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全面版课件.pptx
《急性中毒全面版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中毒全面版课件.pptx(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急性中毒,第1页/共78页,1急性中毒第1页/共78页,一、急性中毒的定义二、急性中毒的病因(一)、中毒原因(二)、毒物分类三、急性中毒的机制(一)、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二)、毒理机制四、急性中毒的诊断(一)相关毒物接触史(二)特征性中毒表现(三)实验室检查五、急性中毒的治疗(一)阻止毒物继续吸收(二)特效解毒药拮抗中和(三)加速毒物从体内排泄(四)对症及支持疗法,目 录,第1页/共78页,第2页/共78页,一、急性中毒的定义目 录第1页/共78页第2页/共78,一、急性中毒的定义,有毒物质突然进入人体,短时间内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损害,出现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过程称为急性中毒。,第2页/共7
2、8页,第3页/共78页,一、急性中毒的定义有毒物质突然进入人体,短时间内产生一系列病,二、急性中毒的病因,(一)中毒原因1、职业中毒:生产过程防护不到位,储存或运输泄露等2、生活中毒:自杀,误服,投毒,喷洒农药,食物中毒(二)毒物分类1.化学品中毒: 工业毒物:氰化物、亚硝酸盐、甲醇、乙醇中毒 农药:有机磷农药、杀鼠剂、除草剂 药物:任何药物过量,有毒药物(包括毒品)2.生物品中毒: 微生物:葡萄球菌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肉毒梭菌毒素、 植物:毒蕈、乌头、马钱子、发芽马玲薯、未煮熟的四季豆、 动物:鱼胆、河豚、海蛰、毒蛇、毒虫、毒蜂等,第3页/共78页,第4页/共78页,二、急性中毒的病因(
3、一)中毒原因第3页/共78页第4页/共7,三、急性中毒的机制,第4页/共78页,第5页/共78页,三、急性中毒的机制第4页/共78页第5页/共78页,1、经呼吸道吸入: 中毒出现很快(吸收速度比胃肠道快20倍)、症状很重,常伴有呼吸道局部损伤2、经消化道食入: 中毒出现较快(因胃肠道吸收需要时间),症状较重(部分毒物已经肝脏解毒),常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3、经皮肤粘膜吸收: 中毒出现的时间最慢(经皮肤吸收需要耗时),症状最轻(因为皮肤的吸收率较低),常伴有局部皮肤的毒物聚积或皮肤损害4、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中毒出现的时间最快,症状最重,往往由直接静脉注射方式或动物蛰咬伤造成,(一
4、)、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第5页/共78页,第6页/共78页,1、经呼吸道吸入:(一)、毒物进入体内的途径第5页/共78页,(二)、毒理机制,1、腐蚀性毒: 主要表现为接触局部的腐蚀性损害和全身吸收中毒症状,往往死于其后的全身并发症, 常见毒物:强酸或强碱类2、窒息性毒: 主要表现为全身缺氧(组织细胞缺氧),往往死于严重的低氧血症, 常见的毒物: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亚硝酸盐、硝酸盐、杀虫脒等化学品,第6页/共78页,第7页/共78页,(二)、毒理机制1、腐蚀性毒:第6页/共78页第7页/共78,3、感染性毒: 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和全身菌毒血症的中毒症状,往往死于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5、常见毒物:细菌性食物中毒, 微生物毒素性食物中毒4、神经性毒: 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使神经未梢失能,严重者造成胸廓呼吸运动被抑制,伴有全身神经和肌肉麻痹,往往死于急性呼吸衰竭。 