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用户SPC理论人事培训课件.doc
《某某公司用户SPC理论人事培训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公司用户SPC理论人事培训课件.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贝岭Fab-SPC项目用户SPC理论培训教材1 SPC应用基础22 SPC概述22.1 什么是SPC22.2 SPC的发展简史22.3 SPC的特点32.4 SPC与ISO9000标准体系的联系33控制图及其应用33.1什么是控制图33.2质量数据与控制图33.2.1计量型数据33.2.2计数型数据33.2.3质量数据的特性33.3控制图原理33.4 控制图贯彻预防原则33.5 两类错误33.6 3方式33.7 控制图的判定准则33.7.1判定稳态准则33.7.2判定异常准则33.7.3点子排列不随机模式33.8 休哈特控制图33.8.1控制图的种类33.8.2休哈特控制图的用途33.8.3通
2、用控制图33.8.4 工序能力指数及样本分布图33.8.5控制图的选用34 运用SPC的意义34.1 为什么要用SPC34.2 应用SPC的意义 35 控制图和报表35.1 作图基础35.2 作图35.2.1 均值极差图35.2.2 均值极差图35.2.3 中位数极差图35.2.4 单值移动极差图35.2.5 指数权重移动均值图35.2.6 运行图35.2.7 预控图35.2.8 不合格品率图(P图)35.2.9 不合格品数图(Pn图)35.2.10 不合格数图(C图)35.2.11 单位不合格数图(U图)35.2.12 直方图35.2.13 个体直方图35.2.14 原因排列图35.2.15
3、 措施排列图35.2.16 备注排列图35.2.17 DPTO图35.2.18 DPMO图35.3 图形属性35.4判异35.4.1 判异规则35.4.2失控点与关联点35.4.3控制线35.5 点的拾取36 控制线的计算公式36.1 计量类的控制线36.1.1 均值标准差图36.1.2 均值极差图36.1.3 位数极差图36.1.4 单值移动极差图36.1.5 EWMA图36.2 合格数据类的控制线36.2.1 P图36.2.2 Pn图36.2.3 Q图36.2.4 Qn图36.3 缺陷数据类的控制线36.3.1 C图36.3.2 U图单位缺陷数图37 分析工具37.1 过程能力分析37.2
4、 过程能力变动分析37.3 产品直通率分析37.4 多参数对比分析37.5 正态概率纸31 SPC应用基础Fab-SPC系统建立在公司标准的网络平台上,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NT Server数据库采用Oracle支持公司标准的客户计算机平台。以客户/服务器结构(C/S结构)为基础模型,包括数据库服务器、数据采集/监控站点、SPC监控分析站点、SPC监控查询站点、SPC异常报警装置(选配)、基于B/S结构的远程质量查询站点(选配)、SPC控制图异常回馈装置等几大组成部分。2 SPC概述2.1 什么是SPCSPC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简称,即统计过
5、程控制。SPC运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参数进行监控,从而达到改进、保证产品质量的目的。2.2SPC的发展简史SPC是美国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博士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创立的理论,它能科学地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及时告警,以便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SPCD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and Diagnosis的简称,即统计过程控制与诊断, 它是SPC发展的第二阶段。SPC虽能对过程的异常进行告警,但它并不能分辨出是什么异常,发生于何处,即不能进行诊断,1982年我国首创两种质量诊断理论,突破了休哈特质量
6、控制理论,开辟了统计质量诊断的新方向。此后,我国质量专家又提出了多元逐步诊断理论和两种质量多元诊断理论,解决了多工序、多指标系统的质量控制与诊断问题。SPCDA是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 Diagnosis and Adjustment的简称,即统计过程控制、诊断与调整,它能控制产品质量、发现异常并诊断导致异常的原因、自动进行调整,是SPC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目前尚无实用性成果。2.3 SPC的特点SPC是全系统的,全过程的,要求全员参加,人人有责。 SPC强调用科学方法(统计技术,尤其是控制图理论)来保证全过程的预防。 SPC不仅用于生产过程,而且用于服务过程
7、和管理过程。2.4 SPC与ISO9000标准体系的联系ISO9001:2000 提出了关于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对于质量管理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中,“过程方法”、“基于事实的决策”原则都和SPC等管理工具的使用,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什么样的方法来对过程进行控制?以什么样的手段来保证管理决策的及时性、可靠性?是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SPC技术运用是对按ISO9001 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制订ISO9000族标准的TC176,也为组织实施SPC制订了相应的标准(编号ISO/TR10017),该标准以技术报告的形式发布,也为ISO9000标准族中的支持性标准。3控制图及其应用3.
