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五条县人民政府组,18,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六条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镇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镇人
10、民代表大会审议,代表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报送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或者镇总体规划,应当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一并报送。第十六条释疑程序性规定人大对城乡规划的监督地位,18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六条省、自治区人,19,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
11、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城市总体规划还应当对城市更长远的发展作出预测性安排。第十七条释疑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强制性内容(四线规定)规划期限,19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20,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八条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规划区范围,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垃圾收集、畜禽养殖场所等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建设要求,以及对耕地等自然资
12、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防灾减灾等的具体安排。乡规划还应当包括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发展布局。第十八条释疑乡村庄规划原则编制内容,20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八条乡规划、村庄,21,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第十九条释疑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原则程序内容须不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21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十九条城市人民政府,22,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条镇人民政府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县
13、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后,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22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条镇人民政府根,23,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一条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23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一条城市、县人,24,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24第二章城乡规
14、划的制定 第二十二条乡、镇人民,25,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三条首都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应当统筹考虑中央国家机关用地布局和空间安排的需要。,25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三条首都的总体,26,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四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一)有法人资格;(二)有规定数量的经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注册的规划师;(三)有规定数量的
15、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四)有相应的技术装备;(五)有健全的技术、质量、财务管理制度。规划师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制定。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第二十四条释疑规划编制单位资格执业资格管理规划与国家标准关系强调了规划编制的责任,26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四条城乡规划组,27,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五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勘察、测绘、气象、地震、水文、环境等基础资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编制城乡规划的需要,及时提供有关基础资料。第二十五条释疑基础资料要求,27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五条编制城乡规,28
16、,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六条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的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第二十六条释疑公众参与要求规划编制的责任,28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 第二十六条城乡规划报,29,第二章城乡规划的制定,第二十七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批准前,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 第二十七条释疑专家和有关部门审查要求国务院审查的城市须开15个部委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规划编制责任,29第二章城乡规划
17、的制定 第二十七条省域城镇体,30,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乡规划。第二十八条释疑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规划实施在于量力而行.,30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八条地方各级人,31,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二十九条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先安排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
18、施和学校、卫生院、文化站、幼儿园、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乡、村庄的建设和发展,应当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引导村民合理进行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二十九条释疑暂住人口要求城乡统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新农村建设,31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二十九条城市的建设,32,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条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第三十条释疑新区开发.,32第三章城乡规划
19、的实施 第三十条城市新区的开,33,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一条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以及受保护建筑物的维护和使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第三十一条释疑旧区改建.名城名镇名村,33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一条旧城区的改,34,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二条 城乡建设和发展,应当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统筹安排风景名胜区及周边乡、镇、村庄的建设。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的规定。第三十二条释疑风景
20、名胜区,34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二条 城乡建设和,35,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应当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防灾减灾、人民防空和通信等需要,并符合城市规划,履行规划审批手续。 第三十三条释疑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35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三条城市地下空,36,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四条城市、县、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近期建设规划,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
21、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近期建设规划的规划期限为五年。第三十四条释疑近期建设规划制定依据内容期限要求,36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四条城市、县、,37,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五条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第三十五条释疑黄线规划,37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五条城乡规划确,38,第三章城乡规
22、划的实施,第三十六条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前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不需要申请选址意见书。第三十六条释疑选址意见书范围程序要求,38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六条按照国家规,39,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七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申请,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定建设用地的位置、面积、允许建设的范围
23、,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第三十七条释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范围程序作用要求划拨方式,39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 第三十七条在城市、镇,40,第三章城乡规划的实施,第三十八条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乡规划 法条 文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