常见的毒物:有机磷农药中毒 莨菪碱类植物 肉毒杆菌中毒 毒蛇咬伤中毒 河豚中毒 毒鼠强中毒,第7页/共78页,第8页/共78页,3、感染性毒:第7页/共78页第8页/共78页,5、血液性毒: 主要表现为全身红细胞破坏和凝血机能障碍,往往死于急性溶血与DIC,常见毒物如下:化学品中毒(凡能引起溶血的化学品)毒蛇咬伤(如五步蛇、竹叶青、蝰蛇)部分毒蕈和中草药 6、心脏性毒 主要表现为各种致死性心律失常和急性左心衰,往往死于心
6、源性猝死,常见毒物: 一切抗心律失常药物过量; 部分中草药(如川乌、草乌、一枝蒿、马钱子等),第8页/共78页,第9页/共78页,5、血液性毒:第8页/共78页第9页/共78页,7、肺脏性毒 主要表现为气道粘膜水肿、支气管痉挛甚至肺水肿,往往死于急性呼吸衰竭,常见毒物如下: 误吸硫化氢; 刺激性毒气泄漏8、肝肾性毒 主要表现为急性肝损害和肾功能衰竭,往往死于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常见毒物如下: 具有肝肾毒性的药物和化学品 部分毒蕈 部分蛇毒,第9页/共78页,第10页/共78页,7、肺脏性毒第9页/共78页第10页/共78页,9、混合性毒上述8类中毒原理的组合(单一或多种毒物均可),中毒严重,主
7、要表现为全身多脏器损害,往往死于呼吸循环衰竭,常见毒物如下:细菌性食物中毒,部分动物性(如毒蛇咬伤)或植物性(如毒蕈)中毒铅、汞、砷、磷、铊等重金属中毒多种有毒化学品的复合中毒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或先后进入人体所造成的中毒,多数表现为毒性明显增强,典型如: 马拉硫磷敌百虫 一氧化碳硫化氢 酒精四氯化碳,第10页/共78页,第11页/共78页,9、混合性毒第10页/共78页第11页/共78页,四、急性中毒的诊断,第11页/共78页,第12页/共78页,四、急性中毒的诊断第11页/共78页第12页/共78页,“三大”诊断要素1、相关毒物接触史2、特征性中毒表现3、实验室检查,第12页/共7
8、8页,第13页/共78页,“三大”诊断要素第12页/共78页第13页/共78页,(一)、相关毒物接触史,第13页/共78页,第14页/共78页,(一)、相关毒物接触史第13页/共78页第14页/共78页,1、集体发病 对诊断中毒最有提示价值,如有共同的毒物接触史,尔后出现集体发病,则应首先想到并可确诊为中毒事件。集体发病具有“五同”的特性:在同一时间(相近) 同一地点(相邻) 同一经历(相似)的同一人群有同样的症状,第14页/共78页,第15页/共78页,1、集体发病第14页/共78页第15页/共78页,2、零星发病: 通过调查询问,有时往往找不到毒物接触史,但如果某一病人出现下列情况,在诊断
9、未清楚之前,应考虑到中毒的可能性:不明原因的多系统损害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突然发生的昏迷,在排除脑心肺肝肾与内分泌器质性损害后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惊厥、紫绀、呼吸困难、呕吐等;青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难以解释的精神神经异常;儿童出现难以解释的嗜睡、精神症状或其它古怪行为;从火场或有毒气体环境中救出来的人;与中毒者密切接触后出现症状的人。,第15页/共78页,第16页/共78页,2、零星发病:第15页/共78页第16页/共78页,(二)、特征性中毒表现,通过“一望、二问、三闻、四查”来全面采集病史、症状和体征,寻找病人身上具有特征性的中毒表现,从而迅速作出中毒诊断,并对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品
