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PAM)实验.docx
《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PAM)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PAM)实验.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信号与系统分析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常用信号的分类与观察一、实验目的1、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其产生方法;2、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测量;3、掌握JH5004信号产生模块的操作。二、实验原理对于一个系统的特性进行研究,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在特定输入信号下,系统输出的响应信号。因而对信号进行研究是研究系统的出发点,是对系统特性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本实验中,将对常用信号及其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仅对一维信号进行研究,自变量为时间。常用的信号有: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等
2、。1、指数信号:指数信号可表示为。对于不同的取值,其波形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下图所示: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的信号产生模块可产生0的Sa(t)函数的波形。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测量Sa(t)函数的、K参数。2、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其信号的参数有:振幅K、角频率 、与初始相位。其波形如下图所示: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波形,测量正弦信号的振幅K、角频率参数。3、衰减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其波形如下图:4、复指数信号:其表达式为一个复指数信号可分解为实、虚两部分。其中实部包含余弦衰减信号,虚部则为正弦衰减信号。指数因子实部表征了正弦与余弦函数振幅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一般,正弦及余
3、弦信号是衰减振荡。指数因子的虚部则表示正弦与余弦信号的角频率。对于一个复信号的表示一般通过两个信号联合表示:信号的实部通常称之为同相支路;信号的虚部通常称之为正交之路。利用复指数信号可使许多运算和分析得以简化。在信号分析理论中,复指数信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信号。5、Sa(t)信号:其表达式为。Sa(t)是一个偶函数,t=,2,n时,函数值等于零。该函数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的应用。其信号如下图所示:6、钟形信号(高斯函数):其表过式为。其信号如下图所示:7、脉冲信号:其表达式为,其中为单位阶跃函数。其信号如图所示。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
4、;四、实验步骤在下面实验中,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器的工作模式为11。1、指数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0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观察指数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分析其对应的、K参数。2、正弦信号观察: 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正弦信号(此时A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0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观察正弦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分析其对应的振幅K、角频率。3、指数衰减正弦信号观察(正频率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衰减余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01),
5、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2、按附录二设置B组输出为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1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用示波器的X、Y通道测量上述信号,并以X-Y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此时信号的波形,并注意此时李沙育图形的旋转方向。(该实验可选做)分析对信号参数的测量结果。4、*指数衰减正弦信号观察(负频率信号):(该实验可选做)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指数衰减余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01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通过信号选择键2、按附录二设置B组输出为指数衰减正弦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0
6、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用示波器的X、Y通道测量上述信号,并以X-Y方式进行观察,记录此时信号的波形,并注意此时李沙育图形的旋转方向。将测量结果与实验3所测结果进行比较。5、Sa(t)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Sa(t)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0111),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并通过示波器分析信号的参数。6、钟形信号(高斯函数)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A组输出为钟形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00),用示波器测量“信号A组”的输出信号,并通过示波器分析信号的参数。7、脉冲信号观察:通过信号选择键1,按附录二设置
