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PPT课件.ppt
《中药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管理药事管理与法规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 药 管 理,熟悉中药材生产、经营管理要点;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中药材饮片加工炮制、包装、经营与使用的管理要点;毒性中药饮片管理的规定;中成药注册、生产及出口管理要点;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了解中药管理内容及中药现代化发展概况;中药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知识要求,第一节 概 述,一、中药管理 概述,(一)中药的概念: 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的药物。过去称为“官药”或“官料药”,自清末西医药输入我国以来,为区别,人们将我国传统药物称之为中药,或传统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族药,1中药材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
2、料药材中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药用部位有根、茎、花、果实、种子、皮等药用动物来自于动物的骨、胆、结石、皮、肉及脏器,2中药饮片指取药材切片作煎汤饮用之义饮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全部药材统称“饮片”;狭义指切制成一定形状的药材,如片、块、丝、段等称为饮片中药饮片大多由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提供,3中成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以中药材为原料配制加工而成的药品。如丸、散、膏、丹、露、酒、锭、片剂、冲剂、糖浆等中成药应由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质量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4民族药指我国某些地区少数民族经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并
3、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药品,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地域性,如藏药、蒙药等,中药品种 我国蕴藏极为丰富的中药天然资源中药大辞典收载品种为5767种,有药用价值的为12807种,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2种。目前中药剂型已达40多种,市售中成药8 500多种,中药作用 中药是中医用以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是中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人们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中药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医药又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人民健康的任务,(二)中药管理概述,药品管理法确立,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国家保护野生
4、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的方针,中药管理内容,1、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2、整理中药品种(真伪鉴别)3、保证中药质量(优劣鉴定:传统鉴别经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4、GAP、中药饮片规范生产,逐步实现批准文号管理。5、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二、中药现代化,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实现中药现代化中药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开发现代中药制剂,阐明其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最终实现能大规模进行工业化生产,为国际市场接受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药产品,为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2002年1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卫生部、药品监督局、知识产权局、中医药局、中科院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该纲
5、要是我国第一部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中药产业,将依靠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走上一条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一)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1、指导思想2. 基本原则(1)继承和创新相结合(2)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3)政府引导和企业为主共同推进(4)总体布局与区域发展相结合,3、发展战略目标(1)构筑国家现代化中药创新体系 (2)制订和完善现代中药标准和规范 (3)开发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新产品 (4)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重点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跨国集团,(二)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及采取的措施1. 重视中医药
6、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创新2. 建立科学完善的中药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3. 加强中药产品研制、开发4、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第二节 中药材的管理,一、中药材生产管理,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3)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36),(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我国2002年6月1日起施行中药标准化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中药标准化包括药材标准化,饮片标准化和中成药标准化。其中药材的标准化是基础,没有中药材的标准化就不可能有饮片及中成药的标准化,中药材的标准化有赖于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中药材生产质
7、量管理规范(试行),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于2002年3月18日通过, 2002年4月17日发布。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 GAP共分十章五十七条。,第一章 总则(1-3条): 说明GAP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 产地生态环境(4-6条):对大气、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的要求。第三章 种质和繁殖材料(7-10条):准确鉴定物种,保证种质资源的质量。,第四章 栽培与养殖管理(11-25条):制订药用植物栽培和药用动物养殖的多项技术措施,要点是病虫害及疫病综合防治、田间及养殖场所管理。 第一节 药用植物栽培管理第二节 药
8、用动物养殖管理,第五章 采收与初加工(26-33条):确定适宜采收期、干燥及产地初加工技术。 第六章 包装、运输与贮藏(34-39条):包装应规范(含包装材料)、运输、贮藏等。 第七章 质量管理(40-44条):质量部门的主要职责。,第八章 人员和设备(45-51条):生产企业应配备的人员要求及生产场地的硬件设备。第九章 文件管理(52-54条):生产全过程的记录、有关软件资料等。第十章 附则(55-57条):术语的解释等,说明等。,GAP主要内容介绍,1产地生态环境要求中药材生产企业按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中药材产地的环境如空气、土壤、灌溉水、动物饮用水应符合国家相应标
9、准。药用动物养殖企业应满足动物种群对生态因子的需求及与生活、繁殖相适应的条件,2种质和繁殖材料对生产中药材采用的物种的种名、亚种、变种或品种应准确鉴定和审核对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对动物应按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的引种及驯化。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殖基地,保护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3药用植物栽培根据药用植物生产发育要求确定栽培区域,制定种植规程根据营养特点及土壤供肥能力,确定施肥种类、时间和数量,施用肥料的种类以有机肥为主,允许施用经充分腐熟达到无害化卫生标准的农家肥根据药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规律及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适时合理灌溉和排水
10、,根据生长发育特性和不同药用部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打顶、摘蕾、整枝、修剪、覆盖遮荫,调控植株生长发育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采取综合措施,必须施用农药时,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并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其残留和重金属污染,4药用动物养殖管理根据生存环境、食性、行为特点及对环境适应能力,确定养殖方式和方法科学配制饲料,定时定量投喂,适时适量补充精料、维生素、矿物质及必需的添加剂。不得添加激素等添加剂确定适宜给水时间及次数;养殖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建立消毒制度对药用动物的疫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定期接种疫苗。禁止将中毒感染疫病的药用动物加工成中药材,5采收与初加工野生或半野生药用动植物采集,应坚持“
11、最大持续产量”原则,即不危害生态环境,可持续生产(采收)的最大产量。有计划进行野生抚育、轮采与封育,确定适宜采收期、采收年限和采收方法采收机械、器具应保持清洁,无污染药用部分采收后,应经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加工,需干燥的应采用适宜办法和技术迅速干燥,鲜用药材采用冷藏、砂藏、罐贮生物保鲜等适宜保鲜方法,尽可能不用保鲜剂和防腐剂。对地道药材应按传统方法加工。如有改动,应提供充分试验数据,6包装、运输与贮藏GAP对包装操作、包装材料、包装记录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对药材批量运输、药材仓库应具备的设施和条件也提出了要求,7质量管理生产企业应设质量管理部门,并对其主要职责做出明确规定药材包装前,质量检验
12、部门应对每批药材按国家规定或常规标准检验。项目至少包括药材性状与鉴别杂质、水分、灰分与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指标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含量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不合格的中药材不得出场和销售,8人员和设备生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技术负责人应有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和药材生产实践经验从事加工包装、检验的人员应定期健康检查,患传染病、皮肤病、外伤等疾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材工作。从事中药材生产的有关人员应定期培训与考核生产企业的环境卫生、生产和检验用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的要求,有明显状态标志,并定期校验,9文件管理生产企业应有生产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管理 法规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