10、种和数量进行推测,第16页/共78页,第17页/共78页,(二)、特征性中毒表现 通过“一望、二问、三闻、四,1、望诊(1)皮肤紫绀:亚硝酸盐、亚甲蓝、二氧化氮、甲脒类杀虫剂、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等 黄染:原因有中毒性肝损害(如磷、CL4、毒蕈、鱼胆等), 药物性肝损害(如四环素类、氯丙嗪类、异烟肼等),或者是 溶血性黄疸(如苯胺衍生物、硝基苯、蚕豆黄等)发红:CO(樱桃红)、氰化物(玫瑰红)、抗胆磷药(潮红)苍白出汗:有机磷类、水杨酸类,低血糖反应(中毒引起)灼伤:强酸、强碱出血点、瘀斑:致凝血机能障碍的毒物引起红斑、水疱:芥子气、路易士剂、硫酸二甲酯 针刺、牙痕、蛰伤等痕迹,第17页/共7
11、8页,第18页/共78页,1、望诊第17页/共78页第18页/共78页,(2)小便的颜色改变,如:蓝 色美蓝 淡红色磺胺、杀虫脒引起血尿 酱油色砷化氢、毒蕈、苯胺等引起的急性溶血 棕黑色亚硝酸盐、酚 黄 色引起中毒性肝损害的毒物,第18页/共78页,第19页/共78页,(2)小便的颜色改变,如:第18页/共78页第19页/共78,2、问诊,必须全面真实地采集病史,重点询问:毒物接触史、职业史和用药史误服、误吸或接触毒物的机会工种、生产过程及工业防护条件是否集体发病,以及同伴的发病情况 发病的主要表现、过程与初步处理等少数情况下无法全面真实地采集到病史,例如:服毒自杀者可能隐瞒或歪曲病史:十分隐
12、匿的零散性故意投毒,被害人完全不知情;小儿误服误用后不能讲述病史,而家长又不清楚时;精神病患者发生中毒,家属或陪护不知情时;中毒严重者到院已昏迷不醒,陪送人员不知情或不能准确描述等。 此时,全面、仔细地搜集中毒者身边的物品,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意义。包括现场呕吐物、大小便、剩余食物、残留药物、遗弃注射器、盛物器具(如药瓶、药袋、饮料瓶、水杯、烟缸、垃圾桶)及其中剩余物、遗书遗物等,第19页/共78页,第20页/共78页,2、问诊必须全面真实地采集病史,重点询问:第19页/共78页,3、闻诊仔细嗅闻患者的呼出气、呕吐物及体表是否有特殊气味酒味:可能毒物为乙醇、甲醇大蒜味:有机磷、磷剂、砷剂臭皮蛋味
13、:硫化氢苦杏仁味:氰化物、苦杏仁金属味:铅、汞等重金属尿味:氨气、氨水、硝酸铵甜味:氯仿、丙酮酚味:酚剂、来苏烂苹果味:光气芳香味:苯气、硝基苯 香蕉味:醋酸乙酯、醋酸乙戊酯其它:如汽油、樟脑、松节油等,第20页/共78页,第21页/共78页,3、闻诊第20页/共78页第21页/共78页,4、查诊:必须系统地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强调反复动态检查和记录对比;但对危重患者只作重点检查,应先采取急救措施,然后再作补充检查 重点检查部位包括:生命体征(T、P、R、BP、意识)心肺(肺部啰音和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瞳孔改变、神经反射、肌肉震颤或麻痹) 查找“中毒综合征” 部分毒物会引起一组具有特征性的中毒表
14、现,只有这一类毒物中毒才会出现这一组专有的症候群,故称为“中毒综合征”。常见的中毒综合征如下表:,第21页/共78页,第22页/共78页,4、查诊:第21页/共78页第22页/共78页,某些中毒综合症,第22页/共78页,第23页/共78页,某些中毒综合症综合征意识呼吸瞳孔其他毒物胆碱能昏迷加快或缩小,(三)、实验室检查,根据相关毒物接触史和特征性中毒表现即可迅速作出初步诊断,但要最后确诊中毒必须依赖检验证实,对引起中毒的毒物品种进行确切的毒物鉴定(单凭病史和临床表现最多只能作出1/3的准确推断),第23页/共78页,第24页/共78页,(三)、实验室检查 根据相关毒物接触史和特征性中毒,毒物
15、检测:血液、胃液、呕吐物、排泄物、食物三大常规凝血机能检查:血生化:包括电解质、血糖、肾功能、肝功能等化验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着重观察PO2、PCO2、HCO3-、PH值以及各种Hb分类,血药浓度监测:如强心甙类、抗心律失常药、氨茶碱、氯丙嗪、安定类、抗抑郁药等,定期抽血检测;必要时反复动态测定,有助于判断是否中毒、中毒程度,以及药物用量是否恰当。血胆碱酯酶(ChE)活性测定:怀疑有机磷农药中毒应作此项检查。其它: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X光胸片、B超、CT或MRI等特殊检查,必要时进行,第24页/共78页,第25页/共78页,毒物检测:血液、胃液、呕吐物、排泄物、食物第24页/共78页,五、急
