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1、 目的建立和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符合ISO9001:2000与ISO14001:1996标准,有效地执行、维护和持续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防止不符合现象发生。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实施包括全棉灯芯绒、全棉卡其、弹力灯芯绒、弹力卡其、麻类织物及特种功能整理的纺织印染产品生产、服务在内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及相关质量环境管理工作。3、 职责各职能部门必须遵照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做好质量环境管理工作,切实落实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各项要求。4、 管理程序4.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详见表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4.1.1、
2、第一层次:质量环境手册(规划公司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及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4.1.2、第二层次:程序文件(规划公司系统化作业过程,各部门协作关系,信息传递的方式途径等);4.1.3、第三层次: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技术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规定各岗位应做什么、应尽什么责任以及怎样做的具体操作方法和作业方式;技术文件:国标、产品检验标准、原辅材料检验标准等);4.1.4、第四层次:使用记录、表单等(确定信息交流和记录的格式及检测、评审的依据)。4.2、ISO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1996标准对照表,见附录1。4.3、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3、组织机构图,见附录2。质量职能分配表,见附录3。环境职能分配表,见附录4。4.4、质量环境管理规划4.4.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规划:a) 质量环境方针、目标、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组织机构等要结合公司各类资源和将来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规划,以确定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和资源,做到质量环境规划真正切实可行;b) 由于组织机构变更、所推行的质量环境管理标准变更或导入其它管理体系(如职业安全、卫生等),管理者代表应重新评估、规划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重新规划后,应进行内部质量审核,以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应性,有效性及与其它管理体系的相容性,必要时应召开管理评审会议讨论;c) 管理者代
4、表,每年底对下一年度内部质量审核、管理评审等质量环境管理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制订“年度质量环境工作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下发。4.4.2、新产品/过程规划 本公司不适用,详见QEM/MZD101-2003质量环境手册3.0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适用范围3.4删减。进行产品/过程策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 资源需求;文件编号QEM/MZD201-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共3页第2页b) 技术、工艺的提供或改进;c) 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工具的开发;d) 若需修订体系文件或制订新标准应尽量与体系事融合,并保持相容性;e)规划所需要记录格式。4.4.3、产品/过程策划,实施的结
5、果,应及时报告管理者代表,应考虑以下因素:a) 对产品、项目、合同等应说明能达到的质量目标。b) 用文件化形式明确规定实现质量目标所建立的工作过程,及需要提供的资源和设施。c) 建立验证和确认活动及效果验收标准。d) 保存过程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相关记录,作为规程规划符合性的验证。e) 质量过程策划可以是单一性的策划,也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组合应用。4.4.4、过程测量与监控:a) 公司针对组成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各个作业过程进行测量与监控,尤其是加强对产品生产过程的监控能力;b) 生产部、各生产车间,依据过程管理程序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c) 生产部、质检部依据数据资
6、料分析处理程序对生产过程的趋势、产品稳定性和质量特性进行统计分析,以监测生产过程能力,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4.5、质量环境目标实施4.5.1、公司制订质量环境目标时,应考虑公司质量环境方针,顾客期望、要求等使质量环境目标具有可测量性和可完成性。4.5.2、质量环境目标确定后,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各部门制订实施计划,将质量环境目标进行分解,确保其有效实施,实施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a) 质量环境目标(或项目名称);b) 现状分析;c) 实施办法(包括:负责人,措施,以及指标的分解);d) 评价(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人)。4.5.3、计划制订后,经总经理批准初稿。4.5.4、实施中