7、A组输出为正负脉冲信号(此时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01),并分析其特点。五、实验报告1、分析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的特点。2、按附录二设置输出为复指数正频率信号(A组输出与B组输出同时观察)与复指数负频率信号(A组输出与B组输出同时观察),并说明这两类信号的特点。3、测量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实验二 信号的合成一、实验目的1、掌握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2、理解傅里叶变换的本质;3、学会对一般周期信号在时域上进行合成;二、实验原理在“信号与系统”中,周期性的函
8、数(波形)可以分解成其基频分量及其谐波分量(如下图所示,基频与谐波的幅度与信号的特性紧密相关)。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一般周期性信号,其谐波幅度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会减少。因而,对于一个周期信号,可以通过一组中心频率等于该信号各谐波频率的带通滤波器,获取该周期信号在各频点信号幅度的大小。同样,如果由某一特定信号的基波及其谐波合成该信号,理论上需要谐波点数为无限,但由于谐波幅度随着谐波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只需取一定数目的谐波数即可。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下方有一“信号合成”模块,该模块由一组
9、中心频率等于的信号源、幅度调整电路及相加器组成,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步骤1、信号的产生:将信号源模式设置为00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产生五个相关的频率信号,该组信号为余弦信号源,其中心频率等于,其中:2、方波信号的合成:(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0,3-1/3,40,5/5,(2)逐步加入合成信号,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3、周期三角信号的合成(不含直流信号):(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0,3,40,5,=cos0t +cos30t +cos50t+(2)逐步加入合成信号,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变化;4、周期锯齿信号的合成(1) 按下面公式调整五路信号的幅度:(2)
10、 看能否采用已有的信号合成出所需要的信号,为什么?说明在信号分解中正余弦信号项的作用。六、实验报告1、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性是什么?2、合成之后的信号与期望信号是否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不同?实验三 线性时不变系统一、实验目的1、掌握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2、学会验证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二、实验原理线性时不变系统具有如下基本特性:叠加性与均匀性:对于给定的系统,和分别代表两对激励与响应,当激励是时,则对应的响应为:。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如果起始状态为零,则系统满足叠加性与均匀性(齐次性)。时不变特性:对于时不变系统,由于系统参数本身不随时间改变,因此,在同样起始状态之下,系统响应与激励施加于
11、系统的时刻无关。即:当为一对激励与响应时,则当也为一对激励与响应。微分特性:对于线性时不变系统,当为一对激励与响应时,也为一对激励与响应。因果性:因果系统是指系统在时刻的响应只与和时刻的输入有关。也就是说,激励是产生响应的原因,响应是激励引起的后果,这种特性称为因果性。通常由电阻器、电感线圈、电容器构成的实际物理系统都是因果系统。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下方有一“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它由两个功能完全一样的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分别称为“第一电路单元”和“第二电路单元”。在每个电路单元
12、中,元件的值为:五、实验步骤1、 叠加性与均匀性观察:(1) 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3;(2) 按附录二用按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的输出1-x2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011);(3) 按附录二用按键2使对应的“信号B组”产生正负锯齿脉冲串信号(信号B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4) 用短路线将模拟信号A、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两个单元,分别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5) 将上述响应通过示波器进行相加,观察响应相加之后的合成响应(6) 将模拟信号A、B组的输出信号同时送入JH5004的“基本运算单元”的加法器,将相加之后的
13、信号送入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一个单元,记录观察所得的系统响应;(7) 比较5、6两步得到的结果,并对之进行分析。2、 时不变特性观察:(1) 按附录二设置信号产生模块为模式2;(2)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输出间隔正负脉冲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01)。(3)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观察所得到的系统响应。观察不同延时的输入冲击串与输出信号延时的时间关系。3、 微分特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 “信号A组”输出正负指数脉冲信号(A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10),通过信号选择键2使“信号B组”输出
14、“正负指数脉冲积分信号”(B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01111),这个信号是前一个信号的积分;(2)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与模拟B组的输出信号分别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的两个相同系统上,用示波器分别记录所得到的系统响应,并比较这两个响应。4、 因果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1,使对应的 “信号A组”输出正负锯齿信号(信号A组的信号输出指示灯为010100);(2) 将模拟A组的输出信号加到JH5004的“线性时不变系统”单元,记录示波器观察到的系统响应。观察输入信号时刻与对应输出信号时刻的相对时间关系。六、实验报告1、对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2、利用JH5004的一个输出信号
