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1课件.pptx
《急性心梗1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梗1课件.pptx(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定义: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 CAD),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分型(1979WHO),1)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2)心绞痛:呈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特征3)心肌梗死:冠脉闭塞所致心肌坏死4)缺血性心肌病:反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主 要表现为心力衰
2、竭和心律失常5)猝死:心肌缺血电生理紊乱猝死 上述五种类型可合并存在,冠心病分型(1979WHO) 1)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无,冠心病的分类:,近年趋向于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分为两大类:1)慢性冠脉病(CAD),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IS):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冠心病的分类: 近年趋向于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分为两大,急性心肌梗死(AMI),定义: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供血持续减少或终止,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
3、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于某些机械原因(如高血压或冠状动脉痉挛等)诱发了易损性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或完全闭塞的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定义: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外膜,lipid core,脂核,血栓,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斑块),外膜,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并扩展进入管腔外膜lipid core,发病特点,1、中老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亦可见于青年人;近年来在我国发病“年轻化”和“农村化”的趋势明显2、起病急,发病凶险,临床表现多样,危重程度不一,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是心血管疾病
4、中最危重的紧急事件,发病特点1、中老年多发,男性多于女性,亦可见于青年人;近年来,AMI主要死因,1)室性心律失常:发病后12h内因室颤而死亡的占总死亡者50%2)泵衰竭:发病后6h内若不能有效地使IRA再通,则大面积(40%)梗死者多会并发泵衰竭,包括心源性休克和左心衰3)机械并发症:并不少见,AMI主要死因1)室性心律失常:发病后12h内因室颤而死亡的,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痉挛和冠状动脉口阻塞所致)一支或多支官腔狭窄和心肌血供不足,而侧枝循环未充分建立 一旦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达20-30分钟以上,即可发生AMI,基本病因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偶为冠脉栓塞、炎症、先天性,AMI的分类,1、根据ECG表现传统上分为:Q波型和非Q波型,对应病理上透壁和非透壁性(又称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今年结合冠状动脉病理生理改变分为:STEMI和NSTEMI,前者提示: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后者是冠状动脉未完全闭塞或闭塞后迅速再通或有侧枝循坏替代的结果,AMI的分类1、根据ECG表现传统上分为:Q波型和非Q波型,,2015指南对心肌梗死的分型,我国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将心肌梗死分为5型: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3型:心脏性猝死4a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4b型:支
6、架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死5型: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2015指南对心肌梗死的分型我国推荐使用第三版“心肌梗死全球,病理生理,冠脉闭塞后 2030分钟心肌有少数坏死 12小时绝大部分心肌呈凝固性坏死肌溶解肉芽组织形成,病理生理,病理生理,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程度取决于MI面积(40%会产生心源性休克)和左室节段运动异常的范围(25%可出现左心衰)血流动力学异常:SV、CO降低,LVEDP升高左心室重构和扩大:梗死扩展和非梗死区室壁心肌反应性肥厚、伸长,致左室进行性扩张和变形伴心功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状动脉和心肌无再流现象心肌修复和再生,病理生理左室收缩功能降低:程度
7、取决于MI面积(40%会产生,临床表现,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1)6Am12Am 交感活性增加-冠脉张力增高2)饱餐(高脂)-血粘稠度增高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左心室负荷加重4)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或严重心律失常-冠脉灌注锐减,临床表现促使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的诱因,临床表现,前驱症状 初发劳力性或自发性心绞痛 症状 1. 疼痛 最先出现、最突出 2. 全身症状 发热 3. 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 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最多 5. 低血压和休克 心源性,心肌广泛坏死40%,CO急剧下降 6. 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右心衰,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8、 初发劳力性或自发性心绞痛,泵衰竭 ( Killip分级 ) 级 无明显心衰 级 左心衰,肺部啰音50肺野 级 可有急性肺水肿,肺部啰音50肺野 级 有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障碍,泵衰竭 ( Killip分级 ),特征性表现:围绕心脏周围的持续性前胸、后背、食管、咽颈颌部、剑突下或上腹部难以忍受的压榨样剧烈疼痛30min,可放射致左上肢尺侧、两上肢、颈部、颏部或两肩胛间区,口含硝酸甘油1-3片仍不能缓解,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胸闷或有濒死感、面色苍白和恶心、呕吐。,特征性表现:围绕心脏周围的持续性前胸、后背、食管、咽颈颌部、,不典型症状:1)上述心脏周围特定部位“轻度不适”2)某些老年或糖
