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重点整理课件.ppt
《国学常识重点整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常识重点整理课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國學常識重點整理,四庫全書分類簡介文學體裁分類簡介,1,國學常識重點整理四庫全書分類簡介1,司馬談論諸子,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於名而失人情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措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2,司馬談論諸子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四
2、庫全書分類及其承襲,最早圖書目錄:劉歆七略漢書藝文志三國魏:甲、乙、丙、丁隋書經籍志:經、史、子、集清四庫全書:經、史、子、集,3,四庫全書分類及其承襲最早圖書目錄:劉歆七略漢書藝文志3,經部,五經四書孝經五經總義樂小學儒家經典小學類,4,經部五經4,史部,正史、編年、記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史評目錄歷史類、地理類、政令類、目錄學類,5,史部正史、編年、記事本末、別史、雜史5,子部,儒、兵、法、農、醫家、雜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譜錄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凡不屬經、史、集之書者,皆歸子部,6,子部儒、兵、法、農、醫家、雜家6,集部,楚辭-楚辭章句集部之首
3、別集-揚子雲集別集之首總集-昭明文選總集之首詩文評詞曲純文學及文學批評類,7,集部楚辭-楚辭章句集部之首7,圖書分類練習下列圖書各屬於四庫中哪一庫,禮記文心雕龍說文解字公羊傳資治通鑑台灣通史南華真經道德經,太平廣記世說新語貞觀政要韓非子荀子呂氏春秋孟子本草綱目,8,圖書分類練習下列圖書各屬於四庫中哪一庫禮記太平廣記8,新五代史天下郡國利病書文獻通考練兵實紀(戚繼光)本草綱目歷代名畫記書譜淮南子,戰國策花間集樂府詩集李太白集小山樂府隨園詩話唐宋八大家文鈔爾雅,9,新五代史戰國策9,文學體裁分類簡介,韻文:詩經楚辭賦 樂府詩、古 詩近體 詞 曲(散曲、劇曲)非韻文 散文著作文(經、史、子) 古文
4、小說 駢文,10,文學體裁分類簡介韻文:詩經楚辭賦10,韻文簡介-請參考韻文選讀,詩經、楚辭比較歷代辭賦演變史先秦、兩漢、六朝、唐宋樂府與古詩的比較近體詩的格律與分派詞的興起與盛行散曲與劇曲,11,韻文簡介-請參考韻文選讀詩經、楚辭比較11,散文簡介(一)著作文-13經概說,書經周易儀禮禮記周禮,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爾雅孝經論語孟子,12,散文簡介(一)著作文-13經概說書經左傳12,詩經-韻文之祖,作者地域性質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名篇:,13,詩經-韻文之祖作者13,書經,記言之史。古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為中國最早史書作者無可考今存本經考證為偽作,俗稱偽古文尚書名篇名句,14,書經記言之史。古
5、代左史記言,右史記事;14,周易,釋名:簡易、變易、不易作者三聖(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性質-卜筮與哲理。內容-始乾終未濟。共六十四卦。經:卦、卦辭、肴辭 傳:十翼(彖、象、繫辭各上下, 文言、說、序、雜卦),15,周易釋名:簡易、變易、不易15,例說乾卦,卦辭:元亨利貞。爻辭-初九:潛龍勿用,陽在下也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德普施也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反復 道也。九四:或躍在淵,無咎。進無咎也。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大人造也。上九: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大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小象辭:解釋各爻辭涵義。,16,例說乾卦卦辭:元亨利貞。16,周官(周禮),作者:傳為周
6、公所作性質:記古代官制內容:天、地、春、夏、秋、冬(考工記)吏、戶、禮、兵、刑、工 行政、內政、文教、國防、司法、財經。漢時周禮冬官亡佚,以考工記補之,17,周官(周禮)作者:傳為周公所作17,儀禮(士禮、禮),五經中的禮經在漢代指儀禮。內容記古代禮儀之事。重要篇章:士冠禮:士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士喪禮:,18,儀禮(士禮、禮)五經中的禮經在漢代指儀禮。18,禮記,作者-孔門後學內容-禮之筆記;古代生活大全;禮學叢書。名篇-禮運 檀弓 中庸大學學記 樂記 經解,19,禮記作者-孔門後學19,左傳、公羊、穀梁三傳,左傳:編年記事,以魯國史事為主,旁及其他諸國。傳為左丘明所作;
7、記魯隱公元年哀公27年事。詳於史事,少義例。公羊、穀梁傳:解釋春秋經文為主。多釋義例,少記史事。杜預評春秋經傳-,20,左傳、公羊、穀梁三傳左傳:編年記事,以魯國史事為主,旁及其他,論語、孟子、爾雅、孝經,論語、孟子-略。(13經中,孟子最晚入經)爾雅-1、中國最早字書(說文是最早字典) 2、分類百科辭典 3、篇名如:釋天、釋地、釋親、釋蟲、等孝經-1、曾子記孔子述孝道之書 2、13經中篇幅最少者 3、開宗明義篇: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唐玄宗曾為之作注。,21,論語、孟子、爾雅、孝經論語、孟子-略。(13經中,孟子,散文-著作文-史書概說,紀傳體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25史皆是。
8、編年體竹書紀年(四庫總目列為編年之首)、資治通鑑(春秋、左傳亦為編年,但已歸入經部)紀事本末體通鑑紀事本末國別體國語、戰國策ps:臺灣通史為紀傳體名著,但不屬正史。,22,散文-著作文-史書概說紀傳體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散文-著作文諸子概說,荀子管子慎子商君書韓非子,公孫龍子墨子老子莊子呂氏春秋,23,散文-著作文諸子概說荀子公孫龍子23,荀子,高三勸學課將再詳述。倡性惡,主積善化性: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重禮:禮乃法之大分,類之綱紀(孔子倡仁,孟子仁義兼重,荀子隆禮)反對天命,主張人定勝天: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
9、禍。(孔孟順天命,法先王)荀子32篇,始勸學終堯問名篇:勸學修身 非十二子,24,荀子高三勸學課將再詳述。24,管子,管子其人其事-管子1、戰國末期人士雜集管仲學說而成 2、漢書藝文志列於道家,四庫改列法家 3、思想-禮法並輔: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重富強: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刑罰嚴而省:求必欲達,禁必欲止,令必欲行。求多者,其得寡;禁多者,其止寡;令多者,其行寡,25,管子管子其人其事-25,慎子、商君書,慎到:1、趙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2、早期法家代表,重勢派。商鞅:1、魏公子,少好刑名之學。 佐秦孝公變法圖強。 2、主張嚴刑峻法、富國強兵 3、法家重法派,2
10、6,慎子、商君書慎到:1、趙人,學黃、老道德之術。26,韓非子,韓非-其學出於荀子,又歸本於道家(有解老喻老篇)兼容法、術、勢三派學說,為法家之集大成者。亦可視為先秦諸子之集大成者。,27,韓非子韓非-其學出於荀子,又歸本於道家(有解老喻老,墨子-熱情救世的鉅子,墨翟:戰國魯人。初受孔子之學,以為煩擾,遂別出主張,另創墨家學說,與儒家並稱顯學。諸子中最具宗教色彩者;學說中亦具邏輯概念。實用價值取向-木鳶不如木車摩頂放踵以利天下-與公輸般紙上談兵;阻止楚攻宋;阻齊王 攻魯;阻止楚執政攻鄭。,28,墨子-熱情救世的鉅子墨翟:戰國魯人。初受孔子之學,以為煩,墨子-,大禹精神-仿大禹治水精神,粗食劣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 常识 重点 整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