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堂-金龙房产常熟房地产项目全案报告-108DOC(DOC109页).docx
《博思堂-金龙房产常熟房地产项目全案报告-108DOC(DOC10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思堂-金龙房产常熟房地产项目全案报告-108DOC(DOC109页).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队创造价值 目 录1、宏观背景研究41.1常熟市概况41.1.1常熟市区位41.1.2常熟市历史文化61.1.3常熟市人口及行政区划71.2常熟市经济发展91.2.1常熟市历年经济发展状况91.2.2常熟市经济及产业结构111.2.3常熟市私营企业发展121.2.4常熟市人民生活水平131.3常熟市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141.3.1常熟市城市发展演变141.3.2常熟市最新城市规划解读151.3.3昆承湖未来周边规划状况简介201.4研究结论222、政策背景研究232.1 05年至今主要政策及地方性政策232.1.1“国六条”政策232.1.2.停止别墅用地土地供应242.1.3.“住房结构”
2、调控细则242.2 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及项目入市的影响(政策点评)253、房地产市场宏观研究263.1常熟市房地产投资状况263.2常熟市房地产整体供应状况273.3常熟市房地产整体需求状况283.4研究结论294、房地产市场微观研究304.1房地产一级市场304.1.1常熟市历年土地出让信息概述304.1.2常熟市土地出让情况分析304.1.3常熟市土地出让存量分析344.1.4常熟市土地出让走势分析354.2房地产二级市场364.2.1常熟市房地产二级市场发展概述364.2.2二级市场板块分析404.2.3.常熟市场产品面分析494.2.4.客源层面研究514.3本项目所处区域市场分析544
3、.3.1项目所处板块目前市场状况544.3.2项目未来面临市场竞争分析604.4研究结论625、项目立地条件研究635.1地块概况635.2项目SWOT分析665.3研究结论696、研究结论706.1项目可行性发展条件研究706.2.项目核心定位建议716.2.1.项目市场定位716.2.2.项目产品定位766.2.3.项目客源定位776.2.4.项目价格定位建议886.2.5.项目利润初步核算916.2.6.项目产品其他建议921、宏观背景研究1.1常熟市概况1.1.1常熟市区位常熟地处富饶美丽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江苏省东南部。东邻太仓,距上海100千米;南接昆山、苏州;西连无锡、江阴;北
4、濒长江黄金水道,与南通隔江相望;西北境与张家港接壤。全境东西间最大直线距离49千米,南北间最长距离37千米,总面积1264平方千米(含长江界属水面)。地势低平,海拔大都在37米间。山丘主要有虞山、顾山、福山。其中以虞山为最,海拔261米,长6400米,东端蜿蜒入古城,素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说。交通区位方面,常熟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80公里,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140公里,距离苏州约35公里。整体区位可谓名城簇拥,坐拥优越。优越的区位给常熟的经济、城市地位、房地产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提升。 常熟整体区位和主要交通动线图1.1.2常熟市历史文化常熟自古人文荟萃,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1986
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钱底巷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罗墩遗址和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遗址吴王点将台等。常熟历经五千年的文明滥觞延革,文化发达,才俊辈出。远有兴东吴文教的先驱、孔门“十哲”之一“南方夫子”言偃,近有清代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和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自唐至清,共出了9名宰相,8名状元,483名进士。及至现代,两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常熟籍有18名,包括李强、王淦昌、张光斗、张青莲等知名科学家。历史长河给常熟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列入国家太湖风景区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尚湖、沙家浜风景区,使常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6、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常熟独特的吴中风情。常熟山青水秀,景色绮丽。十里虞山峰峦起伏,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相映增辉;琴川河穿城而过,雅园幽巷点缀其间,构成了山、水、城、园融为一体的水乡风情。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闻名于世的“沙家浜”,使常熟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游览胜地。世上湖山 天下常熟 古城一角 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文化节 沙家浜风景区尚湖 石梅园 方塔园 可园丰富的人文历史,优越的自然资源让常熟的人文气息更浓厚,让常熟的人,常熟的山山水水,常熟的各个角落都注入了更多的内涵,同时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居住环境。1.1.3常熟市人口及行政区划常熟1983年撤县设市,到20
7、00年下辖24个镇,3个农林牧渔场,1个招商城管委会,8个街道办事处,410个行政村,6782个村民小组。而后经过多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并革,到目前为止共辖11个镇。分别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新港镇、古里镇、沙家浜、董浜镇、支塘镇、练塘镇、尚湖镇、辛庄镇。同时,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东南经济开发区、滨江经济开发区),1个招商城。到2005年年底,常熟市常住人口达到104.77万,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35万左右。其中作为常熟市的经济、政治、文化、金融中心的虞山镇的常住人口达到37万人左右。合并为尚湖镇1.2常熟市经济发展1.2.1常熟市历年经济发展状况常熟的经济近几年持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