8、1什么是控制图控制图由正态分布演变而来。正态分布可用两个参数即均值和标准差来决定。正态分布有一个结论对质量管理很有用,即无论均值和标准差取何值,产品质量特性值落在3之间的概率为99.73%,落在3之外的概率为100%-99.73%= 0.27%,而超过一侧,即大于+3或小于-3的概率为0.27%/2=0.135%1,见图2.1,休哈特就根据这一事实提出了控制图。图2.1正态分布曲线控制图的演变过程见图2.2。先把正态分布曲线图按顺时针方向转90成图 图2.2 控制图的演变 图2.3 x控制图2.2(a),由于上下的数值大小不合常规,再把图2.2(a)上下翻转180成图2.2(b),这样就得到一
9、个单值控制图,称+3为上控制限,记为UCL,称为中心线,记为CL,称-3为下控制限,记为LCL,这三者统称为控制线。规定中心线用实线绘制,上下控制限用虚线绘制,见图2.3。综合上述,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数据测定、记录从而进行质量管理的一种用科学方法设计的图。图上有中心线(CL)、上控制限(UCL)和下控制限(LCL),并有按时间顺序抽取的样本统计量数值的描点序列,见图2.4。图2.4控制图示例3.2质量数据与控制图3.2.1计量型数据所确定的控制对象即质量指标应能够定量。 所控制的过程必须具有重复性,即表现出统计规律性。 所确定的控制对象的数据应为连续值。 计量型控制图:能反映计量型数据特征,用
10、来绘制、分析计量型数据的控制图。3.2.2计数型数据 控制对象只能定性不能而不能定量。 只有两个取值。 与不良项目有关。计数型控制图:能反映计数型数据特征,用来绘制、分析计数型数据的控制图。3.2.3质量数据的特性 质量数据的分布遵循三种特性:计量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计件型数据服从二项分布;计点型数据服从泊松分布。 3.3控制图原理 根据来源的不同,质量因素可分成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操作(man) 、工艺(method)、环境(environment),即4M1E五个方面; 从对质量的影响大小来看,质量因素可分成偶然因素(简称偶因)与异常因素(简称异因)两类。偶
11、因是始终存在的,对质量的影响微小,但难以除去,如机械振动;异因对质量影响大,但不难除去,如刀具磨损等。 偶因引起质量的偶然波动(简称偶波),异因引起质量的异常波动(简称异波)。偶波是不可避免的,但对质量的影响微小,异波则不然,它对质量的影响大,且采取措施不难消除,故在生产过程中异波及造成异波的异因是需要监控的对象,一旦发生,应该尽快找出,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并纳入标准化,保证它不再出现。 经验与理论分析表明,当生产过程中只存在偶波时,产品质量将形成典型分布,如果除了偶波还有异波,产品质量的分布必将偏离原来的典型分布。因此,根据典型分布是否偏离就能判断异波即异因是否发生,而典型分布的偏离可由控制图
12、检出,控制图上的控制界限就是区分偶波与异波的科学界限。 休哈特控制图的实质是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3.4 控制图贯彻预防原则1.应用控制图对生产过程不断监控,当异常因素刚一露出苗头,在未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能及时被发现。例如,在图2.5中点子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可以在这种趋势造成不合格品之前就采取措施加以消除,起到预防的作用。 图2.5 点子形成倾向 图2.6 达到稳态的循环2.在现场,更多的情况是控制图显示异常,表明异因已经发生,这时要贯彻“查出异因,采取措施,保证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原则,每贯彻一次这个原则(即经过一次这样的循环)就消除一个异因,使它永不再出现,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由于
13、异因只有有限个,故经过有限次循环后, 最终达到在过程中只存在偶因而不存在异因,图2.6。这种状态称为统计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简称稳态。 3. 稳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在稳态下生产,对质量有完全的把握,质量特性值有 99.73%落在上下控制界限内;在稳态下生产,不合格品最少,因而生产也是最经济的。 一道工序处于稳态称为稳定工序,每道工序都处于稳态称为稳态生产线,SPC就是通过稳态生产线达到全过程预防的。 虽然质量变异不能完全消灭,但控制图是使质量变异成为最小的有效手段。3.5 两类错误控制图利用抽查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因而是十分经济的,但既是抽查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在控制图的应用过程会出现以下两
14、类错误:虚发警报错误,也称第I类错误。在生产正常的情况下,纯粹出于偶然而点子出界的概率虽然很小,但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故当生产正常而根据点子出界判断生产异常就犯了虚发警报错误,发生这种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以,见图2.7。2.7 两类错误概率图漏发警报错误,也称第类错误。在生产异常的情况下,产品质量的分布偏离了典型分布,但总有一部分产品的质量特性值在上下控制界之内。如果抽到这样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在控制图中描点,这时根据点子未出界判断生产正常就犯了漏发警报错误,发生这种错误的概率通常记以,见图2.7。 控制图是通过抽查来监控产品质量的,故两类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控制图上,中心线一般是对称轴,所能变动的只
15、是上下控制限的间距。若将间距增大,则减小增大,反之,增大减小。因此, 只能根据这两类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来确定上下控制界限。3.6 3方式 长期实践证明, 3方式即 UCL=+3 CL= LCL=-3是两类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的控制界限,为总体均值,为总体标准差,此时犯第 I类错误的概率或显著性水平=0.0027。 注意: 在现场,把规格作为控制图的控制界限是不对的。规格是用来区分产品合格与不合格,而控制图的控制界限是用来区分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即区分偶然因素与异常因素的。利用规格界限显示产品质量合格或不合格的图是显示图,现场可以应用显示图,但不能作为控制图来使用。3.7 控制图的判定准则在生
16、产过程中,通过分析休哈特控制图来判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休哈特控制图的设计思想是先确定第I类错误的概率,再根据第类错误的概率的大小来考虑是否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通常取为1%,5%,10%。为了增加使用者的信心,休哈特将取得特别小,小到2.73。这样, 小,就大,为了减少第类错误,对于控制图中的界内点增添了第类判异准则,即“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判异”。3.7.1判定稳态准则稳态是生产过程追求的目标。 在统计量为正态分布的情况下,由于第I类错误的概率取得很小,所以只要有 一个点子在界外就可以判断有异常。但既然很小,第类错误的概率就大,只根据一个点子在界内远不能判断生产过程处于稳态。如果连续有许多
17、点子,如25个点子全部都在控制界限内,情况就大不相同。这时,根据概率乘法定理,总的为总=,要比减小很多。如果连续在控制界内的点子更多,即使有个别点子出界,过程仍看作是稳态的,这就是判稳准则。 判稳准则: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符合下列各点之一就认为过程处于稳态: 连续25个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连续35个点子至多1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连续100个点子至多2个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 即使在判断稳态的场合,对于界外点也必须采取 “查出异因,采取措施,保证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20个字来处理。3.7.2判定异常准则1. 点子在控制界限外或恰在控制界限上。 2. 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不随机。3.7.
