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石磁性解析ppt课件.ppt
《岩矿石磁性解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矿石磁性解析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磁法、电法在区矿调工作中的应用,第一章 磁法勘探第一节 地磁场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第三节 磁力仪第四节 磁测的野外工作方法第五节 磁异常的地质解释及应用,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岩(矿)石物性特征教学内容:一、物质的磁性 二、岩石矿物的磁性特征 三、岩石的剩余磁性授课方法:理论讲解,图片演示, 实例引导,课堂提问。 教学时间:50分钟,2022/12/14,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地壳中的岩石和矿体都处在地球磁场中,从它们形成时起,就受其磁化而具有不同程度的磁性,其磁性差异在地表引起磁异常。 岩(矿)石磁性是磁法勘探的物理基础,研究岩(矿)石磁性的目的掌握岩石和矿物受磁化的原理。了
2、解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正确确定磁法能够解决的地质任务,对磁异常作出正确的地质解释。有关岩(矿)石磁性的研究成果,亦可直接用来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如区域地层对比,构造划分等)。,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任何物质的磁性都是带电粒子运动的结果,起源于原子中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磁化强度:三者的矢量和电子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原子核自旋磁矩。磁化率:是物质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的合磁矩(称为磁化强度)与磁场强度之比值,符号为。,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各类物质,由于原子结构不同,它们在外磁场作用下,呈现不同的宏观磁性。,2
3、022/12/14,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一)抗磁性(逆磁性),1.定义:在受到外加磁场作用时,物质获得反抗外加磁场的磁化强度的现象。,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一)抗磁性(逆磁性),2.特征:磁化率()0,数值很小(0.nn10-6CGSM),且为常数在外磁力作用下,电子的运动轨道绕外磁场作旋进,此旋进产生附加磁矩的方向与外磁场相反,形成抗磁性。,常见的抗磁性物质:金、汞、锌、硫、水、金属铜、碳(C)和大多数有机物、生物组织。,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顺磁性,1.定义:磁场作用下,物质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热无序磁矩在一
4、定程度上与磁场强度方向一致的定向排列的现象。,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顺磁性,2.特点:顺磁性物质(paramagnetism)的磁化率为正值,比抗磁性大13个数量级, 约10-510-3。 顺磁性绝对值 抗磁性绝对值在外磁场作用下,原来取向杂乱的磁矩将定向,从而表现出顺磁性。顺磁性与绝对温度成反比顺磁C/T (C为居里常数),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常见的顺磁性物质:铝、锰、钨、铀等,(三)铁磁性,1.定义物质中相邻原子或离子的磁矩由于它们的相互作用而在某些区域中大致按同一方向排列,当所施加的磁场强度增大时,这些区域的合磁矩定向排列程度会随之
5、增加到某一极限值的现象。,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2.特征:(1)磁化强度与磁化场呈非线性关系(2)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居里-魏斯定律(3)磁化率要比抗、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大很多。,(三)铁磁性,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1).磁化强度与磁化场呈非线性关系-磁滞现象,对未磁化样品施加磁场H的作用。随H值由零增至Hs,而后减至零;反向由零减至-Hs,再由-Hs,增至Hs,变化一周。样品的磁化强度M,沿O、A、B、C、D、E、F、A变化,诸点形成曲线,称磁滞回线。磁滞回线表明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强度随磁化场变化,呈不可逆性。,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
6、)石的磁性特征,2.特征:,(三)铁磁性,(2)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温度升高,铁磁性物质磁化率增大,容易被磁化,临近居里点时达到极大值;温度高于居里温度,继续升高时, 急剧下降0,由铁磁性转为顺磁性。磁化率与温度服从居里-魏斯定律:C是居里常数,T是热力学温度,TC是居里温度。一般铁磁体的TC很高,例如铁为1043K(3.73;280)。,2022/12/14,2.特征:,(三)铁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一、物质的磁性,(3)磁化率要比抗、顺磁性物质的磁化率大很多。,铁磁物质内包含着很多个自发磁化区域,称做磁畴。无外磁场,各磁畴的磁化强度矢量取向混乱,不呈磁性。当施加外磁场时,磁畴结
