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课件.ppt
《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传染科 段红光,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传染科 段红光,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严重程度、追踪肝病进展以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临床检验指标。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主要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氨酶(GGT)、胆红素(BIL)、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等项目。,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脏生物化学试验俗称肝功能试验,是判断有无肝脏损害、评估肝病,一、胆红素代谢检查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三、血清酶四、胆汁酸代谢检查,一、胆红素代
2、谢检查,一、胆红素代谢检查,一、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主要来源,胆红素,胆红素主要来源胆红素血红蛋白80%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Cyt,部位:肝 、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过程:血红蛋白血红素+珠蛋白 胆红素 氨基酸,部位:肝 、脾、骨髓等单核吞噬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课件,胆红素生成,胆红素生成血红素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胆绿素还原酶胆红素O2+N,胆红素(IBIL)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胆红素(IBIL)是人体内强有力的内源性抗氧化剂,是血清中抗,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形成复合物的意义:水溶性增加,便于运输不
3、能自由透过生物膜,避免对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中的胆红素(及少量游离型胆红素)尚未进入肝中进行生物转化的结合反应,故称未结合胆红素(也称血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物胆红素在血液中运输,1. 摄取:膜载体蛋白2. 在肝细胞内的运输: 胆红素-Y蛋白 内质网 胆红素-Z蛋白,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1. 摄取:膜载体蛋白胆红素在肝细胞内的代谢,胆红素+UDPGA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常用肝脏生物化学试验的临床意义课件,2,(大量),(少量),胆道,UGT,(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游离胆红素
4、),2(大量)(少量)胆道UGT(结合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 17.1mol/L未结合胆红素占80%结合胆红素占20%血浆胆红素浓度的升高称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皮肤、粘膜等的黄染,即黄疸(jaundice) 。根据肉眼是否可见,黄疸分为两类:隐性黄疸: 17.1血清总胆红素34.2mol/L显性黄疸:血清总胆红素34.2mol/L,正常人血清总胆红素 17.1mol/L,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阴性粪便胆素原,粪色加深尿中胆素原,溶血性黄疸的特征,血中未结合胆红素溶血性黄疸的特征,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血中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阳性粪便胆素原或
5、缺失,粪色变浅或陶土色尿中胆素原或缺失,阻塞性黄疸的特征,血中结合胆红素阻塞性黄疸的特征,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血中结合胆红素尿中胆红素阳性粪便胆素原,粪色变浅尿中胆素原不定(或或不变),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血中未结合胆红素,血中结合胆红素肝细胞性黄疸的特征,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二、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血清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原理: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因此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总蛋白、白
6、蛋白、球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白蛋白(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清蛋白)组成合成场所主要生理功能清蛋白只在肝脏维,ALB分子量:66000合成部位:肝脏(唯一)合成到分泌速度:20-30min合成量:12g/d,约占全身清蛋白总量1/20,占肝合成蛋白总量的1/4.半衰期:15-19d,血清白蛋白(ALB),ALB分子量:66000血清白蛋白(ALB),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作为脂溶性物质的非特异性运输载体每克清蛋白可使18ml水保持在血液循环中。若血浆清蛋白30g/l,约有半数病人出现水肿或腹水。,ALB作用,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ALB作用,多种蛋白质的
7、混合物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多种糖蛋白、金属结合蛋白、脂蛋白、酶等。与机体免疫功能、血浆粘度密切相关。,球蛋白(GLO),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球蛋白(GLO),正常人血浆清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A/G)为1.5-2.5,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清蛋白合成减少,可致A/G比值下降,甚至倒置;此种变化临床上可作为严重慢性肝细胞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胚胎肝可合成一种结构与清蛋白相近的甲胎蛋白(AFP),胎儿出生后合成受到抑制,正常人很难检测到,HCC中AFP基因的表达失去遏制,血浆中可能检出此种蛋白,是HCC的重要肿瘤标志物。,正常人血浆清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A/G)为1.5-,1.血清总
8、蛋白及白蛋白增高:主要由于血清水分减少,使单位容积总蛋白浓度增加,而全身总蛋白量并未增加,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脱水、休克、饮水量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增高:临床意义,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1)肝细胞损害影响总蛋白与白蛋白合成:常见肝脏疾病,如重症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25g/l称为低蛋白血症,临床上常出现水肿及胸、腹水。2)营养不良3)蛋白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2.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降低:,4)消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5)血清水分增加:如钠水潴留、静脉补液过多,4)消
9、耗增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血清总蛋白80g/l或球蛋白35g/l,称为高蛋白血症或高球蛋白血症。总蛋白增高主要是因球蛋白增高,其中又以球蛋白增高为主,常见原因:1)慢性肝脏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PBC、肝硬化等;2)M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3.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4)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若结核病、疟疾、黑热病等。,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浆PT是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的时间,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灵敏和最常见的筛选试验,
10、可反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能力。,血浆PT,血浆PT是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的时间,是外源性,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组织因子 钙离子 易变因子 不存在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Christmas因子 Stuart-Power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前加速素 Hegeman因子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PK 激肽释放酶原HMWK 高分子量激肽原,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以及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激肽释放酶原(PK)大多数由肝脏产生,其中II、VII、IX、X合成依赖于Vitk,称Vitk依赖因子除TF外,都存在于血浆;除FIV(Ca2+)外,均为蛋
11、白质。正常情况下,所有因子都处于无活性状态,凝血因子,凝血因子目前公认的凝血因子共14个,按罗马字命名的有12个,,正常凝血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正常凝血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途径(内源性、外源性),IIa Ca2+ VIII VIIIa III Plt- PF3 Ca2+ IIa Xa V Va Ca2+,PF3(磷脂) 凝血酶原(II) 凝血酶(IIa) 纤维蛋白原(I) 可溶性纤维蛋白 稳固性纤维蛋白,正常凝血过程(瀑布学说),内源性途径,胶原等带负电荷表面,HMWK K,XII XIIa,外源性途径,组织损伤释放,组织因子(III),XI XIa,IIa、IXa XI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肝脏 生物化学 试验 临床意义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683512.html