18、3点子排列不随机模式界内点排列不随机的模式有:点子屡屡接近控制界限、链、间断链、倾向、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点子呈周期性变化等。界内点排列不随机准则是用来减少第类错误的概率,所以它的各个模式的不能太小, 通常取为0.27%2%。模式1: 点子屡屡接近控制界限,见图1.8。点子接近控制界限指点子距离控制界限在1以内,下列情况就判断点子排列不随机:图2.8 连续3点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1)、连续3个点中,至少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2)、连续7个点中,至少有3点接近控制界限。3)、连续10个点中,至少有4点接近控制界限。 若点子接近一侧的控制界限,表明过程的均值有变化;若点子上下接近两侧的控制界限,则表
19、明过程的方差增大。注意:后两条准则需要观察的点子数较多,应用起来不方便,主要用第一条,即连续3个点中,至少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判异。模式2:在控制图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的点称为链,其点子数目称作链长,见图2.9。链长不少于7时判断点子排列非随机,存在异常因素,出现链表示过程均值向链这一侧偏移,国外也有取9点链作为判异准则的。图2.9 长为7的链 图2.10 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控制线一侧的间短链模式3: 如果链较长,个别点子出现在中心线的另一侧而形成间断链,见图2.10,下列情况判断点子排列非随机,存在异常因素: 1)、连续11个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中心线一侧。2)、连续14个点中,至少有12点
20、在中心线一侧。3)、连续17个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中心线一侧。4)、连续20个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中心线一侧。 模式4:点子逐渐上升或下降的状态称为倾向。当连续不少于7个点的上升或下降倾向时判断点子排列非随机,存在异常因素,见图2.11,出现倾向表明过程均值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少。 图2.11 7点下降倾向 图2.12 连续15点在控制线附近模式5:点子集中在中心线附近指点子距离中心线在1以内,见图2.12,出现模式5表明过程方差异常小,可能由于数据不真实或数据分层不当。如果把方差大的数据与方差小的数据混在一起而未分层,则数据总的方差将更大,于是控制图控制界限的间隔距离也将较大,这时方差小的数据描
21、点就可能出现模式5。模式5可采用下列准则:若连续15点集中在中心线附近判异。 模式6:点子呈现周期性变化,见图2.13。点子周期性变化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疲劳、原材料的发送有问题、某些化工过程热积累或某些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的应力积累等。图2.13 点子呈周期性变化3.8 休哈特控制图根据质量参数的数据类型,控制图分计量型控制图和计数型控制图;根据用途的不同,控制图分分析用控制图和管理用控制图。 分析用控制图的主要作用:1、 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态。如果不处于稳态,调整过程使其达到稳态。2、 分析生产过程的工序能力是否满足技术要求。若不满足,调整工序能力,使其满足。当过程达到稳态后,保存分析用控制图的
22、稳态控制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线。管理用控制图的作用: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状态,如发生异常,应进行调整使其恢复稳态。3.8.1控制图的种类根据国标GB4091,常规休哈特控制图如表1.1。计件值控制图与计点值控制图统称计数型控制图。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是离散数据的两种典型分布,它们超出3界限的第类错误的概率,未必恰巧等于正态分布3界限的第I类错误的概率=0.0027,但是个相当小的概率。因此,用与正态分布类似的论证,建立P、Pn、C、U等控制图。 常规的休哈特控制图数据分布控制图简记计量值正态分布均值-极差 控制图Xbar-R 控制图均值-标准差 控制图Xbar-S 控制图中位数-极差 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某 公司 用户 SPC 理论 人事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9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