9、尿病患者可无疼痛症状,仅有周身不适、疲乏等非特异性症状,但如果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和体征则是“非常特异”的临床表现。3)某些老年AMI患者可以急性左心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晕厥,甚至心源性休克为首发表现,往往伴有恶心、呕吐、满色苍白和大汗淋漓等特征性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症状:,心脏体征: 心界可正常,也可轻至中度增大,心率多增快,少数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 ,心包摩擦音,收缩期杂音,各种心律失常 血 压: 一般都降低,且可能不再恢复 其 他: 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有关的其他体征,体征,心脏体征:,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肌梗死者
10、 1. 病理性Q波 2.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 3. T波倒置 无Q波心肌梗死者 1.无病理性Q波 2.相应导联ST段压低0.1mV,心电图-特征性改变有Q波心肌梗死者,心肌梗死ECG的演变及分期分期 时间 心电图表现 早期(超急性期) 数小时内 无/高大T波急性期 数小时 -2日内 ST弓背向上抬高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向曲线 Q波出现近期(亚急期) 数日2周 ST段逐渐恢复 Q波 T波平坦或倒置陈旧期(愈合期) 36月后 ST-T正常或T稍异常 Q波,心肌梗死ECG的演变及分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0.5小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0.5小
11、时,发病3小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发病3小时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发病48小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发病48小时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MI急性期,MI急性期,MI亚急性期,MI,MI慢性期,MI,心电图定位诊断(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I、aVL高侧壁II、III、aVF下壁V1V3前间壁V3V5局限前壁,V1V6广泛前壁V5V6前侧壁V7V9正后壁V3RV5R右室,心电图定位诊断(据特征性改变,尤其是病理性Q波)I、aVL,实验室检查1、 一般化验检查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CRP2、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1)肌红蛋白出现最早,敏感性高,但
12、特异性不强 2)cTnI/cTnT出现稍延迟,但特异性很高,可持续10-14天,对再发心梗的判断不利 3)CK-MB虽不如cTnI/cTnT敏感,但对早期(4h)AMI的诊断有较重要价值。,实验室检查,项目 肌红蛋白 cTnI cTnT CK CK-MB AST,出现时间(h) 1-2 2-4 2-4 6 3-4 6-12,峰值时间(h) 4-8 10-24 10-24 24 10-24 24-48,持续时间(d) 0.5-1 5-10 5-14 3-4 2-4 3-5,100%敏感时间(h) 4-8 8-12 8-12 8-12,AMI的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其检测时间,出现时间(h) 1,其他检
13、查,胸片超声心动图 了解室壁活动(阶段性运动异常)、左室功能 诊断室壁瘤/乳头肌功能不全放射性核素 心肌显象/血池扫描,其他检查 胸片,AMI诊断,传统国际标准:只要符合上述持续胸痛30分钟典型缺血症状、ECG动态演变和心肌酶学的异常升高三项指标中任何两条就可确诊AMI。近年来,国际上已将心肌酶学的异常升高为必备标准。但在STEMI,一旦ECG有ST段上抬,就应当尽早给与再灌注治疗,切不可因等待心肌酶学的结果确诊而延误了冠状动脉再痛治疗。因此,临床上患者只要有典型的症状,ECG连续2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1mm(或压低),或新出现CLBBB,则STEMI诊断成立,应当立即给与急救治疗,切不可
14、等待心肌酶学的结果。只有临床症状和ECG变化均不典型时,才依赖心肌酶学的结果做最终的确定和排除诊断。,AMI诊断传统国际标准:只要符合上述持续胸痛30分钟典型缺,心肌梗死的全面诊断,定性:确定是心肌梗死定位:心肌梗死部位(前壁、下壁、侧壁等)定期: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性期 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急性左心衰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功能II级(killip分级),心肌梗死的全面诊断定性:确定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心绞痛2.主动脉夹层3.急性肺动脉栓塞4.急腹症5.急性心包炎,心肌梗死鉴别诊断1.心绞痛,并发症,1.乳头肌功
15、能失调或断裂 高达50% 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整体断裂见于下壁MI2.心脏破裂 少见,1周 心室游离壁破裂-心包填塞而猝死 室间隔破裂造成穿孔-心衰和休克而数日内死亡3.栓塞 1-6%,1-2周,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引起脑、肾、脾或四肢动脉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部分脱落产生肺栓塞4.心室壁瘤 5%20%,主要见于左心室,可致心力衰竭、栓塞和室性心律失常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0%,数周-数月,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肺炎,并发症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高危因素,高龄、女性、Killip分级II-IV级、既往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前壁心肌梗死、肺部啰音、收缩压100次/分、糖尿病、cTc明显升高
16、等是STEMI患者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危因素 高龄、女性、Killip分级I,STEMI患者的急救流程(2015指南),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通IRA是改善STEMI患者预后的关键。,STEMI患者的急救流程(2015指南)早期、快速和完全地开,1)缩短自发病致FMC的时间:在医疗保护下到达医院可明显改善STEMI的预后(I,A)2)缩短自EMC致开通IRA的时间:确诊后迅速分诊,优先将发病12h内的STEMI患者送至可行直接PCI的医院(特别是FMC后90min内能实施直接PCI者)(I,A)3)若能在FMC后120min内完成转运PCI,则应将患者转运至可行PCI的医院实施直接P
17、CI(I,B),1)缩短自发病致FMC的时间:在医疗保护下到达医院可明显改,治疗,治疗原则1)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扩大或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到达医院后30分钟内开始溶栓或90分钟内开始介入治疗)2)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3)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治疗治疗原则,治疗,一、监护及一般治疗 二、解除疼痛三、抗血小板治疗四、抗凝治疗五、再灌注治疗六、抗心肌缺血七、其他治疗八、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九、并发症及处理,治疗一、监护及一般治疗,治疗,一、监护和一般治疗1.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