7、出现异常时,应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5.5、管理者代表应将质量环境目标实施结果向管理层通报,并提交管理评审会议。4.6、持续改进4.6.1、公司对于质量环境管理改进工作应根据内容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推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4.6.2、管理者代表应组织或督促相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和审核结果寻找改进机会,修正错误,发扬优点,执行、维护和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4.6.3、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4.6.4、管理者代表应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流程的符合性进行评定,并在管理评审中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及执行效果进行确认。4.7、本程
8、序所涉及到的有关记录由公司企划部负责收集、整理、归档保存。5、 相关文件5.1、过程管理程序 QEM/MZD212-20035.2、数据资料分析管理程序 QEM/MZD217-20035.3、管理职责程序 QEM/MZD204-2003文件编号QEM/MZD201-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程序共3页第3页5.3、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QEM/MZD221-20036、相关记录6.1、质量计划实施报告 6.2、质量目标实施计划 附录1:ISO9001:2000标准和ISO14001:1996标准对照表附录2: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附录3:质量职能分配表附录4
9、:环境职能分配表表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文件编号QEM/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1页文件管理程序1.目的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及资料进行管理,确保各相关场所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文件。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3.职责3.1企划部负责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换版、毁损等工作的实施及管理。3.2技术科负责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更换等工作。3.3企划部负责手册编制,手册及程序文件更改控制和管理。3.4各有关部门负责相关程序文件编制,部门专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保管,并控制更改。
10、由企划部负责编目、归档,部门之间传递的文件由企划部分发。4.管理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4.1.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性文件(1) 第一层次:质量环境手册;(2) 第二层次:程序文件;(3) 第三层次: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文件;(4) 第四层次:表单、记录(格式)。4.1.2、外来文件:与公司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涉及公司消防、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等。4.2、文件的编码:企划部编制文件编码规则,见附录。相关部门按规则对文件进行编码(号)。4.3、文件的编写、收集4.3.1、质量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企划部组织人员编制;4.3.2、程序文件由企
11、划部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4.3.3、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由企划部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4.3.4、表单、记录(格式)由产生各记录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部门编制;4.3.5、技术文件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收集、编制。4.3.6、外来文件由企划部负责接收、收集。4.4、文件的审批和发放4.4.1、质量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部门程序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及质量环境记录清单由编制人签名、各责任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4.2、技术性文件由生产部经理审批。4.4.3、对相关文件中已规定编制、审批人的质量环境记录按文件规定进行签
12、名、审批。4.4.4、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编制受控文件清单,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发至相关部门,以便识别现行文件的有效版本。4.4.5、外来文件由生产部经理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4.4.6、由企划部和生产部分别编制文件发放清单,分别经管理者代表和生产部经理审批后,下发至相关部门。文件编号QEM/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2页4.4.7、企划部和生产部按规定要求下发文件,发放和接收部门应分别在受控文件清单内做好收发记录。4.4.8、所有公司内使用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要其封面上应加盖受控印章,对外提供的(除第三方认证机
13、构外)非受控体系文件不受更改影响,过期失效不必收回,在其封面加盖红色非受控印章,受控章复印的文件无效。4.4.9、技术文件由生产部加盖红色“受控”印章,其他文件由企划部加盖红色“受控”印章。4.5、文件发放范围4.5.1、企划部和生产部按文件发放清单规定下发文件;4.5.2、若需扩大发放范围,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须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4.6、文件修改4.6.1、各部门在执行文件过程中,对文件的不适用处可向编制部门提出修改建议,由原编制部门对修改建议进行分析,评价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如需修改则由原编制部门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情况报企划部或生产部。填写程序文件更改记录表4.6.2技术文件