7、构将发生变化;随外磁场增强,通过畴壁移动和磁畴转动的过程,显示出宏观磁性。,无外磁场,外磁场较小,外磁场大,-,-,-,-,-,-,-,-,-,-,-,-,2.特征:,(三)铁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一、物质的磁性,磁畴内原子间相互作用、原子磁矩排列情况有别,铁磁性又分为三种类型。,2022/12/14,(1)铁磁性:磁畴内原子磁矩同一方向。(铁、镍、钴)(2)反铁磁性:原子磁矩排列相反,磁化率很小。(3)亚铁磁性:磁矩不相等,故仍具有自发磁矩。具有较大的磁化率和剩余磁化强度,(三)铁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一、物质的磁性,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
8、性特征,(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二)矿物的磁性(三)各类岩石的一般磁性特征(四)影响岩石磁性的主要因素,在磁法勘探中,岩矿石的磁性通常用磁化率()、感应磁化强度(Mi)、剩余磁化强度(Mr)和总磁化强度(M)表示。,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CGSM制单位磁场强度:常用单位为“伽马()”1伽马() =10-5奥斯特(Oe)磁感应强度:高斯奥斯特与高斯两者量纲相同,有时可通用。SI制单位(国际单位)特斯拉(T)。此量纲较大,通常用“纳特(nT)”,1纳特(nT)=10-9特斯拉(T)= 10-5高斯=1伽马(),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
9、(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1.磁化强度(M)和磁化率()磁化强度(M)均匀无限磁介质受外磁场(H)作用(如地球磁力作用),衡量物质被磁化的程度;磁化率()物质被磁化的难易程度M与H之间的关系 M= H,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单位(量纲)磁化率()的单位表示为无量纲的物理量;在SI单位制中用SI()表示在CGSM制中用CGSM ()表示 1SI()= CGSM ()/4 磁化强度(M)单位SI制单位:安培/米(A/m)CGSM制: CGSM (m) 1A/m=10-3 CGSM (m),(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第二
10、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2.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磁感应强度(B)在各向同性磁介质内部任意点上,磁化场H在该点产生的 磁通密度。与磁化场关系 B=HB的单位为特斯拉(T)或纳特(nT)磁导率( )单位为亨利/米(H/m),在CGSM制中为无量纲用CGSM( )表示 1H/m=107 CGSM ()/4 ,(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3.感应磁化强度感应磁化强度(Mi)岩矿石在现代地磁场中被磁化获得的磁化强度地磁场近似为均匀的弱磁场,用T表示,即Mi=T式中: 为岩矿石的磁化率,它取决于岩矿石的性质。,(一)表征磁性的物
11、理量,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4.剩余磁化强度(Mr)岩矿石在生成时,处在一定条件下,受当时的地磁场磁化,成岩后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所保留下来的磁化强度。与现代地磁场无关。,(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5.总磁化强度(M)由感应磁化强度(Mi)和剩余磁化强度(Mr)叠加组成,即为感磁和剩磁的矢量和: M= Mi+ Mr= T+ Mr剩磁可通过岩矿石标本测定获得大小和方向,地磁场强度T可通过查地磁图或计算获得,因此不难获得总磁化强度(M),(一)表征磁性的物理量,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
12、特征,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二)矿物的磁性1.抗磁性矿物与顺磁性矿物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属顺磁性与抗磁性。,2022/12/14,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二)矿物的磁性2.铁磁性矿物自然界中不存在纯铁磁性矿物,最重要的磁性矿物当推铁一钛氧化物。由FeO、Fe2O3和TiO2组合成的固熔体的主要矿物及其他磁性矿物。,2022/12/14,第二节 岩(矿)石的磁性特征,二、岩石、矿石的磁性特征,(三)各类岩石的一般磁性特征1.沉积岩的磁性一般说来,沉积岩的磁性较弱。沉积岩的磁化率主要决定于副矿物的含量和成分(磁铁矿、磁赤铁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石 磁性 解析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