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两化融合提升类项目申报书(光纤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光纤质量)-光纤.docx
《企业两化融合提升类项目申报书(光纤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光纤质量)-光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两化融合提升类项目申报书(光纤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光纤质量)-光纤.docx(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企业信息化提升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光纤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光纤质量控制双向反馈闭环系统 申报单位: 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 地址及邮编: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天路6号 226009 项目负责人: 刘志忠 财务负责人: 唐海晶 法定代表人: 朱兆章 单位传真: 0513-83599601 联系人及手机: 苏海燕 18752754586 填报日期: 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三日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制目 录第一部分:项目申报书正文1一、项目概述1二、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22.1 项目目标22.2 任务需求分析3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63.1申报单位概况63.1.1企业简介63
2、.1.2企业组织结构73.1.3企业财务状况83.1.4、企业经营情况(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93.2 管理水平93.2.1高管资历背景93.2.2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资历背景113.2.3、管理制度113.3技术水平123.4行业优势:15四、项目建设总体方案164.1实施内容164.2项目实施计划及时间安排;324.3实施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334.3.1 商业模式334.3.2 运营模式344.4主要社会、经济、环境效益344.5项目实施后形成的示范点、创新点354.6人才队伍建设35五、经费预算365.1项目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年度经费需求365.1.1项目总投资及各项任务经费
3、分配365.1.2年度经费需求365.2资金筹措方案及配套资金落实措施37六、实施机制386.1组织管理措施386.2参与单位的工作分工38七、风险分析387.1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风险分析387.1.1政策风险387.1.2技术风险397.1.3市场风险397.2项目申报单位降低风险的主要措施39第二部分:附表41一、附表142二、附表244三、附表346第三部分:纸质稿报告附件47一、申报单位营业执照48二、财务审计报告原件复印件502012年财务审计报告512013年财务审计报告87三、科研成果证明文件123四、资金落实证明文件172五、项目单位对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
4、性负责的声明174六、其他资质证明176第一部分:项目申报书正文一、项目概述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水平高速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传统的光纤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控制和质量跟踪方面的智能化水平较低,人工参与的工序太多,人力成本高且光纤增加了人为的质量事故概率。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光纤生产智能化控制及光纤质量控制双向反馈闭环系统是以生产综合管控平台为核心,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拉丝流水线和光纤产品质量控制双向反馈闭环服务系统,系统对拉丝、筛选、测试等各道工序进行融合、优化,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生产管理PD
5、R系统、数理统计系统、拉丝主控系统等进行合理化布局,建立拉丝生产流水线全局监控系统和纠错机构服务系统,实现光纤生产质量管控全流程的有效整合和高度优化,同时建立了质量异常的双向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确保光纤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作为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的稳步提升,必须以信息化作为手段,可以说信息化的水平将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21世纪以来,虽然国内企业信息化意识明显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但大部分还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企业运转过程中涉及的各子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形成一个整体,融合程度不高。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历来始终把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已经成功建立
6、企业综合信息协同管理平台,成功部署IFSERP系统、设备综合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应用系统、智能无线点检系统及节能综合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整合企业日常管理的各子系统,使得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高效,相对来说该系统部分环节还需要升级优化。二、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项目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2.1 项目目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实现光纤生产智能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运营资金的占用、保证产品质量,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有效的支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本项目具体目标:(1) 利用云计算技术,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拉丝流水线产品质量控制双向反馈闭环服务系统,系统对拉丝、筛
7、选、测试等各道工序进行融合、优化,确保光纤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和管理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发展与优势,提升企业在业内的核心竞争力。(2) 实现光纤生产智能化,打造统一的生产管理平台,使得光纤生产的各个环节无缝连接;全过程、多角度掌控企业生产、安全、经营动态信息,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效益的提升。(3) 建立多项自动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如拉丝筛选控制系统、截止波长自动控制系统、筛选机自动化智能化系统搭建等,通过这些智能化系统的搭建,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节省了人工、优化工序,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4) 搭建智能化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对设备改造,操作人员将根据具体的