16、性中毒的治疗,第25页/共78页,第26页/共78页,五、急性中毒的治疗第25页/共7,一、阻止毒物继续吸收二、特效解毒药拮抗中和毒物三、加速毒物从体内排泄四、对症及支持疗法,四大原则,第26页/共78页,第27页/共78页,一、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四大原则第26页/共78页第27页/共7,从毒物可能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着手,尽早、尽量、多管齐下地阻止毒物继续吸收,(一)、阻止毒物吸收,第27页/共78页,第28页/共78页,从毒物可能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着手,尽早、尽量、多管,1、阻止毒物从呼吸道吸入,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将中毒者移至安全、通风的空气新鲜处(上风向)戴防毒面具、厚层口罩或湿毛巾捂嘴用3
17、%硼酸、2%碳酸氢钠或清水拭洗鼻咽腔及含嗽 设法断绝毒气污染源并消洗清除毒物,第28页/共78页,第29页/共78页,1、阻止毒物从呼吸道吸入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将中毒者移至安全、,2、阻止毒物从消化道吸收,经口腔摄入毒物是最常见的中毒途径之一。除非毒物性质特殊(如强酸、强碱),或患者情况不允许(如生命体征极不稳定时),否则应对所有服毒者采取下列阻止措施:,第29页/共78页,第30页/共78页,2、阻止毒物从消化道吸收 经口腔摄入毒物是最常见的,(1)催吐:,多用于现场抢救,吐根糖浆、阿扑吗啡催吐的禁忌证:食入腐蚀性毒物或汽油、煤油;昏迷状态,以免发生呕吐窒息;全身持续抽搐;主动脉瘤、消化道溃
18、疡、食道静脉曲张或近期发生心肌梗塞的患者;已经发生剧烈呕吐的中毒者,第30页/共78页,第31页/共78页,(1)催吐:多用于现场抢救,吐根糖浆、阿扑吗啡第30页/共7,(2)及早洗胃:,洗胃务求及时和彻底,一般经口摄入毒物6小时以内都必须洗胃;争取时间洗胃越早越好,尤其在服毒后1小时内洗胃效果最佳。 既使中毒后超过6小时的胃生理排空时限,但如果患者摄入毒物较多,毒物为缓释制剂或凝结成块,服毒后曾食入适量牛奶或蛋清,或者胃排空时间延长者,都仍有必要洗胃。 洗胃的体位取左侧卧位,头部稍低,如有假牙应取下 洗胃时须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防止液体呛入气管;必要时应先作气管插管以策安全,尤其是对昏迷病人
19、,第31页/共78页,第32页/共78页,(2)及早洗胃: 洗胃务求及时和彻底,一般经口摄入毒物,尽量选用大孔径胃管洗胃,直径最好,一般宜经口插入,确认胃管的位置的确经食道进入胃内 4555cm对于重度中毒者,在第一次洗胃后应留置胃管24h,每隔4h左右洗胃一次按先出后入、快入快出、出入量大致相等的原则洗胃,一般约需5000ml至15000ml的洗胃液体洗胃液的水温一般为 3035,(接近或略低于体温,不能高于38)。每次进入量约 300500ml左右(小儿酌减),应反复洗胃至流出液清澈、无味、无沉渣为止,大约需要反复1030次洗胃液的渗透压以1%浓度为最佳,简单的配制方法是在10000ml(
20、即10kg)的干净清水中,加入一把食盐(大约100g),适合于大多数的毒物中毒,第32页/共78页,第33页/共78页,尽量选用大孔径胃管洗胃,直径最好,一般宜经口插入,确认胃管,洗胃液的种类可根据毒物性质作出适当选择,如: 2%5%碳酸氢钠溶液适用于有机磷农药(敌百虫除外)、硫酸亚铁中毒; 0.02%0.05%高锰酸钾溶液适用于巴比妥类、阿片类、氰化物等中毒,但对硫磷中毒禁用; 0.3%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适用于阿片类、士的宁、磷中毒等; 2%4%鞣酸溶液(或浓茶代替)适用于生物硷、强心甙类和某些重金属; 蛋清或牛奶适用于腐蚀性毒物中毒早期,灌入400ml后吸出12次 若无条件或不能确定毒