15、,并结合以前所学的基本运算模块的特性,设计验证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微分特性的实验方案。实验四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掌握电路的零状态响应;3、学会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的观察方法。二、实验原理电路的响应一般可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首先考察一个实例:在下图中由RC组成一阶电路,电容两端有起始电压,激励源为。则系统响应电容两端电压关系为:上式中第一项称之为零输入响应,与输入激励无关,零输入响应是以初始电压值开始,按指数规律进行衰减。第二项与起始储能无关,只与输入激励有关,称之为零状态响应。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下,电路会产生不同的响应。三、实验
16、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下方有一“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单元,它的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在电路单元中,元件的值为:五、实验步骤1、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特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选择信号发生器为模式2,对应的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周期为35ms的方波信号。用短路线将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单元的X1端口相连,用脉冲信号作同步,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2) 同上步,将信号产生模块中脉冲信号输入到X2、X3端口,用脉冲信号作同步,分别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注:对于周期较长的脉冲方波信号,可
17、以近似认为在脉冲信号高电平的后沿,电路的电容已完成充电。当进入脉冲信号的低电平阶段时,相当于此时激励去掉。电路在该点之后将产生零输入响应。因而对零输入响应的观察应在脉冲信号的低电平期间。2、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特性观察:(1) 通过信号选择键选择信号发生器为模式2,对应的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周期为35ms的方波信号。用短路线将脉冲信号输出端与“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单元的X1端口相连,用脉冲信号作同步,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2) 同上步,将信号产生模块中脉冲信号输入到X2、X3端口,用脉冲信号作同步,分别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注:对于周期较长的脉冲方波信号,可以近似认为在脉冲信号低电平期间,电路的电
18、容已完成放电。当进入脉冲信号的高电平阶段时,相当于此时激励加上。电路在该点之后将产生零状态响应。因而对零状态响应的观察应在脉冲信号的高电平期间。六、实验报告1、叙述如何观察系统的零输入响应?2、理论分析相应连续信号在该电路下的零状态响应,并与实际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五 FDM频分复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FDM复用的基本原理;2、掌握FDM解复用的常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在信道上(例如无线信道)将若干路信号以某种方式汇合,统一在同一信道中进行传输称之为多路复用。在近代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如频分复用技术。频分复用要求设备在发送端将各路信号频谱搬移到各个不相同的频率范围内,使它们互
19、不重叠,这样就可复用同一信道传输。如下图所示:接收端利用若干滤波器将各路信号分离,再经解调即可还原为各路原始信号,如上图所示。三、实验仪器1、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2、20MHz示波器一台;四、实验模块说明在JH5004“信号与系统”实验箱的左中部有一“FDM传输系统”模块,该模块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1、两个完全相同的乘法器:。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左边相乘器称之为乘法器1,右边相乘器称之为乘法器2;2、两个完全相同的检波器:主要由一个检波管与电容滤波器组成。为了叙上的方便,左边检波器称之为检波器1,右边检波器称之为检波器2;上述两单元的组成电路如下图所示:五、实验步骤1、载波信号
20、和产生:通过按键使JH5004的信号发生器处于模式1,在该模式下在正弦信号16KHz、32KHz输出端产生相应的信号输出,同时在信号A组产生1KHz信号,在信号B组产生125KHz信号输出。2、第一路AM调制波形的产生:,载波为16KHz的正弦信号。(1) 将16KHz的正弦信号作为AM的发送载波,通过短路线将16KHz正弦信号输出端与相乘器1的X输入端相连;(2) 通过短路线将“信号A组”输出1KHz的正弦信号与乘法器1的信号输入端S相连;(3) 在乘法器的输出端得到一抑制载波的AM调制信号。3、第二路AM调制波形的产生:,载波为32KHz的正弦信号。(1) 将32KHz的正弦信号作为AM的
21、发送载波。用短路线将64KHz的正弦信号与乘法器2的X端相连;(2) 用短路线将“信号B组”的125Hz正弦信号与乘法器2的信号输入S;(3) 在乘法器的输出端得到一抑制载波的AM调制信号。4、两路AM的复用:用短路线将上步实验所获得的AM调制信号送入基本运算单元相加输出,得到一FDM复用信号。5、FDM的解复接(第一路信号):(1) 将实验步骤4所获得的FDM信号送入“无源与有源滤波器”模块的“巴特沃思24KHz低通滤波器”单元,观察此时的输出信号;(2) 再连接到“巴特沃思16KHz带通滤波器”,从滤波器输出端可取出FDM的第一路信号。6、FDM的解复接(第二路信号):(1) 将实验步骤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抽样 定理 脉冲 调幅 PAM 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