8、现象,采用合适的方式控制速度变化、调整升速方案,有效实现双向反馈闭环控制,指导操作人员调整生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将原本相互独立的子系统生产管理PDR系统、数理统计系统、拉丝主控系统等进行合理化布局,建立拉丝生产流水线全局监控系统和纠错机构服务系统,实现光纤生产质量管控全流程的有效整合和高度优化,同时建立了质量异常的双向反馈闭环控制系统。项目预计实现的经济效益管理费用率降低0.9%产品合格率提高1.5%劳动生产率提高1.2%设备故障率减低0.9%原材料资金占用降低¥1000万库存周转率提高1%2.2 任务需求分析1、 生产综合管控平台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流程和特点,以生产过程优化运行、优
9、化控制与优化管理为核心技术功能模型,通过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实现对生产自动化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与监控;以标准数据接口为桥梁,数据统计分析为手段,分别抽取涉及产、供、销等系统的管理数据,搭建起企业集中监控、统一调度、高度共享、快速反应、有效预控、数理分析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通过数据聚合、系统聚合、决策支持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企业信息管理等提供支持系统,为决策层、管控层、应用层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掌控企业生产、安全、经营动态信息。最终使其成为提升决策层生产综合管控能力的有效手段和信息化平台。2、 拉丝筛选联动控制系统该系统有数据采集系统和裸纤自动去除系统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建立
10、光纤生产及后道筛选工序联合控制系统,通过构建局域网、运用智能软件、条码扫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系统优化,实现拉丝生产区和复绕生产区信息资源的交换以及企业信息管理。对筛选机、收线机运行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上位机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经处理后存入数据库,收线机和筛选机通过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将筛选过程中检测出的参数及时反馈给拉丝工序,进行拉丝控制过程中的优化处理,该系统实现了光纤拉丝收线与筛选分切的自动处理,生产工序大大简化。裸纤自动去除系统:对拉丝过程中的裸纤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判断拉丝过程中裸纤超标时的光纤所处长度。将判断出的裸纤超标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写入数据库,筛选机进行大盘筛选时,通过读取
11、数据库内的裸纤超标数据,自动计算出小盘筛选长度,到达裸纤超标处光纤时筛选机自动停止,保证了光纤去除过程中的准确无误。3、 光纤截止波长自动控制的拉丝服务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炉温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截止波长自动检测系统。截止波长是光纤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拉丝过程中,截止波长需控制在严格的范围之内。正常生产时,光纤截止波长自动检测系统实时检测光纤截止波长,将检测到的截止波长信息传输给拉丝生产控制器。拉丝生产控制器根据实时检测的截止波长,采用模糊控制理论,通过炉温控制系统调节拉丝加热炉的加热温度,加热温度的变化引起拉丝张力的改变,张力控制系统根据拉丝张力变化的趋势,将采集到的张力信号反馈给炉温控制系
12、统,作为炉温的闭环调节的一个依据。光纤截止波长自动控制的拉丝服务系统在拉丝过程中对光纤截止波长实行闭环控制,实现了光纤截止波长的稳定以及自动控制。4、 筛选工序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筛选工序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主要由筛选机排线自动调节系统和筛选机筛选自动换盘系统两部分组成。筛选机排线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调节筛选机小盘光纤的排线。筛选机在正常筛选光纤时,由于设备的振动,光纤盘的轻微形变等一些因素,均会导致小盘光纤的排线异常。以往都是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调节排线参数来改善光纤小盘光纤的排线状况,这种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够及时有效的调整小盘光纤排线状况。筛选机排线自动调节系统利用收线舞蹈器作为光纤小
13、盘排线的检测传感器,将舞蹈器实时采集到的排线数据送入筛选机控制器,控制器利用PID自动调节控制理论,完成排线状况的计算,能够及时有效的调节光纤小盘排线参数,大大节约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量。筛选机筛选自动换盘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筛选机小盘自动切换换盘。原有的筛选机都是单筛选收线,在小盘光纤筛选结束后,需降速停机更换新的光纤小盘。使用该系统后,通过改变筛选机机械结构,在筛选机上再添加一个光纤小盘,当其中一个光纤小盘筛选结束后,筛选机无需降速停机,可以直接将光纤切换到另外一只小盘继续筛选收线。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筛选机自动化程度,节约了人力成本。5、 检测系统智能化升级、搭建自动测试
14、系统几何尺寸端面角度自动判定:光纤端面的垂直角度情况影响几何尺寸的测试结果,切割端面角度的重复性是测试结果稳定性的先决要素。在纯DOS系统的环境下,设计、开发高清系统采集系统,对端面聚焦情况进行采集,并自动扑捉聚焦时端面清晰与不清晰的分界面,通过近场光分布原理、最小二乘法原理设计角度计算程序,自动计算端面角度,同时将端面角度值通过数据传输方式至测试程序中,并对测试程序进行限制、对测试结果进行指导。当切割端面角度符合测试要求时,测试程序默认测试结果有效,系统自动将测试结果反馈至拉丝系统中,拉丝操作系统根据测试数据自动微调拉丝速度、送棒速度以控制光纤的直径持续符合控制要求。“端差”自动判定程序:光
15、纤的端差现象始终存在于光纤制造中,这已是行业内不争的事实。端差现象显著的表现在光纤的截断过程,对光缆的制造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曲线的不断放大和人工查看,可控制部分端差光纤的流转,但无法避免。通过对设备改造,减小脉冲扫描宽度、增加扫描步长功能,对光纤实行高频率、小脉冲、全长度的扫描,测试出大量数据(几千组),并实现实时采集,同时通过云计算方式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端差位置,进行截断控制。同时,系统将测试情况实时反馈至生产线,如确定端差现象的存在,生产系统自动报警,并显示在相应生产线的控制电脑上,操作人员将根据具体的端差现象,采用合适的方式控制速度变化、调整升速方案,有效实现双向反馈闭环控制,指导操
16、作人员调整生产。三、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3.1申报单位概况3.1.1企业简介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22)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占地面积26101.07m2 (约39亩),是一家专业从事光纤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主营G.652B、G.652D、G.655、G657A/B等各类光纤,拥有国际先进的拉丝生产线40条,产品广泛用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以及电力、广电、交通、教育、国防、航天、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制造、检测设备和一支较强创新能力的研发团队,在产、供、销等各个环节采用先进的信