21、物种类,最好直接使用干净清水(适合成人)或生理盐水(适宜儿童)洗胃,第33页/共78页,第34页/共78页,洗胃液的种类可根据毒物性质作出适当选择,如:第33页/共78,对洗胃不顺利或者不彻底的重度中毒者,可施行剖腹胃切开术,将大孔径的胃管直接送入病人胃内,在直视下彻底洗胃 洗胃的禁忌证:与催吐相似,但解毒效果和安全性较好,因此与催吐相比几乎没有绝对禁忌证(强腐蚀性毒物或胃出血、胃穿孔例外),第34页/共78页,第35页/共78页,对洗胃不顺利或者不彻底的重度中毒者,可施行剖腹胃,(3)注入吸附、沉淀或保护剂:,可在洗胃前、后灌入或服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毒物吸收,增强洗胃效果吸附剂:常选用活性
22、炭,安全、可靠,适用于大多数经口中毒者(脂溶性和醇类毒物除外),可吸附残留的毒物使之不被吸收,尤其是巴比妥类、水杨酸类、生物碱、苯酚、氯化汞等。活性炭或蒙脱石粉的使用量与毒物量的比例一般为10 :1;如果中毒量不清楚,成人用50100g(加水300ml),儿童按12g/Kg(加水100ml),在洗胃前注入胃内;也可在洗胃后加入等量山梨醇一起口服,效果更好。,第35页/共78页,第36页/共78页,(3)注入吸附、沉淀或保护剂:可在洗胃前、后灌入或服用,以最,沉淀剂:可与某些金属络合变成复合物,减轻其毒性并延缓吸收,例如: 汞用甲醛化次硫酸钠 砷用新鲜配制的氢氧化铁 铅用硫酸钠 磷用硫酸铜 铁用
23、碳酸氢钠 碘用淀粉保护剂:如牛奶、豆浆、蛋清、植物油等,能够保护和润滑胃肠粘膜,适用于腐蚀性毒物和重金属盐类中毒 牛奶是最常用的保护剂,很容易获得,可立即给所有清醒的经口中毒者服用(磷中毒除外);也可用蛋清加水混合液或豆浆200ml代替 植物油只适用于酚类中毒,可选用橄榄油或其它食油反复洗胃,第36页/共78页,第37页/共78页,沉淀剂:可与某些金属络合变成复合物,减轻其毒性并延缓吸收,例,(4)洗胃后导泻或灌肠:,导泻:洗胃后,常规由胃管注入或者口服泻药,加速排泄进入肠道的毒物,从而阻止其吸收;泻药常选用硫酸钠15g至30g(多用50的溶液50ml),或中药大黄。不宜多次或大剂量使用硫酸镁
24、、山梨醇等 如导泻效果不明显,洗胃后还可以灌肠。常选用温水、生理盐水或肥皂水等液体,液量约1000ml作高位灌肠,以加速清除肠道内的残余毒物,但腐蚀性毒物中毒不宜使用全肠灌洗法:选用非吸收性化合物如聚乙二醇溶液,从鼻胃管持续滴入胃内,在12小时内灌注40006000ml液体;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摄入毒物、又难以用催吐或洗胃清除者,如百草枯、缓释胶囊药、含铁片剂中毒等,第37页/共78页,第38页/共78页,(4)洗胃后导泻或灌肠:导泻:洗胃后,常规由胃管注入或者口服,3、阻止毒物从皮肤粘膜吸收,应脱下中毒者身上的一切污染衣物,彻底清洗污染局部的皮肤粘膜冲洗液的量往往比种类更加重要,如无条件则用大
25、量的清水淋洗即可;清水以微温为宜(接近室温),忌用热水清洗特别是腐蚀性毒物更须反复清洗,皮肤局部应至少用清水冲洗15min;而溅入眼内,淋洗时间不少于30min;必要时可测试污染局部的PH值,有针对性地选用肥皂水(弱碱)、2%4%碳酸氢钠溶液,或者0.02%0.05%高锰酸钾、3%硼酸液(弱酸)等中和,第38页/共78页,第39页/共78页,3、阻止毒物从皮肤粘膜吸收应脱下中毒者身上的一切污染衣物,彻,4、阻止毒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伤口或注射进入体内的毒物,不需要吸收过程,即可直接经血液循环迅速播散到全身,很快引起中毒(尤其是神经性毒)因此,应首先在伤口的近心端结扎止血带,阻断毒物随静脉血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中毒 全面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