14、和其他文件修改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将文件修改情况填在文件更改通知单中或随附修改后的文件,由原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并在文件更改通知单上做好记录,如需指定他人审批时,则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6.3、由企划部和生产部对文件的修改情况进行登记,填制文件更改台帐以便对文件更改进行有效控制。4.6.4、文件的修改,可采用换页或在修改处划改并加盖“校正”章方式进行,若换页,则应做好换页标识,应在原页后加“A”(第一次换页),“B”第二次换页依次类推;若采用划改则应在修改处和修改状态栏内标明相同的修改标识,如“1”(第一次修改),“2”(第二次修改),依次类推。4.6.5、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
15、经修改后是否换版,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决定,文件的换版都应做好修改记录并保留一份换版前的原稿,并对该文件所换版本的版号加以标识。4.7、文件的收回和销毁4.7.1、对作废的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分别由生产部和企划部编制文件作废通知单,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至相关部门,并对作废的文件依据文件发放/接收表及时收回,并加以记录。销毁应填写文件销毁记录表。4.7.2、对因法律和信息需要保留作废文件,由保管部门作“文件保留”的标识。4.7.3、对发放的文件需修改、换版或使用后自动失效时,如需收回,接收人和发放人应在文件发放/接收表中做好收回标识,用“”的形式代表已收回,并注明收回日期。4.7
16、.4、对收回的失效文件应隔离存放,除了保留一份失效文件作长期保管外,对其他的作废文件由企划部监督销毁。4.8、文件保管、借阅和复制4.8.1、文件应存放在防止损坏且容易存取的地方,各部门应妥善保管相应文件;4.8.2、人员调岗时,应移交全部文件;4.8.3、根据实际需要或发现文件遗失,则须填制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经按4.4条规定审批后方可发放(补发),同样需在双方的文件发放/接收表中做好收发记录。4.8.4、技术文件和其他文件借阅须分别经生产部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批准,且借阅人须在文件借阅登记表中登记,并按规定时限及时归还。4.8.5、文件复制须在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上予以登记。文件编号QEM/
17、MZD202-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文件管理程序共3页第3页4.9、文件定期评审检查4.9.1、企划部和生产部在每次内部审核前一星期协助审核组对文件的有效进行评审和检查,并将评审检查情况在内部审核报告中予以明确。4.9.2、各部门对评审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5、相关文件5.1、质量环境手册 QEM/MZD101-20036、相关记录6.1、受控文件清单 6.2、文件发放清单 6.3、文件发放/接收表 6.4、文件更改通知单 6.5、文件更改台帐 6.6、文件作废通知单 6.7、文件领用/复制申请单 6.8、文件借阅登记表 6.9、文件销毁记录表6.10、外来文件清单 6.
18、11、程序文件更改记录表 7、附录 文件编码规则附录文件编码规则1、质量手册编号:QEMMZD 1 - 2003年号顺序号层次号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2、程序文件编号:QEM/MZD 2 - 2003年号顺序号程序文件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3、第三层次文件(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QEM/MZD 3 - 2003年号顺序号第三层次文件质量环境体系及公司代号4、第四层次文件(记录、表单):QEM/R 流水号(1、2、3)程序文件顺序号质量环境记录文件编号QEM/MZD203-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记录管理程序共2页第1页记录管理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质量/环境
19、记录管理的要求及控制的方法,旨在确保公司在各项质量/环境活动中所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控制,以便:1.1、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实,为质量跟踪、质量改进提供分析依据。1.2、为环境活动符合规定要求和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证实,为环境管理体系改进提供分析依据。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环境活动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记录。3、职责3.1、企划部负责文件发放清单的编制、下发工作,并负责对记录管理、控制进行监督。3.2、各责任部门负责按文件发放清单做好本部门记录的标识、保管、使用和销毁工作。4、管理程序4.1、文件发放清单的编制4.1.1、各责任部门对本部门所产生的
20、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上报企划部。4.1.2、企划部对各部门上报的各类记录进行确认、分类、统一。4.1.3、编号、标识并规定保管期后,编制质量环境记录清单。4.1.4、文件发放清单应包括下列内容:a. 记录编号;b. 记录名称;c. 使用部门;d. 收集保管部门;e. 保管期限;f. 最终去向。4.1.5、文件发放清单经企划部审批后下发至各责任部门。4.2、记录的标识4.2.1、各责任部门按文件发放清单对本部门所产生的记录进行编号标识。4.2.2、记录的标识执行文件管理程序。4.3、记录的保管及使用4.3.1、各责任部门按文件发放清单做好本部门记录的标识、保管、使用和销毁工作。4.3.2、各责
21、任部门的记录应在适宜的环境中保管,以防保存期内损坏、变质、丢失。4.3.3、质量/环境记录保存一至二年。有法规要求的应符合法规要求。4.4、记录填写要求4.4.1、记录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4.4.2、内容必须按表格要求填写齐全,字迹清楚、整齐,数字正确可靠、不准涂改,若因笔误,填写差错可以改正,但改正者必须在改正处盖章/签名。文件编号QEM/MZD203-2003程序文件版号A修改状态0标题记录管理程序共2页第2页4.5、记录的销毁4.5.1、各责任部门保管的记录超过文件发放清单中规定的期限时,由保管责任人填写记录销毁审批清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销毁,并做好记录销毁清单。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 环境管理 体系 管理程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9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