17、息化手段,确保产品品质和效率。目前,公司已经形成年产2000万芯公里光纤的能力,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三,世界前十。2013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5741.38万元,净利润9717.15万元,上缴税收4438万元。近年来,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高薪技术产品项目、多项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南通市科技进步奖多次,凸显了中天光纤科技创新的实力。 公司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已取得光纤相关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同时公司也是光纤行业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3.1.2企业组织结构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按
18、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企业在董事会下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总经理助理1名,具体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3.1.3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情况 表1-1 近三年企业固定资产、资产负债情况表 单位:万元序号资债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1资产总计63364.7084139.37108341.682负债合计26457.2229980.5952610.333资产负债率41.75%35.63%48.56% 企业销售收入及利税情况表1-2 近三年销售收入、利润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序号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数值数值数值1销售收入92921.0788120.9910574
19、1.382利润总额13196.6710776.0911393.163净利润11202.489049.539717.15上表显示,公司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105741.38万元,较2011年、2012年分别增长了12.12%和16.66%,且均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可见企业经营状况较好,上升势头明显。3.1.4、企业经营情况序号产品种类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1G.652B/D通信行业位列前三行业前三2G.657A/B通信行业位列前三行业前三3.2 管理水平3.2.1高管资历背景刘志忠,男,1977年生,毕业与西南科技大学,参与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结成“绿色行动计划”战略合作伙伴的工作、合格通过
20、谱尼测试(ROSH)“2008绿色企业”、TL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SGS环境管理体系认证、SG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成功的帮助公司获得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三项国际贸易“绿色通行证”,荣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南通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南通市绿色企业”等荣誉。工作以来始终把科技工作放在重要工作日程,及时了解和掌握科技动态,紧跟前沿技术,利用自身的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把技术理念和管理理念结合起来,打破了原来单方面管理的思维局限,运用“技术创新生产管理经营管理”的综合管理模式及5S-3D、JIT管理经验,使
21、公司在综合实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稳健、快速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提高。先后参加“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拉丝自动收尾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光纤净化装置及其净化方法”、“拉丝炉气体流量自动控制装置”、“光纤拉丝塔油烟吹扫收集装置”、“防止光纤涂覆产生气泡的进料系统”、“光纤生产过程中高速拉丝设备及其高速拉丝方法”、“具有防返料功能的光纤涂覆进料系统”等专利申请。主导研发的“大棒拉丝”、“全波段弯曲不敏感单模光纤”等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宽带低水峰抗弯曲单模光纤”、“新型高带宽多模光纤”、“高强度大盘长海底光缆用单模光纤”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曹珊珊,女,1984年生,毕业于天津
22、大学,负责新品开发、技术管理工作,致力于新型预制棒和特种光纤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设计研发的“FTTX用新一代R5超低弯曲损耗光纤”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强度大盘长海缆用单模光纤”获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该项目获得美国PCT发明专利,“超低偏振模色散低水峰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特殊涂层的高强度耐高温低水峰单模光纤”、“新型抗弯曲低水峰单模光纤”等产品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多次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光纤光缆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如光纤兼容性导则,光纤的偏振模色散测试方法、弯曲不敏感光纤行业标准等。3.2.2项目主要参与人员资历背景姓 名性别学历职 称毕业专业项目分工刘志忠男
23、学士工程师经济学项目经理曹珊珊女硕士工程师材料学项目副经理徐飞男学士工程师计算机项目实施主管龚海华男学士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开发张帆男学士工程师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江金金男硕士工程师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发徐海涛男硕士工程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顾旭超男学士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开发胡继刚男学士工程师计算机项目实施吴磊男学士工程师计算机项目实施3.2.3、管理制度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司已获得ISO9001:2000质量管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和OHSAS18001: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中天科技光纤有限公司实行总经理领导下的部门负责制,公司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 融合 提升 项目 申报 光纤 生产 智能化 控制 质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7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