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与地区经济课件第三章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演变.pptx
《国别与地区经济课件第三章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演变.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别与地区经济课件第三章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演变.ppt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演变,第三章 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演变,学习目标,01,了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情况,掌握不同时期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依据和政策工具,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影响,了解美国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影响,学习目标0101了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本章内容,美国的财政政策,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宏观经济政策,本章内容010302美国的财政政策美国的货币政策美国金融危机,第一节 美国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三、20世纪90年代美
2、国的财政政策,第一节 美国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一)扩张性财政政策(1933-1945年)20世纪30年代,为克服严重的经济萧条,在凯恩斯主义理论观点的指导下,罗斯福政府(1933-1945年)推出新政,大规模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在财政政策方面的措施主要体现在扩大财政支出方面:福利救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了恢复,客观上证明了凯恩斯主义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积极效果。,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一)扩张性财,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
3、政政策,(二)补偿性财政政策(1946-1961)面对战后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失业问题,美国凯恩斯主义者阿尔文汉森提出了“补偿性的财政政策”思想。主张:经济萧条期,政府应该增加财政支出经济高涨期,政府应减少财政支出、取得预算平衡或结余根据市场经济发展不稳定的特点,交替实行膨胀和紧缩财政措施的补偿性财政政策,就是用高涨时期的盈余抵补萧条时期的财政赤字,以消除经济周期的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二)补偿性财,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二)补偿性财政政策(1946-1961)补偿性的财政政策在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总统时期得到实行杜鲁门总
4、统(1946-1952年)签署并由美国国会通过了1946年就业法这是在法律上对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肯定艾森豪威尔(1953-1960年)执政时期发生了三次经济危机,称为“艾森豪威尔停滞”,由于政府实行了补偿性财政政策,美国还算平稳地度过了三次经济危机,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二)补偿性财,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三)增长性财政政策(1962-1970年)瓦尔特赫勒认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停滞和失业增加的原因是:潜在生产能力与实际生产能力之间已形成越来越宽的“鸿沟”,这是长期奉行补偿性财政政策的恶果。肯尼迪执政(1961-1963年)
5、,为了使美国经济走出高失业、低增长的困境,放弃了被美国政府采用近16年的“补偿性”财政政策,转而接受了 “增长性财政政策”的主张,决定实行以刺激经济连续增长为目标的长期预算赤字财政政策。由此创造了美国第一次在非衰退期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历史,为凯恩斯主义者把原来用于克服经济萧条的短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到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提供了“范例”。,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三)增长性财,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三)增长性财政政策(1962-1970年)约翰逊执政后,他一方面使越南战争升级,扩大政府军事开支,另一方面又提出“向贫穷开战”、向“伟大的社会”
6、前进等执政构想,在实践中把政府通过政策干预经济的规模和力度扩大到空前范围。采用减税和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使美国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长时期的经济增长。1968-1970年的经济危机,尼克松政府继承了肯尼迪-约翰逊时代大力推行的加速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美国的财政政策(三)增长性财,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一)里根经济学里根就任期间依据供给学派和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和经济增长和机会的第二任期计划中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实行“税制改革”。2.减少联邦政府支出,减少财政赤字。
7、成就: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GDP增长率比西欧主要国家高出0.5%-1%,而失业率则低2%-4%。弊端:里根的政策也导致高赤字和高债务的新难题。财政赤字仍然居高不下,其占GDP的比重在1985年高达5.34%。,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一)里根经济学,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二)布什时期的财政政策布什的“一揽子预算妥协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削减财政赤字增加税收削减国防和社会福利项目开支,二、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二)布什时期的财政政策,二、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二)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种主要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外,政府还通过其他
8、一些方式和途径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包括:(1)政府直接介入市场经济活动。(2)政府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调节。(3)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直接干预和规范经济活动。(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二、现代市场经济模式(二)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美国联邦预算的转变:,外生性超均衡预算”,“内生性超均衡预算”,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从解决问题的需要着眼,人为地制定通过提高税率、减少财政支出政策而达到超均衡预算状态,指基于经济高速增长而促进财政收入中税收的自然增加,并持续、大幅度地超出财政支出额,从而达到财政预算赤字减少、收支平衡或盈余目标的超均衡预算财政政策。,三、20世纪
9、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美国联邦预算的转变:外生性,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经济运行特征主要有:美国经济呈现出“两低一高”的良好态势,即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和持续高增长,号称战后美国经济真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甚至被称为“新经济”。财政赤字大幅削减,并实现了年度财政盈余。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美国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其新技术产业,如电脑、软件和半导体产业已取得世界技术领先地位,并创造出全球市场对其新产品的需求。,三、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经济运,第二节 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70年代美
10、国的货币政策二、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三、2001年金融危机前的美国货币政策,第二节 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6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战后初期,为保证财政改革中的公债发行,美联储实行的是低利率的量化货币政策。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要求政府采取一切办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就业和生产,提高购买力。联储实行的是“停停走走”的货币政策:当物价上涨经济繁荣,政策重心是稳定物价;当物价下跌经济萎缩,政策重心转向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此所谓“逆风向的货币政策”。,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政策工具,自由储蓄,短期利率,公开市场,调
11、节再贴现率,调整法定准备金,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60年代美国的财,(一)战后至6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艾森豪威尔(1953-61)政府时期:1953-1954年、1957-1958年和1960-1961年经历了三次经济衰退,期间联储采用降低贴现率、购进公债等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推动经济恢复1955-1957年的经济高涨中,联储则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肯尼迪(1961-63)政府初期:该时期货币政策为以反经济周期和刺激经济增长为显著特点的增长性货币政策约翰逊(1963-69)执政时期:实施“伟大社会计划”,把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作为宏观调控目标。
12、,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60年代美国的财政政策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尼克松(1969-74)执政时期:先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银行定期存款的最高限制利率,美国经济实际上陷入了“滞胀”泥潭联储于1970年又开始实施降低贴现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同时采取工资和物价管制方法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尽管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却使物价失控,于是再一次实施货币和财政“双紧”的政策。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美国在1973年底陷入衰退,联储不得不重新实行宽松政策。“滞胀”局面并未解决。显然,传统凯恩斯主义框架下的
13、货币政策已经失效。凯恩斯主义的主流统治地位被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所取代。,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并不直接影响利率,而是直接影响名义收入和支出水平,并进而影响投资、就业、产出及物价水平卡特(1977-81)执政时期:联储彻底转变思路,接受现代货币主义理论,认同“通胀属于货币现象”这一观点,开始了货币政策转型。,一、战后至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7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8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1982年10月,
14、联储暂停公布(“临时”放弃)M1的增长目标区间,并放弃了非借入储备操作目标,转而开始设定借入储备目标:先确定存款机构的借入储备规模,然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借入储备目标水平。1987年10月,联储放弃设定M1增速目标,转向广义货币M2。80年代末,M2增速也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稳定,联储最终放弃M2目标,仅将其作为监测的变量指标,取而代之的是储备金总量指标。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94年。,二、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一)80年代美国的货币,二、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二)90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1990年7月至1992年9月,联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连续下调联邦基金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别 地区经济 课件 第三 美国 宏观经济政策 及其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5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