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课件.ppt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课件.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消化道出血上、下;急性、慢性常见病(涉及每一个三级学科)诊断、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消化道出血相关的死亡率5-1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消化道出血上、下;急性、慢性常见病(涉及每一个三级学科,强调:治疗规范的重要性优化病人住院时间,最大限度利用卫生资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强调:治疗规范的重要性优化病人住院时间,最大限度利用,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hemorrgage)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管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出血也
2、包括在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4,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诊断 百分比% 消化性溃疡 35-50 胃十二指肠糜烂 8-15 食管炎 5-15 静脉曲张 5-10 M-W-S 15 上消化道恶性疾病 1 血管畸形 5 罕见病因 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诊断,失血量的判断,大量出血(急性循环衰竭,需输血纠正者,一般出血量在1000ml以上或血容量减少20%以上)显性出血(呕血/黑便,不伴有循环衰竭)隐性出血(粪隐血阳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失血量的判断大量出血(急性循环衰竭,需输血纠正者,一般出血量,上消化道
3、出血的确立,1.出血的直接证据 呕血与黑便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上消化道出血的确立1.出血的直接证据 呕血与黑便急性上消,出血的实验室证据,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急性出血后34小时开始下降,白细胞稍有反应性升高2.潜血试验 呕吐物或黑便潜血呈强阳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8,出血的实验室证据 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急性出血后34小时,其他表现,1.氮质血症 出血后常出现血中尿素氮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一般不超过14.3mmolL(40mg/dl),34天降至正常 2.发热 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降至正常,急性上消化道出血,9,
4、其他表现 1.氮质血症 出血后常出现血中尿素氮升高,24,临床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识别 部分患者在呕血及黑便前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或内出血鉴别,行直肠指检,可发现尚未排出体外的血液,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0,临床实践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识别急性,二、呕血与咯血的鉴别,三、呕血和黑便应和鼻衄、拔牙和扁桃体切除术后吞下血液鉴别,通过询问发病过程与手术史不难加以排除。进食动物血液、口服骨炭、铁剂、铋剂,以及某些中药也可引起黑色粪便,但均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与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的证据,可以借此加以区别,急
5、性上消化道出血,11,二、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三、呕血和黑便应和鼻衄、拔牙和扁桃体切,以下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转为稀烂或暗红;周围循环衰竭经积极补液输血后未见明显改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增高;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2,以下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 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粪质转为稀,出血性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Forrest分级 溃疡病变 再出血概率(%)a 喷射性出血 55b 活动性出血 55a 血管显露 43b 附着血凝块 22c 黑色基底 10 基底洁净 5,急性上消化道
6、出血,13,出血性消化性溃疡Forrest分级Forrest分级 溃疡,过去有多次出血史、本次出血量大或伴呕血、24小时内反复大出血、出血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高血压病或有明显动脉硬化者,再出血的可能性较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4,出血征象的监测,1,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次数和总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Hb、HCT与血尿素氮等,需注意:HCT在24-72小时后才能反映出血程度;插入胃管,以观察出血停止与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5,出血征象的监测1,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次数和总,2,生命体征的监测,意识状态、脉搏、血压(注意药物影响)、
7、肢体温度、皮肤甲床色泽、周围静脉充盈尤其是颈静脉充盈情况,尿量(30ml/h)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6,2,生命体征的监测意识状态、脉搏、血压(注意药物影响)、肢体,上消化道出血处理的共同原则,(1)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2)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3)确定出血部位;(4)确定出血的可能原因;(5)为急诊内镜检查创造条件;(6)进行急诊内镜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7,上消化道出血处理的共同原则 (1)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急,1.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输血指征1. 病人改变体位时出现晕厥;2.血红蛋白低于70gL;3.收缩压低于90mmHg;4.心
8、率超过110次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8,1.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输血指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8,提示血容量补足的一些征象,意识恢复;四肢末端由湿冷、青紫转为温暖、红润,肛温与皮肤差减小(1);脉搏由快弱转为正常有力,收缩压接近正常,脉压差30mm Hg;尿量30ml/h;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9,提示血容量补足的一些征象意识恢复;四肢末端由湿冷、青紫转为温,2.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呕血表示出血量较大或出血速度快。持续口渴与烦躁不安是血容量丢失的一个强烈证据。心率与血压也是估计血容量的重要依据。病人体位改变出现血压下降及心率加快,表明出血量较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0,
9、2.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呕血表示出血量较大或出血速度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分级标准分级 失血量 血压 脉搏 Hb 症状轻度 10-15% 基本正常 正常 无变化 头昏 (30% 120次/分 70g/L 四肢冷、冷汗、 尿少、神志恍惚 60岁:重度伴发病(无):轻、中度;伴发病(有):重度,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分级标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1,休克指数反映出血严重程度,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正常值为0.54 休克指数与失血量评估心率(次/分) mmHg(kPa) 休克指数 失血量()70 140(18.6) 0.5 0100 100(13.3) 1.0 30120
10、 80(10.64) 1.5 3050140 70(9.3) 2.0 507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2,休克指数反映出血严重程度 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mmHg,正,3.确定出血部位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估计,4.确定出血的可能原因 分析病史、体征、临床表现、发病概率等,可确定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3,3.确定出血部位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估计 4.确定出血的,5.为急诊内镜检查创造条件,确定出血部位与病因有极重要的价值做好充分准备工作,提高急诊内镜诊断效率病人收缩压90mm Hg、心率110次分、血红蛋白浓度70gL进行内镜检查较为安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5.为急诊内
11、镜检查创造条件确定出血部位与病因有极重要的价值,内镜检查意义,1明确出血原因2判断预后3进行内镜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5,内镜检查意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5,6.急诊内镜检查,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决定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食管静脉曲张可选择静脉套扎或(和)硬化治疗消化性溃疡可选择电凝、注射止血药物、止血夹加药物治疗胃癌出血可选择手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6,6.急诊内镜检查,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决定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出血的病因诊断,X线钡餐检查:目前主张X线钡餐检查最好在出血停止和病情稳定数天后进行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出血速度大于0.5ml分时,可发现出血病灶99mTc标记红细胞扫描:腹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消化道 出血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