8、值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10月)国内生产总值(亿)365.01475.00565.16678.78683.24增幅19.0%19.9%18.9%18.7%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34024443765431464931-(注:2005年前数据为政府统计年鉴,2006年具体数据暂时统计到10月份)2005年,常熟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7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7,人均生产总值64931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8000美元。而2006年1-10月份,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83.24亿元,发展势头良好。按照国际公认的关于人均GDP和地产市场发
9、展状况之间的关系: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该地区高档房产市场进入快速增长期。从常熟的人均GDP运行来看,已经突破该界线。常熟近几年的GDP和人均GDP保持一个稳定的增幅(19%左右)持续上升。可以说,常熟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大环境基础。金融环境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1-10月份金融存款余额(亿)395.8508.21575.97655.13747.58金融贷款余额(亿)203.07309.76364.64398.23490.45居民储蓄存款(亿)234.23279.15318.7379396.19常熟金融环境的可持续
10、发展,一方面,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为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2.2常熟市经济及产业结构2005年,常熟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38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1.90亿元,增长1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0.50亿元,增长17.7。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4:60.7:36.9。而到2006年10月份,全市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3.6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13.4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56.12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0:60.5:37.5。到2006年第三季度,外资企业增速继续领先。在规模以上企业中:外资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87.
11、13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速列各经济类型之首,领先全市平均水平1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主导行业初步定型,全市工业实现速度和效益快速协调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各行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内部主要行业商业贸易、交通邮电、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业、社会服务业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最突出的表现是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常熟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辅的格局,尤其是区域高速发展的制造业、服装业等经济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随着这些产业的逐步发展和进入,区域产业集聚能力逐步增强,将吸引更多的人口流入。1.2.3常熟市私营企业发展年份新办私企累计私
12、企新批个体工商户累计个体工商户私企注册资本(亿)增幅个体注册资本(亿)增幅2002年331210097202615412184.7668.9%17.37-2003年3262115271320655928141.0166.4%27.4558.0%2004年1705116301096057288211.550.0%29.26.4%2005年174711250867956187286.635.5%29.09-0.4%2006年10月164113453851757006350.3430.232005年,全年新办私营企业1747家,新批个体工商户8679户,累计分别达11250家和56187家,到200
13、5年末,民营经济计注册资本达到315.7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私营企业286.6亿元,同比增长35.5%;个体工商户29.09亿元,同比持平。而到2006年10月,累计私企13453家,累计个体工商户57006家,私企累计注册资本350.34亿元,个体累计注册资本30.23亿元。总量在全省同类地区中依旧领先。结合苏州以及常熟要打造“私营企业家的乐园”的产业战略,必将有更多的私营企业出现,而良好的私营企业创业土壤,一方面给常熟GDP的不断腾飞注入更强劲的引擎,同时也必将形成大量的中产阶级,为常熟房产的开发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源。1.2.4常熟市人民生活水平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幅人
14、均储蓄(万元)增幅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002年97.5415.1%2.26-1026817.8%62156.2%2003年110.8313.6%2.6919.0%1237320.5%726917.0%2004年129.6817.0%3.0613.8%1503921.5%75173.4%2005年151.0416.5%3.163.3%1720314.4%841812.0%2006年-16130-近几年,常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力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从经济发展长期趋势来看,苏州的整体消费力及购买力发展良好。水涨船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给房产开发的承接市场注入了强劲的购
15、买力,必将推动房产继续向前、向上发展。1.3常熟市城市规划及未来发展1.3.1常熟市城市发展演变常熟自古就是“江南福地”、“鱼米之乡”,气候温和,风调雨顺,历史上因年年丰收遂以得名。20世纪80年代开始,常熟招商城名闻天下。进入2000年后,随着常熟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构想,革命基地沙家浜的形象宣传遍及全国,常熟城市知名度再次升级。继获得中国县级市中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这一殊荣后,最近又获得了由沪苏浙三省市100多个城市中评选出的“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在10个当选城市中名列第二。今日常熟:荣获国家评比10项全国桂冠: 拥有第一方阵: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私家车拥有量江苏
16、省县级市第一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 移动电话拥有率居全国县级市第一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 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全国县级市第一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先进城市 国家驰名商标数量居全国县级市第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 “小康生活指标”综合评分居江苏省各县级市第一位常熟市总体长远发展目标将城市性质定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和港口工业城市,山水城一体的风景旅游城市。1.3.2常熟市最新城市规划解读经济发展规划 全市工作围绕两大重点展开,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 根据文化名城的历史与现状,常熟将增创三大特色:一是增创外向经济、民营经济、品牌
17、经济齐头并进的产业特色;二是增创山、水城、融为一体,古城、新城、港城交相辉映的环境特色;三是增创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优秀人文传统完美结合的文化特色。 培育四大基地:一是沿江制造业基地。规划面积300多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钢铁、造纸、能源、化工、汽车零配件等;二是服装服饰基地。目前全市有3000多家服装企业,力争通过技术革新、优化组合等形式,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装业的附加值;三是商贸物流基地。通过培育和发展规模化专业市场,实现市场和产业互动,拓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四是旅游度假基地。以现有的旅游资源为基础,通过整合一批、修缮一批,新建一批,打造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一流的旅游度假基地,向世人展示常熟
18、旅游业的新形象。 继续营造大港口、大交通、大工业、大市场、大城市五大新优势,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力抓好载体建设和项目开发,培育发展后劲。 近阶段重点建设项目:近阶段集中精力建设: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常熟东南开发区(这两个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虞山工业园、支塘工业园、辛庄工业园、董浜道口工业园六大板块,使之成为常熟经济的六大增长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城市布局: “双城式”空间形态市域城镇空间发展的总体格局是将港区作为城区组成的部分,开成港城一体的“双城式”空间形态。分为主城区和港区。主城区,为缓解古城区压力,规划城市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南起昭文路,北至长江路,西起漕河泾,东至新
19、世纪大道,总用地规模1KM2”的土地上逐步形成城市新中心区,形成“新老两个中心,一个古城区、一个文化片区,一个招商城”的布局结构。港区以汽渡路、过江通道为分隔,形成带状组团式布局结构。 主城区的功能分区: 护城河以内为古城区,也是城市中心之一,形成以商业、旅游、文化服务为主要功能,以传统民居为特色的居住区。城北片区:古城区以北,常浒河西北部为城北片区,包括城市新中心、集中居住用地和西北工业区,是主城区跳出古城的主要增长区域。城东北片区:外环路东北,常浒河与运河之间,是以工业区和居住区为主的综合区。城东片区:古城区以东,常浒河、青墩塘、外环路之间,以文化、体育功能为主,预留行政中心用地,兼有一定
20、居住功能。城东南片区:古城区东南,青墩塘、横泾塘之间。外环路以内是以中低密度住宅为主的居住区,外环路以外是以一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城西南片区:古城区西南,横泾塘以西。外环路以内是招商城用地,兼有一定居住功能,外环路以外集中布置大专学校。 城市空间主城区为:“一山”,即虞山,山体入城部分为城市公园区,山体主体部分为风景旅游区,山脚沿线与城市接壤部分为保护协调区;“二环”,即环城河、护城河及二者之间的绿化带为城市景观内环,外环路与外环航道之间地带以景观林带、一定比例的农田和自然村形成城市景观外环;“三湖”,即尚湖风景区为以自然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胜地和大型郊野公园。昆承湖环湖地区分成绿化开敞区、适
21、度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琴湖环湖地区为新兴旅游景区,集休闲、运动、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开敞滨水性活动区;“六带”,即福山塘、常浒河、青墩塘、白茆塘、横泾塘、元和塘6条呈放射状的河道两侧建成具有生态维护和生活休闲功能的滨河绿化带,构成城市的主要公共绿化系统。港区为主要形成汽渡路和纬六路之间的绿化隔离带,苏通大桥和通沪铁路两侧的防护绿带。项目地块大致区位城市未来效果图规划解读 从常熟经济发展规划来看,今后的常熟经济将会达到一个新的台阶,而东南经济开发区又是重点开发的两大区域之一,地块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前景比较看好; 常熟今后的重点发展区域将是城北片区和城东片区,而项目地块所在位置隶属城东南片区,属于次
22、重点发展区域,今后也是常熟古城区功能延伸的一大补充; 昆承湖属于常熟规划的三级环境保护区,从未来环境优势上来讲,对客户的吸引还需要更多的包装引导; 地块所属区域城东南片区的外环地带功能定位为工业区,相对来讲,居住功能不是区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地块发展同时面临着威胁与机会;1.3.3昆承湖未来周边规划状况简介昆承湖是常熟境内最大的内陆湖泊,区域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为18平方公里,蓄水量达0.5亿立方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渔业养殖、工业排污、流域内人口密度增加等原因,湖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湖的自然景观不断恶化,全面修复昆承湖湖泊的生态系统,已迫在眉睫。昆承湖的整治开发建设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博思堂 房产 常熟 房地产项目 报告 108 DOC DOC1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